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建立一个SPSS系统数据文件,内容是心理学系99级全班共24名同学的有关
信息。每个同学包括姓名、学号、性别、年龄、民族、所在省份、来源于
城市、乡镇还是农村、入学年月、所在院系、年级、住处、寝室电话、是
否有电脑。相关变量信息如下:
姓名:name
学号:
性别:gender 建立数值标签,2为女 1为男
年龄:
民族:race
所在省份:province
来源于城市、乡镇还是农村?from 1为农村,2为乡镇,3为城市
入学年月:time
每年秋季开学交费情况:fee
所在院系:depart
年级:grade 1为2000,2为99,3为98,4为97
住处:adress
寝室电话:telphone
是否有电脑:computer 2没有,1有
所有变量均要求建立有关标签以说明变量名含义。所有变量值都要求居
中对齐。对于不知道的信息,字符串变量值记为“不知道”,数值型变
量记为0,将它们定义为缺失值。
新文件建立好之后,按下列路径和文件名存盘:d:\\psych_99\\...\\psych_99.sav
(...是指自己的子目录,比如d:\\psych_99\\dxf\\psych_99.sav)
2.打开d:\\psych_99\\...\\psych_99.sav,先删掉变量age、from和computer;然后将
变量id换到变量time之后。女生删掉所有男生的数据,结果按下列路径和文件
名存盘:d:\\psych_99\\...\\psych99_f.sav;男生删掉所有女生数据,结果按下列
路径和文件名存盘:d:\\psych_99\\...\\psych99_m.sav。再打开d:\\psych_99\\...
\\psych_99.sav,分别以spss/pc+(*.sys)格式, Excel(*.xls)格式,dBase IV(*.dbf)
Fixed ASCII(*.dat)格式存盘。路径为d:\\psych_99\\...\\psych_99.sys (.xls等)。
注意,将第二次打开psych_99.sav,然后以各种格式另存的相关语法程序按下列
路径和文件名存盘:d:\\psych_99\\...\\psych99_save.sps。
3.打开C:\\Program Files\\SPSS\\Employee data.sav,再以Fixed ASCII(*.dat)格式存盘,
路径和文件名为d:\\psych_99\\...\\Employee data.dat。在Employee data.dat文件中,
数据含义和格式信息如下:
变量 起始列 结尾列 格式
ID 1 4 F4.0 身份号码
GENDER 5 5 A1 性别,m为男,f为女
BDATE 6 13 Adate8 出生日期
EDUC 14 15 F2.0 教育水平(受教育的年数)
JOBCAT 16 16 F1.0 工作职位,1为职员,2为管理人员,3为经理
SALARY 17 24 Dollar8.0 现在的薪水
SALBEGIN 25 32 Dollar8.0 刚开始工作的薪水
JOBTIME 33 34 F2.0 进入公司以来工作的时间(月份为单位)
PREVEXP 35 40 F6.0 进公司前的工作时间
MINORITY 41 41 F1.0 是否少数民族
每一行数据表示一个CASE。按上述说明将Employee data.dat文件读入到SPSS中(不读入PREVEXP这
个变量),然后给每个变量加标签以及有关变量值加值标签。结果存为ddata.sav。
《SPSS基础与应用》练习二
1.现有一份心理学实验的结果。相关文件为A:\\result.dat。每10个数据为一
个被试的结果。数据含义如下:
第1到5个数据是集中注意下的结果,第6到10个数据是分散注意下的结果。
变量名依次记为F_arc1,F_arc2,F_arc3,F_arc4,F_arc5,D_arc1,D_arc2,
D_arc3,D_arc4,D_arc5。
将该数据读入到SPSS中,以下列路径和文件名存盘A:\\...\result.sav。
(...表示自己的子目录)
2.现有一份调查研究的数据,相关文件为A:\教育97.txt。数据含义如下:
每两行表示一个被试的数据;第一行为被试基本情况,第二行为被试在40个
题目上的得分(1-5分)。
第一行:
第一列数据为被试是否独生子女; 1为是,2为否。变量名记为alone
第二列数据为被试的性别;1为男,2为女。变量名记为gender
第三列数据为被试的来源;1为城市,2为乡镇,3为农村。变量名记为from
第二行:
第一列到第40列数据分别是被试在40题上的得分。
1为总是如此,2为经常如此,3为有时如此,4为偶尔如此,5为从不如此
