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课后训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19:58
文档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与检测(二十八)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经济危机爆发后,物价暴跌,失业剧增,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国际关系日趋恶化,故选B项。答案:B2.(2016·河北省衡水中学月考试)《变形金刚
推荐度:
导读课后训练与检测(二十八)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经济危机爆发后,物价暴跌,失业剧增,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国际关系日趋恶化,故选B项。答案:B2.(2016·河北省衡水中学月考试)《变形金刚
课后训练与检测(二十八)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

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经济危机爆发后,物价暴跌,失业剧增,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国际关系日趋恶化,故选B项。

答案:B 

2.(2016·河北省衡水中学月考试)《变形金刚》影片中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美国水利工程——胡佛水坝。胡佛水坝是1931年联邦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年竣工。胡佛水坝表明(  ) 

A.胡佛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

B.胡佛在美国率先提出干预经济的主张

C.胡佛较好地解决了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问题

D.胡佛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依据材料“胡佛水坝是1931年联邦立项开始建设的”信息可知胡佛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6·山东济南高三调研)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他扮演了一个改良主义者的角色,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他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

B.他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C.他调和了美国社会的劳资矛盾

D.他以国家干预的方式完善了资本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性质。罗斯福新政的性质是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维护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正确;A项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不是改变了自由企业制度,而是加强了国家的干预指导,故B项错误;C项题干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

答案:D

4.(2016·广东韶关调研)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  )

A.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

B.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目的是消灭经济危机

解析:结合新政史实理解材料,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不能表述为“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经济”,故A项错误;B项在新政之前就是国家发展的方向,不能体现新政的特点,故B项错误;题干“不希望改变经济基础”体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故C项正确;新政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消除,故D项错误。

答案:C

5.(2016·江苏省南京市调研)“兹宣布,我国已存在可能导致广泛失业和产业解体的全国紧急状态,这使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深受其累,影响了公共福利,并损害了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美国国会通过了(  )

A.《紧急银行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财产税法》      D.《全国劳工关系法》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说明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本国工业和贸易的正常秩序,所以罗斯福提出《全国工业复兴法》,故B项正确。A项着重解决银行系统领域的问题;C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D项重点解决劳资领域的不平等问题。

答案:B

6.(2016·河北省百校联盟质检)下表是1934年和1935年美国粮食进口情况,其反映出(  )

名称1934年

1935年

牛肉(磅)

1382837684637
猪肉(磅)

6261482846005
黄油(磅)

53514421948458
玉米(蒲式耳)

81669434809120
小麦(蒲式耳)

333018813446009
未加工棉(磅)

732808436353324
A.罗斯福新政效果显著,农业逐步恢复

B.农产品市场恢复强劲,国内需求大增

C.罗斯福新政在农业领域成效是有限的

D.国家干预农业市场的恢复,鼓励进口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从表格数据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粮食大量进口,这说明美国的农业调整成效有限。故选C。

答案:C

7.(2016·河南省洛阳市期中考试)1933年罗斯福执政后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并下令美国银行扩大美元的发行量,美元发行量成倍甚至成几十倍猛增,此举产生的后果是(  )

A.加剧了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冲突

B.导致美国国际信用降低,出口低迷

C.导致美国出现物价飞涨,市场混乱

D.削弱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罗斯福新政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起到刺激出口的作用,美国的措施会加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冲突,故A项正确。

答案:A

8.如图所示的曲线反应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A、D只要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去分析排除。B项失业率在新政后迅速降到0,这与史实不符。联系新政中整顿金融的措施,C是合理的选择。

答案:C

9.(2016·广东省佛山揭阳联考)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出:“罗斯福新政就像一幢有好多房间的大厦,随时准备欢迎到访的客人,让他们能在这里找到安全感。”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  )

A.在理论上弥补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

B.在理论上否定了自由放任的经济运行模式

C.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克服经济危机的方法

D.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转提供了成功经验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一重大调整,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故D项正确。A、B项在材料中不能反映并且不符合事实;罗斯福新政不能“克服经济危机”, C项错误。

