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判断正误。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疑问句)
2. 仿写拟人句。
例: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①死亡在洪水中逼近。
②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了。
3. 课文内容我知道。
(1)《敕勒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夜宿山寺》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 按要求写句子。
①小蘑菇钻出泥土。(写比喻句)
②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移动。(写拟人句)
③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发言。(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④山姆握着妹妹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改为转述句)
5. 写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______
②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______
③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传到了白山黑水,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了大江南北,传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______
6.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改为反问句)
②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仿写一个拟人句)
7. 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①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缩写句子)
②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改为被字句)
③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改为反问句)
④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仿写设问句)
8. 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批改作业。(扩句)
(2)自然之道难道可以违背吗?(改成陈述句)
(3)科学家研究苍蝇、蚊子年飞行的特点,发现了貝有优良性能的飞机。(修改病句)
(4)例: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仿写拟人句)
9.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那泡沫啊,高得能够着云彩,好像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
B .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
C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
D .只要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就成了暄腾腾的被子了。
10. 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2)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缩句)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仿写句子)
11. “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 )
A .排比
B .比喻
C .比较
D .举例子
12. 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改为反问句)
(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缩句)
(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3. 按要求写句子。
①奶奶经常给我讲过去的往事。(修改病句)
②太阳离我们那么远,箭不可能射得到。(改成反问句)
③爸爸技术高明,积极肯干。(加关联词合成句子)
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仿照例子写句子)
⑤小河向远方流去。(用拟人的手法改写句子,使句子更生动)
14.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
A .衬托
B .比喻
C .拟人
D .列数字
15. 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改为“被”字句):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
(2)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用画线词写一句话)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改成陈述句)
16.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清澈的溪水流过美丽的小村庄。(缩句)
②伐木人用锋利的斧子把一棵棵树砍倒了。(缩句)
③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改成拟人句)
④星星一闪一闪地挂在天空。(改成拟人句)
17. 读句子,完成练习。
(1)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
(2)这只不会叫的狗说:“也许是这样,可我……”从中可以看出小狗非常______。
(3)加标点符号。
______哎呀______狐狸说道______原来是这样______你这是给我没了一个圈套啊______
18.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9.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仿写夸张句)
______
20.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照例子,写出玫瑰花开放的样子)
玫瑰花 ______ 。
(2)它们逆风面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用关联词语把上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______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______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3)想象人物的神态或动作,把句子补充完整。
爷爷______ ,“营苦寻找了三十年,我终于见到了老战友!”
21. 判断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______
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
③能不忆江南?______
④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______
最后一句有三处比喻,分别是把______比作_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
2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找出文中描写时间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我们可以看出句中把______比作了______。
(3)草地变成金色,是因为______,草地变成绿色,是因为______。
A.草地上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 B.草地上蒲公英的花瓣都张开了
23. 按要求写句子。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句子)
(2)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改为“把”字句)
24. 按要求写句子。
①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感叹句)
②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句)
③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修改病句)
25.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我见过的猩猩不像他们说的那样。”是比喻句。
(2)更赢是古时候齐国著名的射箭能手。
(3)我和克莱谛吵架的原因是他得了奖,我嫉妒他。
(4)《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背道而驰,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
(5)《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朱熹。
26. 按要求写句子。
(1)校长夫人从锅里取出两个煮的鱼丸子。(改为"被”字句)
(2)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仿写比喻句)
(3)老师号召班上的同学加入捐钱打井的行列。(用划线词写一句话)
(4)花瓣舒展开了。(把句子写生动、具体)
(5)鲁滨孙在海边上跑了大概差不多一整天。(修改病句)
27. 按要求写句子。
(1)叶圣陶先生被这一池的荷花陶醉了。(改成“把”字句)
(2)圆圆的荷叶挨挨挤挤的。(改成比喻句)
(3)我不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改成反问句)
28.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B .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C .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29.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图上的景物描绘出来。
例: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2)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仿写句子)
①______,告诉我______。
②______,告诉我______。
(3)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30. 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总理始终牵挂着灾区人民的生活。(改变词语的顺序,句子的意思不变)
②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缩句)
③柔软的柳枝在和煦的春风里摇曳着。(改为拟人句)
④屋子很小,容不下几个人。(改为夸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