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中的运用
编制人:***
编制项目:民航华东局业务用房改扩建工程
编制日期:2008年9月10日
QC方法在虹桥机场室外道路工程
施工中的运用
---------------运用QC活动汇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业务用房改扩建工程,工程位于空港一路东侧,迎宾二路南侧,虹桥机场河西侧,建筑面积为21129m²,地下室8120.6 m²。建筑高度为31.95米,本工程为二类高层建筑类型,地下室顶板为绿化并有环形道路。
1.1)选题理由
本工程为我公司在机场施工的第一个工程,质量的优劣对于我公司在机场以后工程乃至上海业务将起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达到优良标准,因本工程业主为民航管理局对本工程室外道路质量要求较高,考虑到其他工程中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例如接缝不密实、道路表面出现裂纹等影响施工质量,这些问题不但增加了后期维修的难度,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影响工程的进度计划和质量观感。为了解决这一质量通病,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运用QC方法控制室外道路的质量,寻找质量通病的控制方法,确保每个环节受控,我们决定成立QC小组,专题实施这项工作。
1.2)QC小组简介
我QC小组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小、实、活、新”作为活动宗旨,充分发扬团结拼搏、求实创新、敬业奉献、勇创一流的精神。
| 小组简介 | |||||
| 小组名称 | 中建八局民航华东管理局业务用房改扩建工程项目部QC小组 | ||||
| 成立时间 | 2008年5月2日 | 活动时间 | 2008.5.2—2008.8-20 | ||
| 平均年龄 | 29岁 | 接受QC教育时间 | 68小时/年 | ||
| 成员简介 | |||||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职 称 | 组内 职务 | 项目职务 |
| 韩淼兵 | 男 | 29 | 助工 | 组长 | 项目经理 |
| 胡亮 | 男 | 27 | 助工 | 副组长 | 技术经理 |
| 男 | 34 | 施工员 | 组 员 | 栋号长 | |
| 卓振宇 | 男 | 22 | 施工员 | 组 员 | 栋号长 |
| 蒋文早 | 男 | 35 | 质检员 | 组 员 | 质检员 |
| 活动安排 | |||||
| 序号 | 活动内容 | 活动次数 | 参加 人数 | 目的 | |
| 1 | PDCA专题知识讲座 | 14次(每周一次) | 10 | 了解PDCA循环原理 | |
| 2 | QC阶段活动 | 10次(每10天一次) | 11 | 提高认识,掌握工业操作标准 | |
| 3 | 现场QC讨论 | 28次(每周两次) | 11 |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
| 4 | 阶段QC总结 | 14次(每周一次) | 11 | 总结经验,统一管理和实施 | |
1、全面强化质量意识,提高QC管理水平,确保室外道理的工程质量,消除质量通病。
2、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室外道路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
三、前期工作
3.1)针对项目合理组建项目管理机构,认真编制施工过程中措施规划
合理组建项目管理机构,抓好岗位建设。项目管理机构是公司派驻现场,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实施监督管理的机构,项目监理机构必须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等组建,人员配置要专业齐全、结构合理,数量满足监理现场需要,并在现场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同时,要加强现场岗位建设和形象建设,完善现场管理制度和办法,规范监理人员的行为,保证监理人员能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监理机构的工作效率。
3.2 )针对工程特点编制施工过程中措施规划
措施规划是项目管理机构对工程实施监理的指导性文件,措施规划编制的完善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管理的实施。在工程开工前,要组织管理人员针对室外道路施工特点、规模进行编制,明确管理过程中“三大控制”的程序、措施、方法,并在实施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措施规划的内容和要求组织管理工作。
3.3)做好工程开工前准备工作
3.3.1)材料准备
(1)、模板
道路模板采用50mm厚脚手板,圆弧道路用18mm覆膜模板,模板需进行开槽加工,模板后部加设两根50*100木方进行加固。
(2)、钢筋
本工程钢筋为1、2级钢筋两种,道路施工时纵向每6米设缩缝一道,边缘处设置2Φ12钢筋。每60米设伸缝一道,传力杆Φ20@300。
(3)、道路混凝土
路面为C30混凝土。
(4)、塑料薄膜布养护
道路养护:采用不透水、气的薄膜布(如塑料薄膜布)养护。
(5)、泡沫板及聚氨酯
室外道路每侧预留25mm缝隙,在侧石与道路缝隙内塞泡沫板及聚氨酯。
3.3.2)强化技术交底组织讨论防止质量通病施工措施工作
图纸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工程开工前项目管理机构要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工程图纸与项目有关的规范标准、工艺技术条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同时,要组织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检查施工图纸中的“错、漏、碰、缺”,力争把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减少因图纸问题对工程质量、进度的影响。
四、活动过程
4.1)第一个PDCA循环
按照QC小组活动计划,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如下问题影响施工质量:
| 项次 | 检查内容 | 不合格点数 | 百分比 | 累计百分比 |
| 1 | 两侧道路模板跑模 | 5 | 31% | 31% |
| 2 | 路面切缝不直 | 4 | 25% | 56% |
| 3 | 道路面层有裂纹 | 4 | 25% | 81% |
