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章、节 | 二 | 课题 | 树之歌 | 课时 | 1课时 | 授课日期 | 9.5 | ||||
|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10 个生字,初步懂得形声字的特点,掌握新出现的词语。 (2)通过看图和学儿歌,能初步认识11 种树的形状,了解这些树的特点。 | ||||||||||
| 教学重点 | 学会10 个生字,着重了解大多数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 ||||||||||
| 教学难点 | 学会10 个生字,着重了解大多数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 ||||||||||
| 课 型 | 新授课 | 教学媒体 | 多媒体 | ||||||||
| 教学方法 | 讲解法 合作交流法 | ||||||||||
| 教 学 过 程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词卡,说树的名称。 2.指名读儿歌,读后评议。 二、按儿歌顺序,在读句学词过程中学字。 (一)先学形声字。 1.轻声读儿歌,划出含有“木”字旁的生字词指名说,并板书:杨榕梧 桐枫松柏棉桦 2.以“榕”字为例,学习“榕”字字音及构字特点。 (1)指名读榕(róng)拼音,提示两点:一是翘舌音,二是后鼻韵母。 (2)问:“榕”字是什么结构?左边是什么偏旁?右边是什么字? 小结:“榕”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字旁,与树木有关,有表义作用;右边是“容”字,是声旁,有表音作用。像这样的字叫形声字。 (3)读下面各字,并找出形声字在括号里打上“√”。(出示小黑板) yáng zhuàng tōng fēng sōng 杨( ) 壮( ) 桐( ) 枫( ) 松( ) bǎi mián shān huà guì 柏( ) 棉( ) 杉( ) 化( ) 桂( ) 指名说形声字,并划上“√”。 先同桌说后指名说上述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提问: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二)再学非形声字“杨、松、棉”。每一生字按下列步骤进行。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 ||||||||||
| 教 学 过 程 | (2)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的? 松(sōng):左边是“木”,右边是“公”字。(用部件方法记) 棉(mián):左边是“木”,右上是“白菜”的“白”,右下是“毛巾” 的“巾”。 (三)学习儿歌中三个生字“壮、季、暖”。 (1)读儿歌,找出有这三个字的句子; (2)读准字音,结合句子,理解意思,记住字形。 三、巩固本课生字。 1.读出本课哪些生字是“木”字旁?其中哪几个是形声字?这些形声字主要特点是什么? 2.用“树”字扩词,各说一句话。 如:树(大树)(枫树) 路边有许多大树。 春天,我们要多栽树。 秋天,枫树的叶儿红。 四、指导书写。 1.指导本课形声字的书写,可先以“榕”字为例,分析字形结构特点: 左窄右宽,左边“木”字旁写得瘦长,右边部分要写得紧凑些,匀称些。同 时,对照田字格,边分析,边指导,边范写。其余以此类推。 2.突出“暖”字进行指导。可先指名在“田”字格里试写后,就字的大 小、结构等进行评议、指导。 五、作业。 | ||||||||||
| 板 书 设 计 | |||||||||||
| 教 学 反 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