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号:DJH-A-03
编号:HDSH-CDTE-D-A18-DQ-004
| 工程名称 | 大唐淮北发电厂虎山项目2×660MW 机组建筑安装工程 | 合同编号 | CDT-HBTP-C-015 |
| 致湖南电力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大唐淮北发电厂虎山项目监理部: 现提出输煤车间起重机电气设备安装专业施工组织设计/重大施工技术方案,请予审批。 附件: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分管项目副经理: 年 月 日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 |||
| 项目监理部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部(章) 总/副总监理师: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 |||
| 业主审批意见: 业主(章): 业主代表:年 月 日 | |||
作 业 指 导 书
编 号:
| 工程名称: 大唐淮北虎山电厂2×660MW机组工程 | |||
作业项目名称: 输煤系统电缆构筑物安装 | |||
编制单位: 山东皓德威建设有限公司 | |||
批 准: 安 全: 质 量: 工 程: 审 核: 编 制: |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 ||
| 出版日期 | 版 次 | ||
1 编制依据
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6-1996
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4-2002
1.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92
1.4 施工图纸:34-F11711S-1303《输煤系统电源滑触线布置及安装图》
设备厂家《电气图纸》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大唐淮北发电厂虎山项目2×660MW新建工程D标段全部起重机电气装置的安装。包括有翻车机室起重设备、T1~T5转运站、碎煤机室、推煤机库等电动桥式起重机和电动葫芦的电气装置安装。
3 主要施工范围及进度计划
3.1 主要实物工程量包括:翻车机室0m层双梁桥式起重机、-22.6m层电动葫芦,T1转运站23,7m层电动单梁起重机,T2转运站23.8m层电动单梁起重机,T3转运站3.5m层电动葫芦、10.5m层电动葫芦、18.7M层电动单梁起重机,T4转运站36.1m层电动单梁起重机,T5转运站41,3m层电动葫芦、51m层电动单梁起重机,碎煤机室0m层电动葫芦、21,5m层电动单梁起重机,推煤机库电动桥式起重机车间起重机电气控制设备安装、电机检查接线、带电试运行。 3.2 进度计划:2008年12月12日至2009年6月30日
4 作业准备
4.1 施工人员配置:
技术员2名,技工5名,辅助技工10名。技术员负责作业指导书编写、安全及技术交底工作,技工负责带领辅助技工施工。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2 施工所需工器具:
切割机、电焊机、角向磨光机、台钻、冲击钻、手钻、压钳。
4.3 作业材料及半成品质量要求:
4.3.1 起重机电气装置的构架、钢管、滑接线支架等非带电金属部分,均应镀锌或刷防腐漆进行防腐处理。
4.3.2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尽量采用镀锌制品。
4.3.3设备及器材外观检查应无损坏、变形、锈蚀。开箱检查清点,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4.4 作业环境要求:
4.4.1 与起重机电气装置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4.4.2 起重机上部的顶棚不应渗水。
4.4.3 安装滑接线的轨道梁,应完成安装及刷漆工作。
4.4.4安全滑线、负荷开关及电源电缆应同时安装。
5 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 安全滑线制作安装 移动滑线安装 起重机动力设备安装 起重机控制设备安装 起重设备调试带电试运
6 质量保证措施
6.1 作业的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4-2002执行,以及厂家技术要求和标准。
6.2 作业操作质量要点及措施
6.2.1 安全滑接线安装:
6.2.1.1 安全滑线支架安装前,应先搭好脚手架。脚手架的长度应比滑线末端的各长1m,支架安装应平正牢固,并应在同一水平面或垂直面上。滑线支架应按设计要求,每跨柱距离之间保持3个支架,且各支架夹之间的距离要小于3米。
6.2.1.2 滑触线的支架不得在建筑物伸缩缝和轨道梁结合处安装。
6.2.1.3起重机在终端位置时,滑接器与滑接线末端的距离不应小200mm,终端支架与滑接线末端的距离不大于800mm。
6.2.1.4 滑线端头要盖好端盖,滑线之间连接要平整牢固,预防滑动时跳弧。
6.2.1.5 额定电压为0.5KV以下的安全滑接线,其相邻电部分和导电部分之间的净距不得小于20mm;当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滑接线应采取绝缘隔离措施。
6.2.1.6安全式滑接线的绝缘护套必须完好,应无变形、无掉漆,不能有裂纹及破损。滑线安装后,用兆欧表检查整体绝缘电阻,阻值应大于0.5MΩ。
