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Wo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16:27
文档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Wo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1.(4分)下列四组单位中,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导出单位的是()A.kg、m、sB.N、m/s、m/s2C.m、kg、ND.s、m/s2、N2.(4分)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运动员在万米长跑过程中B.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C.学生在做广播体操过程中D.地球在自转运动过程中3.(4分)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
推荐度:
导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1.(4分)下列四组单位中,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导出单位的是()A.kg、m、sB.N、m/s、m/s2C.m、kg、ND.s、m/s2、N2.(4分)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运动员在万米长跑过程中B.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C.学生在做广播体操过程中D.地球在自转运动过程中3.(4分)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

1.(4分)下列四组单位中,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导出单位的是()

    A.    kg、m、s    B.    N、m/s、m/s2    C.    m、kg、N    D.    s、m/s2、N

2.(4分)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    运动员在万米长跑过程中    B.    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

    C.    学生在做广播体操过程中    D.    地球在自转运动过程中

3.(4分)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m、800m赛跑的起点;B点是100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m、400m和800m赛跑,则()

    A.    甲的位移最小    B.    丙的位移最大

    C.    乙、丙的路程相等    D.    丙的路程最大

4.(4分)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B.    加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C.    合力为零,物体没有惯性

    D.    物体的惯性随质量增大而增大,与速度和加速度无关

5.(4分)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C.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6.(4分)一根绳子吊着一只桶悬空时,在下述几对力中,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A.    绳对桶的拉力,桶所受的重力

    B.    桶对绳的拉力,绳对桶的拉力

    C.    绳对桶的拉力,桶对地球的作用力

    D.    桶对绳的拉力,桶所受的重力

7.(4分)一个物体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v0的初速度由底端向上滑行,关于这个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下滑力

    C.    重力、支持力、牵引力、下滑力

    D.    重力、支持力、压力、下滑力

8.(4分)关于力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N的力可以分解为10N和4N两个分力

    B.    5N和10N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是4N

    C.    10N的力可以分解为10N的两个分力

    D.    合力可以与每一个分力都垂直

9.(4分)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为12m

    B.    在2s末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    物体第2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3s内的加速度

    D.    前2s内物体受到的合力小于第3s内受到的合力

10.(4分)一个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当斜面倾角θ稍微增大一些而物体仍静止时,则()

    A.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    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逐渐增大

    C.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逐渐减小

    D.    物体受到的重力、静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逐渐减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不止一个答案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16分)

1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并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静止在斜面上,而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 

    B.    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

    C.    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 

    D.    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 

12.(4分)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相隔1s先后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在下落过程中()

    A.    两球速度差越来越大    B.    两球速度差始终不变

    C.    两球竖直距离始终不变    D.    两球竖直距离越来越大

13.(4分)如图所示,一只自由下落的小球,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所受合外力的变化情况为()

    A.    合外力先减小后增大

    B.    合外力一直变小,方向向下

    C.    速度一直减小到零

    D.    速度先增大,然后减小直到为零

14.(4分)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五个共点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现撤掉其中两个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0N和30N,其余三个力保持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    6m/s2    B.    12m/s2    C.    20m/s2    D.    28m/s2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5.(6分)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为2m,第2s内的位移为4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初速度大小为m/s,第5s内的位移为m.

16.(4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N/m;当弹簧受F=80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40cm.

17.(4分)如图所示,一个重为10N的小球被夹在竖直的墙壁和A点之间,已知球心O与A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θ=60°,所有接触点和面均不计摩擦.则小球对墙面的压力F1=,小球对A点的压力F2=.

18.(6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s打一个点.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纸带纪录如图所示,纸带上两个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经测量SAB=1.3cm,SBC=5.5cm,SCD=9.7cm,SDE=13.9c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m/s2.当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m/s.

19.(6分)质量是60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升降机匀速上升时体重计的读数是N,升降机以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体重计的读数是N,升降机以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体重计的读数是N.(g=10)

四、计算题(本题共18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字和单位.)

20.(4分)物体从某一高处自由下落,经过10S后着地,(g取10m/s2)求:

(1)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2)物体下落的高度;

(3)物体落体前1s下落的高度.

21.(7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5kg的滑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一个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7°、F=25N的拉力作用下,使滑块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若10s后撤去拉力F,(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2)撤去拉力时滑块的速度;

(2)撤去拉力后物体经多长时间停止.

