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语文 编写:李小静 审查:陈鹏 备课日期:2010-12-31上课日期:2011-1-12
【教学目标】
通过赏析范文,提高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赏析范文,提高表达能力。
【学法指导】
通过训练,提升审题能力。
【文题链接】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转身”有下列意思:转动身体,改变方向;借指时间极短。转身,本是一具体动作行为,但蕴含其中的或许是处事方式的转变,或许是人生态度的转变,或许是事物发展情态的转变……
关于“转身”,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请以“转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套作,不抄袭。
补充: 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说“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歌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就变成毛衣……”
思考与理解:
话题作文有一中心话题,这个话题必须让考生有话可说,当然,这个话题也是很大,很空,很虚的,需要我们去理解,去诠释,去丰富,去拓展,去延伸。我们来看“转身”这个话题可以怎样思考、理解。
材料给出了有关“转身”的解释,但这并不能直接成为写作的内容,虽然它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材料中有一段提示:转身,本是一具体动作行为,但蕴含其中的或许是处事方式的转变,或许是人生态度的转变,或许是事物发展情态的转变……。这段提示应该特别关注,它告诉我们“转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里提示了三点:处事方式,人生态度,事物发展情态,之后是个省略号,这告诉我们,还有很多内容可以延续,但是材料不可能全写出来,只能要我们自己去填充了。而且,作文要求我们写出自己的“感触和思考”,注意,必须是自己的,这一点很重要。
(1)化虚为实,深化理解。我们可以提问:“转身”是什么?转身是方向的改变,态度的改变,是方式的改变;转身是一种智慧,转世是一种适应,等等,深化对“转身”话题本身内涵的理解,这样就比较具体化,充实化。
(2)多方思考,拓展。我们可以继续思考:为什么要“转身”?这是思考原因与理由;要不要“转身”,“转身”如何,不“转身”又如何;“转身”有何价值,有何意义,有何作用,有何影响,有何后果;该怎样“转身”,这是方式问题;何时转身,转向何方,这是时机问题;转身要注意些什么,要避免些什么,这是规避风险的问题;转身有好有坏,有成有败,我们能得到什么教训或者经验,这是有关转身的启示问题……还有很多,还可以思考。经常做这样的训练,我们的思维必然会敏捷,深刻,作文当然也不会担心无话可说。
(3)化抽象为具体。“转身”是个动词,材料并没有说什么可以转,也没有说转向何方,这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留下了丰富的可能。我们可以为这个动词赋予多个主体:
谁在“转身”?个人,家庭,班级,学校,民族,国家,社会……
什么可以“转身”?处事方式,待人态度,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心灵,灵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大的,小的,都可以“转身”……
当我们化抽象为具体,填充若干主体,自然丰富了话题,我们也有话可说,然后结合自己的学习,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见闻,自己的感悟,自能写出有感情有血肉的文章。
【范文赏析】
转 身
就像来到了一处悬崖边,你前面是万丈深渊,令人恐惧。而当你转过身,迎向你的是森林湖泊或田野草原。
那么,生活亦如此,人生亦如此。转身,一个简单而丰富的动作,让你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转身,在“柳暗花明”中得“一村”。
陶潜,在富贵名利面前,悠然转身归园田,在南山下过着并不富裕但自在的生活,享受着“欲辩已忘言”的充满“真意”的生活。
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在舒适的城市生活面前,毅然转身前往环境恶劣的彝寨之中,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孤单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双手,在孩子们贫瘠的精神土地上,让希望发芽。
这是他们在人生旅途上的一次“华丽”转身,虽然,他们还在艰险的环境中熬着日子,但是,他们已成为偏远山区教育事业的一片天,已成为孩子们精神家园中的一片天。而且,孩子们更是他们心中的一片天,贫苦的日子里,孩子让他们获得了精神中的另一村。
转身,在“车到山前”时找到出路。
昆西·琼斯,这位曾经捧红了麦克尔·杰克逊等天王的音乐教父,一次梦想的转身成就了他今日的辉煌。年少的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黑帮头目,但在他最贫困最潦倒的时候,这个梦想越来越遥远,是钢琴声帮助他撑了下来,于是,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他转身为自己寻到一条新的道路,他怀惴着音乐梦想,沿着出路走向成功彼岸。
奥巴马,这位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年少时一直为找不到自己的信仰和归属而感到痛苦迷茫,甚至一度沉迷于酒精和大麻,试图麻痹失落的自己。但他在母亲的苦心教育下迷途知返,痛改前非,在极度沉沦的生活面前他转身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最终走上了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的辉煌顶峰。
转身天地宽。
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说“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的确,转身一瞬,变化万千。转身,迎来的是一个新天地。
转身
