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32:25
文档

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电视是我国近四亿儿童最常接触、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形态,制作优质的少儿新闻节目,满足他们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渴望是电视媒介的责任和义务,但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起步晚、发展迟缓、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本文试通过分析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找出少儿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未来发展的对策。本文首先阐述了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和作用,以概括出少儿新闻节目的独特性,并分析了在当前国内外媒介环境下,我国加快发展少儿新闻节目必要性。文章主体部分对我国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少儿新闻节目进行了抽样
推荐度:
导读摘要:电视是我国近四亿儿童最常接触、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形态,制作优质的少儿新闻节目,满足他们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渴望是电视媒介的责任和义务,但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起步晚、发展迟缓、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本文试通过分析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找出少儿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未来发展的对策。本文首先阐述了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和作用,以概括出少儿新闻节目的独特性,并分析了在当前国内外媒介环境下,我国加快发展少儿新闻节目必要性。文章主体部分对我国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少儿新闻节目进行了抽样
摘要:电视是我国近四亿儿童最常接触、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形态,制作优质的少儿新闻节目,满足他们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 社会 的渴望是电视媒介的责任和义务,但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起步晚、 发展 迟缓、存在很多 问题 和困难,本文试通过 分析 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找出少儿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未来发展的对策。 本文首先阐述了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和作用,以概括出少儿新闻节目的独特性,并分析了在当前国内外媒介环境下,我国加快发展少儿新闻节目必要性。文章主体部分对我国 目前 具有代表性的少儿新闻节目进行了抽样分析,运用儿童心 理学 和受众 理论  研究 少儿受众认知特点和收视行为特征,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武汉市部分城区的少儿进行"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受众收视调查。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少儿新闻节目总量不足、覆盖面窄,不能满足巨大受众市场的新闻需求;在节目主持、 内容 、栏目结构、制作方面存在成人化倾向问题。 

文章结尾部分认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于:首先要转变传播观念,以儿童为本位,将" 教育 为主"转为"寓教于乐",然后从少儿新闻栏目设置、节目编排制作和主持播报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具体操作中的对策。 

关键字:少儿新闻节目认知特点收视行为特征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diens'behavior 

1.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概述 

受到知识文化水平和生活圈子的,少年儿童很难像成年人那样通过读书、读报、读新闻类杂志和人际交往等途径获取信息,电视新闻的直观、可感、形象性和大众化,使之成为少儿了解新闻最方便、最快捷和最有趣的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少儿每周至少看电视22个小时,远远超过了读书和看报的时间, 中国  科学 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研究员卜卫曾对少年儿童在不同的需要下对媒介的选择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在需要了解新闻时,少年儿童选择电视媒介的占53.5%、其次是广播21.2%、报纸13.3%、书籍3.0%、其他11.7%,可见少儿了解新闻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道。英国广播公司1972年开播专门针对9-15岁儿童播出的《新闻巡礼》,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新闻节目;1995年10月1日,上海有线电视台创办了新闻节目《"小小"看新闻》,是我国第一个以少年儿童为收视对象的电视新闻节目,节目问世不久就受到界的关注和支持,宣传部领导主张有远见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把新闻触角伸向儿童世界。虽然我国少儿新闻节目起步晚,发展较为缓慢,但目前已经有台少儿频道《新闻袋袋裤》、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儿新闻》、上海东方电视台《东视少儿新闻》、南京台《南京少儿新闻联播》、四川电视台《亮眼睛》、武汉电视台《武汉少儿新闻》等一系列具有一定开拓性和 影响 力的节目。 

由于少儿群体特殊的认知能力和收视特点,少儿新闻的报道内容、形式、新闻语言选择都与成年人电视新闻有着很大差别,因此首先必须明确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特殊的定位和作用。 

1.1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 

作为专门为少儿制作的电视节目,它的定位是有其特殊性的,节目定位一般包括收视对象定位、表现对象定位和节目风格定位,我们先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看少儿电视新闻的独特性。 