22.(7分)如图,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θ=37°.一个物体以v0=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A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8.0m/s2.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s;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物体沿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下滑时的加速大小a.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

1.(4分)下列四组单位中,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导出单位的是()

    A.    kg、m、s    B.    N、m/s、m/s2    C.    m、kg、N    D.    s、m/s2、N

考点:    力学单位制. 

分析: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解答:    解:A、kg、m、s都是基本单位.故A错误;

B、N、m/s、m/s2都是导出单位.故B正确;

C、kg、m都是基本单位.故C错误;

D、m/s、m/s2都是导出单位,s是基本单位.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分别是谁,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

2.(4分)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    运动员在万米长跑过程中    B.    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

    C.    学生在做广播体操过程中    D.    地球在自转运动过程中

考点:    质点的认识. 

分析: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解答:    解:A、运动员在万米长跑过程中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简化为质点,故A正确;

B、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要考虑动作,故B错误;

C、学生在做广播体操过程中,要考虑动作要领,故C错误;

D、地球在自转运动过程中,地球大小不能忽略不计,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

3.(4分)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m、800m赛跑的起点;B点是100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m、400m和800m赛跑,则()

    A.    甲的位移最小    B.    丙的位移最大

    C.    乙、丙的路程相等    D.    丙的路程最大

考点:    位移与路程. 

分析: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由方向;

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400m、800m的比赛中,起点和终点相同,所以在400m、800m的比赛中位移的大小是零,而在100m的比赛中,做的是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是100m,所以甲的位移最大,乙和丙的位移是零,所以AB都错误.

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所以在100m、400m和800m的比赛中,路程最大的是丙,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就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就能够解决了.

4.(4分)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B.    加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C.    合力为零,物体没有惯性

    D.    物体的惯性随质量增大而增大,与速度和加速度无关

考点:    惯性. 

分析: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

解答:    解: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质量越大,关系越大,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加速度等都无关,故ABC均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关键明确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无关.

5.(4分)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C.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考点:    加速度;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率也是指速度变化的快慢,所以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率是一样的.

解答:    解:A、物体的速度大,但不一定变化,变化也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只有当变化所用时间相同时,加速度才大.故B错误;

C、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故C正确;

D、如果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加速度等于零,这一时刻的速度不一定等于零,例如匀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考查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变化率的物理意义一样

6.(4分)一根绳子吊着一只桶悬空时,在下述几对力中,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A.    绳对桶的拉力,桶所受的重力

    B.    桶对绳的拉力,绳对桶的拉力

    C.    绳对桶的拉力,桶对地球的作用力

    D.    桶对绳的拉力,桶所受的重力

考点:    牛顿第三定律. 

分析:    桶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和悬绳对它的拉力作用,这两个力使桶处于平衡状态.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重要区别是作用的物体,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答:    解: A、绳对桶的拉力,桶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桶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误;

B、桶对绳的拉力,绳对桶的拉力,这一对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B正确;

C、绳对桶的拉力和桶对地球的作用力方向相同,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错误;

D、桶对绳的拉力和桶所受的重力方向相同,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正确分析各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注意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只涉及到两个物体,从而确定哪一对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7.(4分)一个物体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v0的初速度由底端向上滑行,关于这个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下滑力

    C.    重力、支持力、牵引力、下滑力

    D.    重力、支持力、压力、下滑力

考点: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求解力学问题的一个关键,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全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通常可按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

1. 明确研究对象,亦即是确定我们是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 隔离物体分析.亦即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并将这些力一一画在受力图上,在画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时容易出错,要熟记: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

3. 分析受力的顺序:一重、二弹、三摩擦,沿接触面或点逐个去找.有时根据概念或条件与判断.

本题可按照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对物体受力分析.

解答:    解:物体必受重力,物体与斜面体相互挤压,故斜面对物体一定有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物体相对于光滑斜面向上滑动,与斜面体间没有摩擦力;

物体依靠惯性运动,没有向上的冲力,也找不到施力物体,重力有使物体下滑的趋势,无下滑力,同样也找不到施力物体,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对物体受力分析,关键要按照顺序找力,要找受到的力,每个力都要能找到受力物体,有时还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受到的力.

8.(4分)关于力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N的力可以分解为10N和4N两个分力

    B.    5N和10N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是4N

    C.    10N的力可以分解为10N的两个分力

    D.    合力可以与每一个分力都垂直

考点:    力的合成. 

专题:    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    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结合两个分力的合力在两个分力之差与两个分力之和之间,分析两个力的大小可能值.

