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16:43
文档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鸦片战后,自然经济日益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发展。中国近代化的起点是洋务运动,洋务派从西方引进技术、设备,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本讲的主线索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短暂春天到日益萎缩的过程。三个重点知识:自然经济的解体与影响;洋务运动及评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及意义。总体上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道路是走不通的。知识点一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工业出现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其基本
推荐度:
导读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鸦片战后,自然经济日益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发展。中国近代化的起点是洋务运动,洋务派从西方引进技术、设备,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本讲的主线索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短暂春天到日益萎缩的过程。三个重点知识:自然经济的解体与影响;洋务运动及评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及意义。总体上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道路是走不通的。知识点一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工业出现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其基本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鸦片战后,自然经济日益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发展。中国近代化的起点是洋务运动,洋务派从西方引进技术、设备,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本讲的主线索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短暂春天到日益萎缩的过程。三个重点知识:自然经济的解体与影响;洋务运动及评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及意义。总体上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道路是走不通的。

知识点一  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工业出现

    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其基本特  

    征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具有分散性、封闭性

    和保守性的特点。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

    的发展,自然经济日趋衰弱。鸦片战争后,在外

    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沿海的通商

    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些外商企业是在

    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批近代工业。中国的自然经

    济受到冲击。中国的工业化是在民族危机下的一

    种反应,不是自发的。

知识点二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点——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工业化的起点,主要由地主阶级领 

    导,以军事工业为主体,工业化有所发展。

1.背景

  (1)清内部的分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

   对内忧外患,清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2)慈禧对洋务派的支持。

  (3)总理衙门的推动。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

   结,清与西方列强出现暂时“和好”的局面。 

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主要内容

  (1)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

   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

   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3)19世纪70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   

   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

   建三支海军。清成立了海军衙门。

  (4)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

   的破产。

5.影响

  (1)积极方面: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

   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

   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

   张;客观上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

   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2)消极方面: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

   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人民,不能

   为国求强;民用工业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

   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

   经营管理。

如何理解近代化?

(1)近代化也称作现代化,主要标志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教育上的近代化等,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2)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从落后的封建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化贯穿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的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3)从内容来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4)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近代化就是工业化

   和与其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

   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

   代社会。

知识点三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条件:①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

   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 

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另一方面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③外商企业的刺激作用。④洋务运动的诱导作用。

(3)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从产生那天起,便具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的特点,产生条件的不充分使其具有先天不足的特点。从分布上来看,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并且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无从发展。地域分布和部门结构的不合理使其具有后天畸形的特点。

  (4)影响:促进新的阶级力量——民族资产阶级

   的 产生。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①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

   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

   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清为

   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

   。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

   潮。

  (2)影响: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了政

   治舞台,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

3.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原因:①辛亥推翻了帝制,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利的外部条件。③辛亥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社会思潮。⑤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使许多人投资实业。

(2)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3)特点: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②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③民族资本主义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

(4)民族资本主义的重大挫折:①抗战时期,国民实行统制经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资本受到挤压和摧残。②抗战时期,日本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使沦陷区的民族经济破产。③战争时期,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对民族资本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5)建国后的归宿:①新的春天:建国初,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族工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发展。②消亡:1953~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中国的工业近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中国近代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

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

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

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

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

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

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薄弱;地

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纠错心得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简表 

特点 

时间 

历史条件 

特点
产生19世纪

六七十

年代 

①外国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

体,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外

商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先

 天

 不  

 足, 

 后

 天

 畸

 形 

初步

发展

19世

纪末 

①清放宽对民间设厂的;②社会上兴起一股兴办工业的浪潮 

进一

步发

展 

第一次

世界大

战期间 

①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③倡导使用国货;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显著

发展 

国民政

府前期 

国民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和措施 

萎缩 

抗日战

争时期 

官僚资本的压制,日本的掠夺 

严重

萎缩 

争时期 

官僚资本的压制,国民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等等 

文档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鸦片战后,自然经济日益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发展。中国近代化的起点是洋务运动,洋务派从西方引进技术、设备,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本讲的主线索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短暂春天到日益萎缩的过程。三个重点知识:自然经济的解体与影响;洋务运动及评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及意义。总体上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道路是走不通的。知识点一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工业出现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其基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