变量名依次记为 t1,t2...t40。
将该数据读入到SPSS中,给有关变量和变量值定义好标签。以如下路径和
文件名存盘:A:\\...\\Edu_97.sav。
3.一份EXCEL2000编辑的数据文件,A:\\Employee data.xls,现在需要读入到
SPSS中进行统计分析。读入后将结果存为A:\\...\\Employee data.sav。
《SPSS基础与应用》练习三
1. 现有文件A:\\psych99_1.sav和A:\\psych99_2.sav,是99级心理专业的有关情况。将这两个文件合并,再将address变量中东区有关的值转换成“东区女生宿舍”,而西区有关的值转换成“西区男生宿舍”,结果存为A:\\...\\psych99.sav。然后求所有人总的年龄平均数,以及男生和女生的年龄平均数,结果存为A:\\...\\psych_99.spo。
2. 现有文件A:\\Edu_score.sav,是华中师范大学15个院系99年教育学公共课的分数情况。其中变量depar为1、3、6、7、10、11、15为文科院系,其它的为理科院系。而a,b,c,d,e分别表示第一,第二...及第五大题。a2表示第一大题的第二小题,其余类推。现在要求将文理科的数据分开,分别存为A:\\...\Edu_w.sav和A:\\...\Edu_l.sav。然后再打开A:\\Edu_score.sav,先求全校所有学生教育学总分和五个大题每题的平均分,再分别求每个院系总分和五个大题每题的平均分,结果存为A:\\...\Edu_score.spo。
3.现有文件A:\\psych_test.dat,它是某次心理调查的结果,其中第1-2列数据是被试的代码,第3-4列数据是被试的年级,第5列数据是被试的性别,0为女,1为男。第6-7列数据是被试的年龄。后面的数据从第10列开始一共是110道题的得分,每道题只有三种得分,0、1和2。将该文本数据读入到SPSS中,其中10道题测的是学习热情这个因素,对应的题目是1,12,23,34,45,56,67,78,,100,其中第12,23,56,78,题是反向记分,即0代表学习热情最高,而2代表学习热情最低,其它题目是正向记分。将所有反向记分的题目的值进行转换,即0变成2,2变成0,1不变。然后产生一个新变量total_1,表示上述10道题的总分,存为A:\\...\psych_test.sav。分别求出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在学习热情这个因素上的平均分,结果存为A:\\...\psych_test.spo。
练 习 四
注意事项:
1.第一题的结果存入:A:\est4\1\,第二题的结果存入:A:\est4\2\\ 。其它依此类推。
2.每一题的结果都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该题有关的数据文件(*.sav)。
第二部分:该题有关操作的语法程序文件(*.sps)。
第三部分:该题有关的统计分析结果文件(*.spo)。
第四部分:该题最后的结果分析报告(*.txt)。
3.假定所有样本数据总体均为正态分布。
1. 为检验某专家提出的神奇记忆术,随机挑选12名被试,训练前后分别测量其记忆成绩。结果如下:
训练前:3.6 4.1 4.2 3.7 3.9 4.5 3.5 4.2 4.3 4.0 3.6 4.4
训练后:5.9 6.8 6.3 7.0 6.4 6.3 6.2 7.5 7.3 7.0 6.8 6.9
试问该专家的记忆术是否有效?
2..某驾校学校欲购进一批驾驶模拟训练器,为了知道它们的效果,进行了一次实验。从新学员中随机抽取24名,分成两组,一组在主要在模拟器上训练,另一组则主要在真实汽车上训练。过一段时间 后,对两组学员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模拟器训练 66.0 68.0 70.0 65.0 67.0 82.0 60.5 59.0 71.0 77.0 66.0 70.5
真实驾机训练
试问模拟器训练的效果如何?
3.某心理治疗专家提出了一种新的专门针对抑郁症的心理疗法。为检验该疗法的有效性,特找到一些抑郁症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采用新的方法接受进行咨询和治疗,另一组作为控制组采用传统的疗法。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用抑郁量
表进行了测查,结果如下:
新方法组:
传统疗法组: 26 27 29 33 25 32 33 28 37 40 29
试问新方法的疗效是否好于传统方法?
