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导学案第三章 物态变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30:36
文档

导学案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学习活动,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学习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常见温度计的使用学习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等,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
推荐度:
导读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学习活动,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学习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常见温度计的使用学习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等,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学习活动,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学习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常见温度计的使用

学习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等,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完成时间15分钟。

(一)预习指导

1.温度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叫做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叫__ __。

2.温度计

(1)作用:测量物体。

(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来工作的。

(3)常用温度计有:、、。

3.摄氏温度(用C表示)

摄氏温度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是:。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把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在规定中必须记住规定的条件是:标准大气压下)

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压力锅最高水温是;人体的正常体温是;我国的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

4.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然后看清它的。

5.体温计

作用:用于测量温度。

测量范围:。

■6.科学世界——从体温计说起

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热电偶温度计——辐射温度计——测温

(二)预习检测

1.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测温度的仪器是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来工作的。

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沸水的温度为 。 3.-3℃应读作 ,它比3℃低 ℃。 4.如图1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5.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图3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二、合作探究 (一)学始于疑:

1.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如何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 (二)质疑探究:

探究点1:温度计的原理(重点)

问题:完成P 47想想做做。通过观察水柱的位置变化,思考:这个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温度的?怎样用自制温度计测量温度?

探究点2:温度计的使用(重点、难点)

问题1:图3.1-2中的三种温度计各自的用途是什么?它们的量程、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图4中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 问题2: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1)测量水的温度前,思考下图中哪些做法和读数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误的错在哪里?

图2

图1

3

乙 丙

图4

、、。

(3)通过上述实验,可总结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A.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B.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探究点3:体温计(重点)

问题:体温计的构造与常用温度计有何不同?如何使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

针对训练:

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测量人体温度的体

温计,其测量范围是;如图5所示的体温计

图5

(一部分),分度值是,示数是。

2.关于体温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

B.测量时,应使体温计的玻璃泡放在腋下最顶端后夹紧

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进行读数

D.体温计也可以用来测量沸水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三、达标测评

第2节熔化和凝固(2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下;了解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

量变化的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学习重点:海波的熔化实验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

学习难点:海波的熔化实验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物态变化的概念及熔化、凝固的概念,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完成时间15分钟。

(一)预习指导

1.物态变化

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和。物质处于哪种状态跟有关。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叫做物态变化。如冰变成水就是物质从态变成态。

2.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熔化,如冰化成水等。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凝固,如水结成冰等。

(二)预习检测

1.冰变成水就是物质从态变成态。这个过程属于现象。

2.水结成冰就是物质从态变成态,这个过程属于现象。

3.下列关于熔化和凝固判断正确的是()(多选题)

A.铁水铸锅属于熔化现象B.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

C.池水干涸属于凝固现象D.湖水结冰属于凝固现象

二、合作探究

(一)学始于疑:

1.晶体熔化有什么规律?

2.非晶体的熔化有什么规律?

(二)质疑探究:

探究点1: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重点、难点)

提出问题:不同的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不同的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

设计实验: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参照图3.2-1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实验探究小组,由小组长进行人员分工(报时一人,报温度值一人,报物质状态一人,实验记录一人,照顾仪器搅拌物质一人)。将实验数据填在书中表格中。实验注意事项:

(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

(2)实验时要不断搅拌使物质受热均匀。

(3)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安全。

(分类进行探究:1、3、5组以海波探究,2、4、6组以石蜡探究。)

分析与论证: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图像。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图像,分别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中温度变化的特点。

熔化前:海波的温度;石蜡的温度;

熔化中:海波的温度;石蜡的温度;

熔化后:海波的温度;石蜡的温度;

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

交流与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其他小组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

实验结论:海波熔化时,温度 , (选填“要”或“不”)吸热; 石蜡熔化时,温度 , (选填“要”或“不”)吸热。 三、达标测评

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

(1)图甲是小丽根据表中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图象,图中BC 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min 海波处于 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乙图是小丽绘制的石蜡的熔化图象,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在海波和石蜡中,属于晶体是 .该晶体的熔点是 ℃。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结合上一节课的实验,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规律,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完成时间15分钟。

