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附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17:22
文档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附答案1.佳佳将三个棱长为2cm的小正方体组合成一个长方体。如果给长方体的表面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的面积是()。A.72..56.482.一个长48分米的铁丝可以焊成一个长5分米,宽(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框架.A.4.5.6.83.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B.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C.是4的倍数不一定是偶数。D.两个不同的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4.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在非0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两个质数的和一定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附答案1.佳佳将三个棱长为2cm的小正方体组合成一个长方体。如果给长方体的表面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的面积是()。A.72..56.482.一个长48分米的铁丝可以焊成一个长5分米,宽(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框架.A.4.5.6.83.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B.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C.是4的倍数不一定是偶数。D.两个不同的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4.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在非0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两个质数的和一定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附答案

1.佳佳将三个棱长为2cm的小正方体组合成一个长方体。如果给长方体的表面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的面积是( )。

A.72 . .56 .48

2.一个长48分米的铁丝可以焊成一个长5分米,宽(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框架.

A.4 .5 .6 .8

3.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

A.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B.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C.是4的倍数不一定是偶数。

D.两个不同的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

4.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

A.在非0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C.一个数比20小,有因数3,并且是4的倍数,这个数是12。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5.下面各数中,(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A. . . .

6.张华录入一份240字的文章,已经录了全部文字的,他已经录了( )个字。

A. .60 .24 .90

7.在暑假中,张老师有事需要通知全班54名同学,采用的方案是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老师分别通知6个组长,再由组长分别通知本组成员,如果每打一次电话至少要1分钟,所有同学接到通知时,至少需要(  )分钟.

A.8 .9 .14

8.如图是赵老师五一开车从学校回老家的过程,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个.

①学校距离老家0km

②14:00﹣15:00行驶了

③开车4小时后体息了60分钟

④全程共行驶8小时

⑤12:00~13:00时速为90米/时

A.0 .1 .2 .3

9.①(________) (________) 秒=(________)分

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若是真分数,是假分数,则x=(________)。

11.14□,如果同时被2、3整除,□里可以填(________)。

12.一个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30的因数,这个数最大是(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

13.把26块白巧克力和31块黑巧克力分别平均分给一组的同学,白巧克力剩2块,黑巧克力剩1块。这组最多有(________)位同学。每位同学共能分到(________)块巧克力。

14.一个立体图形由棱长1厘米的叠成,从正面、上面和右面看都是,这个立体图形至少有(________)个。

15.有A、B、C三种规格的纸板各一批(数量足够多),如下图所示,现在从中选6张做成一个长方体(正方体除外)。做的长方体中,体积最小是(______)立方厘米。

16.9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需要称(________)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

17.直接写出得数。

   

   

1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9.解下列方程。

  

20.五(1)班共有15幅书法作品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其中4幅作品从全校135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五(1)班参赛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几分之几?

21.端午节那天,红红和妈妈一起包了30多个粽子。如果按照每4个装一袋,正好装完;如果每6个装一袋,也正好装完。红红和妈妈一共包了多少个粽子?

22.看图回答。

23.一个花坛(如下图),高0.8米,底面是边长1.1米的正方形,四周用木条围成。

(1)这个花坛占地多少平方米?

(2)用泥土填满这个花坛的,大约需要泥土多少立方米?(木条的厚度忽略不计)

(3)做这样一个花坛,四周大约需要木条多少平方米?

24.把一个底面积是m2,高是5m的长方体铁块,熔铸成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横截面的边长是4m,铸成的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损耗忽略不计)

25.(1)画出将小鱼向上平移4格的图形。

(2)再画出把平移后的小鱼向左平移5格后的图形。

(3)观察对称轴的位置,画出小船的轴对称图形。

26.如图①,一个长方形纸条从正方形的左边开始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如图②是运动过程中长方形纸条和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与运动时间的关系图。

(1)运动4秒后,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3)在图②的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时间。

1.C

解析:C

【分析】

要求长方体涂色部分的面积,就是求其表面积;而长方体又是由三个棱长为2cm的小正方体组合成的,则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6cm、2cm、2cm,可直接套用表面积公式计算。

