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3-201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五高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a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28:27
文档

2013-201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五高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a卷)

www.ks5u.com2013-201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五高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A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3分)(2013春•红塔区校级期末)Co是γ放射源,Co可用于农作物的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对Co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量数是60B.质子数是60C.中子数是33D.电子数是272.(3分)(2009•吉林校级学业考试)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石油的年产量B.乙烯的年产量C.合成纤维的年产量D.硫酸
推荐度:
导读www.ks5u.com2013-201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五高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A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3分)(2013春•红塔区校级期末)Co是γ放射源,Co可用于农作物的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对Co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量数是60B.质子数是60C.中子数是33D.电子数是272.(3分)(2009•吉林校级学业考试)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石油的年产量B.乙烯的年产量C.合成纤维的年产量D.硫酸
www.ks5u.com

2013-201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五高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A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3分)(2013春•红塔区校级期末)Co是γ放射源,Co可用于农作物的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对Co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质量数是60

B.

质子数是60

C.

中子数是33

D.

电子数是27

 

2.(3分)(2009•吉林校级学业考试)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

石油的年产量B.

乙烯的年产量
 C.

合成纤维的年产量D.

硫酸的年产量
 

3.(3分)(2014春•汾阳市期末)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A.

合金B.

半导体材料C.

催化剂D.

农药
 

4.(3分)(2014春•凉州区校级期末)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5.(3分)(2014春•汾阳市期末)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

 B.

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
 C.

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D.

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6.(3分)(2014春•凉州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负极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7.(3分)(2014春•西城区期末)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酒精和碘B.

苯和水C.

乙酸和水D.

溴和四氯化碳
 

8.(3分)(2013•浙江校级学业考试)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9.(3分)(2010春•通州区期末)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烷B.

甲烷C.

D.

乙烯
 

10.(3分)(2013春•宜宾期末)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一氯乙烷的结构式CH3Cl

B.

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苯的分子式

 

11.(3分)(2011秋•巴中期末)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的限度都相同
 B.

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
 C.

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D.

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停止
 

12.(3分)(2014春•灵宝市校级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1H 和2H

B.

O2与O3

C.

D.

 

13.(3分)(2015•普兰店市)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

元素NSOSi
原子半径/10﹣10 m

0.751.020.741.17
根据以上数据,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是(  )

 A.

1.10×10﹣10m

B.

0.80×10﹣10m

C.

1.20×10﹣10m

D.

0.70×10﹣10m

 

14.(3分)(2013春•西城区期末)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NO和CO,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N2和CO2.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减小压强能增大反应速率
 B.

增大压强能减小反应速率
 C.

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
 D.

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15.(3分)(2014春•潞西市校级期末)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g)+3B(g)⇌2C(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生成C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A、B、C的浓度相等

 C.

单位时间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B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16.(3分)(2014•长宁区一模)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

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

 D.

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17.(3分)(2013春•湛江期末)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HClB.

KOHC.

CaCl2

D.

NH4NO3

 

18.(3分)(2015春•枣庄期中)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XY
ZW
 A.

原子半径:W>Z>Y>X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

 D.

W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2013-201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五高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A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3分)(2013春•红塔区校级期末)Co是γ放射源,Co可用于农作物的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对Co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质量数是60

B.

质子数是60

C.

中子数是33

D.

电子数是27

考点:

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各方向的数字代表的含义判断.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解:6027Co的质子数为27,质量数为60,中子数为60﹣27=33,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7.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相互关系的辨别能力,要知道元素符号各方向的数字代表的含义,,Z表示质子数,A表示质量数,n表示化合价,a表示离子的电荷及其正负,b表示原子个数.

 

2.(3分)(2009•吉林校级学业考试)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

石油的年产量B.

乙烯的年产量
 C.

合成纤维的年产量D.

硫酸的年产量
考点:

乙烯的用途.版权所有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依据乙烯的用途可知,乙烯主要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是石油化工发展的标志.
解答:解:乙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乙烯的用途,注意工业发展的水平与石油产品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3.(3分)(2014春•汾阳市期末)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A.

