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文福 敖德鼎
中港二航局鄂黄大桥A标项目部 (湖北鄂州 436000)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架体式爬架的施工工艺、人员组织及安全措施
关 健 词:架体式爬升架 施工工艺
一、引言
架体式爬架主要适用于烟囱、高层建筑及高塔等施工。其爬架、模板、升降系统施工技术是一项特殊的施工工艺,为确保该工艺技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操作,就鄂黄大桥主6#索塔墩采用的爬架施工作详细介绍。
二、架体式爬架构造简介
1、爬升架构造如图1、2。
2、架体系统:由附墙框、工作段、加劲连接斜撑系统组成。
3、固定系统:采用“H”型锥形螺母模板固定技术,使爬架固定无需另行埋置螺栓和配件,且固定螺栓系统大部分可重复周转使用。
4、动力系统:采用10t手动倒链葫芦或电动链式葫芦。
5、承力挑架配制有:抗倾、自锁机构。
6、模板系统:采用大块钢模,其肋和围檩焊接牢固,不但能承受侧压力,而且还能支撑吊装不变形,其焊接应满足设计要求。
7、附件
①保险钢丝绳,每组提升架配制2根,直径18.5mm,长4~5m,两端加工成环套。
②配用10t的保险手拉葫芦,根据工程情况配备。
③拉结导轮防倾机构,每组升降架体的两端侧各布置两组,爬架开口端与模板之间要装移动工具式拉结导轮,其可周转应用。
④顶、推脚轮,安装在附着支撑框位置。
⑤固定螺栓和“H”螺母采用45#钢加工。
三、爬架的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
1、工艺原理:
爬架升降系统由爬架、模板或已浇注墙体、提升动力三大部分组成,其工艺原理为:架体和模板以砼墙体作为固定支承体。架体与模板之间利用提升动力,互为支承相互交替上升。
2、工艺流程
(1)、 爬架主体结构爬升施工工艺流程
架体提升 → 架体固定、安装临时拉杆、安全验收 → 绑扎钢筋 →模板提升就位 → 校正、监理验收 → 浇注砼 → 架体提升。
①、 架体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a、架体各分段构件在工厂加工试拼,技术、质检、安全等部门按设计要求对焊缝、外形尺寸、配件等逐一进行检查验收,同时出厂前应提供产品质量保证书。
b、模板:按大模板制作要求进行验收,同时复核螺栓孔位置是否准确,吊点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检查吊环制作焊接是否符合要求。
c 、检查提升设备,节点板拼接螺栓等配件是否配齐,砼墙体上的预留孔位置是否与爬架孔位一致。
②、架体组装
a、架体运至现场后,组织专门组装班组进行交底,根据组合爬架示意图,配备相应的配件。
b 、根据现场塔吊的起重能力,爬架分成四段组装,即附墙段和三个工作段四部分。根据爬架周边分块尺寸,按图编号。分别在船上将承力架段组合成一组组爬升架,仔细检查两个承力架段中间隔尺寸的正确性。爬架孔与孔之间的尺寸误差不得大于±2mm,并检查组合架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c 、首先吊装附墙段至安装层的墙体上并用专用螺栓固定于墙体上。
d 、 吊装采用两点吊,靠近墙体后根据倾斜方向临时固定壁体一端的螺栓,再移位固定另一端的螺栓,最后同时拧紧。
e 、附墙架就位固定后,然后起吊工作架至附墙段上部,交叉固定上下拼接点与斜节点,螺栓必须全部拧紧,不得漏拧和少拧。
f 、调整和固定上下架体的脚手架连杆,安装完毕后的爬架的误差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g、安装质量专人负责,经技术、安全部门分别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使用。
h、 组装完成后,铺置海底笼,外周边兜底封闭布安全网。
(2)、架体提升工艺流程
清理杂物和检查设备固定情况 → 安装动力 → 拆除固定螺栓 →调节限位机构 → 爬升调试 → 均匀提升就位 → 固定附墙螺栓 → 检查验收 → 投入使用。
① 、爬架提升前的准备工作
a 、检查手拉(或电动)葫芦,模板吊点是否安全可靠,复核墙面安装螺栓孔位置是否正确可用。
b 、 清除架体上不必要的荷载,检查安装在架体上的设备是否固定好。
