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1)无论在哪一个位置的体力,在哪一个边界面上的面力,均为沿坐标轴正方向为正,反之为负。(2)边界面上的应力应是以在正坐标面上,方向沿坐标轴正方向为正,反之为负,在负坐标面上,方向沿坐标轴负方向为正,反之为负。
1-8 试画出题1-8图中的三角形薄板的正的面力和体力的方向。
2-7 在导出平面问题的三套基本方程时,分别应用了哪些基本假设?这些方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解答】(1)在导出平面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和几何方程时应用的基本假定是:物体的连续性,小变形和均匀性。
在两种平面问题( 平面应力、平面应变问题)中,平衡微分方程和几何方程都适用。
(2)在导出平面问题的物理方程时应用的基本假定是:物体的连续性,完全弹性,均匀性,小变形和各向同性,即物体为小变形的理想弹性体。
在两种平面问题(平面应力、平面应变)中的物理方程不一样,如果将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中的E换位,,就得到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
2-8 试列出题2-8图(a),题2-8图(b)所示问题的全部边界条件。在其端部边界上,应用圣维南原理列出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
【解】(1)对于图(a)的问题
在主要边界上,应精确满足下列边界条件:
在小边界(次要边界)y=0上,能精确满足下列边界条件:
在小边界(次要边界)上,有位移边界上条件:这两个位移边界条件可以应用圣维南原理,改用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来代替,当板厚时,
(2)对于图(b)所示问题
在主要边界上,应精确满足下列边界条件:
在次要边界上,应用圣维南原理列出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当板厚时,
在次要边界上,有位移边界条件:这两个位移边界条件可以改用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来代替
2-9 试应用圣维南原理,列出题2-9图所示的两个问题中OA边的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并比较两者的面力是否静力等效?
【解】(1)对于图(a),上端面的面力向截面形心简化,得主矢和主矩分别为,,。应用圣维南原理,列出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当板厚时,
(2)对于图(b),应用圣维南原理,列出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当板厚时,
所以,在小边界OA边上,两个问题的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相同,这两个问题为静力等效的。
2-10检验平面问题中的位移分量是否为正确解答的条件是什么?
【解】(1)用位移表示的平衡微分方程
(2)用位移表示的应力边界条件
(3)位移边界条件
2-11检验平面问题中的应力分量是否为正确解答的条件是什么?
【解】(1)平衡微分方程
(2)相容方程
。
(3)应力边界条件(假定全部为应力边界条件,)
/.
(4)若为多连体,还须满足位移单值条件。
2-13检验下列应力分量是否是图示问题的解答:
(a)题2-13图(a),。
(b)题2-13图(b),由材料力学公式,(取梁的厚度b=1),得出所示问题的解答:
。
又根据平衡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得出
。
试导出上述公式,并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解】按应力求解时,(本题体力不计),在单连体中应力分量必须满足:平衡微分方程、相容方程、应力边界条件(假设)。
(1)题2-13图(a),
1相容条件:将应力分量代入相容方程,教材中式(2-23)
,
不满足相容方程。
2平衡条件:将应力分量代入平衡微分方程
显然满足。
3应力边界条件:在边界上,
。
在边界上,
。
满足应力边界条件。
(2)题2-13图(b),由材料力学公式,(取梁的厚度b=1),
