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综历史试题
24.安徽当涂县古时候常有货郎挑货担走乡串户,摇鼓叫卖。人多时货郎就高兴地摇“嘿得
隆咚!嘿得隆咚!”,并大声地叫卖。货郎走街串巷较为普遍应开始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25.余英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
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
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A.重农抑商名存实亡 B.仕途不畅促使士人阶层“弃儒就贾”
C.读书人的就业选择广泛 D.商品经济发展促使传统社会结构变化
26.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认为:“政体、法律和道德都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神意
的产物,而是人为约定的。”此材料观点
A.是反对封建神学理论 B.极力宣扬社会契约思想
C.有利于人性的自我觉醒 D.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
27.翟振明在《启蒙反思的可能误区》里这样认为:真理没有被理解是没有价值的……启蒙
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把握直接就
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而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造成更好的结果。材料意在强
调
A.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 B.要用理性思考社会问题
C.社会进程影响理性产生 D.理性使人们生活更幸福
28.1912年2月,章士钊从英国归来,以非盟员身份出任同盟会机关报主笔。章士钊指出
它(同盟会)应该“即行解散”,“会名理宜消灭”,“政党者,应与国会相依为命者也”。在
他看来
A.同盟会缺乏社会理论基础 B.政党存在的作用就是掌权
C.同盟会应改组并转变只能 D.同盟会应该改革指导思想
29.“十七年春,国营农场经理马科维茨,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
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
A.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B.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C.促进资本主义农场建立 D.适应了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
30.1919年7月5日,武昌中华大学教师恽代英在日记中写到:“罢课放学,究竟于工商界
及一般平民颇生影响,此事实也。……今本危急存亡之秋,……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
之觉悟,正可引势利导。”这一材料说明
A.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民族危机刺激了公识的觉醒
C.北洋遏制遭到全民反对 D.知识分子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作用
31.《青年杂志》曾刊登过一位封面人物,他就是从贫苦移民,一跃而成为美国“钢铁大王”
的卡内基。陈独秀曾撰文:中国国民“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利
之途”,造成“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这表面陈独秀
A.正确分析了中国落后的根源 B.大力宣扬卡内基创业精神
C.推动了新文化云端的深入发展 D.意在宣传实业救国的思想
32.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这说明当时英国
A.新生工业导致社会分化 B.资产阶级议会改革的必要
C.工业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D.工业改变了社会结构
33.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乔治·泰勒旨在强调
A.经济状况与社会风尚密切相关 B.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
C.凯恩斯主义成为经济指导思想 D.社会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34.1973年3月,苏共和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这一措施
A.使苏联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使苏联成为能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C.使现代企业制度在苏联得以建立 D.揭开了苏联工业管理改革序幕
35.国际货币组织规定:重大事项均需获得85%以上的投票权才能通过。2009年11月该组织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上决定增加“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在“新借款安排”中的出资份额,即从原来的800亿美元提升至1000亿美元,这样四国在该组织中的投票权超过了 15%,实际上拥有了对重大事项的集体否决权。这段材料表明
A.金砖国家取得了该组织的控制权 B.美国对该组织的影响力大为削弱
C.金砖国家已经结成新型经济同盟 D.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份额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书面貌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是由成书方法的不同决定的,而成书方法又决定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并与文化传统的延续和科技手段的发展同步俱进,相互影响。
在十九世纪晚期,我国刚刚开始采用西方引进的近代及其印刷术,随着各种新式印刷机的大量运用,图书也开始采用新闻纸等品种来印刷了。这直接导致了单页两面印字装订形式的出现。同时,书籍版式也随之改造成现在这种样子。这样装订成册的方法自然也不能再延袭以往线装书所为了,于是中国书籍制度的性变化出现了——“洋装”式样的软面平装本和硬面精装本书籍开始上市。
洋装书的印刷装订方式,节省了纸张等物质资源,图书出版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进一步降低,于是当时这种先进的西方现代图书制度,逐渐占据了我国图书出版的主导地位。
——摘编自徐雁《中国图书文化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的图书印刷装订方式出现了哪些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1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图书文化领先世界的物质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图书印刷装订方式的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近代史的早期研究中,由于“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观念不做区分,可以认为下限为“至今”。
·1954年,胡绳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文中将“中国近代史”限定在1840年到1919年之间。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史学界曾长期将1840年至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与1919年至1949年的“中国现代史”分为两个学科,这体现了教学、研究及著书等方面。
·改革开放后,又一次出现了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主张1840年到1949年为中国近代史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并逐步成为官方及主流观点。
·199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读本出版,该书以1949年为下限。
·当然也有部分学者持其他观点,如在《谁是新中国》一书中认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是1911年辛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分期是哪年?并说明理由。(所提观点明确,论说合理,符合事实。)(12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容闳(1828—1912),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1860年,学成归来的容闳冒险前往南京见太平天国干王洪仁轩,并向他提出七项建议:“一、在科学原则基础之上组织。二、开办一所陆军学校以培养有能力的军官。三、为筹办海军设立一所海军学校。四、组织文官,聘请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担任各个行政部门的顾问。五、建立银行系统确定度量衡标准。六、为民众建立一套由各年级学校组成的教育系统,并把《圣经》作为教课书内容之一。七、建立工业技术学校系统。”容闳在南京呆了一个月,发现“素所主张之教育计划,与夫改良政治之赞助,二者有所借手,可以为中国福也。不图此行结果,毫无所得。”得出“太平军之行为,殆无有造新中国之能力,可断言也。”于是,容闳只好怀着失望的心情离开南京,转而寻找其他的可以依靠的政治力量。
——摘自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容闳为太平天国提出的建设方案的性质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容闳的建设方案。(7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在《论语·雍也》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一直以来的传统儒家学者对此段文字都避而不谈。19世纪末,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对此特别作出解释说:“盖当时旧制,见国君必见其夫人。如今泰西诸国皆然”。同时期谭嗣同在自己的《仁学》中提到“仁之为道也凡四:……曰男女内外通,子见南子是也”。1903年湖北学生在报刊发表的《支那女权愤言》也认为孔子去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是一种礼节,是尊重女性的体现,并提出“孔子而生于今日中国,有提出男女平等之问题者,孔子必与于名誉赞成员之列,而不否决之也”。
