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要点
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篇课文。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识字、写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围绕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材在课文和语文园地设计了多个维度的训练。在《“贝”的故事》课后练习中,看图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在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板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字的意思,再查字典验证;在《中华美食》课后练习中,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发现带“火”和四点底的字多与“火”有关,在“我的发现”板块,发现带“心”和竖心旁的字多与心理、情感有关,带“刀”和立刀旁的字多与“刀或切割”有关。
通过前面三册的学习,学生对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偏旁,知道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引导学生发现四点底与“火”、“心”与竖心旁、“刀”和立刀旁这些偏旁之间的关联,体现了不同册次之间识字教学的衔接和发展。
本单元的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记。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中识字,读破“音”和“形”的难点。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壮美的祖国山川、熟悉的传统佳节、神奇的汉字和丰富的中国美食。在识字的同时,还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 分类 | 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点 |
| 课文 | 神州谣 | 2 | 1、认识6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炸”,会写36个字,会写37个词语。 2、能利用与形旁与字义的联系,借助拼音识字。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的表达效果;能说出用“炒、烤、烧”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 5、朗读《神州谣》,能背诵《传统节日》,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和文化的悠久。 6、能讲汉字“贝”的故事,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
| 传统节日 | 2 | ||
| “贝”的故事 | 2 | ||
| 中国美食 | 2 | ||
| 口语 交际 | 长大以后 做什么 | 1 | 1、能把自己长大后想干什么说清楚,简单说明理由。 2、能听明白同学说的话,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疑问。 |
| 语文 园地三 | 识字加油站 | 4 | 1、认识“津、溜”等9个生字,认读“甜津津、酸溜溜”等词语,能联系生活说说自己想到的食物,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 2、能借助形旁猜测字意,正确选用形声字,并查字典验证。 3、知道“鹿、金”等字可以作为部首,记住这些部首字,能用这些部首查字典。 4、能发现“火”与四点底、“心”与竖心旁、“刀”与立刀旁等偏旁之间的联系及表示的意思。 5、能按顺序背诵《十二生肖》,初步了解生肖文化。 6、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了解小柳树想法的变化,能明白事物各有长处的道理。 |
| 字词句运用 | |||
| 我的发现 | |||
| 日积月累 | |||
| 我爱阅读 | |||
| 合计 | 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