1.1.1节目收视对象的定位 

收视对象即节目的收看对象,儿童是人类生命的一个时间概念,它代表着不同 历史 时期中的同一人群。按国际通用的准则,1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 法律 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然而,每个阶段的儿童都有着不同的认知层次,"西方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心智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3至7岁为感官期,儿童根据显而易见的感官刺激来认识产品价值,7至11岁为分析期,儿童对产品类别、售价、功能等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开始明白物质的社交意义,11至16岁为反省期,孩子对市场的产品类别,销售地点、推销策略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明白品牌的意义,明白物质的价值,除了满足个人喜好外,还可以用作社交筹码"。由此可见,8岁以上的儿童才开始摆脱单纯的感官认知,能够理解和分析事物。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不同,除感官之外,受众需要有一定的理性理解和思考能力,3-7岁还属于幼儿时期,只具备感官的刺激反映能力,不具备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因此世界各国儿童电视新闻节目观众对象,多针对8岁以上的少儿观众,如日本广播协会nhk综合电视台《儿童新闻周刊》面向8-14岁儿童;英国广播公司《新闻巡礼》节目专门针对9-15岁儿童;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儿童新闻》针对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美国制片厂《尼克新闻》针对8-12岁儿童,德国电视二台《ldgd》新闻节目为9-13岁的儿童播出。我国目前开播的儿童新闻节目大多称为"少儿新闻",专门针对8岁以上的少儿群体,根据国内外少儿新闻受众的定位特点,本文中"少儿新闻"讨论的受众对象是指8-18岁的少儿群体,文中所述儿童、少儿均指向这一年龄层次的群体。 

1.1.2节目表现对象的定位 

节目表现对象即节目报道的内容对象、拍摄对象。少儿新闻节目的收视对象是少年儿童,但节目的表现对象则不能仅仅局限于儿童,而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新闻本身最大的功能是传递信息,这是新闻节目与其他节目的区别,作为直接面向少儿的电视新闻,除了具有真实性、及时性、新鲜性之外,还必须充分考虑特定观众的接受能力和兴趣。 

首先表现对象要具有接近性,即主要选择那些与少年儿童关系密切的事实,少年儿童中出现的新人新事,他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反映广大少年儿童的苦恼和要求,这是区别于成年人电视新闻的首要因素,要以展现孩子们的世界为主。其次也应该把国内外大事通过特殊的报道形式介绍给少儿,并不是说少儿新闻只能报道孩子们的事情, 现代 儿童兴趣广泛、好奇心求知欲强、想象力相当丰富,作为信息集粹的电视新闻应该满足于他们多方面的信息需求。日本广播协会nhk综合电视台于1994年4月开设的《儿童新闻周刊》就注重了把成人世界的新闻深入浅出的播送给孩子们,节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周社会要闻,以与儿童密切关心的新闻事实为主;二是新闻要点,深入浅出的报道本周国内外大事;三是本周难点特别节目,使用模型来说明和讲解本周的要闻和难懂的词句。节目一开始播出就赢得了孩子们乃至老年观众的喜爱和赞扬,总之一切有利于增长儿童知识、寓教于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拍摄内容都可以成为少儿电视节目的表现对象。1.1.3节目风格形态定位 风格定位即节目的格调及展现出来的文化特点与底蕴。施拉姆在《我国儿童生活中的电视》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儿童是电视的使用者"这一概念,把儿童从一个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提升为主动寻求者,承认了儿童特有的情感、思维、生活,儿童节目风格是区分儿童节目与成人节目的关键,也是吸引儿童找到群体归依感和认同感的关键。他们特有的情感、思维、生活都应该用特殊的风格载体来体现。首先是风格特点的儿童化。儿童化即是以儿童的视点儿童的趣味出发来制作节目,符合儿童的欣赏要求。少儿思维行为方式与成年人不同,少儿电视新闻的表现形态也不是"新闻联播"类成人节目的翻版。儿童看电视一般都是为了轻松和娱乐,即使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获取信息,也不能等同于课堂 学习 的一种延伸,孩子们喜欢充满神奇性、趣味性、幽默性、想象力的节目。从新闻语言的选择、节目背景画面和字幕设计、道具的选择、主持播报形式都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特别是对于国内外大事等儿童不熟悉和未知的信息,编导要充分考虑少儿的认知特点探索适当的表现形式。"心理专家认为未知和不寻常的图像本身并不能激起小观众创造性的联想,因此,必须通过儿童已经熟悉与了解的东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把想象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连接起来。"只有真正充满童真童趣的新闻节目才能吸引少儿观众的眼球。 

