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 案
学 院
授课教师
房屋建筑学教案
第一篇 概论
| 课程名称 | 房屋建筑学 | 总学时数 | |
| 专业 | 土木工程 | 授课周数 | |
| 年级 | 周学时数 | ||
| 学期 | 授课教师 |
总体目标:
1、掌握房屋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理解:建筑的意义、概念和属性。
3. 掌握建筑的基本概念,分清什么是建筑物、构筑物。
4. 按照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来划分的耐火等级,理解耐火极限的具体判断条件。
5. 掌握建筑模数的定义,掌握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数值及其适用范围。
第一章 教案分解表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一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的构成要素 11. 建筑设计的内容20分钟 1.2 建筑的分类及主要组成部分 30分钟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3 建筑的构成系统分析 50分钟 |
总体目标:
4.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5. 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第一章 教案分解表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一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建筑设计要求和依据 1、建筑设计要求25分钟 2、建筑设依据25分钟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建筑设计内容和程序 1、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25分钟 2、前期准备工作与设计阶段划分(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25分钟 |
第一章:建筑平面设计共4学时
总体目标:
1.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包括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及门窗设置。能设计一般住宅中居室、中小学教室等大量性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
2. 辅助用房中厨房、厕所设计,其主要设备布置和使用要求。
3. 根据防火规范和使用要求设置走道和楼梯,掌握常用楼梯的尺度。
4. 影响平面组合设计的因素及平面组合设计的五种方式。
第三章 教案分解表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二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建筑平面组成内容10分钟 主要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空间 2、主要使用房间设计30分钟 面积的确定、形状的确定、尺寸的确定、门窗的设置 3、辅助使用房间设计10分钟 卫生间布置 厨房布置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辅助使用房间设计20分钟 走廊、楼梯、门厅 2、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20分钟 3、布置设计作业10分钟 厨卫平面布置 培养学生能应用所学建筑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根据功能要求,进行房间平面设计的能力。3)道路交通的布置 |
| 周次 | 第二次课(2学时) | ||
第二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建筑平面组合设计50分钟 1)影响平面组合设计的因素10分钟 使用功能(合理的功能分区、明确的流线组织)10分钟 结构类型10分钟 设备管线10分钟 建筑造型10分钟 | 2、平面组合设计50分钟 1)走廊式组合(内廊式、外廊式)10分钟 2)套间式组合10分钟 3)大厅式组合(有视听要求的大厅、无视听要求的大厅)10分钟 4)单元式组合10分钟 5)庭院式组合5分钟 6)混合式组合5分钟 | |
总体目标:
1、如何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尺寸,特别是对于一般房间和有视线及音质要求的房间(如中学演示教室和影剧院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2、确定房屋的层数和各部分的标高,如层高、净高、窗台高度、室内外地坪标高。
3、了解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对于不同空间类型的建筑应采取的不同组合方式,如重复小空间的组合、大小高低相差悬殊的组合、错层式空间组合、台阶式空间组合。还应了解充分利用空间的处理方式。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三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房间的剖面形状 1)使用要求 视线要求(设计视点的选取、视线升高值的确定、排距与地面提升坡度的关系)10分钟 音质要求(不同剖面形式、顶棚形式对音质的影响)10分钟 2)建筑结构、材料及施工要求15分钟 3)室内采光和通风要求15分钟 | 2、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1)层高和净高的确定30分钟 房间使用性质及家具设备要求 采光通风要求 结构层高度及构造方式要求 建筑经济学要求 室内空间比例要求 2)窗台高度的确定10分钟 3)室内外高差及解决办法10分钟 | |
| 课时 周次 | 第二次课(2学时) | ||
第三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3、房间层数的确定 1)使用要求10分钟 2)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要求10分钟 3)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要求10分钟 4)建筑防火要求10分钟 5)建筑经济要求5分钟 6)建筑形象要求5分钟 | 4、建筑空间的剖面组合与利用 1)剖面组合的原则20分钟 2)剖面组合的规律20分钟 相近空间组合、大小悬殊空间组合、错层空间组合 3)建筑空间的利用10分钟 | |
总体目标:
1、着重掌握影响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以及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并能了解其在建筑造型中是如何应用的。
2、了解建筑体型组合的方式;了解建筑体型组合的方式;初步了解立面处理的方法。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四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 影响建筑立面及体型设计的因素 1)建筑的性格特征10分钟 2)物质条件的特点10分钟 3)适应环境和建筑群体规划要求10分钟 4)符合形式美要求10分钟 5)建筑标准、经济条件要求10分钟 | 2、建筑构图基本法则 1)以简单几何形体求统一10分钟 2)主从分明、重点突出10分钟 3)均衡与稳定10分钟 4)对比与调和10分钟 5)节奏与韵律5分钟 6)比例和尺度5分钟 | |