【详解】

2×3=6(cm)

S表=(6×2+2×2+2×6)×2

=(12+4+12)×2

=28×2

=56(cm2)

故答案为:C。

【点睛】

经过仔细审题,能够断定将三个小正方体组合成一个长方体,只有一种组合的形式,就是排成一排;则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依据小正方体棱长的具体数据得到;那么表面积可求。

2.A

解析:A

【详解】

3.D

解析:D

【分析】

A.2是质数但不是奇数,据此判断即可; 

B.一个数的因数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也是它本身,据此判断即可; 

C.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的倍数也一定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据此判断即可;

D.两个不同的质数为互质数,互为质数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详解】

A.所有的质数不一定都是奇数,如:2,原题说法错误; 

B.一个数的因数不一定比它的倍数小,有可能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C.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所以是4的倍数的数一定是偶数,原题说法错误;

D.两个不同的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原题说法对的;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有关奇偶数、质数、因数与倍数的基础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C

解析:C

【分析】

根据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因数、倍数的意义,逐项分析,进行解答。

【详解】

A.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原题干说法错误;

B.2和3都是质数,2+3=5;5不是偶数,原题干说法错误;

C.20以内3的倍数有:3、6、9、12、15、18

4的倍数有:4、8、12、16

3和4的公倍数是12;

一个数比20小,有因数3,并且是4倍数,这个数是12,原题干说法对的;

D.1是奇数,但不是质数,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逐项分析解答。

5.B

解析:B

【分析】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4=2×2

:7=1×7

:25=5×5

=:5=1×5

的分母中含有质因数7,那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故答案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与5以外,不能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6.D

解析:D

【分析】

已经录入的字数=文章的总字数×已经录入所占分率,据此解答。

【详解】

240×=90(个)

他已经录入了90个字。

故选择:D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7.C

解析:C

【分析】

因为54÷6=9(个),所以老师分别通知6个组长,需要6分钟,而最后一个接到通知的组长再通知组员需要8分钟,所以一共需要6+8=14分钟,据此解答.

【详解】

解:因为54÷6=9(个),

所以老师分别通知6个组长,需要6分钟,

而最后一个接到通知的组长再通知组员需要8分钟,

所以一共需要6+8=14分钟,

答:至少需要14分钟;

故选C.

8.C

解析:C

【详解】

看图,先看轴,纵轴表示路程,单位千米,横轴表示时间,单位小时.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学校距离老家0km,①正确;14:00﹣15:00行驶了0-580=60km,②正确;从7点到11点,共计4小时,从11点休息到12点,即60分钟,③正确;全程行驶时间为15-7-1=7(时),④错误.12:00~13:00行驶了500﹣410=90千米,时速为90÷1=90千米/时,⑤错误.

故答案为C.

9.7    1200        5    28    3.21    3210    

【分析】

把700dm3换算成m3,用700除以进率1000,即可得解;

把1.2L换算成mL,用1.2乘进率1000,即可得解;

把17秒化成分钟数,用17除以进率60,即可得解;

把5.28m2换算成多少m2多少dm2,将0.28m2换算成dm2,用0.28乘进率100,即可得解;

把3.21dm3换算成L,用3.21乘1即可;把3.21dm3换算成mL,用3.21乘进率1000,即可得解。

【详解】

1=1000dm3

700dm3=700÷1000=0.7 m3

1L=1000

1.2L=1.2×1000=1200

1分=60秒

17秒=17÷60= 分

1m2=100dm2

5.28m2=5m2+0.28m2

0.28m2=0.28×100=28dm2

5.28m2=5m228 dm2

1dm3=1L=1000mL

3.21 dm3=3.21 L=3.21×1000=3210 mL

【点睛】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

10.12

【分析】

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是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

若是真分数,那么x<13;

是假分数,x≥12;

所以x=12

【点睛】

此题考查了真分数、假分数的认识。

11.4

【分析】

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2整除,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数是3的倍数,那么同时能被2、3整除,说明这个数个位上是0、2、4、6、8中的任意一个,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14□,如果同时被2、3整除,□里可以填4。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2和3的倍数特征,需牢记并能灵活运用。

12.

