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Matlab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18:31
文档

Matlab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006年8月JournalofScienceofTeachers′CollegeandUniversityAug.2006文章编号:1007-9831(2006)03-0093-04Matlab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张水胜,万莉娟(齐齐哈尔大学理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对于传统的静态教学模式不容易向学生讲解清楚的函数与其n次近似多项式的关系和级数收敛速度问题,借助Matlab给出直观形象地展示.关键词:收敛速度;幂级数展开;近似计算中图分类号:O242.2∶TP317文献标识码:
推荐度:
导读2006年8月JournalofScienceofTeachers′CollegeandUniversityAug.2006文章编号:1007-9831(2006)03-0093-04Matlab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张水胜,万莉娟(齐齐哈尔大学理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对于传统的静态教学模式不容易向学生讲解清楚的函数与其n次近似多项式的关系和级数收敛速度问题,借助Matlab给出直观形象地展示.关键词:收敛速度;幂级数展开;近似计算中图分类号:O242.2∶TP317文献标识码:
2006年 8 月 Journal of Science of Teachers′College and University Aug. 2006

文章编号:1007-9831(2006)03-0093-04

Matlab 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张水胜,万莉娟

(齐齐哈尔大学 理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对于传统的静态教学模式不容易向学生讲解清楚的函数与其n 次近似多项式的关系和级数

收敛速度问题,借助Matlab 给出直观形象地展示.

关键词:收敛速度;幂级数展开;近似计算

中图分类号:O242.2∶TP317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问题1:如何让学生体会到)(x f 与其n 次近似多项式的一种关系,即近似多项式的次数越高,其与

)(x f 的接近程度就越好,传统的是:让n 取几个定值,具体计算相应的误差,再进行比较.但这种

做法比较麻烦、且不够直观.

问题2:利用幂级数展开式进行近似计算时,如果选取的级数收敛速度较慢,要想符合误差的要求,

计算量就会过大,必须选取相对收敛速度较快的级数进行计算,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直观、形象地展

现不同级数的收敛速度的快慢.

2 通过图象揭示)(x f 与其n 次近似多项式的关系

比如求x x f sin )(=的n 阶麦克劳林公式

m m m R m x x x x x 212153)!

12()1(!5!3sin +−−+++−=−−L ,令m n 2= 其中122)!

12(]2/π)12(sin[)(++++=m m x m m x x R θ, 10<<θ. 利用数学软件Matlab 将x sin 的n 次近似多项式的图象画出来,通过其与x y sin =图象的重合程度,来

探讨该近似多项式次数n 越高,2条曲线重合区域越大,即:随着近似多项式次数的增加,其与x sin 的接

近程度就越好.这里给出4幅图象,见图1~图4.可以看出,当1=n 时,x sin 的近似多项式的图象与x

y sin =的图象仅有极小部分重合(见图1);当5=n 时,x sin 的近似多项式的图象与x y sin =的图象有四分之一

周期重合(见图2);当10=n 时,x sin 的近似多项式的图象与x y sin =的图象有一个周期重合(见图3)

;当30=n 时,x sin 的近似多项式的图象与x y sin =的图象在10) ,10(−整个区间上都重合(见图4)

.这样使学生能直观地体会到)(x f 与其n 次近似多项式的关系,深刻体会其中的奥妙,从而能够灵活运用.

3 数形结合揭示级数收敛速度

收稿日期:2006-04-14

作者简介:张水胜(1970-),山东汶上人,男,副教授,从事概率统计理论与教学研究.

利用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求2ln 的近似值,可以分别选取)1ln(x +,)1ln(x −与x

x −+11ln

在1=x ,1−=x 和3/1=x 时各展开式的值来近似求解,可不同的级数收敛速度不同,比如要想使误差不超过0.000 1,若级

数选取不当,就会使计算量过大,所以必须选取相对收敛速度较快的级数进行计算.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无

法清晰、直观地揭示各级数的收敛速度,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数学软件的计算及图形功能来辅助讲解. 图5是x

x −+11ln 的展开式的n 从0~10时,余项1+n R 对应点与0接近程度.我们知道,)5

3(211ln 53L +++=−+x x x x x )11(<<−x ,为了使学生清楚明了地看出从哪项起误差小于0.000 1,在Matlab 中输入相应命令:

>>n=0:10;

>> f=2*((1/3).^(2*n+1))./(2*n+1)

f =

0.666 7 0.024 7 0.001 6 0.000 1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可以看出在精确4位有效数字时,第4项为0.000 1,而第5项起以后均为零,说明该级数收敛速度极

快,对于0.000 1的精确度只需计算前4项即可.而对于级数)1ln(x −,则有

L −−−−−=−4

32)1ln(432x x x x x (11<≤−x ) 得到展开式中余项'1

+n R 的数值如下(见图6): >> n=0:10;

>> f=((1/2).^(n+1))./(n+1)

f =

0.500 0 0.125 0 0.041 7 0.015 6 0.006 3 0.002 6 0.001 1 0.000 5 0.000 2 0.000 1 0.000 0

图1 1=n 时x sin 展开式与x y sin =图象

的近似程度 图2 5=n 时x sin 展开式与x y sin =图象的近似程度

图4 30=n 时x sin 展开式与x y sin =图象的近似程度 图3 10=n 时x sin 展开式与x y sin =图象

的近似程度

第3期 张水胜等:Matlab 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95

此级数第10项为0.000 1,而第11项起以后均为零,说明该级数收敛速度也比较快,对于0.000

1的

精确度只需计算前10项即可. 对于L +−+−=+4

32)1ln(4

32x x x x x , 11≤<−x ,其展开式中的余项1+n r 的数值如图7、图8,分别给出n 从0~10和n 从9901~10010时,1+n r 对应点与0接近程度.