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是至刚至柔的统一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再坚硬的顽石,经不起水滴日日夜夜的冲击。然而,途经高山,水更会转身,在迂回之中前行,在不断地转身中走得更远。
在知识经济时代,身为微软掌门人的比尔·盖茨,早年从哈佛退学,转身商海,创建微软公司,逐步成为世界首富,当他坐拥如山财富后,他又突然转身隐退幕后,投身慈善事业。比尔·盖茨两次华丽的转身,将自己推向了人生的巅峰,让无数人为之钦羡,为之倾倒。
转身不是逃避,不是退缩,而是再续辉煌、再造奇迹。
“体操王子”李宁堪称中国体坛第一人,在结束运动生涯之后,然转身踏足商海。从一个退役运动员到一个成功的商业巨星,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努力和汗水。但,最重要的是他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激情和生命的意义。一次意义非同寻常的转身,一次坚难卓绝的蜕变,成就了今日再次闪耀的“李宁”。
然而,我们也要谨慎转身,切莫走向谬误之路。
科学巨人艾萨克·牛顿早年贡献巨大,惊才绝艳。在他的晚年,却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劳碌半后,一无所得。这次错误的转身为他的科学之路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叹惋。而《时间简史——从宇宙大爆炸到黑洞》的作者斯蒂芬·霍金在功成名就之后,陷入了无尽的绯闻之中。我听到的不再是他的某某科学大发现,而是花边新闻。与牛顿类似,他的转身无疑也是错误的,是不明智的。
因为转身,许多人在人生之路上成功登顶,览尽多彩绚丽的人生。
因为转身,许多人急转直下,坠入谷底深渊,让人生出无尽嗟叹。
为此,我们理应把握每一次的转身,做出正确的抉择,为我们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美丽的转身
在两万英尺的高空上,那些让你恐惧的电闪雷鸣,那些让你感觉濒临死亡的风雨云层,你们惧怕吗?但是,永远要记住,在某个高度上,就没有风雨云层。如果你生命中的云层遮蔽了阳光,那是因为你的心灵飞得还不够高。大多数人面对困难选择去抗拒,试图消灭云层,而正确的做法是来一个美丽的转身,去寻找使你上升到更高的天空中的途径,因为那里的天空永远是碧蓝的。
知道象征着尊贵身份的派克笔吗?曾经的派克笔是专为学生而“诞生”的,可是风靡了一段时间后,派克笔就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因为美国的一对兄弟发明了圆珠笔而且很快地占据了整个市场。所有派克笔的订单几乎一律被退回,就在派克公司即将被打垮的时候,公司的经理宣布大大减小生产量并将价格提升到原来的几十倍,很快又推出了珍藏版及限量版的钢笔。不到几年派克笔成为了英国皇室专用钢笔,一跃成了钢笔中的王者,创造了珍贵的品牌。实施这一举措的派克公司的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既然在地上跑不过,那就飞到天上去。是啊,就算面临绝境,也不要放弃,一个美丽的转身,飞到更高的天上去。转身就是一种智慧!
还记得汶川大地震中的救灾小英雄吗?在教学楼即将倒塌之时敏捷地逃出却又义无反顾地转身冲回教室救出了三名同学的少年,你们还记得吗?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在这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他毅然转身,“高大”的身躯凸显“同学情”的关怀,从容而又焦急的脚步彰显共青团员的勇敢。在灰尘弥漫的汶川,在哭声遍野的汶川,在一片废墟中的汶川,这一少年的转身是最美丽的、绚烂的彩虹!转身就是一种勇气!
回想起了鲁迅吗?弃医从文转身回国投入到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来的文人,他美丽的转身饱含愤怒的呐喊,救国救民的抱负!回想起了钱学森吗?放弃国外优越生活条件而转身回国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而做出巨大贡献的爱国学者,他的转身饱含了对祖国深深的思念、殷切的希望,一股为国出力的热情。转身就是一种深情!
一次转身无需太多语言,转身前的那些旧日时光也无需重温,转身后的世界将是一片人间天堂!
转 身
转身,旭日变成落日;转身,青丝变成白发;转身,爱情变成婚姻;转身,诗歌变成散文;转身,羊群变成毛衣……转身之间,今天也被昨天所取代!转身之间,一切都已发生变化!
转身,是李太白“朝如青丝暮成雪”的短暂;转身,是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转身,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决绝;转身,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
他,是大自然的儿子;他,注定受不了宫廷之中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他,性情耿直,洁身自好,注定不能忍受那充斥着金钱与权势的官场生活。于是,他转身!选择了归隐,选择了“息交以绝游”,他宁愿过着“方宅十余亩,草屋间”的清贫生活,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转身之后,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被尊称为“靖节先生” 。
当鲁迅先生意识到中国人已经彻底麻木了,只有中国人的思想才能真正地解救中国人时,他选择了转身——弃医从文;当党意识到只有从敌人势力薄弱的山区进玫,才有可能获得胜利时,他选择了转身——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当杨振宁意识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他时,他选择了转身——放弃美国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他们的转身,为中华历史添上了有力的一笔,为炎黄子孙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向世界显示了“中华民族”这四个字的力量!
汶川地震中,若不是战士们一次又一次的转身,也许,废墟底下的那些生命等来的只是死亡;北京奥运会中,若不是志愿者们一次又一次的转身,为外国宾客热情服务,也许,奥运会就不会如此成功;三鹿奶粉事件中,若不是检测人员一次又一次的转身,彻底清理掉那些“毒粉”,也许,会有更多的无辜的孩子患上结石。
转身,会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