| 课时 周次 | 第二次课(2学时) | ||
第四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建筑体型设计 1)体型组合的主要类型20分钟 2)转折与转角处理10分钟 3)体型的联系与交接20分钟 直接连接 咬接 走廊或连接体连接 | 2、建筑立面设计 1)比例适当、尺度正确10分钟 2)虚实与凹凸对比10分钟 3)运用线条改变节奏韵律10分钟 4)配置立面色彩和质感10分钟 5)重点处理和细部处理10分钟 3、设计作业辅导:中学教学楼设计 | |
总体目标:
1. 掌握建筑总平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2. 理解城市规划对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制约性。
3. 掌握场地周围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建筑总平面布局的影响。
4. 掌握建筑与场地的关系。
第二章 教案分解表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第二次课(2学时) | |
第五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建筑总平面设计基本要求 使用合理、技术安全、建设经济、环境优美20分钟 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30分钟 1、城市规划的要求:用地性质;对用地范围和建筑范围的控制;对用地强度的控制;对建筑形态的影响 2、建筑总平面设计常用的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20分钟 1、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地形与地貌、地质与水文、气象气候) 2、建筑周围的建设环境 (外部环境、内部环境) 建筑与场地的关系30分钟 1、建筑场地的功能分区与功能分析 2、建筑在场地中的布置 1)单体建筑的布置 2)建筑群体的空间布置 3)道路交通的布置 4)环境绿化的布置 |
第一章: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共2学时
总体目标:
1、掌握各类墙体承重结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六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 砌体墙承重体系的特点及其所使用的建筑类型50分钟 | 2. 钢筋混凝土墙承重体系的特点及其所适用的建筑类型50分钟 | |
总体目标:
1、掌握各类骨架结构体系承重结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六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2.1 框架体系的特点及其适用的的建筑类型 25分钟 2.2 框剪、框筒体系的特点及其适用的的建筑类型 25分钟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2.3 板柱体系的特点及其适用的的建筑类型 25分钟 2.3 单层钢架、拱及排架体系的特点及其适用的的建筑类型 25分钟 | |
总体目标:
1、掌握各类骨架结构体系承重结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七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2.1 框架体系的特点及其适用的的建筑类型 25分钟 2.2 框剪、框筒体系的特点及其适用的的建筑类型 25分钟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2.3 板柱体系的特点及其适用的的建筑类型 25分钟 2.4 单层钢架、拱及排架体系的特点及其适用的的建筑类型25分钟 | |
第一章:建筑构造概论共2学时
总体目标:
1、掌握建筑构造的概念,了解建筑构造的任务、房屋的基本组成和各组成部分在房屋中所起的作用。
2、掌握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及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七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建筑物的构造组成20分钟 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30分钟 1)自然条件和认为因素 2)外力作用影响 3)物质技术条件 4)经济条件 | 3.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10分钟 2)有利于结构安全10分钟 3)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10分钟 4)讲究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10分钟 5)符合美观要求10分钟 | |
总体目标:
1、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板层构造,地坪构造及钢筋混凝土楼板层构造。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八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2.1 楼地层的基本结构50分钟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2.2 层盖系统的基本结构30分钟 2.3 阳台、雨篷等构件的基本构造 20分钟 | |
总体目标:
1、了解墙体的类型、使用要求。
2、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
3、掌握砌体墙构造设计方法及要点。
4、了解提高外墙保温能力的措施。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八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安全方面(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15分钟 功能方面(保温隔热和隔声要求) 15分钟 经济方面10分钟 美观方面10分钟 2、墙体承重方案布置课堂作业:给定建筑平面,学生布置墙体承重方案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砌体墙构造30分钟 1)砖墙构造25分钟 2)砌块墙构造25分钟 | |
| 课时 周次 | 第二次课(2学时) | ||
第九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隔墙与隔断构造10分钟 2、墙体的细部构造10分钟 3、墙体结构及抗震要求10分钟 4、保温与隔热对墙体的要求10分钟 5、墙体材料介绍10分钟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2、幕墙构造 1)玻璃幕墙20分钟 2)金属幕墙10分钟 3)石材幕墙20分钟 |
总体目标:
1、掌握墙面及顶棚装饰构造及顶棚装饰构造。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第二次课(2学时) | ||
第九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4.1 粉刷类面层30分钟 4.2 粘贴类面层20分钟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4.3 钉挂类面层30分钟 4.4 裱糊类面层20分钟 | |
总体目标:
1、认识基础和地基;掌握基础埋深的影响因素及基本要求。
2、掌握不同类型基础的特点应用条件。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第二次课(2学时) | |