解答:    解:A、10N和4N的合力范围是6N≤F≤14N,所以不可能是大小为5N分解得两个力,故A错误;

B、5N、10N的合力范围是5N≤F≤15N,所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不可能是4N,故B错误;

C、10N、10N的合力范围是0N≤F≤20N,所以可能是大小为10N分解得两个力,故C正确;

D、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可以与一个分力垂直,但不可以都垂直,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求解分力的范围与确定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方法相同.基本题.也可以采用代入法,将各个选项代入题干检验,选择符合题意的.

9.(4分)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为12m

    B.    在2s末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    物体第2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3s内的加速度

    D.    前2s内物体受到的合力小于第3s内受到的合力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速度时间图线速度的正负值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解答:    解:A、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为=6m,A错误;

B、在0﹣3s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即运动方向相同,B错误;

C、图象斜率表示物体加速度,物体第2s内的加速度小于第3s内的加速度,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合力成正比,前2s内物体受到的合力小于第3s内受到的合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10.(4分)一个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当斜面倾角θ稍微增大一些而物体仍静止时,则()

    A.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    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逐渐增大

    C.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逐渐减小

    D.    物体受到的重力、静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逐渐减小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条件解出问题.

解答:    解:A、物体m静止不动,受力平衡.可对物体受力分析,正交分解重力G,得:

支持力 N=mgcosθ

摩擦力 f=mgsinθ

比较可知θ稍微增大一些,N变小,f变大,故A错误、B正确.

C、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与摩擦力等大反向,故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变大,C错误;

D、对于水平面对斜面的力,最好采用整体法,

对m和M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受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

因为整体处于静止也就是平衡状态,所以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始终为零.D错误.

故选:B.

点评:    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条件解出问题.要注意研究对象的选取,整体和隔离法的应用.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不止一个答案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16分)

1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并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静止在斜面上,而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 

    B.    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

    C.    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 

    D.    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 

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物块在上滑的过程中,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根据摩擦力公式求解其大小.当物块静止在斜面上时,物块受到斜面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    解:

A、B物块在上滑过程中,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N=mgcosθ,摩擦力大小为f=μN=μmgcosθ.故A错误,B正确.

C、D当物块m静止在斜面上后,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得到,静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大小为f=mgsinθ.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滑动摩擦力可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求解,而静摩擦力不能根据公式f=μN求,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由平衡条件求解.

12.(4分)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相隔1s先后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在下落过程中()

    A.    两球速度差越来越大    B.    两球速度差始终不变

    C.    两球竖直距离始终不变    D.    两球竖直距离越来越大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    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分析判断.

解答:    解:A、B、根据△v=g(t+1)﹣gt=g知,两球的速度之差不变,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h=gt2﹣(t﹣1)2=gt+g知,随着时间的增大,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13.(4分)如图所示,一只自由下落的小球,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所受合外力的变化情况为()

    A.    合外力先减小后增大

    B.    合外力一直变小,方向向下

    C.    速度一直减小到零

    D.    速度先增大,然后减小直到为零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根据小球所受的合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的变化,结合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速度的变化.

解答:    解:小球与弹簧接触时,开始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加速度方向向下,合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然后重力小于弹簧的弹力,加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逐渐增大,所以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正确,B错误.

由于速度的方向先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速度先增大,然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再减小,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速度减为零,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14.(4分)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五个共点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现撤掉其中两个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0N和30N,其余三个力保持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    6m/s2    B.    12m/s2    C.    20m/s2    D.    28m/s2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五个同一水平面上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若同时撤去其中两个大小分别为20N和30N的力,剩余的力的合力与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等值、反向,求出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得出剩余力的合力范围,从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范围.

解答:    解:20N和30N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则剩余力的合力范围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知加速度的范围为.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剩余力的合力与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掌握求解两个力合力范围的方法,当两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最小.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5.(6分)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为2m,第2s内的位移为4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初速度大小为1m/s,第5s内的位移为10m.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位移公式 ,物体第2s内的位移等于前2s内的位移减去第1s内的位移,联立列式可求解

解答:    解:根据位移公式 ,可得:

第1s内的位移:==2    ①

第2s内的位移:==4   ②

联立两式,可得:v0=1m/s   a=2m/s2

第5s内的位移:x5==10

故答案为:2,1,10.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本题也可以根据位移时间公式进行求解

16.(4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0N/m;当弹簧受F=80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40cm.

考点: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专题:    实验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

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关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关系的基础知识,利用胡克定律结合数学知识即可正确求解.

解答:    解:图象斜率的大小表示劲度系数大小,

故有k=2000N/m.

根据F=kx,

将F=800N代入数据解得弹簧的伸长量△x=0.4m=40cm.

