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 2009-07-14 19:49:14 阅读60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框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其中(C)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B.愉快、积极地生活
C.健康、安全地生活 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B)。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合课程 D.生活课程
3.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功能主要是诊断与调节功能和(A)功能。
A.强化与教育 B.终结性评定
C.比较与分等 D.提高与尊重
4.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D)。
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5.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是(C)。
A.教育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B.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C.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D.教育的综合性和人文性
6.教学“神奇的手”主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做“手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B)的活动来感受手的神奇。
A.会做事的手 B.会说话的手
C.会表演的手 D.会认物的手
7.让学生明白:如果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乐乐的衣服着火了,他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C)。
A.脱下衣服 B.用冷水浇
C.迎风跑出 D.就地翻滚
8.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B)。
A.110 B.122
C.119 D.120
9.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C)传统节日。
A.彝族 B.布依族
C.傣族 D.蒙古族
10.《我的同学和老师》单元教学中,设计“我给老师画张像”的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B)。
A.动手能力 B.爱老师的情感
C.创造能力 D.绘画能力
11.“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 C )是可回收的垃圾。
A.霉变食品 碎玻璃片 B.废弃衣服 废弃电池
C.报纸 矿泉水瓶 D.烟头 建筑垃圾
12.“我的阳光计划”讲述了“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意义是(B)。
A.学会负责 B.相信自己
C.诚实勇敢 D.学会欣赏
13. “看地图找家乡” 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指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图例。地图上“ ”表示的是( )。
A.河流 B.公路线
C.航道线 D.铁路线
14.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C)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清明节
15.故事“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诚实勇敢的榜样,让学生懂得(C)也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A.说出自己的想法 B.说的和做的一样
C.勇于承认错误 D.敢于说“不知道”
16.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品德与生活(社会)设置了多个有关环境教育的单元。四年级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关注的是(A)。
A.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 B.校园周边的环境状况
C.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 D.中国的环境问题
17.“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巧妙地揭示了走出困境的一个方法是(B)。
A.坚持就是胜利 B.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C.相信自己,迎难而上 D.决不回头
18.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中国的“气象名城”就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重庆又称(A)。
A.“火炉” B.“北极村”
C.“日光城” D.“雾都”
19.“富饶的物产”主题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丰富的物产资源,以下(B)不属于东北三宝。
A.人参 B.灵芝
C.鹿茸 D.貂皮
20.“我的历史名人档案”收集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化名人资料,其中有“诗仙”之称的是(C)。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王维
21.“1”和“0”的启示从一个游戏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理解(D)的重要性。
A.财富 B.智慧
C.友谊 D.健康
22.“网瘾”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陶宏开教授根据自己的成功个案,总结出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三大诀窍“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你认为这是(C)的方式。
A.树大自然直 B.响鼓需重锤
C.润物细无声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是炎黄子孙”设置了“话说四大发明”的活动,下列(B)项不属于四大发明。
A.造纸术 B.地动仪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24.“做聪明的消费者”中设计了识别“三无”产品的内容,“三无”产品是指①无质量检查合格证②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③无④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其中正确的三项是(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在《大自然发怒了》单元中,教材以地震、洪灾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互救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地震时求生避险正确的一项是(B)。
A.拥向出口逃生 B.躲到桌子、床铺等支撑物旁边
C.乘坐电梯逃生 D.从窗口往楼下跳
26.培养学生的爱心可以让他们记住一些温馨的节日,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A)。
A.母亲节 B.父亲节
C.护士节 D.教师节
27.掌握学习方法是快乐学习的一把金钥匙,在“记忆快车”活动中用“一个人靠着木休息”的方法记住“休”字,采用的是(C)记忆方法。
A.及时复习法 B.感官总动员
C.理解+联想 D.谐音法
2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是保证儿童健康、安全生活的有效办法, 是表示( )。
A.小心中毒 B.小心危险
C.禁止通行 D.当心触电
29.“祖国真大”中的第一个活动主题“地图上面找中国”设置了一个学习认识地球模型的活动,是为了( B)。
A.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 B.了解我国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
C.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 D.了解我国的名山大川
30.以资源和环境为主题的纪念日有很多,其中6月5日是(C)。
A.世界湿地日 B.世界无烟日
C.世界环境日 D.世界海洋日
二、判断说明(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结合具体事例简要说明理由。10分)
31.有幻想、做白日梦是创造的开始,幻想有时还会成为科学探索的动力和基础,幻想并不是空想。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2.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请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哪些?(4分)
②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6分)
33.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活动案例:老师:“今天,我们来吃一次特别的午餐,大家都假装自己的手臂不能弯曲。你需要确定如何不必弯曲手臂就可以进食!怎么办呢?”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个活动表达的是一个什么价值主题?(2分)
②在儿童的生活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价值(或品质)的发展很重要。(至少列举4种品质。8分)
四、分析说明(20分)
34.材料:在校园里,郭小天常会听到他的班主任王老师对他说:“你怎么又打人了,我看你是改不掉这坏毛病了,跟小流氓没什么两样……”“以后上课时手不准乱动,再乱动就把你的手剁掉!”“这次考试又是你拖了我们班的后腿,真丢人!”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未成年人保》的规定,分析王老师的行为。(10分)
②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一个教师,你认为应该怎样爱班上所有的孩子,请举例说明。(10分)
五、教学活动设计(20分)
35.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可爱的动物”的教学
设计。
提示:《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共有三个二级活动主题,
分别是:“让我走近你”;“美丽的生命”;“我能做什么”。其中“让我走近你”又由“可爱的动物”“有趣的植物”两个三级活动主题组成。
教学设计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以及活动过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