合金B.

半导体材料C.

催化剂D.

农药
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版权所有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解答: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可以用来做导体,可以用来做合金等,像镁和铝等,故A错误;

B.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接区域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等,故B正确;

C.可以用于做催化剂的元素种类较多,一般为过渡金属元素,故C错误;

D.非金属元素位于右上方,非金属可以制备有机溶剂,部分有机溶剂可以用来做农药,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布及元素常见的性质来解题,一般金属延展性较好,可用于做合金,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的元素可以制作半导体材料,一般过度金属可以用来做催化剂,农药分为有机和无机,一般非金属元素可以制作有机农药.
 

4.(3分)(2014春•凉州区校级期末)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考点:

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版权所有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解答:解:A:卤素单质都属于分子晶体,从上到下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单质的沸点升高,故A错误.

B、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B错误;

C、卤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C正确;

D、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同主族元素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的递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注意把握卤素原子的结构及其性质.
 

5.(3分)(2014春•汾阳市期末)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

 B.

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
 C.

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D.

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考点: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版权所有

专题:

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A、一般来说,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注意:氯化铵等铵盐是离子键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

C、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

D、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解答:解:A、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共价键,故A错误;

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故A错误

C、甲烷的结构式为,故C错误;

D、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故选:D

点评:考查甲烷的结构,涉及化学键、空间结构、化学用语等,难度不大,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6.(3分)(2014春•凉州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负极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版权所有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A、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

B、原电池的正极是析出金属或者是析出气体,负极金属质量减轻;

C、原电池中电流和电子流向相反,即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D、只有原电池的正极可能会生成气体.

解答:解:A、Zn、Cu、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锌做负极,金属铜做正极,故A错误;

B、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2H++2e﹣→H2↑,金属Cu质量不变,故B错误;

C、原电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故C错误;

D、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2H++2e﹣→H2↑,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7.(3分)(2014春•西城区期末)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酒精和碘B.

苯和水C.

乙酸和水D.

溴和四氯化碳
考点:

分液和萃取.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分液漏斗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
解答:解:A、酒精和碘是互溶的,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

B、苯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正确;

C、乙酸和水是互溶的,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错误;

D、溴和四氯化碳是互溶的,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分离方法中的分液法,熟记教材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难度不大.
 

8.(3分)(2013•浙江校级学业考试)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考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把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解答:解:该反应不一定是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也可能光照反应,故D错误,由图知C+D的总能量大于A+B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区别,难度不大.
 

9.(3分)(2010春•通州区期末)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烷B.

甲烷C.

D.

乙烯
考点:

苯的性质;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版权所有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A、乙烷能发生取代反应,属于饱和烃,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B、甲烷能发生取代反应,属于饱和烃,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C、苯的化学性质特点是:易取代难加成,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

解答:解:A、乙烷能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它属于饱和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故A错误;

B、甲烷能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它属于饱和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故B错误;

C、苯的化学性质特点是:易取代难加成,可以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有机反应类型,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0.(3分)(2013春•宜宾期末)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一氯乙烷的结构式CH3Cl

B.

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苯的分子式

考点:

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结构简式.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根据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分子式的书写规则判断.
解答:解:A、CH3Cl是一氯甲烷的结构简式,故A错误;

B、CH3(CH2)2CH3是丁烷的结构简式,故B正确;

C、没有写氯原子的孤电子对,故C错误;

D、苯的分子式为C6H6,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分子式的书写,侧重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
 

11.(3分)(2011秋•巴中期末)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的限度都相同
 B.

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
 C.

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D.

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停止
考点:

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分析化学反应的限度.
解答:解: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经过移动的时间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表面上静止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A、化学反应不同,限度不同,故A错误.

B、可以改变外界条件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故B正确.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反应时间无关,故C错误.

D、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未停止,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注意以下几点:

1、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最大限度;

2、任何可逆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只是不同可逆反应的限度不同罢了;

3、温度、浓度、气体的压强等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所以化学反应的限度可用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12.(3分)(2014春•灵宝市校级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1H 和2H

B.

