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内蒙古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及问题的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15:14
文档

内蒙古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及问题的分析

学号本科学年论文内蒙古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及问题的分析所在系经济学系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2010学生姓名王强指导教师张晓艳2012年10月28日内蒙古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及问题的分析摘要: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区,农牧民收入较为单一。近年来,农牧业合作社的兴起,改变了这一现状。农业合作社的出现,解决了农牧民这一弱势群体面对庞大市场的这一矛盾。在技术咨询、销售等方面,合作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内蒙古农牧民收入连年增长,在中西部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但随着农牧业合作社的
推荐度:
导读学号本科学年论文内蒙古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及问题的分析所在系经济学系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2010学生姓名王强指导教师张晓艳2012年10月28日内蒙古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及问题的分析摘要: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区,农牧民收入较为单一。近年来,农牧业合作社的兴起,改变了这一现状。农业合作社的出现,解决了农牧民这一弱势群体面对庞大市场的这一矛盾。在技术咨询、销售等方面,合作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内蒙古农牧民收入连年增长,在中西部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但随着农牧业合作社的
                                                                  学号         

                                          

本科学年论文

内蒙古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及问题的分析
所 在 系        经济学系            

专业名称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    级          2010              

学生姓名          王强              

指导教师         张晓艳             

2012年10月 28日

内蒙古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及问题的分析

摘  要: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区,农牧民收入较为单一。近年来,农牧业合作社的兴起,改变了这一现状。农业合作社的出现,解决了农牧民这一弱势群体面对庞大市场的这一矛盾。在技术咨询、销售等方面,合作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内蒙古农牧民收入连年增长,在中西部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但随着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例如合作社规模小,融资难等问题,制约着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务之急。就内蒙古农牧业合作社现阶段的一些问题,及个人的相关建议,在本文中将作出详细阐述。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农牧业合作社一定会发展的更快、更强。对内蒙古自治区“三农”、“三牧”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合作社,农牧业,发展

The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of Communal Ranching  in Inner Mongolia

Author:Wang Qiang

Tutor :Zhang Xiaoyan

Abstract:As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Inner Mongolia,farmers and herdsmen take a single income.In recent years,rise of communal ranching,changed the situation.Emergence of communal ranching,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with huge market and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peasants and herdsme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al ranching,the income of peasants and herdsmen years of growth in Inner Mongolia,in the Midwest,well ahead of other provinces and cities.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al ranching,a number of issues are also increasingly exposed to come out,such as the scale of cooperative,financing difficulties and so on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al ranching,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became a matter of urgency.Some of problems of Inner Mongolia communal ranching at this stage,and some personal recommendations.in this article will make a detail elaborated.As the resolution of these issues,communal ranching will develop faster and stronger.In my area”Agriculture Farmer Village”and”Animal husbandry Herdsmen Pasturing area”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Keyword:cooperatives,farming and stock breeding,development

农牧业合作社是为解决小规模的家庭生产与农牧产品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在广大农牧民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自愿建立起来的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群众性、互利性,是现代农牧业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联系市场、基地和农牧户的桥梁纽带,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追溯农牧业合作社的历史,可追溯到建国初期的人民公社。在当时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为恢复生产,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成立的农村生产互助组织,后来农业合作社的活动不断扩大,发展到完全的大公无私,发展成人民公社。之后,在1953年随着中国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中国农村又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到1953年底,基本实现农村合作化[2]。在200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他的产生,规范农牧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3],保护农牧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三农”、“三牧”经济的发展。

一、农牧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一)给农牧民创收

农牧业合作社出现在在内蒙古也有些年头了,随着合作社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他给农牧民们带来了实惠的收益。农牧民的土地、牛羊等在合作社的统一管理下,有了更多的产量、有了更丰厚的利润。我统计了内蒙古在“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的纯收入情况,见表1.1。

表1.1“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农牧民纯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年)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纯收入(元) 2988.9 3341.9 3953.1 4656.2 4937.8 5529.6
增量(元) 382.5 353 611.2 703.1 281.6 591.8
增速(%)

