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同步限时训练 必修1-1-3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30:08
文档

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同步限时训练 必修1-1-3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2·佛山模考)201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较大,影响到居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横轴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纵轴为居民收入水平,d1为CPI上涨前的消费曲线,d2为CPI上涨后的消费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解析本题考查收入、价格与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收入增加,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也会增加,所以,应首先排除C、D两项;物价影响人
推荐度:
导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2·佛山模考)201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较大,影响到居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横轴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纵轴为居民收入水平,d1为CPI上涨前的消费曲线,d2为CPI上涨后的消费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解析本题考查收入、价格与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收入增加,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也会增加,所以,应首先排除C、D两项;物价影响人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2·佛山模考)201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较大,影响到居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横轴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纵轴为居民收入水平,d1为CPI上涨前的消费曲线,d2为CPI上涨后的消费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

解析 本题考查收入、价格与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收入增加,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消

费量也会增加,所以,应首先排除C、D两项;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力,CPI的上涨会

使得消费量减少,所以d1在右,d2在左,故A正确,B错误。

答案 A

2.2011年5月份,我国中部地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6%,涨幅同比扩大2.8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这种状况会导致                                    (  )。

A.居民收入增加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C.一定数量货币的购买力降低

D.居民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解析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意味着同等货币购买到的商品数量减少,即购买力降低。

答案 C

3.2011年6月15日,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议指出,到2020年,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     (  )。

①内蒙古城乡的物价水平越来越高 ②内蒙古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 ③内

蒙古城乡的物价水平越来越低  ④内蒙古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会越来越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居民收入的增加与物价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

答案 D

4.“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2%,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5次,旅游直接吸纳就业人数达1 350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这说明                        (  )。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作为发展资料消费的旅游业快速发展

C.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D.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

解析 从消费类型来看,旅游属于享受资料消费,B项错误;A、C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5.(2012·济南质检)下表为某居民家庭2011年总支出的情况(单位:元)。

食品服装等家

庭日用品

教育、医疗水、电、

暖气

通信、交

通、娱乐

购买基金、

股票、债

券等

其他

支出

24 000

10 000

7 000

10 000

8 000

50 000

4 000

该居民家庭这一年的恩格尔系数均为                                    (  )。

A.21.24%                      B.30.09%

C.38.1%                      D.53.97%

解析 本题考查对恩格尔系数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购买基金、股票、债券等不属

于家庭支出。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依据材料信息,某市居民

家庭2011年的食品支出为24 000元,家庭总支出为24 000+10 000+7 000+10 000+8 

000+4 000=63 000(元),该居民家庭这一年的恩格尔系数约为24 000÷63 000=38.1%,

C正确。

答案 C

6.(创新题)从2011年1月起,我国开始启用新的CPI统计方案,新的CPI统计方案仍然涉及类商品,但食品类商品在CPI统计中的权重下降,而居住、教育等项目的权重有所提高。这一调整                                                    (  )。

A.有利于压低CPI涨幅,降低通货膨胀预期

B.说明我国居民食品类消费总支出减少

C.顺应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D.说明发展资料消费已经成为居民最基本的消费

解析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食品类支出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为了更准确

地反映我国物价变动情况,国家调整了CPI统计的构成,故本题选C。调整只是为了更

准确地反映物价变动,而不是压低CPI涨幅,故A不选;食品类支出的比重下降,并

不意味着食品类消费总支出减少,故B不选;生存资料消费是居民最基本的消费,故D

说法错误。

答案 C

7.贷款买房是指购房人以在住房交易的楼宇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支付购房款,再由购房人分期向银行还本付息的贷款业务。适宜贷款买房等贷款消费的人应具有的特征是                                                                (  )。

①收入稳定 ②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 ③储蓄存款较多  ④暂时没有太多积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储蓄存款较多的人一般不会再贷款买房。

答案 B

8.中华民族“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确实是民族的美德,但现在的问题是要引导广大居民怎样把传统观念与改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为提倡贷款消费,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居民                                    (  )。

①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会稳步增长 ②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的贷款

可能会减免 ③转变消费观念,克服“无债一身轻”的思维定势 ④在条件允许的范

围内要敢于负债消费、贷款消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②说法错误。

答案 C

9.2011年12月2日,人民网报道,为避免保姆“说走就走”,上海家政业将推广保姆员工制,就是让保姆成为家政公司派驻雇主家中的员工,形成固定的聘用关系和稳定的薪酬制度。家庭雇保姆属于                                                (  )。

