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
A.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B.电流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C.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
D.小磁针在没有磁场时也会转动
2. 如图是拍摄机动车辆闯红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灯发出的光会自动闭合,压力开关受到机动车的压力会闭合,摄像系统在电路接通时可自动拍摄违章车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
B.机动车只要驶过埋有压力开关的路口,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
C.只有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都闭合时,摄像系统才会自动拍摄
D.若将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并联,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磁针能指南北是因为它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B.在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C.电动机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发电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工作的
4. 关于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研究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B.可以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C.可以研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D.该装置实验过程中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 如图5所示,电磁铁P和Q通电后
A.P的右端是N极,Q的左端是S极,它们相互吸引
B.P的右端是S极,Q的左端是S极,它们相互排斥
C.P的右端是N极,Q的左端是N极,它们相互排斥
D.P的右端是S极,Q的左端是N极,它们相互吸引
6. 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只与电流方向有关
B.光纤不导电,不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所以光纤通信不会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D.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只与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有关
7. 当自动电压力锅压强过大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都会停止工作. 压强过大时开关K 过压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K过热自动断开. 图2 表示K 过压、K 过热和锅内发热器的连接,其中正确的是( )
8. 2012年黄冈市利用如图l所示的“坐位体
前屈测试仪”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了身体柔韧性测试。测试者向前推动
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若琦同学设计了
四种电路(如图2所示)模拟测试,并要求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右滑动时,电表示数增大。其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9. 如图所示的家庭照明电路,已知其中一只灯泡的灯头接线处存在故障.电工师傅为查明故障,在保险丝处接入一只“220V 40W”的灯泡L0.当只闭合开关S、S1时,灯泡L0和L1都呈暗红色(比正常发光状态暗得多);当只闭合开关S、S2时,灯泡L0正常发光,L2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
| A. | L1灯头接线处断路 | B. | L1灯头接线处短路 | |
| C. | L2灯头接线处断路 | D. | L2灯头接线处短路 |
A.插座发生短路了 B.进户的火线断了
C.进户的零线断了 D.某盏电灯的灯丝断了
11. )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B.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一定有力的作用
C.导体中的负电荷在移动时一定产生磁场
D.利用撒在磁体周围的铁屑可以判断该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
12. 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Sl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l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 )
13. 关于以下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相互排斥
C.在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了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D.由于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
14. 汽车的手动刹车器(简称“手刹”)在拉起时处于刹车制动状态,放下时处于解除刹车状态。如果手刹处在拉起状态,汽车也能运动,但时间长了会损坏刹车片。有一款汽车设计了一个提醒司机的电路:汽车启动,开关S1闭合,手刹拉起,开关S2闭合,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会亮;汽车不启动,开关S1断开,指示灯熄灭,或者放下手刹,开关S2断开,指示灯也熄灭。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
15. 电热水壶是我们熟悉的家用电器,如图所示从电热水壶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壶把加装胶木,是因为胶木具有良好的隔热、绝缘性能
B.该水壶的三脚插头损坏后,小明用一个两脚插头替代
C.壶身和壶嘴上部开口,下部相连,构成连通器
D.壶盖开有小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容易倒出
二、填空题
1. 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一种环形电流,该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物质微粒(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若图中箭头表示的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______(选填“N”或“S”)极。
2. 如图7所示的悬浮地球仪,球体和底座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它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____的原理,从而能够悬浮于空中静止或旋转,生动地展现了地球在空间的状态,完美地诠释了科技的魔力。当地球仪悬浮在空中静止时受到的合力为____N。
3. 根据古文《论衡•是应篇》中的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学术界于1947年想象出司南的模样并印刷在邮票上.
(1)如图(甲)所示,当磁勺在正确指南时,其A 端为该磁体的 (N/S)极.
(2)1952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尝试制作一具司南.如(乙)所示,制作人员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将磁石的 (B/C/D/E)处打磨成磁勺的A 端.
