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特复习之辨析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25:58
文档

中特复习之辨析题

一、辨析题5×5--课上讲过为主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人物也多是有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错。空想社会主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程与资本主义历史进程具有一致性。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社会主义的先声。空想社会主义是批评和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想,是早期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不成熟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状况下不成熟的无产阶级进行不成熟斗争的理论表现。空想社会主义极大地启发了无产阶级的觉悟。对。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
推荐度:
导读一、辨析题5×5--课上讲过为主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人物也多是有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错。空想社会主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程与资本主义历史进程具有一致性。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社会主义的先声。空想社会主义是批评和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想,是早期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不成熟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状况下不成熟的无产阶级进行不成熟斗争的理论表现。空想社会主义极大地启发了无产阶级的觉悟。对。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
一、辨析题 5×5-  -课上讲过为主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人物也多是有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错。

空想社会主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程与资本主义历史进程具有一致性。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社会主义的先声。

空想社会主义是批评和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想,是早期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不成熟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状况下不成熟的无产阶级进行不成熟斗争的理论表现。

空想社会主义极大地启发了无产阶级的觉悟。    对。

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高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制度的愿望,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极为宝贵的材料。

空想社会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统治的甜蜜补充。    错。

空想社会主义总的趋势是一个不断减少空想成份,增加现实主义因素的和科学成份的过程,就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言,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对未来社会描写越来越合理。空想社会主义极大地启发了无产阶级的觉悟。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批判。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领域猛烈地、无情地批判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

4.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麻痹了无产阶级的斗志。    对。

当无产阶级成为自为阶级进行有组织的自觉斗争后,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后,空想社会主义就从无产阶级退到小资产阶级方面,起着“反动或保守的社会主义”的作用。

5、从十六世纪初至十九世纪初随着无产阶级日趋成熟,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作用越来越趋于消极和反动。                对。

因为他们不承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宣扬阶级调和论,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使命。

6.没有空想社会主义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            对。

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料和的借鉴。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的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个全新阶段,一种全新的思想文化学说,是以当时的社会实践和工人运动经验为依据,综合以往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就,在批判地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和发展而确立起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前提之一。

7.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            对。

空想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感性认识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理性认识的产物。

空想社会主义是天才地猜测未来社会的情景;科学社会主义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测。

空想社会主义是潜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显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第一种理论形态,是初级形态,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先驱;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第二种理论形态,是高级形态。

8.科学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一脉相承的发展。        错。

马克思继承了以往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科学成份,批判了它们的空想性质,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和扬弃。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的思想来源,已经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萌芽。

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

科学社会主义提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空想社会主义则是宣传教育、典型示范;

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的阶级力量。

9.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毫不相关的新思想体系。    错。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既有历史继承关系又有根本原则区别,科学社会主义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科学因素,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和各种不切实际的思想体系。

空想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感性认识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理性认识的结晶。

空想社会主义是凭个人才智猜测虚构未来社会的情景;科学社会主义是依据社会发展趋势预测预见未来社会情景。

空想社会主义是潜科学,即潜在的包括科学因素的不成熟的不明显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即明显的成熟的构成严整体系的科学。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对。

早在古代奴隶社会,就有仁人志士提出了建立公有制,消灭私有制,消灭压迫和剥削的理想社会方案,如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对于近代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就有直接的影响。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从哲学方面可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

11.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关于“黄金时代”的传说。对。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从大众的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关于“黄金时代”的传说。

12.    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可追溯到《诗经》的《伐檀》、《硕鼠》等篇章。对。

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从大众的思想可追溯到《诗经》的《伐檀》、《硕鼠》等篇章。

13.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可追溯到《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对。

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从士大夫的思想可追溯到《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

10~13题为空想社会主义不同的思想源头。

14.欧文提出“剩余产品”的概念就是后来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错。

欧文指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工人除了生产生活还生产出“剩余产品”,但完全被资本家所占有。欧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初步接触到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秘密,但还没达到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度,也与当时经济关系不发达的时代背景有关。

“剩余产品”不能等同于“剩余价值”,产品要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

15.傅立叶指出1825年(英国)危机是“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遭到恩格斯的否定。                            错。

他指出,生产无状态引起企业之间的剧烈竞争,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混乱,供求推敲,使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第一个正确地指出了1825年(英国)危机是“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恩格斯认为傅立叶这一论断中肯地说明了一切危机的实质。

16.傅立叶天才地预见到资本主义竞争必然导致垄断。        对。

傅立叶天才地预见到资本主义竞争必然会导致垄断的论点马克思誉为:“傅立叶不朽的功绩”。

17.马克思否认了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错。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预想是“共同发生论”,即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晚年,马克思对他早期的研究成果做了修定和界定:他认为社会发展是多样的,不应局限于一种发展模式,在相对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但需具备以下条件:与西欧的胜利结合;生产力充分发展,即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成果)。

18.马克思承认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对。   同上。

注:实践证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无法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or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国家无法跨越卡夫丁峡谷。-  -错  参考上述