4.在一个深度知觉的实验中,将被试随机分成三组,实验过程中第一组给予正反馈,第二组给予 负反馈,第三组不给反馈信息,误差情况如下:
负反馈: 0.5 1.1 0.9 0.7 1.2 1.0 0.6 0.7
不反馈: 0.9 1.3 0.7 1.6 1.5 0.7 1.8 0.9 1.2
正反馈: 1.7 1.4 1.6 1.1 1.5 1.8 1.2
单位:cm
试问三组的深度知觉误差有无显著差异?如果有差异,哪两种条件下有差异?
5.打开C:\\Program Files\\SPSS\\Employee data.sav,这是某大公司雇员情况有关数据。首先分析不同性别雇员在刚参加工作时的薪水是否有差异。然后分析受教育的水平为12年以下(包含12年)和12年以上的雇员在刚参加工作时薪水是否有差异。
练 习 五
注意事项:
1.第一题的结果存入:A:\est5\1\,第二题的结果存入:A:\est5\2\\ 。其它依此类推。
2.每一题的结果都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该题有关的数据文件(*.sav)。
第二部分:该题有关的统计分析结果文件(*.spo)。
第三部分:该题最后的结果分析报告(需要指出F值,自由度和显著性水平,以及该
结果说明什么)(*.txt)。
3.如非特别指明,所有样本数据总体均为正态分布。
1.八名被试分别进行四种色光的反应时实验,试问不同的色光下反应时是否有差别?
红光 黄光 绿光 蓝光
被试1 300 300 400 500
被试2 600 500 600 600
被试3 300 200 300 300
被试4 300 400 400 700
被试5 200 100 300 400
被试6 200 300 300 400
被试7 100 100 200 200
被试8 300 200 300 400
2. 空中交通管制员要负责各航班的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调度工作。因为该项工作的复杂
性和危险性,空中交通管制员很容易疲劳和感到相当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了减缓这种状况,航天工业部考虑设计某种最能适合减轻管制员压力的工作站系统。
首先从众多方案中选定了三种工作站设计方案,然后需要考察三种方案之间到底有没
有差异,以确定到底哪个最合适。为此在位于俄亥俄洲奥柏林的克里夫兰管制中心安
装了三种系统,选取了一批管制员,在三种系统下分别工作评定。不同工作站系
统下管制人员的压力分数结果如下:
系统A 系统B 系统
管制员1 15
2 14 14 14
3 10 11 15
4 13 12 17
5 16 13 16
6 13 13 13
(分数越高表示压力越大)
试问这三种系统下,管制人员的压力是否有差异?(现在压力样本数据的总体不服从正
态分布)
3. 《小企业管理》杂志(Journal of Small Management)曾经研究过劳动人员对职位的满
足感。这个研究中,用18个项目来测定职位的满足感。每个项目从十分满意到 十分不满意
有5个选项,较高的得分表示较高的满足感。18个项目等级总和为18-90,用这个总和作为
评定职位满足感的尺度。下面是研究的数据:
公司员工 事业单位人员 国家行政人员
高 84 55 84
72 78 73
74 80 81
76 86 80
中 63 60
50 59 66
55 62 41
48 52 55
低 44 55 46
38 50 32
34 65 49
39 59 40
试问不同职业以及职位高低不同的员工对职位满足感是否有差异?
4. 现有一份记忆实验的结果,该实验为2*5的两因素组内设计。第一个因素为注意情况
(集中注意和分散注意);第二个因素为词表构成比例,五个水平,依次为10:2 9:3
8:4 7:5 6:6。数据含义如下:每10个数据表示一个被试的结果,前5个数据是集中注意
的结果 ,后5个数据是分散注意的结果。而每种注意条件下,五个数据依次为上述5种
不同的比例的结果。 请问不同的注意情况和词表构成比例下被试的记忆成绩有无差异?