O2与O3

C.

D.

考点:

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

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分析:根据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来解答.
解答:解:A.1H 和2H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O2与O3分子式不相同,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都是丙烷,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是同种物质,故C错误;

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等化学基本概念,难度不大,明确这几个概念的区别是解本题的关键.
 

13.(3分)(2015•普兰店市)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

元素NSOSi
原子半径/10﹣10 m

0.751.020.741.17
根据以上数据,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是(  )

 A.

1.10×10﹣10m

B.

0.80×10﹣10m

C.

1.20×10﹣10m

D.

0.70×10﹣10m

考点: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版权所有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据此分析.
解答:解:N、P是同一主族元素,P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N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P的原子半径大于N的原子半径,

Si、P、S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且p的原子序数大于Si的原子序数小于S的原子序数,所以P的原子半径小于Si的原子半径大于S的原子半径,

则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为1.10×10﹣10m,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难度不大,注意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14.(3分)(2013春•西城区期末)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NO和CO,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N2和CO2.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减小压强能增大反应速率
 B.

增大压强能减小反应速率
 C.

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
 D.

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AB、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降低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C、使用催化剂,改变反应途径,加快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解答:解:A、气体参加的反应,降低压强反应速率减慢,故A错误;

B、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改变反应途径,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升高温度反应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理解.
 

15.(3分)(2014春•潞西市校级期末)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g)+3B(g)⇌2C(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生成C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A、B、C的浓度相等

 C.

单位时间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B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g)+3B(g)⇌2C(g),若达到了平衡状态,各组分的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A、生成C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不变,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各组分的浓度相等,不能证明各组分的浓度不变,无法判断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故B错误;

C、表示的都是逆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各组分的分子数之比,无法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变化,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根据达到平衡着状态,各组分的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进行判断,本题难度不大.
 

16.(3分)(2014•长宁区一模)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

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

 D.

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版权所有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则Y为第ⅥA族元素,则X可能为H、Li、Na等元素,Y可能为O、S等元素,以此进行解答题中各问.

解答:解: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则Y为第ⅥA族元素,则X可能为H、Li、Na等元素,Y可能为O、S等元素:

A、当X为H、Li等元素,Y为S元素时,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故A错误;

B、X为Na时,其对应离子为Na+,离子有10个电子,Y为O元素时,其对应的离子为O2﹣,离子有10个电子,二者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B错误;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为1:1的有H2O2或Na2O2,故C错误;

D、化学式为X2Y的有H2O或Na2O或Li2O,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元素周期表中各主族元素的主要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应用.
 

17.(3分)(2013春•湛江期末)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HClB.

KOHC.

CaCl2

D.

NH4NO3

考点:

化学键.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HCl中只有共价键,故A不选;

B、KOH中钾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O、H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故B不选;

C、CaCl2中钙离子与氯离子以离子键结合,不含共价键,故C选;

D、NH4NO3中铵根离子与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N、H之间,N、O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明确元素的种类及元素之间的成键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8.(3分)(2015春•枣庄期中)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XY
ZW
 A.

原子半径:W>Z>Y>X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

 D.

W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版权所有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根据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可知,Y为氧元素,根据位置关系推出X为N,Z为S,W为Cl.再根据元素周期性得出正确结论.

解答:解: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X>Y,Z>W,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Z>Y,故原子半径:Z>W>X>Y,故A错误;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故B错误;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Z,故C错误;

D.根据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可知,Y为氧元素,则W为Cl,氯气能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做漂白剂,具有漂白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中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元素的推断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原子结构中的关系及非金属性的比较,题目难度中等.
 

 

文档

2013-201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五高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a卷)

www.ks5u.com2013-201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五高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A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3分)(2013春•红塔区校级期末)Co是γ放射源,Co可用于农作物的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对Co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量数是60B.质子数是60C.中子数是33D.电子数是272.(3分)(2009•吉林校级学业考试)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石油的年产量B.乙烯的年产量C.合成纤维的年产量D.硫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