19.普列汉诺夫认为不可能首先进行社会主义。    对。

他认为:生产力落后,群众觉悟不高,文化水平低,人口的四分之三是文盲,不可能首先进行社会主义,他认为必须先通过资产阶级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再通过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即“二次论”。“十月”证明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20.亚当·沙夫认为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的选择是正确的。    错。

亚当·沙夫在波兰罢工事件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企图在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观条件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这是原罪”,以原因是来比喻不发达国家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

21.苏俄“战时主义”的实行只是战争环境的需要。    错。

“十月”后,鉴于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阶级敌人的严重威胁,苏俄在全国实行“战时主义”,同时也是列宁根据马克思关于对主义第一阶段基本设想而实行的大胆尝试。是列宁早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列宁设想,胜利后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生产消费公社,实行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对生产和分配实行全国的统一计划,对劳动和消费实行最严格的计划和监督,从而使全国成为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商品和没有货币的社会。试图使一个落后的国家直接向主义过渡。实践证明,这样的主义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准备向主义过渡,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系列过渡阶段。

22.苏俄“战时主义”的实行使苏俄迅速恢复了经济。    错。

同上。

23.苏俄“战时主义”的实行使苏俄经济陷入困境。    对。

同上。

24.“战时主义”就是把“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商品经济”观点付诸于实践。                                对。

苏俄当时实行“战时主义”,对于当时战争环境的特殊需要,对于集中人力物力保证击败武装干涉者,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十月”以后的国内战争期间,当时所实行的“战时主义”就是把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商品经济的观点付诸实践,结果陷入了困境,千万了粮食减产、燃料、轻工业品等严重不足,以致实行向“新经济”转变。

25.“战时主义”就是企图在一个小生产占优势国家直接向主义过渡。                                对。

“战时主义”企图在一个落后的、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基础上,国家直接向主义过渡,这是根据当时战争环境的特殊需要建立的,在当时具有特定的意义。

26.列宁晚年主张社会主义要保留商品经济。            对。

列宁晚年认为: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渡阶段。在过渡时期,应当保留商品经济,保留商品、货币、市场。最终商品、货币、市场终将消灭,即社会主义最终将消灭商品经济。

27.列宁晚年主张在过渡时期商品货币关系是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对。

同上。

28.列宁晚年认为,进入社会主义后有计划的产品经济将取代商品经济。错。

同上。

29.斯大林认为:不实行充分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胜利。    错。

论述1,6

30.列宁认为:不实行充分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胜利。    对。

社会主义必须有充分的民主,这是列宁一贯的思想,他在“十月”前说过:“不实行充分的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胜利”,这是因为,没有民主,不动员广大群众参加管理,就谈不上真正的公有制;没有民主,国家政权就不稳固。

31.列宁晚年曾提出党政之间应有各自的职权范围。        对。

列宁主张从严治党,注意纯洁党的组织。他指出,为了适应党的中心任务是搞好经济建设的要求,党的领导方式应该有相应的改变,党政之间应有各自的职权范围。在当时,这一思想是很可贵的。

32.托洛茨基最早提出所谓“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基本规律”。    对。

托洛茨基提出了所谓“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基本规律”,认为社会主义积累只能依赖农民经济,愈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就愈是要更多地依赖农民,其实质是牺牲农业、剥夺农民,其后果只能是破坏工业发展的基础,破坏工农联盟。

33.托洛茨基最早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    错。

布哈林最早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

34.布哈林最早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    对。

布哈林极为重视农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视工农联盟,并在1925年发表的《到社会主义之路和工农联盟》等著作中明确指出了“农业是国民的经济基础”的思想,并且把建立工农联盟看作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基本路线。

35.布哈林“发财吧”这一口号的实质是右倾机会主义。    错。

布哈林“发财吧”口号是针对实行“新经济”以后,农村经济有一定发展,但占人口50%的中农仍有顾虑,担心有变,积极性不高,布哈林此口号正是为了鼓励、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这一主张是合理的,符合当时实际。

36.布哈林提出: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是逐渐缓和直到“开始静息”,这是符合实际的。                        对。

同下。

37.布哈林主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熄灭论”。            错。

布哈林从来没有否认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只是认为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应该是逐渐缓和直到“开始静息”,即主张“阶级斗争缓和论”。他主张对城乡资产阶级和国家资本主义,采用改造和吸收的手段加以利用,布哈林认为,这样做并不是取消阶级斗争,而只是改变了斗争形式。

38.斯大林支持布哈林“发财吧”的主张。            错。

布哈林“发财吧”口号是针对实行“新经济”以后,农村经济有一定发展,但占人口50%的中农仍有顾虑,担心有变,积极性不高,布哈林此口号正是为了鼓励、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斯大林开始曾说这个口号“不是我们的口号”,但又表示“不值得注意”,还保护过布哈林,后来到1929年以后,他又大批这个口号。

