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实验目的
1.研究简谐振动的基本特性。
2.更进一步掌握气轨系统、、MUJ-5B计时计数测速仪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
气垫导轨、滑块、附加质量、弹簧、光电门、MUJ-5B计时计数测速仪、条形档光片,U形当光片各一个。
三.实验原理
当气垫导轨充气后,在其上放置一滑块,用两个弹簧分别将滑块和气垫导轨两端连接起来,如图 1 ( a )所示。选滑块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 O ,将滑块由平衡位置准静态移至某点A,其位移为,此时滑块一侧弹簧被压缩,另一侧弹簧被拉长如图 1 (b) 。 若弹簧的弹性系数分别为、则滑块受到的弹性力为: (1)
图1 简谐振动示意图
式中,负号表示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反由于滑块与气轨间的摩擦极小,故可以略去。而在竖直方向上滑块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滑块仅受到在 x 方向的恢复力即弹性力 F 的作用,这时系统将作简谐振动,其动力学方程为: (2)
令,则方程改写为:
这个常系数二阶微分方程的解为: (3)
式中, 称为圆频率,它与每秒振动次数 ( 频率 ) 的关系为,从而简谐振动的周期为:
将 (3) 式对时间求导数,可得滑块运动的速度: (4)
1.的验证
本实验以滑块通过平衡位置向右运动作为计时起点,当,,v0=A由(4)式。按要求调好调平气垫导轨,在滑块上安装条形挡光片,计数器置于计时(SII)档,将光电门置于滑块的平衡位置(以滑块中线为准)。
依次将光电门向右移离平衡位置约3cm,每次将滑块向左拉到相同位置(即振幅A=相同,约25cm )释放,测出各次位移的运动时间ti。最后将光电门移开(不用),同上测出滑块来回(即两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t。用所测,作X-t图线。
2、的验证
在滑块上改装凹形挡光片,计数器仍置于计时档,光电门仍置于平衡位置(移开不用),将滑块向左拉Acm释放,测出(即t=0时的速度),依次将光电门置于“1”中光电门相同位移处,测出相应的速度;最后从前面所测数据中查出与(亦即)对应的时间。用所测,作V-t图线
3、周T期初始条件无关验证
在滑块上改装条形挡光片,将计数器置于周期(T)档。
①将光电门置于平衡位置,分别将滑块向左拉到5个不同位置(即不同振幅Ai)。若所测周期相等,则可验证周T期振幅A无关。
②将光电门依次向右移至5个不同位置(相当于初位相不同),每次以同一振幅A释放,若所测周期相等,则可验证T与无关。
四、实验内容与要求
1、验证
①每个位移测5次时间取平均值。
②作x-t图线。
2、验证
①每个位移(与“1”中相同)处测5次速度取平均值;
②作V-t图线
3、验证周期T与振幅A,初位相无关
每个不同振幅测5次周期别取平均值;每个不初位相测5次周期别取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
(1)与的验证
| 测量数据 | ||||||||
| 位移(m) | ||||||||
| 运动时间(s) | ||||||||
| 速度(m/s) | ||||||||
周期与振幅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 振幅与周期的关系 | |||
| 振幅(cm) | |||
| 周期(s) | |||
| 振幅与初相的关系 | |||
| 初始位置(cm) | |||
| 周期(s) | |||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1、实验前要将气垫导轨调水平,如何调平?
2、如何测量最大位移的运动时间?
3、如果气轨未调水平可否验证简谐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