 14.7 11.8 18.3 17.8 6 12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从表1.1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农牧民纯收入连年增长,2010年较2005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收入的增速呈现周期性变化,总体稳定在10%左右。

(2)拓宽了农牧民收入渠道

    农牧业合作社的出现,不仅仅给农牧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而且还拓宽了农牧民的收入渠道,他们将自己的土地、牛羊交给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饲养、统一收获。自己家便有了更多的空闲劳动力,可以进城务工、可以将自己在农牧区的财产租赁出去,这样便有了更多的收入,从表1.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农牧民纯收入结构的变化。

表1.2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农牧民纯收入结构变化

                                                                       单位:元/人

 项目

 2005年

 2010年

 构成变化(%)

 绝对额

 构成(%)

 绝对额

 构成(%)

 纯收入

 2988.9 100.0 5529.6 100.0 --

 1工资收入

 504.5 16.9 1036.8 18.8 1.9
 2家庭经营

 2223.3 74.4 3669.9 66.4 -8.0
 3财产收入

 73.1 2.4 1.3 3.0 0.6
 4转移收入

 188.1 6.3 658.6 11.9 5.6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内蒙古作为传统农牧业区,农牧民收入结构一直十分单一,收入渠道狭窄。但近年来这一状况有所改观,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家庭经营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工资、财产和转移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不断提高。随着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加入合作社,将自己的土地、牧场、牛羊等交给合作社经营,不仅家中有了空闲劳动力,可以进城务工,增加收入、解决用工荒问题,而且自家的土地、牧场、牛羊等有了合作社科学的管理和经营也有了较之前更多的利润。

2、农牧业合作社发展遇到的问题

在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通过,逐步规范了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内蒙古各个盟市、旗县等纷纷成立合作社,成为时下的新潮。但随着合作社的发展,一些问题也不断的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1)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我区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运作规范的合作社确实存在一批,比如鄂尔多斯、巴彦淖尔等地,合作社发展较好。而在相对比较落后的兴安盟,十几个人的合作社比较普遍,且分布零星。

(二)发展行业单一

发展行业相对单一,未形成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低。从全内蒙古自治区来看,合作社的行业大多还是停留在蔬菜、瓜果种植,牛羊的养殖和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初级产品包装及销售这一层面上。而真正能够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够提高农牧产品的附加值的很少。

(三)合作社规模较小人才匮乏

就拿内蒙古发展比较好的一些地区的合作社来说,鄂托克旗经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59家,各类合作社注册资金总额达1.9亿元,入社成员1268人。乌拉特中旗好联丰有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00万元。现有合作社社员70户,正蓝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320个,注册资金达34447万元。这些合作社平均一下每个合作社的注册资金仅100万左右,平均社员50-70户[4]。这样看来,这些合作社还不够规模。资产比较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是不足的。

目前,合作社发展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爱奉献的优秀带头人很少;了解合作社知识,甘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民社员也很少。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因素。

(四)机械化率低

一些地区农机缺乏,还未形成规模的现代化的生产种植模式,而另一些地区却缺乏农机的作业量,很多农机有大量的空闲时间。这一问题不仅制约着农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浪费。

(五)金融环境不完善

农牧业是个风险高(市场风险高、病疫风险高、气候风险高、投入风险高)、利润低的弱质产业,迫切需要农牧业保险,这对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另外融资难成为现在合作社的最大困难之一,致使注册资金及有效资产太少,缺乏抗风险能力。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正是管理和信用制度建设不到位,可抵押的资产组合不到位,担保组织建设不到位。

三、促进农牧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一)形成帮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

发展的好、发展的快的地区要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的技术支持、财力支持等。从而共同致富,实现发展平衡。

加大对农牧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努力做大做强农牧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弱势群体的联合,资金短缺、积累不足、技术落后、人才匮乏、信息不灵是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的主要瓶颈。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和农业的思想,切实加大扶持和正确引导[5]。应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国家支农惠农的有效载体,进一步扩大试点和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申报和实施科技入户、一村一品、测土配方施肥等财政补助项目,支持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6]。

