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有利于培养教师养成良好的个案思维品质,促进个体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培养教师养成良好的集体合作意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共同探讨;有利于每一位教师准确把握对课标、教材的正确理解,整合优质资源,在较短时间内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一)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集体备课的核心是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创造能力,激发教师个体创新意识和共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
(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集体备课目标明确,教学技能和学习方法博采众长,最终目标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由主备人以说课的方式向本组教师详细介绍本单元或课时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教学目的、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考点,教材的取舍整合,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置,教学方法的设计,并提供相应的教案初稿。组内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备课组长要认真组织教学活动、并填写集体备课记录表。
三、活动安排:
| 时间(单周周一第二节课) | 内容 | 主讲 |
| 第一周 |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 侯丙芹 |
| 第三周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 | 高帆 |
| 第五周 |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 苗姝冬 |
| 第七周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 曹淑蕾 |
| 第九周 |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 侯丙芹 |
| 第十三周 |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 高帆 |
| 第十五周 | 第七单元单元备课 | 苗姝冬 |
| 第十七周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曹淑蕾 |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强化教学教研工作,注重新、老教师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语文教学活动,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全体语文教师的聪明才智,凝聚语文教研的集体智慧,浓厚语文教研的氛围。优化备课组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本组教师形成良好教学常规习惯,扎实有效、人人过关。
2、激发本年级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并初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3、使本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水平能力在原有水平上有进一步提升。
三、、具体安排:
| 备课时间 | 集体备课内容 | 主备人 | 地点 |
| 集体备课时间:单周周一上午第二节课 | 第一单元 | 侯丙芹 | 集体备课地点:二年级办公室 |
| 第二单元 | 高帆 | ||
| 第三单元 | 苗姝冬 | ||
| 第四单元 | 曹淑蕾 | ||
| 第五单元 | 侯丙芹 | ||
| 第六单元 | 高帆 | ||
| 第七单元 | 苗姝冬 | ||
| 第八单元 | 曹淑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