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语⽂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表⽰。(6分)
脚腕.⼦(wǎn wàn) 监.⽣(jiān jiàn) 粉浆.(jiàng jiāng)
发怔.(zhèn zhèng) 蘸.浆(zhàn zàn) 冷绊.⼦(pàn bàn)
⼆、读拼⾳,写词语。(8分)
师傅打开bāo fu( ),穿上⿊⾐⿊裤⿊布鞋,真有⼀种shén shèn( )
不可qīn fàn( )的威严。师傅刷过的墙,真好⽐⼀⾯雪⽩的píng zhàng
()。曹⼩三终于见到师傅⾝上⼀个zhīma( )⼤⼩的⽩点,⼼想:师傅
1òu xiàn()了,他那如⼭的形象hóng rán( )倒去,他怕师傅
nán kān()没敢说。
⼆、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①指⾃然界:②不呆板;③理所当然;④⾃然发展。
..不跟他⼀叉⼀
搂。
2.我们要善于利⽤⼤⾃然,改造⼤⾃然
..。
3.跑步的时候动作要⾃然
..。
:①清楚,明⽩;②聪明,懂道理;③知道,了解;④公开的,不含糊的。
..?
5.我能明⽩
..你的意思。
6.他是个明⽩
..的⼈,不⽤多说就知道。
四、下⾯的句⼦各采⽤了什么⼿法刻画⼈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5分)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C.语⾔描写
D.⼼理描写
E.动作描写
1.⼩胖墩⼉趁势往旁侧⾥⼀推,咕咚⼀声,⼩嘎⼦摔了个仰⾯朝天。()
2.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
3.头不很⼤,圆眼,⾁⿐⼦,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4.总想使巧招,下冷绊⼦。()
5.“要不——摔跤。”()
五、选词填空。(6分)
挺⽴挺拔挺脱
1.他就很像⼀棵树,上下没有⼀个地⽅不( )的。
2.⼤路的两旁( )⼀棵棵⾼⼤的⽩杨。
3.经过风⾬的洗礼,⼭松显得更加苍翠()。
搜索探索摸索
4.在⽼师的帮助下,我初步( )到了作⽂的门路。
5.神秘的⼤⾃然,需要我们不断去()。
6.曹⼩三借着给师傅倒⽔点烟的机会,那⽬光仔细( )刷⼦李的全⾝。
六、按要求写句⼦。(8分)
1.曹⼩三最关⼼的还是刷⼦李⾝上到底有没有⽩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举,谁能⼀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肢体还没被年⽉铸成⼀定的格局。已经像个成⼈了。(⽤关联词合并成⼀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为那灯盏⾥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恐费了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课⽂内容填空。(3分)
1.《他像⼀棵挺脱的树》选⾃_______的__________,题⽬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
2.《两茎灯草》是作家_______的________中的选⽂,⽂章塑造了⼀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语⾔实践。(4分)
你的学校打算开展“阅读名著,⾛近经典”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条宣传标语,⾄少运⽤⼀种修辞⼿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同学们推荐⼀本你最喜欢的书,并写出推荐理由。(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内阅读。(12分)
⼩嘎⼦在家⾥跟⼈摔跤,⼀向仗着⼿疾眼快,从不单凭⼒⽓,⾃然不跟他⼀叉⼀搂。两⼈把“”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虎势⼉⼀站,公鸡鸽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嘎⼦精神抖擞,欺负对⼿傻⼤⿊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胖墩⼉也是个摔跤的惯⼿,塌着腰,合了裆,⿎着眼珠⼦,不露⼀点⼉破绽。两个⼈⾛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起.这⼀来,⼩嘎⼦可上了当:⼩胖墩⼉膀⼤腰粗,⼀⾝⽜劲⼉,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嘎⼦已有些沉不住⽓,刚想⽤脚腕⼦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趁势往旁侧⾥⼀推,咕咚⼀声,⼩嘎⼦摔了个仰⾯朝天。
1.这段话中有四个巧借动物写出⼈物特点的词语,很有特⾊,请摘抄下来。(4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下冷绊⼦”在⽂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现实⽣活中常常⽐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这个⽚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摔跤前,嘎⼦跟⼩胖墩⼉势均⼒敌;摔跤时,起初,嘎⼦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赛中,嘎⼦跟⼩胖墩⼉揪在⼀起;最后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这段话主要通过⼈物的动作描写,塑造了⼀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嘎⼦。(3分⼗、阅读短⽂,回答问题。(12分)
变
马吃罢晚饭,在客厅⾥悠闲地品着⾹茶。⼥⼉笑吟吟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个问题。”
“有什么事就说吧。”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学⽣,放着清闲的⼯作不⼲,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马放下⼿⾥的茶杯,望着⼥⼉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只顾⾃⼰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这个⼥⼤学⽣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定要⼤⼒⽀持。”
⼥⼉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分⽀持她。”
“那么她爸爸是谁?”马问道。
“就是您⽼⼈家呀!“什么?”马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
1.⽂中⼥⼉向⽗亲“请教”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中突出表现马“变”的⼀对词语是“_________”和“_________”。(2分)
3.马责怪⼥⼉:”你怎么能这样?“这句话有两重含义,请写下来。(2分)
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塑造⼈物时采⽤的主要描写⽅法是_______________。(1分)
5.⽂中马的性格特点是( )。(2分)
A.随机应变
B.⾔⾏不⼀
C.⽀持新⽣事物
6.⽂章通过“⼥⼉”和“马”⼀段简单的对话描写,表现了马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
⼗⼀、习作。(30分)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的⼈:⼩区⾥锻炼⾝体的爷爷奶奶,学校⾥的⽼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司机、维持秩序的交通……选择⼀个⼈写下来,运⽤本单元学过的描写⼈物的⽅法,具体地表现⼈物的特点。题⽬⾃拟。
附答案:
⼀、wàn jiàn jiāng zhèng zhàn bàn⼆、包袱神圣侵犯屏障芝⿇露馅轰然难堪
三、1.③ 2.① 3.② 4.① 5.③ 6.②
四、1.E 2.B 3.A 4.D 5.C
五、1.挺脱 2.挺⽴ 3.挺拔 4.摸索 5.探索 6.搜索
七、1.⽼舍《骆驼祥⼦》祥⼦ 2.吴敬梓《儒林外史》爱财胜过⽣命的守财奴
九、1.虎势⼉⼀站公鸡鸽架似的猴⼉似的⼀⾝⽜劲⼉
2.⼩嘎⼦想趁胖墩⼉不防备⽤脚腕⼦去钩他的腿暗中耍⼿段,陷害别⼈的⾏为
3.⼩嘎⼦和胖墩⼉⽐赛摔跤很占了上风摔了个仰⾯朝天
4.顽⽪机敏、争强好胜、富有⼼计
⼗、1.希望⽗亲同意她到农村搞乡镇企业
2.⼤⼒⽀持绝对不⾏
3.⼥⼉怎么能放下清闲的⼯作不⼲,要到农村去。
⼥⼉怎么能采取这样的办法套⽗亲的话。
4.语⾔描写
5.B
6.对他⼈⼀套,对⾃⼰⼀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