0.700 0.927 0.867 0.8 0.492 0.400 0.800 0.337 0.600 0.800
0.785 0.445 -0.098 0.427 -0.382 0.312 0.580 0.760 0.400 0.041
0.727 1.000 0.875 0.768 1.000 0.167 0.632 0.600 1.000 0.600
0.626 0.627 0.860 0.860 1.000 0.057 0.457 0.180 0.257 -0.002
0.905 1.000 1.000 0.554 0.918 0.200 0.400 0.506 0.667 0.800
0.409 0.665 0.837 0.725 0.835 0.600 0.692 0.480 0.680 0.800
0.400 0.927 0.942 0.775 0.942 -0.000 0.800 0.600 -0.400 0.200
0.311 0.347 0.222 -0.115 0.159 0.400 0.257 0.374 0.626 0.292
0.542 0.633 0.628 0.515 0.625 0.801 0.592 0.240 0.506 0.593
0.467 0.480 0.800 -0.029 0.737 -0.000 0.400 0.200 -0.000 0.400
0.380 0.193 0.259 0.086 0.652 0.013 0.175 0.200 -0.10 0.760
0.457 0.312 0.318 0.826 0.800 -0.076 -0.000 0.618 0.657 0.514
0.811 0.119 0.845 0.410 0.5 0.026 0.918 0.185 0.055 0.251
-0.148 0.308 0.303 0.751 0.341 0.320 0.200 0.257 0.194 0.457
0.909 1.000 0.933 0.905 1.000 0.409 0.180 0.679 0.790 0.153
0.433 0.061 0.057 -0.166 0.186 -0.000 0.500 0.152 0.100 0.257
5. 美国国家计算机产品公司(National Computer Product Corp.)在亚特兰大、达拉
斯以及西雅图都设有工厂,生产传真机与打印机。为了确定这三个工厂的工人的产品
质量管理意识水平,特意从每个工厂随机选取10个工人,对他们进行质量意识考试,
员工考试的结果如下:
亚特兰大 85 75 82 76 71 85 79 83 74 78
达拉斯
西雅图
请问这三个工厂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水平有无差异?若有差异,根据统计结果直接观察,
哪个工厂最低?(现在样本数据的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
6.在一项记忆研究中,要探讨刺激的呈现速率,词频和回忆线索对于记忆成绩的影响。
呈现速率有三种,快速呈现(每秒2个),中速呈现(每秒1个)和慢速呈现(每两
秒一个);刺激材料的词频也有三种,高频词,中频词和低频词。回忆线索则分为
有线索和无线索。将36名被试随机分成三组,每组被试接受一种词频的刺激材料;
而对于每一个被试,还必须接受呈现速率和 回忆线索两个因素的所有水平组合的实
验处理。实验结果如下:
无线索和快速呈现 a1b2无线索和中速呈现 a1b3无线索和慢速呈现
有线索和快速呈现 a2b2有线索和中速呈现 a2b3有线索和慢速呈现
词频 a1b1 a1b2 a1b3 a2b1 a2b2 a2b3
1 6 8 14 4 10 25
1 4 8 12 6 14 26
1 2 6 10 4 10 21
1 4 8 12 10 9 23
1 4 8 12 8 9 23
1 6 6 8 6 12 19
1 1 5 10 3 8 21
1 4 8 10 8 10 23
1 4 10 12 3 9 23
1 2 6 8 6 12 19
1 8 5 10 8 8
1 4 8 10 8 10 23
2 2 6 8 6 12 19
2 1 5 10 3 8 21
2 4 8 10 4 10 23
2 1 4 8 10 14 25
2 1 4 8 10 14 25
2 6 6 12 11 14 23
2 8 10 16 10 12 26
2 9 10 14 8 16 23
2 1 4 8 10 14 25
2 6 6 12 11 14 23
2 8 10 16 10 12 26
2 9 8 14 10 12 23
3 2 6 12 11 14 23
3 8 10 16 4 10 26
3 9 8 14 6 14 23
3 6 6 10 8 10 21
3 8 8 12 6 12 23
3 6 12 14 8 10 25
3 4 8 12 6 14 26
3 6 6 10 8 10 21
3 8 8 12 8 16 23
3 8 8 12 6 12 23
3 6 12 14 10 16 25
3 4 8 12 14 18 26
试对以上结果作出统计分析,看看词频,呈现速率和回忆线索三者是
否影响记忆成绩?
实验设计相关实例分析
1. 研究者想探讨光的颜色对视觉反应时的影响。研究采用四种色光:红绿蓝橙。首先随机挑选
一批被试,然后让他们依次接受这4种颜色光的刺激,记录每个被试的反应时。一般情况下,反
应时实验中前面对后面的反应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可能会有一般性影响。经过统计分析表明,四种颜色的光的视觉反应时有差异。
请问:
a 该项实验研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是什么?
b 该实验设计的类型?
c 如果其它的额外变量都控制的较好,是否能够得出结论:光的颜色不同会造成视觉反应时上的差别?