39.斯大林主张“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            对。

苏联在30年代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以后,斯大林认为“所有剥削阶级消灭了”,只剩下工、农、知识分子,斯大林这时对苏联社会阶级结构变化所作的分析以及得出苏联剥削阶级已经消灭的结论是正确的。可到了1937年初,他在一篇报告中提出“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实际上,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基本消灭以后,阶级斗争不一定越来越尖锐,只能在当时特定条件下有可能激化。

40.斯大林认为“战时主义”向“新经济”的转变只是一种暂时的退却。                            对。

斯大林对于“新经济”是拥护的,但是,斯大林并没有把“新经济”作为一种新的,而只看作是一种临时的措施,是一种“暂时的退却”,这种看法是错误的。1927年12月,联共十大工人代表大会后,苏联全盘集体化运动,“新经济”实际上已经终止了。

41、“战时主义”向“新经济”的转变只是一种暂时的退却。错。

同上。

42.苏维埃政权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家的和平赎买。        错。

“战时主义”强制没收了资本家的所有财产,加速了国有化。在“新经济”中,才把小企业还给企业主。

43.就主要倾向而言,苏联模式高度集权的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对。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初期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是必要的,在实现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集中力量奠定工业化基础,发展国民经济、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等方面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

所以,当时这种是必要的,是当时苏联所处客观历史条件的产物:经济文化落后;在资本主义乌黑和战争威胁下;受封建主义的影响,上就是大一统的高度集权。

但在总体而言,这种高度集权的是错误的。

44.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种错误的战略选择。            对。

论述3

45.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种正确的战略选择。            错。

论述3

46.斯大林晚年有限度地承认商品经济。            对。

由于否定和商品经济,苏联长期以来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从1928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苏联一直坚持指令性计划经济制度。斯大林晚年认识到社会主义的苏联还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和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但是,他又认为商品生产只限消费资料,生产资料已不是商品:认为价值规律只限于在流通领域起调节作用,对生产资料的生产领域不起调节作用。

47.斯大林宣称价值规律的作用被严格地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对。

斯大林肯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生产是特种商品生产,不会产生资本主义,但是,他又认为商品生产只限消费资料,生产资料已不是商品:认为价值规律只限于在流通领域起调节作用,对生产资料的生产领域不起调节作用。

48.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斯大林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对。

斯大林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思想,并有所发展,他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有教条主义的倾向,不重视客观经济规律。斯大林肯定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即认为公有制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理论的一个贡献。

49.在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斯大林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对。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也需要专政,在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斯大林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50.曾经主张:在所有制问题上,除了国营和集体经济外,还可以搞点私营经济作补充。                        对。

于1956年和部、工商联谈话时说:消灭资本主义,可以又搞资本主义。即在所有制问题上,除了国营、集体经济以外,还可以搞一点私营经济作为补充。

51.主张:正确认识和处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对。

简答7

52.最早提出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命题。        对。

简答7

53.1956年初,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对。

简答7

54.    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实施。        错。

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实施是苏东剧变的外因,是诱发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

55.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是党内出了修正主义。            错。

党内出了修正主义只是苏东剧变的诱发因素。

“欧洲主义”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对。

“欧洲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原则区别,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范畴。

57.“欧洲主义”坚决反对暴力。            错。

“欧洲主义”主张用和平手段而不是武装斗争手段取得政权,但不排斥必要时采用暴力。

58、“欧洲主义”是发达国家的党人结合自己国情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

“欧洲主义”主张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式。同时,在接受“欧洲主义”理论的各国党在具体的运用中还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变化。

59.“民主社会主义”是发达国家中的科学社会主义。        错。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原则区别,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范畴。属社会主义思潮,

60.“民主社会主义” 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对。

社会民主党鼓吹的“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原则区别,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范畴。它不能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只是改良弊病。

61.“民主社会主义”主张通过议会道路走向社会主义。    对。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通过民主道路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以民主的方法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社会,通过选举上台执政改革社会,反对使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62.    “民主社会主义”不排斥必要时走暴力的道路。    错。

同上。

“民主社会主义”坚决反对暴力。

63.“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错。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多元化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经济主张相同,只是政治主张不同。                            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经济主张不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多元化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政治主张也不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人民民主专政;“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多元化政治”。

65.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流行全世界的社会主义思潮。    错。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欧洲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一样都是当时影响较大的社会主义思潮,其中“民主社会主义”影响最大,并成为实践。

66.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是美化资本主义的。    错。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思想,它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异化的病态社会,是新型集权社会,提出了工人阶级、中间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三个阶级”的观点;提出阶级融合论;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道路的总体思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系统、详实地对当代资本主义现状作了分析,提出了许多新情况和新思维,但其思想基础大部分为唯心主义因素,并非科学社会主义。

文档

中特复习之辨析题

一、辨析题5×5--课上讲过为主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人物也多是有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错。空想社会主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程与资本主义历史进程具有一致性。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社会主义的先声。空想社会主义是批评和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想,是早期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不成熟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状况下不成熟的无产阶级进行不成熟斗争的理论表现。空想社会主义极大地启发了无产阶级的觉悟。对。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