【分析】

根据: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最大是30;根据: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5,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一个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30的因数,这个数最大是30,最小是5。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倍数是它本身。

13.

【分析】

根据题目可知,白巧克力剩2块,则分出去26-2=24块,黑巧克力剩1块,则分出去31-1=30块,由于平均分给一组同学,由此即可知道学生的数量是24和30的公因数,由于最多有多少同学,则求出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即可,然后用24除以人数即可求出每人分到的白巧克力块数,30除以人数即可求出每人得到黑巧克力的块数,之后相加即可。

【详解】

26-2=24(块)

31-1=30(块)

24的因数:1、2、3、4、6、8、12、24;

30的因数:1、2、3、5、6、10、15、30

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6;所以这组最多有6名同学

每位同学共能分到:24÷6+30÷6

=4+5

=9(块)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最大公因数的求法,要注意最多有多少名同学是求最大公因数。

14.6

【分析】

如图 ,从正面、上面和右面看都是,且所用小正方体最少,数出个数即可。

【详解】

一个立体图形由棱长1厘米的叠成,从正面、上面和右面看都是,这个立体图形至少有6个。

【点睛】

关键是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或者画一画示意图。

15.45

【分析】

正方体除外,所以长方体各个面不能一样,要想使体积最小,各个面应该尽可能的小,则体积最小的长方体应是长宽高分别为3厘米,3厘米,5厘米。

【详解】

3×3×5

=9×5

=45(立方厘

解析:45

【分析】

正方体除外,所以长方体各个面不能一样,要想使体积最小,各个面应该尽可能的小,则体积最小的长方体应是长宽高分别为3厘米,3厘米,5厘米。

【详解】

3×3×5

=9×5

=45(立方厘米)

做的长方体,体积最小是45立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体的体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体积最小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16.2

【分析】

把9个零件分成3份,每3个一份,先称两份,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没称的那份里,如果不平衡,那个重,次品在那个部分里,同样,再把含有次品的零件再分成3份,先称2份,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就是

解析:2

【分析】

把9个零件分成3份,每3个一份,先称两份,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没称的那份里,如果不平衡,那个重,次品在那个部分里,同样,再把含有次品的零件再分成3份,先称2份,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就是次品,如果不平衡,次品在重的一边,所以至少需要称2次。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9个零件里有1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需要称2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

【点睛】

本题考查找次品,利用天平称的平衡,找出次品。

17.;;1;

;;;

【详解】

【点睛】

解析:;;1;

;;;

【详解】

【点睛】

18.3;1;

【分析】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3--,根据减法性质,原式化为:3-(+),再进行计算;

+++,把原式化为:1-+-+-+-,再进行计算

解析:3;1;

【分析】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3--,根据减法性质,原式化为:3-(+),再进行计算;

+++,把原式化为:1-+-+-+-,再进行计算。

【详解】

+++

=(+)+(+)

=2+1

=3

3--

=3-(+)

=3-2

=1

+++

=1-+-+-+-

=1-

19.;;

【分析】

“”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解出;

“”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解出;

“”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解出。

【详解】

解:

解:

解:

解析:;;

【分析】

“”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解出;

“”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解出;

“”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解出。

【详解】

解:

解:

解:

20.【分析】

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应该用五(1)班参赛作品除以全校参赛作品,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15÷135=

答:五(1)班参赛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

【点睛】

本题考查求一

解析:

【分析】

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应该用五(1)班参赛作品除以全校参赛作品,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15÷135=

答:五(1)班参赛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

【点睛】

本题考查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前者除以后者即可。

21.36个

【分析】

由如果每4个装一袋,正好装完;如果每6个装一袋,也正好装完,可知这些粽子的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因为是30多个粽子,所以这些粽子的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中大于30小于40的数。因此先

解析:36个

【分析】

由如果每4个装一袋,正好装完;如果每6个装一袋,也正好装完,可知这些粽子的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因为是30多个粽子,所以这些粽子的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中大于30小于40的数。因此先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然后乘自然数1、2、3、…,从中找出在30~40的4和6的公倍数即可。

