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课程改革已进行两年多,我们深入地探究课标、通读教材、更新理念,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后的体育教学从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如果想做一名成功的新课程改革后的体育教师是很难的。面对新课程我们首先应做到领悟精神、明确“健康第一”的宗旨,即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学生体育兴趣如何激发,学生个别差异如何落实。为了能更好的落实这一目标本文就教与学的关系不清;教师引用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欠妥;教法不能改变教材的表现方式,不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中“收与放”把握的不够好;教师与学生对教与学的目标不清楚造成教与学的茫然;新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转化为教学行为这几个问题分六个部分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文中的一些观点尚不成熟,还望老师们予以批评指正。
课程改革已进行两年多,我们深入地探究课标、通读教材、更新理念,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据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只是字里行间理解不深,一些新的理念不能转化为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在某些环节上不能因应而势地显映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谁是“中心”的问题时有错位,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问题也相对突出,加之教师自行探究学习内化的东西单一,教学个性发展及教学资源开发又缺乏力度,甚至有些教师面对取得的点滴成绩沾沾自喜裹足不前,工作出现了原地踏步的现象。这些问题产生不得不促使我们静下心来对课程改革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适应体育课改深入发展的需要。
一、目前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 教与学的关系不清。
2、 教师引用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欠妥。
3、 教法不能改变教材的表现方式,不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4、 教学中“收与放”把握的不够好。
5、 教师与学生对教与学的目标不清楚造成教与学的茫然。
6、 新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转化为教学行为(理念与行为不能互动)。
二、问题研究与分析
新课程改革后的体育教学从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如果想做一名成功的新课程改革后的体育教师是很难的。面对新课程我们首先应做到领悟精神、明确“健康第一”的宗旨,即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学生体育兴趣如何激发,学生个别差异如何落实,下面分六个部分进行问题的分析。
(一)、教与学的关系不清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共同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这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视角要以学生为基准,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向学生看齐,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活动,就像其自发的活动一样,我们教师不要干预过多,只是在学生活动不合理时,给予指导帮助,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是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学习的平台,平台的高度要有差异,教师要掌握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水平,探究学习的潜能,进而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
在新课程里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教法与学法是两个主体关系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同样重要,但是,学生的主体要优先考虑。学法决定教法,教法服务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学得好,才能说教师教得好。教与学关系,是教学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的教学才能顺利的开展。
(二)、教师引用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欠妥
生活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的课程将生活至于课程之中赋予生活课程的含义。生活即课程,体育回归生活将带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新的课改教材在这方面已经与有了新的探索,教师与学生都有受益,但是我们不能只是教教材,要用教材来教。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考虑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学习兴趣。二要使教材鲜活有感染力。三要灵活地选择教法。四要用心选择设计器材、场地、组织形式。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体育活动,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今天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一切能够带给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发展的均是课程。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与大胆选择来自于生活中的体育学习内容,把他们合理的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
(三)、教法不能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不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我们新课程教学中,针对一项教材,我们要用新的课程理念去指导着我们去设计教法,要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要有利于学习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在过去我们习惯于严格按照教材的规定,一种程序化的顺序进行教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多年来没有变化,大家知道,理念变了、标准变了、要求变了,教法必然要变,而教法的变化必然带来教材呈现方式的变化,一种教材在教学中究竟怎样使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个大问题。如:在进行快速跑教学中传统的教学一般先进行起跑、起跑后的急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甚至在学之前进行一些跑的专门性练习,这样让学生跑来跑去很累还没有兴趣,而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教法让学生进行自主跑、换物跑、手持气球跑、接力跑等,先让学生对跑产生兴趣后再进行跑的练习,且在练习时还要经常变化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将跑的基本知识透其中,让学生自我评价,说一说,做一做,这样既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体育新课程的试验,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改变传统大胆创新,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过来我们在教学中收到好的效果的教学方法要继续采用,一些不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方法要改变,教法是动态的,教法要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中“收与放”把握的不够好
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是开放的,开放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灵活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究竟是在课堂教学中是越活越好吗?教师讲的越少越好吗?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没有深层的思维参与这样的活就应收、应该进行引导、在新课程里我们强调学生主体,不是不要教师的主体,教师的主体作用在学生学习有困惑的时候、需要点拨的时候、需要引领的时候、师生需要情感交流的时候、学习需要激励的时候,应该发挥主体作用。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敢讲话了,总是担心教师讲多了影响学生的主体发挥,因此造成教师该讲的时候不讲,缺少了师生必要的语言交流,久之,既影响了师生关系,又影响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所以,从新的课程要求来看,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与交往,是建立在师、生的教与学需要的基础之上,是一种互动的多信息的交流活动。
教学的开放,不要追求形式,如:由过去的四列横队 ,到现在的散点,要在教学的观念、思想、内容等方面合理的开放,只有开放才能搞活,也只有搞活才能发展。因此我们教师要区别个体自由练习与自主学习的区别,小组分组练习与合作学习的区别,要讲求教学的事实求是,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够自己学懂的地方,经过小组合作能够学清的地方,要让学生自主的去学,合作的去学。我们教师要大胆的去放,
(五)、教师与学生对教与学的目标不清楚造成教与学的茫然
新课程的教学要求用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选择,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分别要在不同的年级去达成,而有些教师不能将目标分解,不能够根据课标要求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单元计划,因此造成学生对课时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所以我们教师 应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熟读标准,深入理解、明确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一节课、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挖掘自己的潜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学习。
在这里我还要谈一下技术教学的问题,以前在教学中还有技术目标的问题,现在技术也不敢讲了,因此我们必须要清楚新课程标准是如何看待运动技术问题的,课程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基本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课程总目标第一条就是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课程的领域目标: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领域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的传授的系统与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不要技术,不学习技术。而是给运动技术的传授以重要地位。其原因主要是:运动技术学习是学生保持体育课程学习兴趣的基本前提之一;运动技术学习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手段;较好地掌握运动技术是落实课程标准其他领域目标的重要载体;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既是体育棵程的目标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对待运动技术学习的问题上,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其对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克服竞技运动训练的教学模式,应该把运动技术教学与学生的主体发展,与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起来,把教运动技术指向学生学会学习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
(六)、新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转化为教学行为(理念与行为不能互动)
新课程实验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如果教师教学行为不转变,那么课改实验就只是纸上谈兵,只是形式化,因此实验一开始大家就将教学行为的转变提到一个最为关键的层面上,并且认识到他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如今,这一问题在我们课改教学中是时时存在的问题,我们大家习惯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做为一位课改的实践者,就要大胆的去探索,去改革,去创新。只有亲身去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去体验新课程,才能感受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两年多的课改实验已经证明,谁在课改中锐意进取谁就勇立潮头,谁就取得成绩,所以我们一定要对照新课程标准进行反思,要重新去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以新理念为指导,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目的,变革我们的教学手段,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适应课改,才能真正成为一位课改的实践者。
在课改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行为决定我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如果说我们教学行为还不到位,那我们对新理念的理解还存在不深刻的问题,因此,坚持经常的学习新课改的理念、标准、学习纲要及标准的解读、新的课改信息;坚持经常听课研讨交流;坚持思考课改存在的问题、多质疑、常反思、勤总结,只有认真积极的投入到课改的大潮中去,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课改的价值,这样我们在课程改革教学中才能与学生共同得到发展,才能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
今天我们所分析的几个问题,可以说是我们教学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具体到每一位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我们教师对照自己去进行查找,使体育课程改革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体育教学(2004年2、3、4期)。
2、走进新课程。
3、体育课程改革实验小结。
4、我在课改中的一点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