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培智学校 “除法的引入(平均分)” 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31:39
文档

培智学校 “除法的引入(平均分)” 教学设计

培智学校除法的引入学校:培智学校教学对象:三年级科目:数学课题:除法的引入(1):平均分课程时长:15分钟教学目标:A组:(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说出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做平均分。(2)能动手操作按,要求平均分物品;(3)能根据实物(或图片),用正确的数字表示总数、份数和每份数;B组:(1)知道平均分的含义,知道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做平均分。(2)能模仿老师,动手操作平均分物品;(3)能根据实物(或图片)和老师的口头提示,用数字表示总数、份数和每份数。C组:(1)能跟读平均分的含义,即每
推荐度:
导读培智学校除法的引入学校:培智学校教学对象:三年级科目:数学课题:除法的引入(1):平均分课程时长:15分钟教学目标:A组:(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说出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做平均分。(2)能动手操作按,要求平均分物品;(3)能根据实物(或图片),用正确的数字表示总数、份数和每份数;B组:(1)知道平均分的含义,知道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做平均分。(2)能模仿老师,动手操作平均分物品;(3)能根据实物(或图片)和老师的口头提示,用数字表示总数、份数和每份数。C组:(1)能跟读平均分的含义,即每
培智学校  除法的引入

学校:培智学校   教学对象:三年级   

科目:数学       课题:除法的引入(1):平均分   课程时长:15分钟

教学目标:

A组:

(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说出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2)能动手操作按,要求平均分物品;

(3)能根据实物(或图片),用正确的数字表示总数、份数和每份数;

B组:

(1)知道平均分的含义,知道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2)能模仿老师,动手操作平均分物品;

(3)能根据实物(或图片)和老师的口头提示,用数字表示总数、份数和每份数。

C组:

(1)能跟读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2)能在老师手把手指导下动手操作平均分物品;

(3)能在老师指点下,点数图片(或图片)中总数、份数和每份数的数量。

教学重点:

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根据实物(或图片),用数字表示总数、份数和每份数。

教具准备

PPT;磁贴;糖果等实物教具;小棒等实物学具;分层学习单。

教学过程
时间

分配

教师行为(讲授、 提问等

内容)

应用的教学技能学生行为(参与活动、应答等)设计意图
导入

3min

   

1、出示兔子图片

师:小朋友们认识这是谁吗?

师:没错,这是小兔子,它带来了小朋友们最喜欢吃的糖果,我们请小兔子给大家分一分好不好?

(老师将三个小朋友的照片贴在黑板上,分别在照片下面贴上了一颗糖果、两颗糖果、三颗糖果。)

师:小朋友觉得这样分好不好呀?为什么?

师:XX小朋友说得对,这么分拿的多的小朋友高兴,拿得少的小朋友就不高兴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个让每个小朋友都高兴的分法,平均分。

(板书课题:平均分)

导入技能;

试误技能;

板书与板图技能;

演示技能;

提问技能;

"

ABC:小兔子。

ABC:好。

A/B:不好,因为A多了,B少了。

"

用学生自己的照片开展教学活动,使其有代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1、师:请小朋友来数一数,现在一共有几颗糖果?

师:我们要分给几个小朋友呢?

师:为了让每个小朋友都开心,我们要每份分得一样多,这就叫做平均分。请小朋友们和老师来念一念: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师:现在老师来分一分

(分糖果)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A有几颗糖果?B有几颗糖果?C有几颗糖果?

每份都是2颗糖果,一样多,这叫做什么?

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学具篮和学习单,跟着老师来分一分糖果。

(把黑板上演示的糖果拿下放到一起,演示一颗一颗分糖果。)

一共有几颗糖果?分成几份?每份有几颗?每份分得一样多,这叫做什么?

板书与板图技能;

讲解技能;

演示技能;

提问技能;

强化技能。

AB:6颗

C:逐个点数

AB:3个

C:逐个点数

ABC:跟读“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AB:2颗。

AB:平均分

C跟读:平均分

A:分糖果

B:模仿老师动作分糖果

C:老师在演示完后,手把手指导C分糖果。

AB:一共有6颗糖果,分成3份,每份有2颗。每份分得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C:跟读

演示过程中,老师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数字来表示总数、份数和每份数。

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帮助其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

练习1、分小棒

师:小朋友们刚才的糖果分得非常棒,下面老师就要考考小朋友,请你们拿出学具篮里的小棒,按照学习单上的要求分一分。

(教师巡回指导,尤其关注B组和C组学生)

分组说一说:你的学习单任务中,一共有几根小棒?分成几份?每份有几根?每份分得一样多,这叫做什么?

2、辨一辨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眼睛够不够雪亮,看看哪张图片是在平均分呢?

为什么呢?

讲解技能;

提问技能;

组织教学技能;

强化技能。

分小棒:

A组学生:12根小棒,分四组。

B组学生:12根小棒,分两组。

C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12根小棒,分两组。

AB:第X张是平均分。

A/部分B:回答为什么是平均分(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C:指认图片,跟读平均分的含义。

练习一从糖果过渡到较为抽象的小棒,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从实物抽象到图片中的圆形和三角形,通过分辨哪个是在平均分并阐述理由,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小结1、小结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一个新本领,叫“平均分”。平均分怎么分?

(指黑板板书)

2、作业布置

(1)完成书上习题和数学游戏;

(2)分一分雪花片。

提问技能;

结束技能。

ABC:“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作业:

A组:完成书本上习题,思考6根粉笔分成两份可以有几种分法,哪一种是平均分;

B组:完成书本上习题。

ABC:把15个雪花片学具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和自己,说一说一共有几个雪花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雪花片。

分层布置作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巩固。

文档

培智学校 “除法的引入(平均分)” 教学设计

培智学校除法的引入学校:培智学校教学对象:三年级科目:数学课题:除法的引入(1):平均分课程时长:15分钟教学目标:A组:(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说出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做平均分。(2)能动手操作按,要求平均分物品;(3)能根据实物(或图片),用正确的数字表示总数、份数和每份数;B组:(1)知道平均分的含义,知道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做平均分。(2)能模仿老师,动手操作平均分物品;(3)能根据实物(或图片)和老师的口头提示,用数字表示总数、份数和每份数。C组:(1)能跟读平均分的含义,即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