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题目为往年考题,请结合所给期末复习概念题知识点总结进行学习。
判断题参
1.图示悬臂梁截面A的弯矩值是ql2。 ( × )
2.图示梁AB在所示荷载作用下A截面的弯矩值为。( × )
3.图示悬臂梁截面A的弯矩值是ql2。 ( × )
4.图示梁AB在所示荷载作用下A截面的剪力值为。( √ )
5.
6.静定多跨梁中基本部分、附属部分的划分与所承受的荷载无关。(√ )
7.静定多跨梁中基本部分、附属部分的划分与杆件的刚度有关。( × )
8.基本附属型结构的计算顺序是:先计算附属部分后计算基本部分。 ( √ )
9.一般来说静定多跨梁的计算顺序是,先基本部分后附属部分。( ×)
10.基本附属型结构力的传递顺序是:从附属部分到基本部分。 ( √ )
11.图示多跨静定梁仅AB段有内力。( √ )
12.图示多跨静定梁仅FD段有内力。(╳ )
13.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是正确的。(╳ )
14.6.图示刚架CD部分的内力为零( √)
15.7.图示刚架,AB部分的内力为零。( √ )
16.桁架结构在结点荷载作用下,杆内只有剪力。( × )
17.在理想桁架结构中,杆件内力不是只有轴力。(× )
18.实际桁架的内力只有轴力(× )
19.理想桁架的内力只有轴力(√ )
20.在结点荷载作用下,桁架结构中的杆件内力只有轴力。( √ )
21.桁架中的零杆是多余的,应该去掉。( × )
22.求桁架内力时截面法所截取的隔离体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点。( √ )
23.某荷载作用下桁架可能存在零杆,它不受内力,因此在实际结构中可以将其去掉。( ╳ )
24.11.图示桁架中FN1=0。(╳ )
25.( √ )
26.图示为刚架的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处的转角。
( × )
27.图示为刚架的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处的竖向位移。( √ )
28.图示为梁的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B两点的相对线位移。
( √ )
29.图示为梁的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点的水平线位移(√ )
30.结构位移计算利用的是虚功原理中的虚力原理。(√ )
31.依据静力平衡条件可对静定结构进行受力分析,这样的分析结果是唯一正确的结果。
( √ )
32.支座移动时静定结构发生的是刚体位移。 ( √ )
33.在温度变化或支座位移的作用下,静定结构有内力产生 。( × )
34.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可以产生内力。( × )
35.温度变化时静定结构中的杆件截面发生变形。 ( √ )
36.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截面发生变形并产生内力。( × )
37.在温度变化或支座位移的作用下,静定结构有位移产生 。( √ )
38.在温度变化与支座位移因素作用下,静定结构有内力和位移产生。 ( ╳ )
39.
40.静定结构的内力和反力与杆件截面的几何尺寸有关。 ( × )
41.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材料的性质无关。( √ )
42.静定结构的内力与刚度有关。(× )
43.当结构中某个杆件的EI为无穷大时,其含义是这个杆件无弯曲变形。( √ )
44.当结构中某个杆件的EA为无穷大时,其含义为这个杆件无轴向变形。( √ )
45.图示两根梁的内力相同,变形也相同。( ╳ )
46.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n=3。 ( √ )
47.图示结构有两次超静定。( × )
48.超静定次数一般不等于多余约束的个数。( × )
49.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平衡条件得到的( × )
50.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是唯一的。( × )
51.同一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不是唯一的。( √ )
52.力法典型方程的等号右端项不一定为0。 ( √ )
53.力法的基本方程使用的是位移条件;该方法只适用于解超静定结构。( √ )
54.力法计算的基本体系不能是可变体系。( √ )
55.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基本结构一定是几何不变的。(√ )
56.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力法方程代表的位移条件相同。(× )
57.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则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数值也不同。( √ )
58.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最后结果是相同的。( √ )
59.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所得到的最后弯矩图也不同。(×)
60.在力法计算时,多余未知力由位移条件来求,其他未知力由平衡条件来求。( √ )
61.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时,虚设力状态可以在力法的基本结构上设。( √ )
62.图示(a)(b)两个结构中,A端的支座反力完全相同。( √ )
63.图示两个单跨梁,同跨度同荷载。但横截面形状不同,故其内力也不相同。(× )
.计算受弯杆件时不考虑其轴向变形,则杆件轴力为0.( × )
65.在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布与各杆刚度的绝对值有关。( × )
66.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材料的性质无关。 ( × )
67.超静定结构的内力状态与刚度有关。( √ )
68.超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可以产生内力。 ( √ )
69.超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可以产生内力。 ( √ )
70.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材料的性质无关。( × )
71.超静定结构的内力状态与刚度有关。( √ )
72.温度改变在静定结构中不引起内力;温度改变在超静定结构中引起内力。( √ )
73.超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可以产生内力。(√)
74.温度改变对超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和反力。( × )
75.支座位移引起的超静定结构内力,与各杆刚度的相对值有关。 ( × )
76.由于支座位移超静定结构产生的内力与刚度的绝对值有关。( √ )
77.( × )
78.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的基本未知量是3。 ( × )
79.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超静定次数有关,位移法不能计算静定结构。( × )
80.如果位移法基本体系的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等于零,则基本体系就与原结构受力一致,但变形不一致。( × )
