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功率表测量元件的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
2.学会功率表的接线方法和使用。
二、原理说明
1.交流电路中常用的实际无源元件有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在工频(50)情况下,常需要测定电路中元件的等效电阻、等效电抗。
2.测量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等测量有关的电压、电流和功率,根据测得的电路量计算出待测的电路参数,属于仪表间接测量法。另一类是应用专业仪表,如各种类型的电桥直接测量电阻、电感和电容等。本实验采用仪表间接测量法。
3.三表(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法是间接测量交流参数方法中最常见的一种。由电路理论可知,一端口网络的端口电压U、端口电流I及其有功功率有以下关系:
阻抗模 电路功率因数
等效电阻
等效电抗 (感性)(容性)
4.阻抗性质的判别方法
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电容来判别,方法原理如下: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一只适量(2/400V)的试验电容,若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则被测阻抗为容性,电流减少为感性。
5.功率表的结构、接线方法与使用
功率表(又称为瓦特表)是一种动圈式仪表,其电流线圈与负载串联,(两个电流线圈可串联或并联,因而可得两个电流量程),其电压线圈与负载并联,有三个量程。使用时应根据被测电路中的电压及电流的大小,分别选用电压、电流量程,不能根据功率的大小来选择。
功率表的电压线圈一般要取用几十毫安的电流,为了减小误差,对于高阻抗负载(本实验电容容抗较大),电压线圈支路分流影响大,所以,电压线圈应接在电流线圈之前,称前接,如图4-1(a)所示;对于低阻抗负载,电压线圈上压降影响大,电压线圈应后接,如图4-1(b)所示。
(a)功率表电压线圈前接 (b)功率表电压线圈后接 (c)错误接法
图4-1 功率表电流和电压线圈同名端的接线方法
功率表电流及电压接线柱上标有“*”端是同名端,即为两个线圈的始端,接线时应联接在电源的同一端,如图4-1(a)和(b)。图4-1(c)为错误接法,其中有一个线圈反接,指针将反向偏转(数字功率表会出现负号)。
三、实验设备
1.电源:三相交流电源调压输出
2.负载:白炽灯、日光灯镇流器、日光灯电容器
3.测量仪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功率表、功率因数表
四、实验步骤:
1.按图4-2接线,并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按下绿色的按钮开关接通电源。(Z可为单个元件或元件串、并组合)
2.分别测量白炽灯、日光灯镇流器L和电容器C的等效参数,记入表4-1。
3.根据功率因数表的读数,判断电路的阻抗性质。
4.测量L、C串联,L、C并联后的等效参数,记入表4-1中。
图4-2 实验原理图
5.观察并测定功率表电压并联线圈前接法与后接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表4-1 电路等效参数数据表格
电路参数
| 负 载 | 测量值 | 计算值 | 电路等效参数 | |||||
| U(V) | I(A) | P(W) | COSφ | R(Ω) | L(mH) | C(μF) | ||
| 白炽灯R | ||||||||
| 日光灯镇流器L | ||||||||
| 日光灯电容器C | ||||||||
| L、C串联 | ||||||||
| L、C并联 | ||||||||
1.自耦调压器在接通电源前,应将其手柄置于零位,调节时,使其输出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升高。每次改接线路或实验完毕,都必须现将手柄慢慢调回零位,再断电源,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安全操作规程。
2.功率表不能单独使用,一定要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监测,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不超过功率表电压和电流的量程。
3.功率表接线正确,接通电源前应仔细检查。
六、实验报告
1.在50Hz的交流电路中,测得一只铁心线圈P、I和U,计算它的电阻值和电感量。
2.简要说明用并联电容的方法来判断阻抗性质的原理是什么?
3.根据实验数据,完成表格中各项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