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学 312030 叶建伟
1.考纲考点解读
1.1考纲介绍
考纲主要包括: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原索动物;圆口纲;鱼纲(主要特征、分类、洄游);两栖纲(主要特征、分类、休眠);爬行纲(羊膜卵的特点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主要特征、分类);鸟纲(主要特征、分类“主要目”、繁殖及迁徙);哺乳纲(主要特征、分类“主要目”)。
1.2难点释疑
1.2.1几个重要的比较表
1)脊索动物各亚门比较表:
| 脊索 | 咽鳃裂 | 背神经管 | 循环系统 | 排泄系统 | 发育 | 备 注 | |
| 尾索 动物 (柄海鞘) | 仅存幼体尾部 | 终生 保留 | 仅存幼体的尾部 | 具心脏,开管式;可逆式血液循环,无动静脉之分,血液无固定流动方向 | 无专门的排泄器官 | 逆行变态,成体比幼体结构更简单 | 称被囊动物,被囊由类似纤维素的被囊素构成.仅尾索动物和少数原生动物分泌被囊素 |
| 头索 动物 (文昌鱼) | 终生保留延伸至神经管前方 | 终生 保留 | 终生 保留 | 闭管式,无心脏,具搏动的腹大动脉,称狭心动物;血液无色、无血细胞 | 数对肾管组成 | 变态 发育 | 属无头类; 皮肤半透明,肌肉“V”形肌节,无偶鳍 |
| 脊椎 动物 | 只见于发育早期,以后为脊椎组成的脊柱所代替 | 原生水生种鳃呼吸,陆生及次生水生种鳃裂仅存幼体 | 位于脊柱之内 | 完善的循环系统,出现能收缩的心脏 | 构造复杂的肾脏代替了简单的肾管 | 直接发育 | 除了圆口类外,都具备上、下颌,出现数量不超过两对的成对附肢 |
| 原口纲 (七鳃鳗) | 鱼纲 (鲫鱼) | 两栖纲 (蛙) | 爬行纲 (蜥蜴) | 鸟纲 (家鸽) | 哺乳纲 (家兔) | |
| 概况 | 寄生或半寄生;具松果眼; 无成对附肢 | 水生;成对附肢, 5种鱼鳍的功能 | 成对附肢,幼体水生,成体陆生 | 成对附肢,陆生 | 成对附肢, 陆生,恒温 | 成对附肢, 陆生,恒温 |
| 中轴骨 | 终生保留脊索,未形成锥体 | 双凹型锥体,仅有躯椎和尾椎 | 前凹型或后凹型椎体,颈椎、荐椎各1枚,2枚枕髁 | 椎体前凹或后凹,颈椎多枚(有寰、枢椎),脊柱分5区,有胸廓,单枕髁,有颞孔 | 椎体异凹型,颈椎多枚(有寰、枢椎),愈合荐椎脊柱分5区,有胸廓,单枕髁,有颞孔(痕迹) | 双平型椎体,椎间盘,颈椎7枚(有寰、枢椎)荐椎3~5有愈合,有胸廓,2枕髁,有颞孔 |
| 消化系统 | 无上下颌;具角质齿;胃未分化,肠内有螺旋瓣 | 上下颌;有齿 (颌齿或咽齿) | 上下颌;有齿无分化(同型齿);可再生(再生齿) | 上下颌;有齿无分化(同型齿);可再生(再生齿) | 上下颌;无齿;食道有嗉囊,胃(腺胃、肌胃) | 次生腭,下颌单一齿骨,异生齿;分化为 门、犬、臼齿;草食种具复胃或盲肠 |
| 循环系统 | 闭管式;单循环;两腔心脏 (1房1室) | 闭管式;单循环; 两腔心脏 (1房1室) | 不完全双循环;三腔心脏(2房1室),淋巴系统发达 | 不完全双循环;不完全的四腔心脏(2房2室);鳄目四腔完整 | 完全的双循环;完全的四腔心脏(2房2室) | 完全的双循环;完全的四腔心脏(2房2室) |
| 呼吸系统 | 鳃;具特殊的 “鳃笼”结构 | 鳃 | 幼体为鳃;成体为肺(囊状肺), 咽式呼吸; 皮肤辅助呼吸 | 多隔的囊状肺,胸廓;肋间肌(胸式呼吸) | 管状的海绵肺,胸廓;气囊9对;双重呼吸;两翼上举下垂呼吸 | 囊状的海绵肺,胸廓; 肋间肌(胸式呼吸); 膈肌(腹式呼吸) 呼吸道软骨支持 |
| 排泄系统 | 中肾; 与生殖系统无任何联系 | 中肾;管状膀胱; 胚胎期前肾有作用 | 中肾;胚胎期前肾有作用;泄殖腔膀胱;皮肤有辅助作用 | 后肾 尿囊膀胱 | 后肾 无膀胱 | 后肾 尿囊膀胱 皮肤汗腺 |