——摘自夏晓虹《晚清女权思想渊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对“子见南子”态度的变化及出现新解释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孔子和儒家思想出现不同解读及其不同时期地位变化的原因。(6分)
47.(15分)【20世界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雷斯特·戴维斯 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 排的设想,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罗斯福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丘吉尔对战后世界结构的第一个设想是实现在英国领导下的欧洲统一,建立欧洲地区联邦。丘吉尔主张成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下面分设欧洲、美洲、太平洋地区三个委员会。英国可以通过组织经济、政治和军事联合体在欧洲委员会中起主导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英属殖民地、附属国在太平洋地区委员会中发挥作用,以此来保证其国际地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和丘吉尔提出设想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后来的历史发展与罗斯福和丘吉尔的设想有何不同?(7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巴尔扎克擅长于典型人物形象和社会风俗的细致刻画,并表达人物性格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发展。他认为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又认为小说家的人物不仅在于摹写社会现象,还须阐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指出人物、欲念和事件背后的意义。在塑造人物的问题上,他强调特性,也强调共性;他说诗人的使命在于创造典型,使典型个性化,个性典型化;又说典型人物应该把那些多少和他类似的人的性格特点集中于一身。他还强调艺术必须为社会服务;认为艺术家不仅要描写罪恶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义;艺术家必须同时是道德家和政治家。
在19世纪30至40年代,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高老头、葛朗台等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巴尔摘颗作品风格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19世纪世界文学领域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9分)
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历史试题参
| 题号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答案 | C | D | C | B | C | B | D | D | D | A | B | D |
25.材料所述现象是:士人从商和士人出身商人家庭,说明明清时期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选D。
26.社会契约思想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智者学派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选C。
27.材料意在反思启蒙思想,强调理性不仅要把握生活的意义,也要关注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思考社会问题。选B。
28.注意“政党者,应与国会相依为命者也”是其关键语,目的在于强调政党与国会之间的关系。选C。
29.“十七年”即1928年,即苏联即将开展农业集体化。选B。
30.恽代英强调要“引势利导”群众的觉悟,来摆脱危机,实现救国目标。选D。
3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选D。
32.本题考查工业对英国社会的影响,主要分析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选D。
33.“裙边理论”试图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萧条时女人的裙子与丝袜的关系,强调经济状况与社会风尚密切相关。选A。
34.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正处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也不是最早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重工业,使苏联一跃而成为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选B。
35.本题考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资份额和投票权的变化。选D。
40.(25分)
(1)(12分)变化:纸张、版式、装订成册的方法等。(4分)
原因:传统的印刷装订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近代先进的机器印刷术的引进;西方传教士传教宣传的需要;洋务运动引进学习西方科技,大规模译印西方书籍的需要;文化教育科技进步的需要等。(8分,任答四点即可)
(2)(13分)物质条件:文字的统一;笔墨纸砚的发明;刻碑印章、雕版印刷及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6分)
影响:节约了图书出版的经济成本,便利了图书的普及;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和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7分)
41.(12分)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观点明确,论说合理,符合史实即可得分。
示例:
观点: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分期是1919年五四运动。
理由:将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也即将旧民主主义时期的历史称作中国近代史。这一观点突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重要性。自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党站在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的主要方向,因此,中国历史就由“近代”进入到了“现代”。
45.(15分)
(1)(8分)性质:资本主义性质。(2分)
原因:容闳有解救民族危亡的爱国心和责任心;(2分)容闳相信太平天国能解救中国于半殖民地状态;(2分)太平天国在天京变乱后急需扭转危机局面的解决方案。(2分)
(2)(7分)积极:反映了先进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与期望中国步入世界潮流的进步性。(4分)
消极:忽视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情,无法实施。(3分)
46.(15分)
(1)(9分)变化:从避讳不谈到解释为孔子尊重妇女。(3分)
原因:①西方社会生活习俗的传入;(2分)②社会进步,女性地位的提升;(2分)③资产阶级借用孔子和儒学宣传西方思想和生活观念。(2分)
(2)(6分)①各个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需求,决定了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地位。(3分)②各个阶级为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决定了各取所需地选择解读孔子及其思想。(3分)
47.(15分)
(1)(8分)背景:①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2分)②英国:由欧洲强国走向衰落。(2分)
目的:①美国:攫取世界霸权。(2分)②英国:继续维护世界霸主地位。(2分)
(2)(7分)①与美国设计不同:美苏开始了冷战,苏联未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形成两极格局;欧洲联合成立欧共体;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和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②与英国设计不同:欧洲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统一,但是没有在英国的领导下实现;战后殖民体系解体,英国附属殖民地纷纷实现。(3分)
48.(15分)
(1)(6分)①工业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和复杂,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发生变化;(2分)②法国大后法国社会长期动荡;(2分)③作者个人经历。(2分)
(2)(9分)①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3分)②对社会现实进行强烈批判来表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3分)③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皆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