【详解】

4=2×2,6=2×3,

所以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

12×3=36(个) 

答:红红和妈妈一共包了36个粽子。

【点睛】

掌握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2.dm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三边的性质,该等腰三角的腰应为dm,底应为dm。据此求出它的周长即可。

【详解】

(dm)

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dm。

【点睛】

明确一个三角形最小两个边的和大于第

解析:dm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三边的性质,该等腰三角的腰应为dm,底应为dm。据此求出它的周长即可。

【详解】

(dm)

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dm。

【点睛】

明确一个三角形最小两个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是解题关键。

23.(1)1.21平方米;

(2)0.726立方米;

(3)3.52平方米

【分析】

(1)这个花坛占地面积就是求底面正方形的面积;

(2)用泥土填满这个花坛的,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的;

(3)四周大

解析:(1)1.21平方米;

(2)0.726立方米;

(3)3.52平方米

【分析】

(1)这个花坛占地面积就是求底面正方形的面积;

(2)用泥土填满这个花坛的,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的;

(3)四周大约需要木条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四个侧面的面积。

【详解】

(1)1.1×1.1=1.21(平方米)

答:这个花坛占地1.21平方米。

(2)1.1×1.1×0.8×

=0.968×0.75

=0.726(立方米)

答:大约需要泥土0.726立方米。

(3)1.1×0.8×4=3.52(平方米)

答:四周大约需要木条3.52平方米。

【点睛】

解答有关长方体计算的实际问题,一定要搞清所求的是什么,再进一步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问题。

24.2000厘米

【分析】

熔铸铁块,熔铸前后体积不变,再结合V长方体=底面积×高,可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铸成的长方体的高是x米,

4×4×x=×5

16x=320

x=20

20米

解析:2000厘米

【分析】

熔铸铁块,熔铸前后体积不变,再结合V长方体=底面积×高,可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铸成的长方体的高是x米,

4×4×x=×5

16x=320

x=20

20米=2000厘米

答:铸成的长方体的高是2000厘米。

【点睛】

本题值得注意的地方:题目中条件部分单位都是米,而问题处却是厘米,故不要忘了将米换算成厘米这一步骤。

25.见详解

【分析】

(1)将小鱼的各个顶点向上平移4格,然后连线即可。

(2)在(1)的基础上再将小鱼向左平移5个即可。

(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解析:见详解

【分析】

(1)将小鱼的各个顶点向上平移4格,然后连线即可。

(2)在(1)的基础上再将小鱼向左平移5个即可。

(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左图的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

【详解】

由分析可知,如图所示:

【点睛】

本题是考查作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把对称点的位置画正确。

26.(1)16

(2)12

(3)

【分析】

在表示路程和时间的行程问题的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升,表示向目的地运动;折线呈水平方向,表示在某地停留,折线下降,表示向出发地运动。据此可解答。

(1)运动4

解析:(1)16

(2)12

(3)

【分析】

在表示路程和时间的行程问题的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升,表示向目的地运动;折线呈水平方向,表示在某地停留,折线下降,表示向出发地运动。据此可解答。

(1)运动4秒,运动的长是2×4=8(厘米),宽是2厘米,重叠部分的面积是长方形8×2=16(平方厘米),据此可解答。

(2)根据题意看图,第6秒以后,重叠部分开始不变,即正方形的边长是6×2=12(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3)当长方形的左端,刚好穿过正方形时,还需要8+2=10(秒)。所以第一个括号填10。

长方形的左端完全离开正方形,相当于火车行程间题,(20+12) +2=16(秒)

所以第二个括号填16,没有重叠部分,面积为0。

【详解】

(1)8×2=16(平方厘米)

(2)6×2=12(厘米)

(3)

【点睛】

这里有行程问题,折线统计图问题,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长方形纸条和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与运动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文档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附答案1.佳佳将三个棱长为2cm的小正方体组合成一个长方体。如果给长方体的表面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的面积是()。A.72..56.482.一个长48分米的铁丝可以焊成一个长5分米,宽(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框架.A.4.5.6.83.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B.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C.是4的倍数不一定是偶数。D.两个不同的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4.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在非0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两个质数的和一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