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汽化和液化 | 班级 | 姓名 | ||||||
| 课型 | 试卷讲评 | 主备人 | 赵克生 | 时间 | |||||
| 学 习 目 标 | 1, | ||||||||
| 知 识 链 接 | 1, 叫熔化, 叫凝固 2,常见的非晶体有 3,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 | ||||||||
| 教学过程 | 我的收获 | ||||||||
| 一,课堂练习 1、汽化: ; 2、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 3、蒸发:在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 4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 (2) (3) 5蒸发吸热有 作用 6、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降低了人的温度; 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 7, 8、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9、如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其中包有湿棉球的示数较低,原因是( ) A.水蒸发放热 B.水蒸发吸热C.水凝固放热 D.水凝固吸热 10沸腾:在液体的 和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 11、沸点:各种液体 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银的沸点是 ,酒精的沸点是 。 (2)、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 ,要使水持续沸腾,必须 , 可见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 (3)、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的沸点高低受到 因素的影响;不汤手的“开水”从何而来 二达标测评 3. 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则 ( ) A. 甲容器中酒精多 B. 乙容器中酒精多 C. 两容器中一样多 D. 无法判断 4.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 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 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 以上都不对 5. 甲苯在1atm下的沸点是111℃,如果在 1atm时,甲苯的温度是1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苯沸腾 B. 甲苯不沸腾 C. 甲苯继续吸热,则能沸腾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7. 在烧瓶中装一些刚停止沸腾的水,然后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这时水面上的气压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可以观察到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了,可见______液面上方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降低。 10、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 A.油层阻碍汤的热辐射 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 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 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11、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 A. 会沸腾的慢一点 B. 同时沸腾 C. 不会沸腾,温度为100℃ D. 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 12. 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变质。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 ( ) A. 毫无意义,因为物体间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 B. 错误,湿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热困难,牛奶反而要变质 C. 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要从奶瓶吸收部分热,有降温作用,从而延缓牛奶变质 | |||||||||
| 学后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