| 4 | 两板自由沉降较大 | 3 | 19% | 100% |
| 合计 | 16 | 100% | ||
对巴雷特图进行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是:脚手板加固不牢固,出现了跑模现象。
应用因果分析,找出跑模的主要原因。
(1) 原因分析
经排列分析“木模板出现跑模现象”为A类因素,是影响室外道路截面尺寸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
(2) 要因分析
针对末端因素,我们组织了由项目部班组、技术骨干及质检员等参加的要因分析会议,对末端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
| 序号 | 末端因素 | 验 证 情 况 | 责任人 | 验证人 | 是否要因 |
| 1 | 人员质量意识不强 | 人员重生产、轻质量 | 胡亮 | 韩淼兵 | 是 |
| 2 | 技术指导不到位 | 施工人员对交底理解不足 | 胡亮 | 韩淼兵 | 是 |
| 3 | 施工方案不完善 | 增强方案针对性 | 胡亮 | 韩淼兵 | 是 |
| 4 | 奖罚制度落实不到位 | 奖罚措施落实不了 | 胡亮 | 韩淼兵 | 否 |
| 序号 | 主要因素 | 措 施 | 执行人 | 完成 时间 |
| 1 | 人员质量意识不强 | 1、先从项目领导开始,重视质量管理,提高整个项目管理人员质量意识; 2、制定项目技术管理条例,内容涉及整个施工工艺各个环节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明确奖罚规定; 3、对分包队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 胡 亮 | 6.20 |
| 2 | 责任心不强 | 1、提高各个层次管理人员思想素质; 2、责任分解,做到人尽其责,责任明确; | 胡 亮 | 6.22 |
| 3 | 技术指导不到位 | 1、组织施工班组进行专项交底; 2、现场先做工序样板,组织学习和现场指导; 3、实施集中培训,让班组充分掌握操作工艺; | 胡亮 | 6.20 |
| 4 | 施工方案不完善 | 1、根据工程特点讨论方案可行性; 2、增强方案针对性{1、特别是加固施工措施方法)。2、使用强度更高的黑色镜面模板作为圆弧模板使用材料(用木模做圆形时,在模板外侧开宽8mm小口,厚8mm,方便弯曲成型) | 胡亮 | 6.20 |
(4)对策实施
采取以上措施,先从质量管理上下工夫,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从体系上保证质量通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严格推行工程质量目标管理,时刻按局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要求控制施工过程,真正做到确保每道工序受控。以上质量通病得到切实改善,检查结果如下:
| 项次 | 检查内容 | 不合格点数 | 百分比 | 累计百分比 |
| 1 | 道路面层有裂纹 | 3 | 33% | 33% |
| 2 | 两板自由沉降较大 | 3 | 33% | 66% |
| 3 | 路面切缝不直 | 2 | 22% | 88% |
| 4 | 两侧道路模板跑模 | 1 | 12% | 100% |
| 合计 | 9 | 100% | ||
由上图分析可知,柱身变形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项目,转下一个循环。
2、第二个PDCA循环
(1)要因分析
| 序号 | 质量问题 | 主要因素 |
| 1 | 道路面层有裂纹 | 混凝土自身配合比问题及养护不及时。 |
| 2 | 两板自由沉降较大 | 室外道路下部土方压实不合格,Φ20传力杆安装间距较大。 |
| 3 | 路面切缝不直 | 未事先弹线,工人质量意识淡薄。 |
| 序号 | 主要因素 | 措 施 | 执行人 | 完成时间 |
| 1 | 混凝土自身配合比问题及养护不及时 | 制定与可行的配合比给混凝土供应商,提高混凝土防裂性能(具体详见表4.1所示;加强养护管理力度 | 胡亮 | 6.25 |
| 2 | 室外道路下部土方压实不合格,Φ20传力杆安装间距较大 | 加强土方压实度的管理并及时进行环刀试验,Φ20传力杆间距控制在300mm(加装套管),详见图4.2所示; | 胡亮 | 6.27 |
| 3 | 施工人员未事先弹线,工人质量意识淡薄 | 派专职人员加强此环节监控力度,提高工人施工水平 | 胡亮 | 6.28 |
| 名称 | 水泥 | 砂 | 石 | 水 | 外加剂 | 掺和料 | 掺和料 | 矿粉 |
| 品种、规格 | 42.5 | 中砂 | 5-25mm | 自来水 | ZK-9011 | 粉煤灰 | HEA | S95 |
| 每立方用量(㎏/m3) | 205 | 820 | 1004 | 143 | 4.1 | 40 | 88 |
(3)实施对策
实施上述措施后,“道路面层有裂纹、两板自由沉降较大”得到很好的控制,结果如下:
| 项次 | 检查内容 | 不合格点数 | 百分比 | 累计百分比 |
| 1 | 两侧道路模板跑模 | 1 | 33% | 33% |
| 2 | 两板自由沉降较大 | 1 | 33% | 66% |
| 3 | 路面切缝不直 | 1 | 34% | 100% |
| 合计 | 3 | 100% | ||
通过两次循环,整个室外道路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质量通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达到了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五、活动成果
1、本工程业主对室外道路质量要求较高,并请来机场跑道专业监理进行监督管理,经过两次循环并消化,室外道路实现了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的目标。
2、通过QC小组的一系列活动,使我们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提高了一定的管理水平,同时有效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整个室外道路施工得到业主、监理、质检站和设计院的好评。
六、总结回顾及今后打算
通过本次QC活动我们胜利地完成了预期目标,提高了专业知识及施工经验,并增进了项目部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使项目部施工人员在技术和管理上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我们将继续运用QC的全面管理理论,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质量通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