得出所示问题的解答:。又根据平衡微分俄方程和边界条件得出。试导出上述公式,并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1推导公式:
在分布荷载作用下,梁发生弯曲变形,梁横截面是宽度为1,高为h的矩形,其对z轴(中性轴)的惯性距,应用截面法可求出任意截面的弯矩方程和剪力方程分别为。
所以截面内任意点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
。
根据平衡微分方程的第二式(体力不计)
,
得到
。
根据边界条件
得 ,
所以 。
2相容条件:
将应力分量代入相容方程
。
不满足相容方程。
3平衡方程:
将应力分量代入平衡微分方程显然满足。
4应力边界条件:
在主要边界上,应精确满足下列边界条件:
自然满足。
在x=0的次要边界上,外力的主矢量,主矩都为零。有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
在次要边界上,。这两个位移边界条件可以改用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来代替。
所以,满足应力的边界条件。
显然上两图中的应力分量都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但不满足相容方程,所以两题的解答都不是问题的解。
2-15设已求一点处的应力分量,试求:
(a)
(b)
【解】根据教材中式(2-6)和可分别求出主应力和主应力的方向:
(a)
(b)
2-17设有矩形截面的悬臂梁,在自由端受有集中荷载F,如题2-17图所示,
体力不计,试根据材料力学公式,写出弯应力和切应力的表达式,并取挤压应力,然后证明,这些表达式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相容方程,再说明,这些表达式是否表示正确的解答。
【解】(1)矩形悬臂梁发生弯曲变形,任意横截面上的弯矩方程为,横截面对z轴(中性轴)的惯性距为,根据材料力学公式,弯应力;该截面上的剪力为,剪应力;并取挤压应力。
(3)经验证,上述表达式能满足平衡微分方程
也能满足相容方程
。
再考察边界条件:在的主要边界上,应精确满足应力边界条件:
能满足。
在次要边界x=0上,列主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
满足应力边界条件。
在次要边界,列出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
满足应力边界条件。
因此,它们是该问题的正确解答。
3-2取满足相容方程的应力函数为:试求出应力分量(不计体力),画出题3-2图所示弹性体边界上的面力分布,并在次要边界上表示出面力的主矢量和主矩。
【解】(1)应力函数,得应力分量表达式
。
在主要边界上,即上、下边,面力为
。
在次要边界上,面力的主矢量和主矩为
弹性体边界上的面力分布及在次要边界上面力的主矢量和主矩如解3-2图(a)所示。
(2)应力函数,得应力分布表达式
。
在主要边界上,即上、下边,面力为
。
在次要边界上,面力的主矢量和主矩为
弹性体边界上的面力分布及在次要边界上面力的主矢量和主矩如解3-2图(b)所示。
(4)应力函数,得应力分量表达式
。
在主要边界上,即上、下边,面力为
在次要边界上,面力的主矢量和主矩为
弹性体边界上的面力分布及在次要边界上面力的主矢量和主矩如解3-2图(c)所示。
3-3试考察应力函数能满足相容方程,并求出应力分量(不计体力),画出题3-3图所示矩形体边界上的面力分布(在次要边界上表示出面力的主矢量和主矩),指出该应力函数所能解决的问题。
【解】(1)相容条件
将代入相容方程,显然满足。
(2)应力分量表达式
。
(3)边界条件:在的主要边界上,应精确满足应力边界条件
。
在次要边界上,应用圣维南原理,可列出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
, (a)
, (b)
(c)
对于如图所示矩形板和坐标系,当板内发生上述应力时,由应力边界条件式(a)、(b)、(c)可知上边、下边无面力;而左边界上受有铅直力;右边界上有按线性变化的水平面力合成为一力偶,和铅直面力。所以,能解决悬臂梁在自由端受集中力作用的问题。
4-2 试导出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系中位移分量的坐标变换式。
【解】参看图,位移矢量是服从几何加减运算法则的。
位移矢量为d,它在(x,y)和坐标系中的分量分别表示为,所以
(a)
写成矩阵形式
(b)
所以
(c)
若写成一般形式,则位移分量的变换关系为
或
。
4-14设有一刚体,具有半径为R的圆柱形孔道,孔道内放置外半径为R而内半径为r的圆筒,圆筒受内压力为q,试求圆筒的应力。