6.2.1.7 起重机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a.司机室与起重机本体用螺栓连接时,应进行电气跨接;其跨接点不应小于两处。跨接宜采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不得小于16mm2,两端压接接线端子应采用镀锌螺栓固定;采用扁钢接地时,扁钢应为40×6mm2热镀锌扁钢。
b. 起重机的每条轨道应设两点接地,在两轨道之间的接头处宜做电气跨接,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6.2.1.8滑接线安装后应平直,滑接线之间的距离应一致,其中心偏差不宜大于长度的1/1000,且不得大于10mm。滑接线之间的水平偏差或垂直偏差,应小于10mm。
6.2.1.9滑接线伸缩补偿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伸缩补偿装置应安装在与建筑物伸缩缝距离最近的支架上。
(二)在伸缩补偿装置处,滑接线应留有10~20mm的间隙,间隙两侧的滑线接头应加工圆滑,接触面应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其两端间的高差不应大于1mm。
(三)伸缩补偿装置的两侧,均应有滑接线支持点,支持点与间隙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6.2.1.10滑接线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连接后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且无明显的变形。
(2)接头处的接触面应平整光滑,其高差不应大于0.5mm,连接后高出的部分应修整平正。
6.2.2 起重装置可移动电源软电缆安装:
6.2.2.1电缆滑动部件、牵引绳、电缆的绑扎部位应在滑线全长均匀布置,相邻两滑车的间距为4m,用压板固定时需在电缆上加一层橡胶垫,防止损坏电缆绝缘。
6.2.2.2 滑线固定好后,将滑动部件依次装入n型钢梁,在滑线始端的支架上固定好第一个滑动部件。软电缆移动段的长度,应比起重机移动距离长15%-20%,并应加装牵引绳,牵引绳的长度应比电缆稍短,牵引绳绷直
后电缆弧垂长度100~150mm。
6.2.2.3 将滑线始端的牵引绳固定在滑线支架上,电缆引下接在电源开关上,将滑线末端的牵引绳固定在来回运动的电动葫芦牵引支架上,电缆接在电动葫芦电源进线处,电缆滑线即安装完毕。
6.2.3 控制设备安装及配线:
6.2.3.1 制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制动装置的动作应迅速、准确、可靠。
(2)处于非制动状态时,闸带、闸瓦、闸轮的间隙应均匀,且无磨擦。
(3)当起重机的某一机构是由两组在机械上互不联系的电动机驱动时,其制动器的动作时间应一致。
6.2.3.2 控制箱、配电箱安装时应用螺栓固定,不得进行焊接。电阻器安装时,直接叠装不应超过四箱,超过四箱时,应采用支架固定并保持适当间距。当超过六箱时应另列一组。电阻器的盖板或保护罩应安装正确,固定可靠。
6.2.4 滑接器及撞杆安装
6.2.4.1 撞杆的装设及其尺寸的确定应保证行程限位开关可靠动作,撞杆及其支架在行车工作时不应晃动,撞杆宽度应能满足机械横向窜动范围的要求,撞杆的长度应能满足机械最大制动距离的要求,撞杆在调整定位后,应固定可靠。
6.2.4.2 滑接器安装时,支架应固定牢固,绝缘子和绝缘衬垫不得有裂纹、破损,相间及对地距离不得小于20mm,滑接器应沿滑线全长可靠接触,滑动无卡阻。平面滑接器的中心线与滑线中心线的偏差,单轨式不得大于6mm、桥式不得大于15mm。滑接器与滑接线接触部分不应有尖锐的边棱,压紧弹簧的压力应符合要求。
6.2.5 带电试运行
6.2.5.1 起重机设备安装完毕后,应由调试人员对电机及继电器等进行试验。
6.2.5.2 传动前,应对各个回路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用摇表测试绝缘电阻。如无短路接地处,则将各个开关打在断开位置,将热继电器下口的电机线全部打开,依次合上各个开关进行送电,同时测试各开关下口是否缺相,如一切正常就可以在控制室传动各个回路,回路传动完毕后,将电机线恢复,依次测试电机的转向是否正确,电机转向无误后,就可以配合机务进行调整抱闸机构及穿绳等工作。
7 安全保护预防措施
7.1 起重机械安装都是高空作业,施工前应首先检查脚手架是否合格,应经验收合格并办理移交手续。脚手架上不得堆放超过允许载荷的物件,施工用料应随用随吊。
7.2 施工时应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衣着灵便 ,衣袖、裤脚扎紧,穿软底鞋。大风及雨雪天气应停止露天高处施工。
7.3 脚手架上施工,施工人员配带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系保险绳,传递物品时严禁抛掷,切割的工件、边角余料等应放置在牢靠的地方或用铁丝扣牢并有防止坠落的措施,施工完毕随时清理。
7.4 安装过程中,下料及使用电动工具时应遵守切割机操作规程,切割时站在砂轮片左侧并戴防护眼镜。
7.5 触电、烧伤。措施:遵守电焊机操作规程,穿绝缘鞋,戴电焊手套及防护面罩。
7.6 本工程属于高空作业,施工人员不应有不宜从事高空作业的病症。
8.应急响应措施
8.1 防止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
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根据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可能发生意外事件主要有: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
8.2 电气专业分公司耀光项目应急小分队成员:
队 长: 李福
队 员: 魏启明 许国强 王伟东
8.3 职责与义务
小分队成员负责在队长的领导下,对现场应急设备进行保管、维修、检查,发生情况及时进入现场紧急联络、救助、抢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