(一)预习指导 1.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 和 两类,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 有固定的熔点,而 没有固定的熔点,冰、水晶、食盐及各种金属都是 ,松香、玻璃、石蜡、沥青都是 。

同一晶体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 2.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要 ,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要 ,但温度都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 ,在凝固过程要 ,但温度都要 。

(二)预习检测

4

9

1.冰的熔点是 ;水的凝固点是 。

2.小丽的爸爸想让将要出售的海鲜能够保鲜,但在市场上又不便于使用冰柜。聪明的小丽想了个办法,她在海鲜的上面铺上一层碎冰块。由于冰块熔化时要 ,但是温度 ,所以能实现保鲜的效果。

3.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B .各种液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

C .晶体只能在熔点时熔化,且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

D .各种晶体都在同一温度下熔化

4.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熔化特点的是( )

二、合作探究 (一)学始于疑:

1.什么物质具有熔点和凝固点?

2.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有什么不同? (二)质疑探究:

探究点1:固体的熔化(重点、难点)

问题1:如图1所示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在第2min 时是固态

B .甲在ab 段不吸热

C .甲的熔点是48℃

D .乙是蜡烛

问题2:某固体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

①该物质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②图2中的BC 段表示该物质处于 状态;

③通过该图象,你还能得到的信息是:

A B C D

图1

图2

探究点2:熔液的凝固(重点)

问题1:思考P想想议议1,回答相关问题。

1.冬天北方农村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时会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低。

2.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准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8℃

B.在BC段没有吸热,温度不变

C.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CD段物质已处于气态

3.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液凝固过程的曲线是()

拓展延伸: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把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第3节汽化和液化

学习目标:1.了解物什么是汽化、液化;知道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学习重点:水沸腾的探究实验蒸发和沸腾的特点

学习难点:水沸腾的探究实验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汽化与液化现象、液体沸腾的特点,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完成时间15分钟。

(一)预习指导

(二)预习检测

(一)学始于疑:

1.汽化有哪两种方式?

2.液体沸腾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二)质疑探究:

探究点1: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重点、难点)

提出问题: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有什么特点?

猜想和假设: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设计实验:研究水的沸腾特点,参照图3.3-2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另外还需要和。

进行实验:根据教材中的要求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与收集数据:

1.实验现象:

(1)水在℃时沸腾。沸腾时,水内部有(大量或少量)气泡,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体积(由大变小、由小变大或不变)。

(2)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3)在撤掉酒精灯的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会,但沸腾(继续或停止)。

2.数据收集: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在教材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图像。

分析与论证: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图像。根据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可知:

(1)沸腾现象是在液体和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2)沸腾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是达到和继续。二者缺一不可。

评估:我们不是说水的沸点是100℃吗?但从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却是,是记录错了还是有别的原因?

交流与合作:与同学交流。正确作出科学的解释。

思考:完成P60想想议议中的实验。说明纸锅烧水时,为什么纸不会燃烧?

三、达标测评

如图甲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目的是。

(2)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C时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3)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

(4)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

时温度的特点是。

(5)图丁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图。丁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蒸发与液化现象、液体蒸发的特点等,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完成时间15分钟。

(一)预习指导

(二)预习检测

(一)学始于疑:

1.蒸发有什么特点?

2.自然界中常见的液化现象有哪些?液化的途径(方法)有哪些?

(二)质疑探究:

针对训练:

1.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A.液化B.沸腾C.凝固D.蒸发

探究点2:液化(重点)

问题1:液化的途径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问题2:夏天早晨植物叶上的露是怎么形成的?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些露为什么又消失了呢?

问题3: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为什么?烧开水时,从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吗?为什么?