c 、 配齐规定的劳动组织,检查操作人员的安全保险措施是否落实。
d、 在模板的围檩或结构的牢固部位,安装保险钢丝绳或保险葫芦。
e 、 根据设计吊点位置,在模板和爬升架之间,安装手拉葫芦。
②、 爬架提升
a 、拉紧所有吊点葫芦,使架体受力,拆除爬升架固定螺栓,固定螺栓要重复使用,应保存好。
b 、均匀推进伸缩脚轮,使爬升架离开墙面2~3cm。
c 、均匀拉动手拉葫芦,使整个架体均匀上升,在提升时指挥人员应根据上升平衡情况,调整各点的提升速度。沿架体长度方向的倾斜控制在<10cm范围内。
③ 、架体就位固定
a 、 架体到位后,退回升缩脚轮,调节内外吊点的松紧度使架体下部先行贴紧墙面。
b 、调节各吊点左右提升高度,调整爬架位置。对准固定螺栓孔位,安装固定螺栓。
c、 螺栓采用M30、45#锰钢加工。
d 、螺栓安装:先将外螺栓旋入预埋在墙体中的"H"型螺母中,螺栓丝纹旋入深度不得小于30mm。安装螺杆要有专人负责并检查,最后拧紧外螺母,使附墙框紧贴墙面。
e 、爬升架固定后,经技术、质检、安全等检查认可后,方可松开手拉葫芦,进入正常使用。
(3)、 模板提升工艺流程
检查安装动力 → 安装工具式导向机构 → 清理或整修模板、涂脱模剂 → 模板提升 → 就位安装、校正。
①、模板组装
a 、安装模板的节段钢筋绑扎完毕后,然后根据设计的模板分块排列偏号,对号入座,用塔吊吊运就位。就位方法同传统大模板吊运安装工艺,也可将大模板吊运搁置于爬架上。再用手拉葫芦将模板提升就位。
b 、模板固定采用"H"字型对拉螺杆
c 、模板校正等主要靠内模协调完成。
②、 模板提升前的准备工作
a 、检查钢筋绑扎结束签认后,方可开始提升模板工作。
b 、检查提升工具,吊点构件是否可靠。
c 、按规定配齐操作人员,落实提升过程中用的附属工具和附属工序用料。
d 、翻起外挑脚手板,收进挑脚手架,按设计要求挂装葫芦。
③ 、模板提升
a 、首先用葫芦预拉紧模板,然后松开固定螺栓。
b 、拉开模板,使其靠在爬架立柱上,模板清理人员应及时在两侧清理模板和涂刷脱模剂。
c 、模板依靠葫芦均匀上升,侧面方向倾斜量不大于10cm。
④、 模板就位
a 、推模板下口,使其到位,临时固定一组模板螺栓,或将模板推入限位搁脚上。
b 、松动手拉葫芦,进一步推模板上口,使其整体到位。
c 、安装限位拉杆,固定模板螺栓。
d 、根据模板就位,推动模板难易程度,可将手拉葫芦上固定点伸出爬架立柱10~30cm左右。
四、劳动组织
1、机构组织
2、人员组织
| 序号 | 工种 | 人员数量 | |
| 上游塔肢 | 下游塔肢 | ||
| 1 | 技术负责人 | 1 | 1 |
| 2 | 技术员 | 1 | 1 |
| 3 | 木工 | 1 | 1 |
| 4 | 起重工 | 4 | 4 |
| 5 | 电工 | 1 | 1 |
| 6 | 焊工 | 2 | 2 |
| 7 | 架子工 | 2 | 2 |
| 8 | 其他人员 | 4 | 4 |
1、爬升架、模板提升作业应组织专业组施工,按操作工艺和劳动组织分工,做到定位、定岗,并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
2、在每个提升过程中,安全、质检部门应派人对一些重要的部位进行检查(如:固定螺栓螺母是否滑牙,提升吊点焊缝是否损坏等)。
3、爬架提升时必须挂设安全保险钢丝绳,钢丝绳应抱住两道模板围檩,或其它牢固吊点。
4、爬升架外侧周边,每层设置踢脚笆和扶手,并满挂安全网兜底封闭。
5、“H”螺帽和固定爬架的螺杆应抽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6、架体上的施工集中荷载应靠承力架片均布,不得集中放在一个架体上。在同一垂直立面内不得同时布置2个以上集中重荷载。二组爬架顶面作为平台堆载时,不得超过2t。
7、爬架提升前,应清除每层操作平台上的临时堆物,必须随架体上升的物体(如:电焊机、电阐箱、空压机等),应有牢固的措施。风力大于6级时不宜进行提升爬架作业。
8、施工中操作人员不得随意割断爬升架的杆件、随意割孔、扩孔,若确需修改应得到设计和技术领导的同意。
9、施工中应注意防火,爬升架体每个操作层至少放一只灭火器。
10、爬升架为悬臂结构,刚架片应立柱不得作为强行校正模板的支承点,校正外模必须依靠内模。
六、结束语
鄂黄大桥主6#索塔墩通过本工艺的制定及相应各环节的落实检查,确保了主塔的顺利施工,创造了172.3m高塔7个半月封顶的建桥新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