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是指国家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比例进行调节,以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宏观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与货币作为宏观的经济手段,通过各自的传导机制及工具来调节社会供需平衡,进而影响经济运行。
一、 财政
1.财政的涵义。财政是针对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依据特定的财政理论,为指导财政工作和调节财政关系,所制定的基本准则和措施。财政和其他经济相比,其主要特征:较强的法治性、相对的稳定性、关联的系统性。财政工具:国家预算、税收、国家公债、财政补贴、综合财政信贷计划等。
2.财政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根据财政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可以将财政分为扩张性财政和紧缩性财政。扩张性财政就是通过减少收入、扩大支出来增加总需求。采用的措施是:降低税率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等。紧缩性财政是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来压缩总需求。采取的措施是:提高效率、降低固定资产折旧率、缩小投资规模、减少财政补贴、实行盈余预算等。
二、 货币
1.货币的涵义。货币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货币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银行贷款、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操作、银行外汇操作、贷款限额、银行存贷款利率等。
2.货币的主要类型及应用。货币可分为扩张性货币和紧缩性货币。在不同的时期,应采用不同的货币。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时,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即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可供选择的手段主要有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债券等。其中任何一项措施都会产生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效应,多种手段的联合运用则效果更为显著。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时,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即缩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势头。相应的手段主要有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抛售债券。此外,银行还可以采取道义上的劝告、控制分期付款和抵押贷款的条件等手段。这些措施的运用都会产生紧缩性货币供应量的紧缩效应,多种措施的联合运用会对总需求的膨胀势头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作用。
三、 财政与货币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与货币分别有着特定的调节领域和作用机制,基本功能也各有侧重,它们对社会供需平衡的作用点调节力度存在着差别。如果强调用一种代替另一种,简单强化一种而忽视另一种;或者是主张财政与货币各行其是,就会失去间的互补作用,难以发挥协调、制约的整体功能,甚至于出现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减弱宏观的效应。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宏观经济形势,客观地决定了只有财政和货币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宏观控制的目标。
财政与货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二者调节领域的侧重点不同。财政的调节领域主要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过程,它对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是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而传导出去的。货币的调节对象主要是货币流通领域,它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动而促使社会供需总量保持平衡。第二,二者调节作用的机制不同。财政主要是通过税种的设置、税基的确定、税率的高低、预算分配、财政补贴等工具,明确国家、地方、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货币主要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等工具对社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银行对货币资金的集中与使用,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通过有偿方式进行的余缺调剂,保证社会资金在有效运用的前提下提高效益。第三,二者的作用力度不同。在经济总量调节上货币比财政的作用更直接一些,但在经济结构上,财政比货币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四、 财政与货币在宏观中的应用
按照财政与货币的松(扩张性)、紧(紧缩性)类型其在宏观中的应用有四种组合形式,各有不同的配合效应:
1.松的财政和松的货币搭配,即“双松”,其配合的结果能够比较迅速地激发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配合,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它往往带来经济增长过热和通货膨胀。
2.紧的财政和紧的货币搭配,即“双紧”。这种的组合效应,会有效地制止需求增长过猛和通货膨胀,抑制经济增长过热势头,但可能带来经济的滑坡,失业增加。
3.松的财政和紧的货币搭配。松的财政,有助于克服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的货币能缓解和松的财政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这种配合,可以在保持经济一定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这种的长期实行,会造成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对汇率和国际收支平衡产生不良影响。
紧的财政和松的货币搭配。这种配合能改善资源配置,并有助于资金积累。因为紧的财政能社会集团和个人消费,而松的货币则能鼓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但如果松紧掌握不好,货币过松,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