【解】本题为轴对称问题,故环向位移,另外还要考虑位移的单值条件。
(1)应力分量
引用轴对称应力解答,教材中式(4-11)。取圆筒解答中的系数为A,B,C,刚体解答中的系数为,由多连体中的位移单值条件,有
B=0 , (a)
。 (b)
现在,取圆筒的应力表达式为
,。(c)
刚体的应力表达式
。 (d)
考虑边界条件和接触条件来求解常数和相应的位移解答。
首先,在圆筒的内面,有边界条件,由此得
。 (e)
其次,在远离圆孔处,应当几乎没有应力,于是有
,
由此得
(f)
再次,圆筒和刚体的接触面上,应当有
。
于是有式(c)及式(d)得
。
(2)平面应变问题的位移分量
应用教材中式(4-12)的第一式,稍加简化可以写出圆筒和刚体的径向位移表达式
(h)
(i)
刚体的径向位移为零,在接触面上,圆筒与刚体的位移相同且都为零,即
。
将式(h)和式(i)代入,得
方程在接触面上的任意点都成立,取任何值都成立,方程两边的自由项必须相等,于是得
简化并利用式(f),得
。 (j)
(3)圆筒的应力
把式(j)代入式(e),得
,。
圆筒的应力为
,。
4-15在薄板内距边界较远的某一点处,应力分量为,如该处有一小圆孔,试求孔边的最大正应力。
【解】(1)求出两个主应力,即
。
原来的问题变为矩形薄板在左右两边受均布拉力q而在上下两边受均布压力q,如图所示。
应力分量代入坐标变换式,教材中式(4-7),得到外边界上的边界条件
(a)
(b)
在孔边,边界条件是
(c)
(d)
由边界条件式(a)、(b)、(c)、(d)可见,用半逆解法时,可假设为的某一函数乘以,而为的另一函数乘以。而
,。
因此可假设
。
将式(e)代入相容方程,教材中式(4-6),得
。
删去因子以后,求解这个常微分方程,得
,
其中A,B,C,D为待定常数,代入式(e),得应力函数
,
由应力函数得应力分量的表达式
将上式代入应力边界条件
由式(a)得
(g)
由式(b)得
(h)
由式(c)得
(i)
由式(d)得
(j)
联立求解式(g)——(j),并命,得
。
将各系数值代入分量的表达式,得
沿着孔边,环向正应力是
。
最大环向正应力为。
6-2如题6-2图所示一平面平应状态下的三结点等边三角形单元,其边长为。
(1)试求出应力转换矩阵S及单元劲度矩阵k。
(2)试求出k中的每行之和及每列之和,并说明原因。
(3)设单元发生结点位移或发生结点位移
,试求单元中的应力,并说明其原因。
(4)设该单元在jm边上受有线性分布的压力,其在j点及m点的集度分别为,试求等效结点荷载。
【解】(1)在所选的坐标系中
应用教材中式(6-19)及(6-20),得
应用教材中式(6-32)和(6-33),得该单元的应力转换矩阵
(a)
应用教材中式(6-37)及(6-38),得单元的劲度矩阵
。
(2)求得式(b)中每一行(或列)的元素之和为零(其第一、三、五个元素之和或第二、四、六个元素之和也为零)。
因为k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表示,发生单位结点位移时所引起的结点力。而各个节点的位移都相同,说明单没有发生形变,即不会引起结点力。
(3)设单元发生结点位移此时,单元作平移,则三角
形内不产生应力和应变,从而结点力为零;但单元发生结点位移
,单元作转动,从而结点力也为零。
(4)单元在jm边上受有线性分布的压力,在j点及m点的集度分别为(可假设
),此时,相当于有均布荷载和三角形分布荷载(在j点集度为0,m点集度为)同时作用在jm边上。
1在均布荷载的作用下,x方向的均布面力为;y方向的均布面力为。由教材中式(6-45)求得的结点荷载为
应用教材中式(6-22)中的第二式及式(6-21)中的第三式,得
。
所以,有
(c)
2在线性分布荷载(j点集度为0,m点集度为)的作用下,m点x方向的面力为,y方向的均布面力为。由教材中式(6-45)求得的结点荷载为
(d)
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在jm上,两点的形函数有,根据教材式(6-22)的第二式,
。
代入式(d),得
(e)
将式(c)和(e)中对应项相加,得
如果设,可得相同的结果。
6-5对于如题6-5图所示的结构,试求整体劲度矩阵K中的子矩阵。
【解】结构是对称的,只取下半部分进行研究,如解6-5图所示,在2,5,8结点设置了铅直支座。单元的局部编码与整体编码1,2,4,5,7,8对应如下:
| 单元号 | Ⅰ | Ⅱ | Ⅲ | Ⅳ |
| 局部编码 | 整体编码 | |||
| 4 | 8 | 1 | 5 | |
| 8 | 4 | 5 | 1 | |
| 7 | 5 | 4 | 2 | |
。(a)
应用公式求整体劲度矩阵K中的子矩阵分别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