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
1.水痘的发疹时间为(分值:1分)
A.第一病日
B.第二病日
C.第三病日
D.第四病日
E.第六病日
2.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饮食原则为(分值:1分)
A.高热量、高蛋白
B.高蛋白、低脂肪
C.低盐、高蛋白
D.低盐、低蛋白
E.清淡易消化含维生素丰富饮食
3.黄疸型肝炎病人黄疸的护理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分值:1分)
A.观察皮肤巩膜黄染的消退情况
B.勤换内衣
C.剪短指甲
D.温水擦洗
E.用肥皂清洗皮肤
4.对HBsAg、HBeAg均为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处理,最恰当的是(分值:1分)
A.注射丙种球蛋白
B.注射高滴度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C.注射乙肝疫苗
D.注射乙肝疫苗+丙种球蛋白
E.注射高滴度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
5.麻疹病人过高热最佳降温方法(分值:1分)
A.酒精擦浴
B.冰袋降温 C.大剂量退热药
D.温水擦浴
E.针刺降温
6.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分值:1分)
A.心肌炎
B.喉炎
C.肠炎
D.脑炎
E.支气管肺炎
7.以下关于水痘病人的处理不正确的是(分值:1分)
A.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B.高热时多饮水,可给物理或药物降温
C.疱疹处可涂甲紫
D.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疱疹引起感染
E.进食鱼虾等发物促使发疹
8.水痘病人高热时不适用的降温方法是(分值:1分)
A.冰袋
B.小剂量退热药
C.酒精擦浴
D.温水擦浴
E.小剂量激素
9.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腮腺炎常见的并发症(分值:1分)
A.脑膜炎
B.睾丸炎
C.胰腺炎
D.心肌炎
E.卵巢炎
10.流行性腮腺炎的隔离方式是(分值:1分)
A.消化道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血液/体液隔离 D.接触隔离
E.严密隔离
11.以下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哪项不正确(分值:1分)
A.禁食酸、辣、硬等刺激性食物
B.剧烈腹痛时可暂禁食水
C.高热时可给物理或药物降温
D.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时通风
E.睾丸胀痛时可在阴囊处间歇热敷
12.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饮食原则是(分值:1分)
A.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蛋白饮食
B.清淡可口、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C.高蛋白、低盐饮食
D.清淡且含钾丰富的饮食
E.高热量、高蛋白、低盐饮食
13.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分值:1分)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肝炎
D.中毒性心肌炎
E.支气管肺炎
14.慢性伤寒带菌者,细菌主要存在于哪个器官(分值:1分)
A.肝
B.脾
C.肠道淋巴结
D.肾脏
E.胆囊
15.伤寒病人于病程第3周出现腹痛、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最可能的情况是并发(分值:1分)
A.肠穿孔
B.肠出血
C.支气管肺炎 D.中毒性肝炎
E.中毒性心肌炎
16.伤寒病人极期发热体温多呈(分值:1分)
A.稽留热
B.不规则热
C.间歇热
D.弛张热
E.回归热
17.关于霍乱的腹泻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分值:1分)
A.腹泻频繁剧烈
B.大便性状有泥浆样含粪质
C.大便可呈米泔水样或洗肉水样
D.主要表现为先腹痛,继之腹泻
E.先腹泻后呕吐
18.目前成人患细菌性痢疾病原治疗首选药为(分值:1分)
A.喹诺酮类
B.青霉素
C.红霉素
D.复方新诺明
E.头孢菌素
19.下列哪项不是普通型菌痢的临床表现(分值:1分)
A.畏寒、发热
B.腹痛、腹泻
C.有里急后重感
D.排黏液脓血便
E.右下腹压痛
20.慢性菌痢是指菌痢病程超过(分值:1分)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6个月
填空题
2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分值:3分)
答: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2.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分值:2分)
答: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23.我国对甲类传染病采取(),对乙类传染病采取(),对丙类传染病采取()。(分值:3分)
答: 2小时上报。6小时上报,24小时上报。
24.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4个阶段,即()、()、()、()。(分值:4分)
答: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5.病毒性肝炎病人食欲好转后,给()、()、()饮食;体液过多者给()饮食;血氨升高时,给()饮食。(分值:5分)
答:高维生素、优质蛋白、适量脂肪饮食;高蛋白低盐饮食;多吃水果与新鲜蔬菜,供给足量的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