| 神经系统 | 脑分5部,但排列在同一平面上;脑神经10对,1或2对半规管 | 脑分5部; 大脑比例小,具古脑皮,有侧线; 脑神经10对; 3对半规管 | 脑分5部; 大脑具原脑皮; 小脑不发达; 脑神经10对; 3对半规管 | 脑分5部,出现脑曲;大脑半球显著;具新脑皮; 脑神经12对; 3对半规管;出现外耳道;出现鼻甲骨; | 脑分5部;大小脑表面较平滑;纹状体是最高中枢;小脑较发达;脑神经12对; 3对半规管 | 脑分5部;新脑皮; 大脑皮层发达,多沟 回;小脑结构复杂 脑神经12对; 3对半规管 |
| 生殖系统 | 雌雄异体(七鳃鳗)或同体(盲鳗),生殖腺单个,无生殖导管 | 体外受精(鲨鱼 体内受精);卵生 | 体外受精;卵生 | 体内受精;卵生; 具羊膜卵 | 体内受精;卵生; 具羊膜卵;筑巢, 孵卵,育雏 | 胎生,哺乳 |
1.2.2几个重要结构的比较
1)鱼鳞:有三种分别为:盾鳞、硬鳞和骨鳞。盾鳞:软骨鱼类特有的鳞片,由表皮和真皮联合生成。和牙齿是同源器官。硬鳞:硬骨鱼中最原始的鳞片,由真皮演化来,见于鲟鱼。
骨鳞:大多数硬骨鱼的鳞片,也是由真皮演化来的。
2)角:哺乳动物的角有两种分别为:洞角和实角。洞角:不分叉,终生不更换,是头骨套上角质鞘形成的,如牛羊的角。实角:分叉的骨质角,雄性发达,每年蜕换一次,真皮骨化后穿出皮肤而形成。如鹿角。另外犀牛角是毛的特花产物;长颈鹿的角终生包着皮毛,且不脱落,但也是实心的。
2.典型例题精析
【例1】选择有关爬行动物的正确陈述 (第五届IBO) ( )
A.爬行类向鱼类和两栖动物一样有体温调节机制
B.爬行动物身体覆盖着湿润的、软的鳞片,这种鳞片有助于它们防止水分蒸发
C.由于发展了保存水分的肾小管结构,爬行动物在沙漠中才有可能生存
D.爬行动物排泄的含氮废物为尿素
【解析】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都不具体温调节机制。爬行动物体表所覆盖的鳞片为硬的角质鳞,且体表干燥。爬行动物的排泄物主要是尿酸而不是尿素。爬行动物与鸟类、哺乳类均属于羊膜动物,它们的肾均为后肾(羊膜动物的特征之一),具有肾小管的结构,具有重吸收的功能而回收原尿中的水分,故在沙漠中有可能生存。 故答案:C
【例2】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特征是 (第六届IBO) ( )
①四室心脏 ②汗腺 ③膈 ④恒温 ⑤外耳壳 ⑥阴囊 ⑦毛 ⑧胎生
A.①②④⑤ B.③⑥⑦⑧ C.①④⑥⑦⑧ D.②③⑤⑥⑦
【解析】本题关键词“特有”。四室心脏、恒温并非哺乳动物特有,鸟类也是四室心脏和恒温。胎生也不是哺乳动物特有,有的爬行动物(如蝮蛇)也有胎生现象(准确地说是卵胎生)。而汗腺、膈、外耳壳、阴囊和毛,确为哺乳动物所特有。 故答案:D
3.适应性例题训练
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下列哪一项解释比较合理? ( )
A.水的比重太低,海产鱼不能适应 B.氧的浓度较低
C.不能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D.缺少适于它们食用的动植物
下列哪一项不是鸟类气囊的作用? ( )
A.减轻身体的比重 B.进行气体交换 C.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 D.能贮存空气
适应性例题训练答案: B B
参考文献:
1.刘凌云 郑光美 《普通动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全国高中生物赛教程》 浙江科技出版社 方红峰主编
3.秦浩然 生物学竞赛范围和要求初探 《中学生物教学》19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