(二)延长产业链

引进深加工、精加工项目。扩大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农牧产品质量认证、提高产品品牌建设步伐。联合大企业,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民”的模式,做大做强几个著名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影响力。

(三)增大合作社规模加大人才引进

鼓励农牧民入社,进一步提高农牧户入社比例,加强人才的引进。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领办、参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其他地区比较成功的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牧户入社比例,加快推进农牧业组织经营方式创新。积极抓好农牧民合作社培训工作,重点培训农牧民合作社急需的经营管理、财会等各类适用人才;探索推进大学生村官制度与农牧民合作社建设的有机结合,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领办、参办农牧民合作社,使农牧民合作社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人才的实践基地、创业基地和培训基地,成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深入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工程[7]。

(四)采取农机租赁模式

采取租赁的形式,配置现有的农机。实现对农机的最大利用。更新现有农机,淘汰能耗大效率低的农机,采购高效率的现代化农机。在作业时能做到高效、高速。

(五)完善合作社金融环境

建议加快发展性农牧业保险,加快建立农牧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牧区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牧区信贷与农牧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8]。

    积极鼓励地方出资建立农牧民合作社贷款担保基金或风险补偿基金[9],并对农牧民合作社金融服务成效明显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给予资金奖励、税收减免等多种形式的支持,引导实现对农牧民合作社信贷投放的持续增加和金融服务的持续改善[10]。

完善农牧业合作社的金融环境,农牧民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应当把各个合作社组织起来,组成联保组织。加强现有合作社财产的整合,把可抵押的有效资产整合起来。要从其制度建设上、信息管理上、信用管理上、担保组织上、资产整合上进行规范,使之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营造出良好的信用环境,从而顺利的取得贷款。金融机构方面,对合作社金融上的支持力度,应该加大对农牧业合作社的放贷,从而使合作社有更多的资金去发展。

四、结论

农牧业合作社是现代农牧业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联系市场、和农牧民的桥梁纽带,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好农牧业合作社对我区的城镇化进程、经济的推动等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要想致富,就得先富农牧民。我区的农牧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57.3%,农牧民富裕了,还会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假象一下,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每年多买几件衣服、几双鞋,添置些家用电器,这会是多么大的需求。这样把内需增大了,其他企业还用担心销路吗?而使农牧民致富的最好办法就是大力发展农牧业合作社。合作社发展好了,就能带领一大批农牧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蒋颖.中国农村合作社法律制度发展研究[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15-216.

[2]百度百科.农业合作社[DB]http://baike.baidu.com/view/2092344.htm.2012年.

[3]赵慧峰.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建设与运行 [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66.

[4]农业部农村经济与经营管理司,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报告(2006-2010)[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63.

[5]徐小佶,韦信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5.

[6]李晓涛.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B]http://www.zgjrw.com/News/2011729/News/828217674301.shtml.2011年.

[7]高雷.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难题[DB]http://theory.people.com.cn/GB/13121834.html.2010年.

[8]张红宇.农村改革应着力从三方面寻求突破[DB].http://www.cfc.agri.gov.cn/cfc/html/141/2012/20120925095324067842791/20120925095324067842791.html.2012年.

[9]李晓涛.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B]http://www.zgjrw.com/News/2011729/News/828217674301.shtml.2011年.

[10]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学林出版社.2005,136.

文档

内蒙古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及问题的分析

学号本科学年论文内蒙古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及问题的分析所在系经济学系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2010学生姓名王强指导教师张晓艳2012年10月28日内蒙古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及问题的分析摘要: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区,农牧民收入较为单一。近年来,农牧业合作社的兴起,改变了这一现状。农业合作社的出现,解决了农牧民这一弱势群体面对庞大市场的这一矛盾。在技术咨询、销售等方面,合作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内蒙古农牧民收入连年增长,在中西部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但随着农牧业合作社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