故答案为:2000,40.

点评:    本题结合数学知识进行物理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一道数学物理相结合的好题.

17.(4分)如图所示,一个重为10N的小球被夹在竖直的墙壁和A点之间,已知球心O与A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θ=60°,所有接触点和面均不计摩擦.则小球对墙面的压力F1=N,小球对A点的压力F2=20N.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作出几何图象,由几何关系可知压力的大小.

解答:    解:受力分析如图,将重力分解,

小球对墙面的压力:F1=F1′=mgtan60°=10N

小球对A点的压力:F2=F2′==20N

故答案为:N;   20N.

点评:    本题为共点力的平衡题目,可以由合成法也可以用分解法作出几何图象,则由几何关系可解.

18.(6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纸带纪录如图所示,纸带上两个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经测量SAB=1.3cm,SBC=5.5cm,SCD=9.7cm,SDE=13.9c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4.2m/s2.当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0.76m/s.

考点: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专题:    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根据逐差法可以得出加速度.

解答:    解:电源频率是50Hz时,则周期T==s=0.02s;

为了减小偶然误差,采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有:

SDE﹣SBC=2a1T2             ①

SCD﹣SAB=2a2T2             ②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a1+a2)

解得:a===4.2m/s2.

根据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得:

vC===0.76m/s

故答案为:0.02,4.2,0.76.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加速度和瞬时速度,计算时注意有效数字的保留.

19.(6分)质量是60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升降机匀速上升时体重计的读数是600N,升降机以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体重计的读数是840N,升降机以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体重计的读数是420N.(g=10)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1)体重计的读数等于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

(2)升降机匀速上升时,人受力平衡,支持力等于重力;

(3)当升降机以不同的加速度运动时,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解答:    解:(1)升降机匀速上升,受力平衡,则FN=mg=600N

    (2)升降机加速上升,加速度方向向上,支持力大于重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N1﹣mg=ma1

         FN1=m(g+a1)=60×(10+4)=840N

    (3)升降机加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向下,支持力小于重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N2=ma2

         FN2=m(g﹣a2)=60×(10﹣3)=420N

故答案为:600,840,420.

点评:    该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四、计算题(本题共18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字和单位.)

20.(4分)物体从某一高处自由下落,经过10S后着地,(g取10m/s2)求:

(1)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2)物体下落的高度;

(3)物体落体前1s下落的高度.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    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    (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公式即可求解;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解;

(3)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1)落地时的速度v=gt=10×10m/s=100m/s

(2)下落的高度

(3)

落地前1s下落距离为:h''=h﹣h'=95m

答:(1)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100m/s;

(2)物体下落的高度为500m;

(3)物体落体前1s下落的高度为95m.

点评:    本题考察了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和位移速度公式,属于基础题.

21.(7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5kg的滑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一个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7°、F=25N的拉力作用下,使滑块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若10s后撤去拉力F,(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2)撤去拉力时滑块的速度;

(2)撤去拉力后物体经多长时间停止.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对物体分析,根据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求出支持力的大小,结合滑动摩擦力公式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块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滑块的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块在撤去拉力后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滑块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解答:    解:(1)在竖直方向上上有:Fy=Fsinθ=25×0.6N=15N

FN=G﹣Fy=50﹣15N=35N

则摩擦力的大小f=μFN=0.2×35N=7N

(2)Fx=Fcosθ=25×0.8N=20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x﹣f=ma,

则滑块在撤去拉力时的速度v=at=2.6×10m/s=26m/s

(3)撤去力F后有f=μG=μmg=ma'得  a'=μg=2m/s2

答:(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7N;

(2)撤去拉力时滑块的速度为26m/s;

(2)撤去拉力后物体经13s时间停止.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立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注意在撤去拉力F的前后,摩擦力不同.

22.(7分)如图,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θ=37°.一个物体以v0=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A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8.0m/s2.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s;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物体沿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下滑时的加速大小a.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滑动摩擦力.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1)根据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2)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解答:    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上滑的最大距离;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上滑的加速度a==gsinθ+μgcosθ

代入数据解得μ=0.25;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gsinθ﹣μgcosθ=4m/s2.

答:(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s为9m;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5;

(3)物体沿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下滑时的加速大小为4m/s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文档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Wo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1.(4分)下列四组单位中,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导出单位的是()A.kg、m、sB.N、m/s、m/s2C.m、kg、ND.s、m/s2、N2.(4分)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运动员在万米长跑过程中B.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C.学生在做广播体操过程中D.地球在自转运动过程中3.(4分)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