为什么?
2.某项研究探讨学习遍数对记忆成绩的影响。随机选取一批被试,要求他们学习10个英语新单词。将这批被试
随机分成3组,每组随机接受一种学习遍数(一遍、两遍或三遍,每遍30分钟)。测验表明,三组的回忆正确率都在95%以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请问:
a 因变量具体采用了什么指标?
b 该实验设计的类型?
c 根据统计结果是否可以得出学习遍数对记忆没有影响的结论?为什么?
3.相比于单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有些什么优点?
4.试述组间设计、组内设计以及混合设计的方案和特点。
5.为了探讨三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对记忆的影响,要求被试按随机的顺序三种不同的方法下学习。
第一种方法是对单字死记硬背,第二种是把要学习的单字造句,第三种是对单字所代表的实物进行想象。
请问
a 这是什么样的设计方案?
b 该方案是否合理?给出理由。
6 现有一项探讨老师评价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实验。老师的评价有三种:负性评价(A),中性评价(B)和正性评价(C)。每个学生都要先在正性评价的情景学习一个月,进行测验;然后在中性评价情景下学习一个月,进行测验;最后在负性评价的情景下学习一个月,进行测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评价情景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
请问:
a 该实验设计的类型?
b 根据实验结果能否得出老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没有影响的结论?为什么?
7 某个心理学系的学生想验证一种新的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是否有效。他先贴出布告征得20个志愿参加实验的学生,让他们按新方法学习一段时间,进行测验;然后又从本系学生中找到20个关系好的同学,让他们按照各自习惯的传统方法学习一段时间,进行测验。结果发现,新方法的记忆效果确实好于传统的方法。请问该结果能否说明新方法比传统方法更有效?为什么?
8 某电视台编出一套历时两个月的适合儿童的科技节目。电视台想了解儿童看了节目后有关科技知识是否有明显提高。于是有人为电视台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组测验 收看电视节目 实验组再测验
如果后一次测验好于前一次测验,就说明收看科技节目对提高儿童的科技知识是有帮助的。请问该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9
练习七 心理测验编制过程中有关统计分析过程
1. 现有某份编制心理量表过程中预试收集的数据。该量表包含11个分测验,每个分测验10道题。 题目的编排规律如下:110道题分成11组,每组第一题是属于第一个分测验,第二道题属于第二个分测验,第11倒题就属于第11个分测验;所以第12、23、34、45、56、67、78、、100都属于第一个分测验。其它依此类推。fa表示被试在第一个分测验上得分,fb表示被试在第二个分测验上得分,其它依此类推。要求计算出110道题的通俗性水平和鉴别力指数D。
注意:反向记分题的分数已经转换。
因为预试人数少于100人,只有63个人,所以高低分组分别采用按分量表总分排序后各50%被试的数据。
2. 编制同一份心理量表过程中正式测验收集的数据。变量含义同上。
计算出11个分测验和总的测验的同质信信度(即克伦巴哈系数)和分半信度。
计算出11个分测验得分之间的相关矩阵以及它们各自和总的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以做为结构效度的指标。
3. 现有同一份量表编制过程中正式测验收集的有关数据,重测信度数据和效标数据。在重测信度数据文件中,fa表示被试在第一个分测验上得分,而fa1表示被试相隔一段时间后再测的数据。fb表示被试在第二个分测验上得分,而fb1表示被试相隔一段时间后再测的数据。其它依此类推。而在效标数据文件中,fa1则表示被试与第一个分测验因素有关的效标分数, fb1则表示被试与第二个分测验因素有关的效标分数,其它依此类推。求:
a 该量表11个分测验和总的测验的重测信度。
b 该量表11个分测验和总的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
4. 现有同一份量表编制过程中正式测验收集的有关数据,即某校理科基地班和普通学生的比较数据。变量zy的值为3表示普通班的学生,为7表示基地班的学生。一般认为理科基地班和普通班学生在非智力因素上应该有差异。试比较这两类群体在11个分测验的得分和总的测验上的得分,以说明该测验在区分这两类群体是否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