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1、视频短片导入,调动起学生兴趣。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一个视频短片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接着教师利用短片里的对话引出新词教学,自然有效。
2、教学方法较灵活,教学活动的设计较丰富。林老师注意利用视频,图片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单词和句型。从看图猜单词,练习题问答中,增加单词、句型的操练面,且练习题目多,调动了部分学生的参与热情
3、林老师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并积极参与,在练习题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
二、存在问题:
1、本堂课中,老师在布置任务前或句型操练前,未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导致学生操练单词时场面有些死板和枯燥。
2、教师语言和解答技巧不是很丰富。在回答同学的疑问时,没有能正确有效的帮助同学解决。
3、未能照顾到全部学生。很多学生只有听的份,没有说的机会。只让固定几个同学来回答,会忽视其他层次的同学。
4、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质量不是很好。活动要求不是很明确,如看图选择对话这一块,很多同学搞不清楚这一部分如何开展。
5、老师应该懂得如何掌握PPT等电脑技术的运用,如果不熟悉,会占用太多的时间,教学质量也不是很好。
6、最后一部分没有衔接得好。老师应该先口头总结,在现ppt。布置的作业应与本课主题紧扣,且要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几点建议
1、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要仅限于“好学生”的层面上。
2、在课堂上注意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在基础的语言形式训练上,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最好能贴近生活,让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产生交际的愿望和机会,使交际具有实际内容和实际意义。
3、依靠多媒体技术,但不能全部依赖多媒体。 充分运用电脑及网络资源的基础上,也要走进学生,和学生多点互动。
4、课后作业可以换成:what do you want to be ? 这样子更接近主题,同学也能主动地去复习单词和句型。
总之,无论从网络课的创新,从任务型教学的设计,还是从临场应付能力的实际操作,整堂课都值得研究与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