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液体压强复习(含答案)(知识点例题精选)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18:55
文档

液体压强复习(含答案)(知识点例题精选)

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及其有关计算产生的原因液体受_______作用,具有___________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方法:由于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故在探究时采用________法;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来反映,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转换法实验结论:①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______,液体内部向_______都有压强;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__.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_
推荐度:
导读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及其有关计算产生的原因液体受_______作用,具有___________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方法:由于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故在探究时采用________法;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来反映,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转换法实验结论:①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______,液体内部向_______都有压强;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__.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_
液体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及其有关计算

产生的原因液体受_______作用,具有___________

探究影

响液体

内部压

强大小

的因素

探究方法:由于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故在探究时采用________法;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来反映,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转换法

实验结论:①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______,液体内部向_______都有压强;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__.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__有关,在同一深度处,液体__________越大压强也越大

计算

公式

________-,其中ρ表示_______、h表示_______-

补充①由公式可知,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ρ 和液体深度h有关,而与液体的重力、容器的形状、底面积大小等因素无直接关系

②计算液体的压力、压强,一般先用p=ρgh计算压强,再用F=pS计算压力

【提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与液体的重力G的关系

  连通器

定义上端________,下端_________的容器

原理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___________的

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命题点1  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013·北海)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点拨:由题意知,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液面高度相同,可得出液体的体积关系,又知道液体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甲乙液体的密度关系,再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关系.

1.(2014·无锡)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此现象可说明(   )

A.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2014·酒泉)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

A. pA>pB>pC          B. pA<pB<pC     C. pA=pB=pC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比较水中A、B、C三点,水在_____点的压强最大,在______点的压强最小.

命题点2  液体内部压强有关计算

(2014·威海)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发的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在2012年6月27日进行了7 000 m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7 062 m,此处海水的压强约为_________Pa,此时“蛟龙号”每0.5 m2外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______N.(海水的密度取1×103 kg/m3,g取10 N/kg)

点拨:根据公式p=ρgh算出海水的压强;知道海水的压强,再根据公式p=FS变形求出所受海水的压力.

1.(2014·邵阳)2014年1月13日,我国“饱和潜水”首次突破300米,成功抵达深海313.15米处,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海水300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   )

(海水的密度取1×103 kg/m3,g取10 N/kg)

A.3×104 Pa            B.3×105 Pa      C.3×106 Pa            D.3×107 Pa

2.(2013·广西)2012年8月某地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当地水库堤坝坝底水深已达40 m,严重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此时堤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Pa.若该水库堤坝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2×105 Pa,则最多还允许水位_______m.(g取10 N/kg)

3.(2013·张家界)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 000 m,已顺利完成5 000 m级海试主要任务.(海水密度取1.0×103 kg/m3,g取10 N/kg)

(1)若“蛟龙”号以0.5 m/s的平均速度下潜100 min时,下潜深度是多少米?

(2)当“蛟龙”号下潜至5 000 m深度时,其壳体受到海水的压强多大?

命题点3  连通器

(2013·黑龙江)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方法归纳:判断是否是连通器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判断:(1)是否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2)当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是否是相平的.

1.(2013·莆田)厨房、卫生间的下水管既可排水又可堵臭.下列四个下水管示意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2.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__________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特点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是应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中考考查的热点内容,考查内容主要有: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的方法、实验结论的得出等.

 在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

(1)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来_________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

(2)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计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___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__有关.

点拨:压强计测量液体的压强时,靠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来体现压强的大小,液面高度差越大就表示液体压强越大;若压强计漏气,橡胶管中的气体和外界大气就是相通的,手压橡皮膜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变化;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多个,故在探究获得实验结论时一定用控制变量法.

(4)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酒精.老师告诉小明酒精的密度小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a、b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a和hb.她发现ha<hb.,于是认为b杯子中盛的是水.老师指出小明的实验过程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a、b两杯液体中,使h’a_____ h’b.(填“<”“=”或“>”),则____________的一定是水.