答案:D

10.(2016·北京市东城区一模)下列图表反映的是美国20世纪某一经济指数变化的情况,对a区间趋势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通货膨胀加剧,社会购买力下降

B.大量提供就业机会,导致失业减少

C.大量销毁农产品,导致价格降低

D.兴建公共工程,减少支出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A项表述与图中1930—1940年a区间的变化趋势不符;1933年开始的罗斯福新政采取“以工代赈”等提供就业机会的措施,导致失业率下降,与图中a区间的变化趋势相符,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大量销毁农产品是要提高产品价格,C项错误;兴建公共工程会增加支出,D项错误。

答案:B

11.(2016·山东省滨州市二模)罗斯福新政时期某艺术家的歌曲唱到:“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歌曲反映出当时(  )

A.美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

B.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C.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的处境

D.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阶级矛盾

解析:罗斯福新政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会出现“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苏维埃国家的现象,故B项正确。

答案:B

12.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经营的、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  )

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

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解析:根据“经营的、所有的公司”表明了该经营方式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故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2016·山东省德州市模拟)自由与平等是近代文明的两大价值。社会公正是自由和平等的调节器,通过公正实现二者的相对平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自由主义的引导下,18—19世纪的资本主义创造了工业和工业进步的巨大历史功绩。但是……突飞猛进的资本主义在碾碎了以出身为基础的封建性质的不平等之后,造就了新的巨大的社会差异。……与封建性质的以出身不同而决定的机会不平等相比,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的不平等所彰显的是结果的不平等。

——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

材料二 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与“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

——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

材料三 在1981年2月18日,(美国总统)里根向国会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中,就提出了大规模减税的建议。……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一些社会保障项目。

——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寻找自由与平等的最佳平衡点,是可以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必须做的。

——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8—19世纪自由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指出工业化时代的“不平等”所呈现出的新变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中注入了什么新的元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以解决“自由与平等”的平衡?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答案:(1)背景:工业兴起;启蒙运动的发展;英国的积极倡导。

变化:由出身不平等到社会财富分配、地位不平等;由机会不平等到结果不平等。

(2)元素:关注社会公正、平等问题,关注民众的社会保障问题。

措施: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规定工人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3)观点:伴随社会历史形势的发展,应不断调整社会,使自由和平等达到相对平衡。

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证明自由放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稳定了社会秩序。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干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自由和平等的再次平衡。

14.(2016·浙江绍兴高三调研)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各国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无情地打破一切道德和自然的界限,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大量使用雇工和女工。工人劳动条件和居住条件非常恶劣,还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工人居住区的贫困、疾病和道德沦丧令人触目惊心……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 605起,1842年3l 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材料三 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颁布,标志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它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援助、社会服务、老年伤残保险、医疗补助和孕、残儿童补助等六个方面,对于西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一度曾经功勋卓著:这项制度设置在不平等的雇佣结构中添加了调和剂,使社会阶级阶层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冲,从而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衰退、社会风险化等趋势,曾经的盛景渐渐消损,从而引起了西方学术界新的思考。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人的生存状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的社会原因。

(3)比较材料二、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答案:(1)状况:工人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劳动和居住条件恶劣并经常失业;疾病和道德沦丧令人触目惊心,犯罪率高;工人滋生反叛情绪,工人运动兴起。

(2)特点:有《济贫法修正案》等社会保障措施;但实行个人自愿原则,缺乏统盘考虑的保障制度。

原因:由于自由放任主义风靡,认为管得最少的就是最好的,主张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经济危机往往通过市场能自行解决。

(3)变化及影响:人民福利待遇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高福利使财政支出过大,赤字严重,引发通货膨胀;使企业税负增加,成本提高,抑制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与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出现有较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人产生了依赖心理;出现反对过度干预市场的新自由主义。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

文档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与检测(二十八)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经济危机爆发后,物价暴跌,失业剧增,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国际关系日趋恶化,故选B项。答案:B2.(2016·河北省衡水中学月考试)《变形金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