26.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分为4期即()、()、()和()。(分值:4分)
答: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
27.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常见的并发症是()。(分值:2分)
答:肠穿孔、肠出血
28.典型霍乱的病程经过可分为3期,即()、()、()。(分值:3分)
答:泻吐期、脱水期、恢复及反应期。
29.疟疾的传染源是()和()。(分值:2分)
答:急、慢性菌痢患者和带菌者。
30.人是日本血吸虫的()宿主,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宿主。(分值:2分) 答:终宿主;惟一的中间宿主
名词解释
31.传染病(分值:4分)
答: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32.侵袭力(分值:4分)
答: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33.非特异性免疫(分值:4分)
答: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它和特异性免疫一样都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遗传特性,但是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一生下来就具有,而特异性免疫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获得。比如猪瘟在猪群中传播很快,但和人类无缘。
34.传播途径(分值:4分)
答: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35.复发(分值:4分)
答:
感染已进入恢复期,发热等主要症状已消失,但由于病原体在体内再度繁殖而使发热等主要症状再度出现。
问答题
36.儿童基础免疫有哪几个疫苗?可预防哪几种传染病?(分值:5分)
答:儿童基础免疫有百白破、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麻疹、乙型肝炎,使其发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
37.何为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三红”症状?(分值:5分)
答:头痛、腰痛、眼眶痛。多有颜面、颈部、胸部潮红(皮肤三红),重者呈醉酒貌;眼结膜、软腭与咽部充血(黏膜三红)。
38.简答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治疗原则。(分值:5分)
答:治疗原则为“稳、促、导、透”。
1、稳定内环境。1)控制氮质血症:供给充分热量,减少蛋白质分解。2)严格液体入量:如确定为肾实质损害所致少尿,入液量应为前一日尿量和呕吐量加上500-700ML。3)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根据血生化结果,纠正酸中毒,纠正低钾或高钾血症。
2、促进利尿。可用呋塞米、20%甘露醇等利尿刘,亦可用血管扩张剂;如山莨菪大碱。
3、导泻疗法。可用甘露醇、硫酸镁,中药大黄、番泻叶等口服导泻。
4、透析疗法。明显氮质血症、高血钾或高血容量综合征者,应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39.简述猩红热病人皮疹的特点。(分值:5分)
答: 皮疹多在第2病日出现,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数小时内遍及胸、背、上肢,24H左右到达全身。典型皮疹表现为在全身皮肤上出现均匀颁的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
之退色,伴有痒感。也可见到隆起突出的“鸡皮样疹”,偶有带小脓头的“粟粒疹”,严重者可见出血性皮疹。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处,皮疹密集并常伴有皮下出血形成紫红色线状,称为“线状疹”或“PASTIA线”。颈部、躯干、皮肤皱褶处及两大腿内侧皮疹最显著,四肢远端稀少。如颜面部位仅有充血而无皮疹,口鼻周围充血不明显,相比之下显得发白,称为“口周苍白圈“。病程初期舌面光滑呈现肉红色,乳头仍凸起,称为“杨梅舌”。多数情况下,皮疹于48H达到高峰,然后依出疹先后的顺序消退,2-3d内可完全消退。重症者可持续1周左右。皮疹消退后开始脱皮,轻者为糠屑样,重者可成片状。颈、躯干部位常为糠屑样,四肢特别是手掌、脚底常为大片状,有时甚至呈现手套、袜套状。
40.李先生,46岁,在外就餐后1天内出现发热、周身不适、头痛,恶心、呕吐2次,腹泻10余次,开始为稀水样便,后转为黏液便,有里急后重,阵发性剧烈腹痛。查体:T 38.6℃,P 92次/分,Bp 120/80mmHg,心肺无异常,腹软,左下腹有压痛。化验:血WBC 19.9×109/L,便常规镜检可见WBC≥15个/ HP,RBC 10~15个/ HP。请回答:(1)运用所学知识对该病人做出正确诊断。(2)该病人病原治疗首选药物是什么?(3)请你根据病情提出主要护理诊断(分值:5分)
答: (1)病人患的是普通型(典型)急性菌痢。
(2)首选药物是喹诺酮类,因为这类药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耐药菌株相对较少,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药物。
(3)A体温过高:与痢疾杆菌释放内毒素,作用于体温中枢导致体温升高有关。
B腹泻:与胃肠道炎症、广泛浅表性溃疡导致胃肠蠕动增强、肠痉挛有关。
C组织灌注无效:外周组织。与内毒素导致微循球障碍有关。D疼痛:腹痛。与细菌毒素作用于肠壁自主神经,引起肠痉挛有关。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发热、腹泻、摄入不足有关。
F潜在并发症:中枢性呼吸衰竭、惊厥、脑疝。
41.造成日本血吸虫病传播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分值:5分) 答:一是含有虫卵的粪便入水;二是有钉螺存在;三是易感的人、畜接触疫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