一、选择题

1.(2014·兰州)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2.(2014·自贡)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3.(2014·株洲)某同学在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左侧容器盛有密度已知的液体,右侧容器盛有待测液体.先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如图所示.下列操作必需的是(   )

A.应保持两容器内液面相同     B.尽可能将管内空气抽出

C.用刻度尺测量h1和h2         D.调节阀门K,改变h1和h2

4.(2013·自贡)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量不计),放入水面下16 cm处,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0.8×103 kg/m3的煤油,当塑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   )

A.12.8 cm    B.8 cm    C.20 cm    D.16 cm

5.(多选)(2014·潍坊)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C.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相等   D.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

6.(2013·柳州)如图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

A.高于B管中的水面              B.低于B管中的水面 

C.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二、填空题

7.(2013·郴州)一个水池中水的深度为3 m,池底有一个小孔,用面积为10 cm2的塞子刚好塞住.则池底受水的压强大小为________Pa,塞子受水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N.(g取10 N/kg)

8.(2014·滨州)我国“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7 000 m水深大关.“蛟龙”号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受水的压强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海水的密度1.03×103 kg/m3,“蛟龙”号在深7 000 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________Pa.(g取10 N/kg)

9.(2014·绵阳)一支长度为20 cm的试管装满了水,用橡皮塞将管口塞紧且管口朝上处于竖直状态,并保持静止.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 kg/m3,g取10 N/kg,则由于水受到重力而对试管底部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Pa,现将试管由竖直状态倾斜为与水平方向成45°角,则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2014·金华)一块实心的冰块,用细线拴住浸没在水中,如图,冰块熔化过程中(不考虑水蒸发和湿度影响,冰的密度0.9×103 kg/m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台秤的示数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2013·鄂州)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____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p乙.(填“>”“=”或“<”)

12.如图船闸中,仅阀门A打开,上游和闸室组成______;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3.(2013·衡阳)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_的关系.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两个图进行对比.

四、计算题

14.(2014·凉山)如图所示,在一个密闭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 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100 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00 cm2,高为12 cm,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液体压强

考点解读

考点1  重力  流动性  控制变量  压强  各个方向 相等  增大  密度  密度  p =ρgh   液体的密度  液体的深度

考点2  开口  连通  相同

各个击破

例1  B

题组训练  1.A  2.A  3.A  C

例2  7.062×107   3.531×107

题组训练  1.C  2.4×105   2  3.(1)t=100 min=6 000 s,由公式v=s/t得出下潜深度为:s=vt=0.5 m/s×6 000 s=3 000 m;

(2)当“蛟龙”号下潜至5 000 m深度时,其壳体受到海水的压强是:p=ρ海水gh′=1×103 kg/m3×10 N/kg×5 000 m=5×107 Pa.

例3  A

题组训练  1.C  2.连通器同一水平面上(或同一高度上;或同一水平线上)

实验突破

例(1)高度差  不漏气(2)浸没在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3)密度  深度

拓展训练(4)错误  =  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大

整合集训

1. D  2. C  3. C  4.C  5.AB  6.C  7. 3×104  30  8.增大  7.21×107   9. 2×103    减小10. 减小  不变  11.<  >  12.连通器  增大  13.(1)深度(2)无关(3)乙、丙

14.(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1=ρgh=1×103 kg/m3×10 N/kg×0.12 m=1.2×103 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1=p1S=1.2×1033Pa×100×10-4 m2=12 N;

(2)容器重:G1=mg=0.1 kg×10 N/kg=1 N;

水重:G2=ρgV=1×103 kg/m3×10 N/kg×1×10-3 m3=10 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2=G1+G2=1 N+10 N=11 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2=F2/S=11 N /1×10-2 m2=1.1×103 Pa.

文档

液体压强复习(含答案)(知识点例题精选)

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及其有关计算产生的原因液体受_______作用,具有___________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方法:由于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故在探究时采用________法;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来反映,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转换法实验结论:①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______,液体内部向_______都有压强;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__.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