A.有形商品消费                  B.生存资料消费

C.劳务消费                      D.精神生活消费

解析 保姆提供的是服务。

答案 C

10.一些城市公布了2011年上半年的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比如湖北武汉从上年同期的39.4%上升到了40.4%,江西南昌由上年同期的40.8%上升为41.2%,广东湛江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上升                                    (  )。

A.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B.会提高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

C.可能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快造成的

D.可能是由于居民收入提高造成的

解析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

展,居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在降低,2011年某些

城市的恩格尔系数上升,很可能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有关。故选C。

答案 C

11.“中国精神,男人不只一面”,2011年一向以出奇制胜的福建男装七匹狼,一口气聘请了四位明星为其代言。商家通过明星代言,利用的消费心理是            (  )。

A.攀比心理                      B.从众心理

C.求实心理                     D.求异心理

解析 聘请明星代言,利用了人们对明星的崇拜,属于从众心理。故选B项。

答案 B

12.路易威登、古奇、香奈儿、范思哲、迪奥等世界著名的奢侈品,没有一个“MADE IN CHINA”,但在中国却有比较好的销路;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全球100多位,但奢侈品销售额却居世界前列。我国的奢侈品消费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太一致,我们对此应有的态度是                        (  )。

①反对铺张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②量入为出,理性消费 ③个人消费与社会发展相统

一 ④绿色消费,保护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④与材料主旨无关。

答案 A

13.当代大学生几乎都已经习惯于刷卡消费,结果很多人把自己变成了“卡奴”。要改变漫画中的生活状况,就应                                                (  )。

卡奴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③与题干无关。

答案 B

14.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拼族”中出现了各种“拼消费”,“拼消费”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现代模式的“精打细算”;“拼车”“拼饭”甚至“拼房”。“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这种时尚                                    (  )。

①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②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 

③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④不利于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解析 ②④说法错误。

答案 D

15.低碳社区的建设除了基础设施的跟进外,更重要的是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使用环保纸;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缩短淋浴时间;自制果汁,拒绝碳酸饮料;选择棉质衣物,拒绝皮草和化纤材料等。低碳社区的建设            (  )。

①会抑制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低碳产业的出

现和发展 ③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④减少消费支出,降低恩格尔系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①④说法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两小题,共40分)

16.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年5月23日显示: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表的题为《广东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步伐加快》一文建议:

(一)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市场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就是增

强居民购买力。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是拉动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增长的关键。通过采

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广开就业门路等措施尽可能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

高低收入户收入差距,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二)进一步完善住房、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解决影响消费的保障性问

题,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

(三)在汽车消费成为热点的时代,完善汽车消费,逐步降低各种汽车使用税费,合

理引导和促进汽车合理消费,积极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生产、购买和使用,拉

动家庭汽车消费。

运用“收入与消费关系”的知识,说明上述建议提出的措施对拉动居民消费的意义。(20

分)

答案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

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所以说,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是拉动消费

需求、促进消费增长的关键。因此,建议提出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提高中低收入居

民的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未来收入,

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因此,建议提出进

一步统筹解决影响消费的保障性问题,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城镇居民的

消费意愿。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

大,总体消费水平就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因此,建

议提出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缩小高低收入户收入差距,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4)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能力普遍降

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人们的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

量。因此,建议提出通过完善汽车消费,逐步降低各种汽车使用税费,合理引导和

促进汽车合理消费。

17.某校高一(7)班召开了“聚焦中学生消费现象”的主题班会,在探讨对消费的认识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甲同学:“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管它是否时尚主流,管它有没有摄像头去玩偷

拍,管它4 096色还是6万5色,它有个性,够反叛、跟我有feel,我就要它!”

乙同学:“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

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丙同学:“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1)假如你是该班学生,根据班会的讨论,请你归纳,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见解分别

受到哪种消费心理的影响?(6分)

(2)你认为中学生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哪些原则。(8分)

(3)针对班级的日常消费状况,拟订一个研究性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6分)

答案 (1)甲、乙、丙分别由以下心理引起:①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攀比心理引发

的消费。③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以下原则: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

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课题:中学生消费面面观或中学生消费现象透视等。研究目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并引导消费行为。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

文档

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同步限时训练 必修1-1-3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2·佛山模考)201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较大,影响到居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横轴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纵轴为居民收入水平,d1为CPI上涨前的消费曲线,d2为CPI上涨后的消费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解析本题考查收入、价格与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收入增加,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也会增加,所以,应首先排除C、D两项;物价影响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