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月12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使我省又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这一步必将作为实现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大机遇。在贵州后发赶超、提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发2号文件的推出,无疑是及时雨,让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获得了强大支点,进一步托起了贵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与希望!
贵州作为欠发达的山区省份,存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民营经济占比不大、社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不断增多等问题,使贵州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和紧迫。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文件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七个方面提出了119项支持贵州省加快发展的突破性,无疑为贵州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希望。通过对国发〔2012〕2号文件的学习,以下几点是我对贵州以后发展的一些看法。
一、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只有教育兴、人力兴,才有经济兴、国力兴。教育优先发展,是构筑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发展贵州,立足于培养丰富的、全面的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因此教育优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要快速发展贵州教育,应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和利用闲置校舍改建一批幼儿园,以有利于少年儿童方便入学。鼓励偏远少数民族村寨小学开展“双语”教育。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支持校舍建设,配齐配好必要的管理人员。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扩大普通高中培养能力。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设出一批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加大对贵州高等教育年度招生计划安排的倾斜和支持力度,支持增加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这样可以推动贵州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优秀人才。
二、发展新型工业化
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使贵州与全国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因此,要实现贵州跨越式发展,缩短贵州与全国的差距,完全有必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贵州全省可开发水能资源10万千瓦,煤炭的储量2419亿吨,具有水火互济的电源结构优势,而且贵州的铝、磷、锑、锰、金、重晶石等矿产储量丰富。能源与矿产资源组合良好,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以及相关的加工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贵州应把发展和壮大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作为全省的一个重大战略来抓,在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高传统制造业的同时,重点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机械和重大成套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飞机及零部件、精细化工、半导体和计算机及通讯产品、新型建筑材料和环境保护类产品等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制造业,以此促进整个制造业及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可以充分发挥贵州的优势,让贵州的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特色的旅游业
贵州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等。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这无疑给贵州旅游业带来了巨大机遇。
贵州应抓住机遇,大力开发旅游产业。由于落后的交通设施制约着我省旅游业的发展,要改变当前的状况,必须改善交通条件,加快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还有建设好旅游区配套设施,包括旅游厕所、通讯、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合理规划布局,规范服务,提高旅业的服务质量,将少数民族风情与街区修建风格融为一体,打响贵州特色饮食文化等,突出我省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使旅游业快速发展,促进贵州的经济的蓬勃发展。
总而言之,国发[2012]2号文件已经为贵州的发展指明了指明的发展方向,但发展贵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过我相信在国发[2012]2号的指导和贵州人民的努力下,必定能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