针对训练:

2.电热液体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雾”飘出,其“白雾”是驱蚊液先后的物态变化过程产生的.3.下列不是液化现象的是()

A.清晨的“雾”B.草上的“露”

C.口中呼出的“白气”D.冬天河面上结的“冰”

三、达标测评

1.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中,水蒸气变为雨水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早晨大雾弥漫,是现象;液体的温度越(填“高”或“低”),蒸发加快。

2.暑假小波参加学校举办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一些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如要在山上获取饮用水,方法之一是清晨在树上收集.叶片上的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遇冷经过而形成的。

第4节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1.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探索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和关心环境的态度。

学习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学习难点:升华和凝华现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升华与凝华现象,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完成时间15分钟。

(一)预习指导

(二)预习检测

1.寒冷的季节,冰冻的衣服挂在外面冻干,这是现象。温暖的天气,湿衣服凉干,这是现象。

2.白炽灯泡的灯丝在使用后越来越细,灯泡越来越黑,无论怎么擦再也擦不明亮,这

(一)学始于疑:

1.常见的升华现象有哪些?

2.常见的凝华现象有哪些?

(二)质疑探究:

探究点1:升华现象(重点)

问题1:干冰(固态CO2)暴露在常温下时,它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这种现象叫,用干冰在舞台上产生的淡淡白雾,是由于干冰,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针对训练:

2012年3月,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为防止高温对纸张的破坏,激光照射时间需严格控制.

探究点2:凝华现象(重点)

问题1:北方的冬天,房屋窗玻璃上出现了美丽的“冰花”.请问这美丽的“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还是窗玻璃的室外表面上形成的?请你解释“冰花”是怎么形成的?

针对训练: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树枝上形成雾淞B.池塘中的水结冰

C.植物上形成露珠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探究点3:水的三态变化(难点)

问题1:思考P65想想议议——水的三态联系: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水蒸气。

完成图中填空说明它们三者之间转化过程的名称以及

吸热、放热的关系。

■问题2:水为何珍贵?水能为人类做些什么?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办?

三、达标测评

1.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A.蒸发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

2.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2012年4月,许多本应是春暖花开的地方,却出现“四月飞雪”的奇观。“雪”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凝华B.凝固C.升华D.熔化

第3章复习

复习目标:1.能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这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能说出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

关现象;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复习重点:常用温度计的使用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复习难点:物态变化的知识应用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

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要待温度计的示数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从液态变为固态叫;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热,凝固要热。

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继续热;

晶体物质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点;继续热;

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注意: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热、液化要热。

2.汽化的方式为和;

(1)蒸发:在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

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2)沸腾:在温度下(沸点),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时温度。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还要继续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自然界中的液化:雾、露、“白气”等。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升华热,凝华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箱、雾凇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温度高于0℃时,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气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

“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

二、合作探究问题1:下列所示四幅图中,属于液化的是()

问题2:观察电冰箱你会发现很多现象.例如:打开冰箱上冷冻室的门,立即见到门口“冒出”一股“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雾状水珠.冷冻室内的鱼、肉等都变得硬梆梆的,冰格子里装着一些冰块,隔几星期后冰块变少了.除此之外,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白色的霜.再打开电冰箱下边冷藏室的门,见到里面的蔬菜、水果有的变得干瘪了,冷藏室的底部有少量的水,这些水正流到冰箱底部的容器内.请你根据观察到的

现象,分析电冰箱内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并在表中记录下结果.

问题3: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C.雪后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雪的熔点

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三、达标测评

1.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是39℃B.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70℃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C.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A.冰冻的衣服晾干B.春天冰雪消融

A.春天来了,

冰雪消融

B.夏天,草叶上

形成“露珠”

C.冬天,树枝上

形成“冰挂”

D.北方冬天

美丽的“雪淞”

3.小宇同学用如图1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乙所示,请你回答:

(3)图1乙中 段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来的.

4.如图2是A 、B 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 (填“A”或“B”)物质是晶体,

6.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 .春天到了,积雪融化

B .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 .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7.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 .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8.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

(1)春天,冰雪融化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 .(1)(2)

B .(1)(4)

C .(2)(3)

D .(2)(4)

图1 图2

文档

导学案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学习活动,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学习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常见温度计的使用学习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等,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