可以看出其收敛速度较慢,再看具体数值如下:

>>n=1:10;

>>f=(-1).^n./(n+1)

f =

-0.5000 0.3333 -0.2500 0.2000 -0.1667 0.1429 -0.1250 0.1111 -0.1000 0.0909

>>n=9901:10010;

>> f=(-1).^n./(n+1)

f = 1.0e-003 *

Columns 101 through 110

-0.1000 0.1000 -0.1000 0.1000 -0.0999 0.0999 -0.0999 0.0999 -0.0999 0.0999 可以看出直到n =10 004时误差还是0.000 1,直到n =1000 5

起以后误差才小于

0.000

1,可见这个级数

收敛速度是非常的慢.图8中对应图象接行,说明其收敛速度很慢.

以上只是我们在教学中利用数学软件辅助教学的几个片段,但足以说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同时

说明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目的关键在于揭示数学的实质,而不是简单演示文稿及模拟图片,更多的应该

是利用数学软件的计算、绘图、做动画等功能来体现数学实质,帮助学生理解消化,以至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高师数学系改革的若干设想[J].数学教育学报,1999(1):1-2.

[2] 张水胜,张晓丹.《高师数学实验》与数学CAI 的比较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3,23(3)

:71-73. 图

7

n

从0~10

时1+n r 对应点与0接近程度

图8

n

9901~10010

时1+n r 对应点与0

接近程度 图6 n 从0~10时 n R 1

+对应点与0 接近程度

图5 n 从0~10时1+n R 对应点与0接近程度

The application of approximate computation of Matlab

ZHANG Shui-sheng,WAN Li -juan

(School of Science,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a )

Abstract:With the help of Matlab,We can show th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 of function and its approximate poly- nomialof nth degree which can’t be explained clearly with the traditional static teaching model and the convergence speed of series directly and clearly.

Key words:convergence speed;power series expansion;approximate computation

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李石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1 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发扬教学民主,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察颜观色,调节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采取恰当的方式,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既不生厌,也不生畏,学习情绪始终兴奋状态.例如:在讲“两圆位置关系”时,用铁丝围成两半径不等的圆,然后让学生在磁性黑板上试着摆出两圆可能存在的位置关系,学生们纷纷议论,大胆构想,整个课堂出现了积极、活跃的气氛,最后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两圆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的位置关系,通过教师和同学之同“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得出圆心距与两半径之闻的数量关系,既让学生们有了实践的机会,又让学生们对知识掌握的非常牢固.2 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参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会不断变化,如果因有兴趣而产生积极情绪,活跃起来,就会对学习起推动作用.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传统的“粉笔+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已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而现代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责在得法.创设好“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即设置“悬念”.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几点编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观察和磋商,逐步造成学生急于解决问题,但利用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的局面,形成认识“冲突”,这就激发了他的求知欲.这时教师适当引导,启发学生各抒己见,引起学生思索的兴趣.心理学表明,学生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而“悬念”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讲几何“圆周角”时,通过设置悬念“如何确定一个圆的圆心?”学生即刻便能答出,再问“只有直角三角尺的情况下,你如何找到一个圆的圆心呢?”学生思考后,众说纷纭,无法肯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讲授必然引起学生高度重视,进而积极思维.

3 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空间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体就要有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活动舞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讨论、自己动脑思考、自己归纳.学习活动就是学生用脑、手、眼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非常有好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很有必要,在主动探索中开发学生创新能力,不仅能使学习气氛生动活泼,而且使学生以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透彻,理清了脉络,澄清了模糊概念.

4 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帮助学生成功

学生的心理需要很多,但最大的需要还是获得学习的成功,尝到成功的愉快.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现到成功的欣慰与快乐,便会激起再一次追求成功、胜利的信念和力量.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践认知的水平,努力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在创造成功条件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尝试创新活动中的失败,适时调节自己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要有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教师就要表示支持和赞同,哪怕是错误的,也不要泼冷水,留给学生充分的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反思.让学生对探索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体验成功的欢乐.5 善于启发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就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和惊奇最容易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科知识的特点,精心设问巧设疑,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思考新问题,勇于探索新知识,从中发现新规律.尤其要涉及一些开放式的练习题,借以拓宽学生的新思维,培养了学生发现同题和解决同题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思考和探索同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中真正做到自己学习,并且各有收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第28中学)

文档

Matlab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006年8月JournalofScienceofTeachers′CollegeandUniversityAug.2006文章编号:1007-9831(2006)03-0093-04Matlab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张水胜,万莉娟(齐齐哈尔大学理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对于传统的静态教学模式不容易向学生讲解清楚的函数与其n次近似多项式的关系和级数收敛速度问题,借助Matlab给出直观形象地展示.关键词:收敛速度;幂级数展开;近似计算中图分类号:O242.2∶TP317文献标识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