(3)把天然磁石按照正确方法打磨成磁勺后,放在粗糙的木盘上,使磁勺水平自由转动直至最终静止,但磁勺A 端总不能正确指南.将粗糙木盘换成较光滑的青铜盘才略有改善.这是因为磁勺和盘子之间的 力影响了实验效果.
(4)为达到理想的指向效果,制作人员将磁勺靠近一电磁铁,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S,磁勺和电磁铁相互吸引,由此增加磁勺的磁性.H为电源的 极.
(5)历史上真有这样的司南吗?仍是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或许古代的磁勺比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制作的磁勺要更 (轻/重),从而有更好的指向效果;另一种观点认为除非今后出土了司南实物,才能真正下结论.
4. 如图14所示,甲图是小明家卧室的一个插座,他用试电笔测试插座的A孔,氖管发光,则A孔接的是 线;乙图是一个台灯的电路示意图,当把台灯接入电路时,为了安全,应将台灯插头的 (选填“C”或“D”)插脚接火线。
三、作图题
1. 请标出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并画出图中放置的小磁针北极在螺线管通电是的受力方向(黑色部分表示小磁针的N级)。
2.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6所示的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①小磁针的指向满足如图所示方向;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③原有导线不得更改。
3. 如图6所示,请将下列元件连接成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家庭电路。
4. 如图15甲所示,是小明常用的一个插线板。他在使用中发现: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正常通电;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根据上述现象,在图15乙中画出插线板中开关、指示灯和插孔的连接方式,并与电源线接通。
四.实验探究题
1.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研究巨磁电阻的大小与有无磁场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断开S1,闭合S2,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测得两电表的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无磁场时GMR的电阻大小为 欧;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 U/伏 | 1.00 | 1.25 | 2.00 | 2.50 |
| I/安 | 2×10-3 | 2.5×10-3 | 4×10-3 | 5×10-3 |
数据如下表所示,可计算出有磁场时GMR的电阻大小;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 U/伏 | 0.45 | 0.91 | 1.50 | 1.79 |
| I/安 | 0.3×10-3 | 0.6×10-3 | 1×10-3 | 1.2×10-3 |
(3)利用小明同学设计的电路并保持原有器材不变,你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与巨磁电阻大小有关的问题是 。
2. 磁场的强弱可用磁感应强度(B)表示,单位为特(T)。某些材料的电阻值随磁场增强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用这些材料制成的电阻称为磁敏电阻,利用磁敏电阻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某磁敏电阻RB在室温下的阻值与外加磁场B大小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 外加磁场B/T | 0 | 0.04 | 0.08 | 0.12 | 0.16 | 0.20 |
| 磁敏电阻RB/Ω[来源:学科网] | 150 | 170 | 200 | 230 | 260 | 300 |
(1)当外加磁场增强时,电路中的电流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为了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JF)应向 (填“0”或“6”)端移动;
(2)RB所在处无外加磁场时,RB=150Ω;此时闭合开关,滑片P在a端和b端之间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多少?(不计实验电路产生的磁场,下同)
(3)当电路置于某磁场处,滑动变阻器R’滑片P位于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该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T。
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巨磁电阻效应
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
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
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
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乙图所示.
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
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
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
(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 .
A.铜、银 B.铁、铜 C.铜、铝 D.铁、镍
(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1.7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 (选填“具
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
(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 信息转化为电信息.
(4)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
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 (选填
“大”或“小”)得多.
(5)丙图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
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新型读出
磁头”组成如图所示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
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丁
图中的 .
参:
一.1.A2C3A4C5B6B 12C13B14A
二1,S 2. 排斥 0 3.(1. S (2 D (3摩擦 (4正 (5轻
四.1. 【答案】(1)500 (2)有磁场时巨磁电阻的阻值明显变大 (3)研究巨磁电阻的大小与磁场强弱的关系(或研究巨磁电阻的大小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2
3. (1)B (2)具有 (3)磁(4)小(5)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