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想事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32:07
文档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想事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教学设计、教案

【活动目标】《心想事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学设计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心理暗示的力量。2.使学生认识到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的区别以及产生的不同后果。3.使学生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保持良好的心态,激发自身的潜能。【活动设计】一、暖身游戏——魔法手指师:有同学提到,这是由于受到刚才的言语暗示了。事实上,我们大家都看到了,语言的暗示确实可以刺激大脑,改变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心里想象的事情真的就变成现实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活动课的主题:心想事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两个心理学中
推荐度:
导读【活动目标】《心想事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学设计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心理暗示的力量。2.使学生认识到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的区别以及产生的不同后果。3.使学生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保持良好的心态,激发自身的潜能。【活动设计】一、暖身游戏——魔法手指师:有同学提到,这是由于受到刚才的言语暗示了。事实上,我们大家都看到了,语言的暗示确实可以刺激大脑,改变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心里想象的事情真的就变成现实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活动课的主题:心想事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两个心理学中
【活动目标】

《心想事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学设计

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心理暗示的力量。

2.使学生认识到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的区别以及产生的不同后果。

3.使学生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保持良好的心态,激发自身的潜能。

【活动设计】

一、暖身游戏——魔法手指

师:有同学提到,这是由于受到刚才的言语暗示了。事实上,我们大家都看到了,语言的暗示确实可以刺激大脑,改变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心里想象的事情真的就变成现实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活动课的主题:心想事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两个心理学中的小故事。

二、主题引入

(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进行实验。从学校选了几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未来 发展趋势测验”。然后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 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一年以后,罗森塔尔对那些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发现: 凡是在名单中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他们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  求知欲旺盛,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师:你觉得现实中真的有测验可以测出一个人未来发展前途吗?

(生回答,如果回答“没有”的话,继续追问“可名单中的学生的确都进步了,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师:其实名单中的“最有前途”学生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出来的,既然是随机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生回答)

教师小结: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罗森塔尔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权威,老师们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因此对他指出的那些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像对待聪明孩子那样对待他们;而这几个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也认为自己是聪明的,给予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从而提高了自信心,最终他们真的成为了优秀的学生。这个故事后来衍生出了一个著名的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也就是说,当你赋予自己或他人积极期望的时候,这个人的行为往往就会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说明积极暗示的正面作用)

(二)死囚的故事

医生对一死囚说:“我们执行死刑的方式是使你放血而死,这是你死前对人类做的一 点有益的事情。”这位犯人表示愿意这样做。犯人躺在床上,一只手伸到隔壁的一个大间。医生在他的手臂上用刀尖点一下,算是开始放血,并在他手臂上方用一根细管子放热水,水 顺着手臂一滴一滴地滴进瓶子里。犯人只觉得自己的血在一滴一滴地流出。滴了 3 瓶,他已经休克,滴了 5 瓶他已经死亡,死亡的症状与因放血而死一样。但实际上他一滴血也没有流。

师:事实上死囚并没有被放血,那么他为什么会死呢?

学生回答:是他自己把自己给吓死的。“自己的血正在流淌,自己正在死去”的心理暗示置他于死地。(说明消极暗示的负面作用)

这是心理学中的两个实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理暗示的力量非常强大。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我们走向成功,而消极的心理暗示会把人推向不利的方向。为什么心理暗示有这么大的作用

呢?

师: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如果将人的心理比喻为大海中的一座冰山,意识就是露在海面上的很小一部分,而绝大部分是隐伏在海面下的潜意识。我们一天中 90%的行为是由潜意识操纵的,只有 10%是由意识操纵的。目前发现控制潜意识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如果你常常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那么就能通过潜意识创造出达成愿望的强烈信念,而强烈的信念便能发挥出无穷的力量。

三、案例分析

师:其实,心理暗示不仅存在于心理学实验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在。现在来看一个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案例。

在学习《三角函数》这一课时,我的同桌小林请了假。返校后,她问我问题时说:这部 分知识我没学,所以我不会。可是我知道她请假回来任课老师就已经给她补习过这些知识点 了。我仍然仔细给她讲解了一遍,并且引导她对这类题目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过了两天, 她又拿着类似的题目对我说;这部分我没学,所以我不会。当她第三次这样对我说时,我再 次引导她回忆知识点、分析题目、思考、得出答案。最后我告诉她:你看,你已经会做这样的题目了,以后再遇到时,只要认真思考,你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她笑了,后来再做这些题 时,她基本能解决了。

(小组讨论三分钟)为什么小林请教了多次,仍然不会做呢?“我” 是怎样帮助她的?从这

个案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消极心理暗示是造成问题的很大原因,小林给自己一个极强的消极心理暗示——觉得自己不会!“我”在帮助她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也采取了心理战术,给予她一个积极的暗示说她已经会做了,从而让她把这个暗示内化,变消极暗示为积极暗示。

教师小结:消极的心理暗示会误导一个人的判断和自信,是学习和生活的一大障碍。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尽可能避免消极的自我暗示。

注意事项:

1、多做肯定暗示,避免消极暗示 。

尝试着每天都对自己说 “我行”“我很美丽 ”“比上次情况好多了”  等,这样做了之后会发现自己的心情会更加积极乐观,思维、行动的效率也会提高。相反,如果以否定的语句给自己暗示,事情十有就会朝着不利方向发展。

2、 信而无疑

一方面你说:“我一定会努力,一定会有好成绩。”可你心里又在怀疑:这是不可能的。你自己都在怀疑的时候,自然没有效果。你觉得目标是不能完成的,你会无意识地拒绝暗示, 这样的暗示也就没有用了。暗示的东西,一定要全身心地相信,一定要认为这就是真的,那么潜意识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你才会朝着这个暗示去做,结果你就可能真的做到。

3、 做自我暗示的主宰

别人的暗示本身绝对没有影响你的力量,只有当你沉湎于别人暗示给你的想法之中时, 也只有当你在心中同意它们时,别人的暗示才可能有力量。因此,最重要的是你的想法,你怎样想完全在于你自己。我们有选择的能力,应该选择正面的暗示,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为自己喝彩,多给自己一些激励与信心。

4.重复暗示

经常重复一种思想会产生信念,进而变得坚定不移。如果我们不断地接受到同一个暗示, 这个暗示就会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推动我们的行为。积极的自我暗示需要反复练 习,当然也未必是重复一模一样的,意思相近就可以了。比如,当考试不能集中精力的时候, 可以暗示自己:我正全神贯注地聚焦在考试上。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今天希望大家在课堂中能有所得。要实现梦想,达成目标,需要反复给予自己积极暗示。我真的相信梦想可以成真,因为每个人都有这么大的力量, 应该每天给自己成功的暗示。当你的积极暗示形成习惯,融入你的血液里,那么你会成为一个永不绝望、永远自信的人,一个真正的强者!

文档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想事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教学设计、教案

【活动目标】《心想事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学设计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心理暗示的力量。2.使学生认识到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的区别以及产生的不同后果。3.使学生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保持良好的心态,激发自身的潜能。【活动设计】一、暖身游戏——魔法手指师:有同学提到,这是由于受到刚才的言语暗示了。事实上,我们大家都看到了,语言的暗示确实可以刺激大脑,改变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心里想象的事情真的就变成现实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活动课的主题:心想事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两个心理学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