第十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要求:了解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在房屋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六大构件,分清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 1、地基与基础 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20分钟 2、基础埋深的确定30分钟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3、基础设计要求20分钟 强度、管线埋设、积极性 4、基础类型及应用30分钟 |
总体目标:
1、了解楼梯的组成、尺度;常见楼梯的形式及适用范围;着重掌握一般平行双跑楼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设计。
2、了解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类型、特点、结构形式。着重掌握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承式楼梯的构造特点、要求及细部构造。
3、了解台阶与坡道的设计要点及构造要求。
4、了解有关电梯、自动扶梯的基本知识,了解电梯井道的设计要求。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十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楼梯的组成30分钟 梯段、平台、栏杆扶手 2、介绍常见楼梯形式20分钟 3、课堂提问讨论 加深学生对楼梯形式的理解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楼梯的尺度 1)踏步尺寸20分钟 2)梯段和平台尺寸10分钟 3)栏杆扶手尺寸10分钟 4)净空高度10分钟 2、课堂作业 给定楼梯间尺寸,学生进行楼梯设计并列出计算过程 。 | |
| 课时 周次 | 第二次课(2学时) | ||
第十一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20分钟 板式 梁板式 2、预制装配梁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10分钟 2、装配墙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10分钟 3、装配墙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楼梯10分钟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踏步和栏杆扶手构造20分钟 栏杆形式与连接方式 扶手形式与构造 2、室外台阶构造10分钟 台阶及坡道防滑构造 3、了解电梯及自动扶梯10分钟 4、了解无障碍设计10分钟 |
总体目标:
1、掌握门和窗的作用,按开启方式和材料的分类。
2、了解其他门窗形式。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十二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门窗的作用和设计要求20分钟 开启方便 功能合理 坚固耐用 符合建筑模数制 2、门的形式和尺度30分钟 | 3、窗的形式与尺度20分钟 4、门窗构造20分钟 5、遮阳构造10分钟 6、学生自己课后了解其他门窗形式 | |
总体目标:
1、了解屋顶设计任务、屋面排水、屋面防水及屋面保温隔热设计的主要内容。
2、重点掌握:卷材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的泛水构造,刚性防水屋面分格缝设置原则及构造。
3、能根据防水、排水及保温隔热要求正确绘制平屋顶平面。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十二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屋顶的类型、屋顶坡度15分钟 坡屋顶的坡度范围 2、屋顶的设计要求5分钟 防水、保温、隔热、隔声、防火 3、屋顶排水方式30分钟 有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 布置课堂作业:给定某住宅屋顶平面,进行排水组织设计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要求:掌握屋顶的类型屋顶排水组织。1、材防水材料15分钟 2、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层次 结构层、找坡层、找平层、结合层、保护层、防水层35分钟 | |
| 课时 周次 | 第二次课(2学时) | ||
第十三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3、卷材防水屋面细部构造 泛水构造、檐口构造、雨水口构造、变形缝防水构造、上人屋面出入口构造50分钟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20分钟 结构层、找平层、隔离层、防水层 2、刚性防水屋面的细部构造20分钟 分格缝、泛水、檐口 3、涂膜防水屋面材料5分钟 4、涂膜防水屋面的构造及做法5分钟 设计作业辅导:屋面防水设计 |
总体目标:
1、掌握屋盖及墙的保温构造。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十三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9.1 建筑热工构造原理综述25分钟 9.2 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 25分钟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9.3建筑外围护结构隔热构造25分钟 9.4建筑外围护结构隔热构造25分钟 |
总体目标:
1、了解各种变形缝的作用及预留措施。
2、掌握变形缝的设置位置及要求。
3、了解三种变形缝的相互关系。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第二次课(2学时) | ||
第十四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变形缝种类及作用20分钟 三种变形缝的关系 2、伸缩缝的设置条件及要求10分钟 3、沉降缝的设置条件及要求10分钟 4、抗震缝的设置条件及要求10分钟 | 5、变形缝处的结构处理25分钟 6、变形缝的盖缝构造25分钟 墙体盖缝构造 楼地板层盖缝构造 屋面盖缝构造 | |
总体目标:
1、了解工业建筑的含义,分类以及设计任务。
2、了解工业建筑的结构类型。
课时
| 周次 | 第一次课(2学时) | ||
第十五周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工业建筑的特点及分类25分钟 各种分类方式及相应类别划分 2、工业建筑设计的任务及要求25分钟 1)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满足建筑技术要求 3)满足建筑经济要求 4)满足卫生及安全要求 |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3、工业建筑的结构类型50分 要求:掌握工业厂房的布置形式。认识工业厂房天窗布置、结构布置、起重设备布置等。 |
总体目标:学习完课本的教学内容,今天对各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回顾与总结。这次课主要梳理了单元1至单元10的知识内容。重点掌握单元5至7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