81.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静定结构。( × )
82.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超静定结构。( √ )
83.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附加刚臂上的反力矩是利用结点平衡求得的。( √ )
84.位移法的基本结构不是唯一的。 ( × )
85.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法基本结构是唯一的。( √ )
86.位移法的基本体系是一组单跨超静定梁。( √ )
87.位移法的基本方程使用的是平衡条件,该方法只适用于解超静定结构。( × )
88.位移法只能用于超静定结构。( × )
.位移法可用来计算超静定结构也可用来计算静定结构。( √ )
90.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主系数恒为正值,副系数恒为负值。(× )
91.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是外因作用下附加约束上的反力。(√ )
92.用位移法计算荷载作用下的超静定结构,采用各杆的相对刚度进行计算,所得到的节点位移不是结构的真正位移,求出的内力是正确的。( √ )
93.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对称轴穿过的截面只有反对称的内力。( √ )
94.图(a)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作用,利用对称性可简化为图(b)来计算。 ( √ )
95.( 错 )
96.图(a)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作用,利用对称性可简化为图(b)来计算。 ( √ )
(a) (b)
97.图a为一对称结构作用对称荷载,利用对称性简化的半边结构如图b所示。(× )
(a) (b)
98.图(a)对称结构利用对称性可简化为图(b)来计算。 ( × )
(a) (b)
99.力矩分配法适用于所有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 )
100.力矩分配法仅适用于连续梁的计算。( × )
101.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 √ )
102.力矩分配法适用于无线位移的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
103.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和有侧移刚架。(× )
104.能用位移法计算的结构就一定能用力矩分配法计算。(× )
10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于每一结点各杆端分配系数总和为1,则表明分配系数的计算无错误。 ( × )
106.在力矩分配法中,结点各杆端分配系数之和恒等于1。( √ )
107.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于某结点各杆端的力矩分配系数之比等于各杆端转动刚度之比。( √ )
108.分配系数表示A节点作用单位力偶时,AB杆A端所分担得的杆端弯矩。(√)
109.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传递系数与该杆件的远端支撑条件有关。( √ )
110.在力矩分配法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1 。 ( × )
111.在力矩分配法中,当远端为固定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1 。 ( × )
112.当AB杆件刚度系数时,杆件的B端为定向支座。 ( × )
113.当AB杆件刚度系数时,杆件的B端为固定支座。( × )
114.在力矩分配法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1。( × )
115.在力矩分配法中,当远端为固定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1。 ( )
116.在力矩分配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0。( × )
117.在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中,可以同时放松所有不相邻的结点以加速收敛速度。( √ )
118.在力矩分配法中,规定杆端力矩绕杆端顺时针为正,外力偶绕节点顺时针为正。(√)
119.影响线的横坐标是单位荷载的位置。(√ )
120.( × )
121.弯矩影响线竖坐标的量纲是长度。( √ )
122.静定结构的内力和反力影响线是直线或者折线组成。(√ )
123.静定结构弯矩影响线是由直线段组成的。(√ )
124.静定结构剪力影响线是由直线段组成的。(√ )
125.从形状上看连续梁影响线是曲线段图形。( √ )
126.图示影响线是A截面的弯矩影响线。(√ )
127.图示结构A截面弯矩影响线在A处的竖标为l。 ( × )
128.图示结构A截面弯矩影响线在B处的竖标为( √ )
129.图示结构A截面剪力影响线在B处的竖标为1。 ( √ )
130.图示结构A截面剪力影响线在B处的竖标为1。 ( × )
131.图示结构A截面剪力影响线在B处的竖标为0。 ( √ )
132.图示简支梁支座反力FyB的影响线是正确的。( × )
133.图示影响线是C截面的弯矩影响线。(√ )
134.图示结构影响线的 AC 段纵标为零 。 ( √ )
135.图示结构ME影响线的 AC 段纵标为零 。 ( √ )
136.在结构动力计算中,两质点的振动体系,其振动自由度一定为2。 ( × )
137.在结构动力计算中,1质点的振动体系,其振动自由度一定为1。 ( × )
138.在结构动力计算中,四质点的振动体系,其振动自由度一定为4。 ( × )
139.(√ )
140.在结构动力计算中,振动体系的振动自由度等于质点的数目。 ( × )
141.在结构动力计算中,振动体系的质点数目与振动自由度不一定相等。 (√ )
142.一般情况下,振动体系的振动自由度与超静定次数无关。( √ )
143.具有集中质量的体系,其振动自由度就等于其集中质量数。( × )
144.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参数是振动质点的振幅。(× )
145.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参数是振动质点的数目。(× )
146.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参数是结构的自振频率。(√ )
147.结构的自振频率与干扰力无关。( √ )
13.结构的自振频率与结构所受的外荷载大小相关。( × )
148.结构的自振频率与结构中某杆件的刚度有关。(√ )
149.结构的自振频率与结构中某杆件的刚度无关。(× )
150.结构的自振频率与质量、刚度及荷载有关。( × )
151.干扰力只影响振动质点振幅,不影响结构的自振频率。 ( √ )
152.外界干扰力既不改变体系的自振频率,也不改变振幅。(× )
153.自由振动过程中无外荷载作用。( √ )
154.无阻尼单自由体系的自由振动是简谐振动,所以它是简谐荷载引起的。(× )
155.由于弱阻尼,结构的自由振动不会衰减。 (×)
156.弱阻尼自由振动是一个衰减振动。( √ )
157.结构由于弱阻尼影响自振频率会变小。 ( × )
158.动力系数总是大于1的。( × )
159.动位移幅值总是发生在动荷载最大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