其次是快节奏大容量。儿童看电视注意力集中程度与成人有很大差别,他们会不断的把目光移向别处,同时伴随着其他活动,据调查,儿童注视电视屏幕注视的时间长度很少超过30秒,绝大多数少于5秒,因此拖沓冗长、单调缓慢的节目他们并不感兴趣,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必须节奏明快、轻松活泼。同时,要不断转换画面和话题引起他们的注意,比如在介绍新闻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背景介绍、历史典故、现代 科技 知识等资料、图片,适当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展示事实的背景,介绍一些技术问题,这就使报道大大增加了知识性,少儿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发生了什么"而且可以知道怎么样发生的,就能使节目更加丰富并提高了新闻的纯度和知识的含金量,等于对少儿观众的精神食粮作了精加工,让他们受到启发,提高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功能 

电视新闻主要有新闻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社会功能,对于少儿来说,电视新闻主要具有传递信息、社会教育和情绪宣泄这三大功能。 

1.2.1传递信息功能 

"信息是指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电视新闻传播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传播活动,最基本的目的便是向公众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急剧增长"少儿观众求知、探索和好奇的心理,同样刺激了他们对信息的需求,而少儿电视新闻强烈的现场感和信息容量大、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特点使它比其他媒体更能吸引少儿观众。 

1.2.2社会教育功能 

"美国学者凯特?穆迪认为:'电视培育是现代新人形成的条件',电视文化中传播的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结构的形成能起一种与学校教育想媲美,甚至超过的检测作用、镜子作用、激励作用、启迪作用,这些作用既表现在电视文化能随时而迅速的唤起青少年迎合社会共同道德指向的行为欲望,也表现它无时无刻的在校正着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种种偏向"电视新闻内容与少儿生活密切相关,都是他们关心感兴趣的问题,具有贴近性和感染力,又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寓教于乐,变灌输宣传为巧妙的传播、引导,因此比单纯的社教节目更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电视新闻的教育功能首先体现在儿童可以从儿童新闻节目中获取许多知识,满足他们的信息欲求,电视新闻潜移默化地传输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各种 自然 和社会知识,同时也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丰富儿童的词汇量,电视以其标准的发音,向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声音和生动的画面识别、再认和重现的机会。适当的收看电视节目,积累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对他们的学习也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美国学者霍斯顿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学校中成绩优异,表现出色的儿童,平均每周看电视的时间为10小时,而明显超过或者不足10小时的儿童明显成绩不佳"。 

其次是培养了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儿童天生具有学习和了解社会的愿望,电视新闻是最直接简洁地了解社会的方式,少儿新闻对少儿世界新近发生的信息的反映,使少儿不再闭目塞听,开始学会了解和参与社会,养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习惯,"有关研究发现,观看电视新闻有利于儿童形成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和 政治 参与感等"同时儿童在收看新闻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使儿童跳出了狭小的认识范围,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认识社会,学习并掌握相应的行为规范,电视作为中介因素将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使儿童随着电视进入了成人社会,使他们积累了许多社会知识经验,促进了儿童社会化发展,电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未成年人的另一位重要的"教师"。 

1.2.3情绪宣泄功能

少儿也有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宣泄自己情感的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与同龄人进行沟通,与同龄人共同谈论和分享他们身边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他们的疑问、他们的忧虑、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欢笑与苦闷都必须有一个宣泄的平台,制作专门针对少儿的新闻节目,使少儿有了属于自己传递信息的大众化平台,获得群体归属感,使他们的呼声能被社会注意,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被媒体尊重和认可,有利于实现他们心理的平衡。通过少儿新闻这样一个方式让他们共享群体信息、解决疑问,能够有效地让他们的情绪得以宣泄 

2.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分析 

2.1我国少儿新闻节目分析 

2.1.1国内主要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概述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状况,我们首先抽取国内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2个少儿新闻节目作为典型,概括它们各自的特点,以便于准确地分析目前少儿新闻节目的现状。 

1)《"小小"看新闻》 

开办时间:1995年10月1日 

开办单位:上海有线电视台 

播出时段:每天晚上黄金时间首播、次日白天重播数次, 

节目长度:10分钟 

主要新闻来源:串播为主,自采为辅,主要挑选台和地方各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 

主持方式:成人主持,姐姐形象。主持人王幸有张稚气未脱的脸,又有表演儿童剧的天赋,播讲新闻亲切自然,平易近人,又能绘声绘色,平等地与小观众进行交流 

节目定位: 

(1)受众定位:小学2年级到6年纪学生群体; 

(2)节目表现对象定位:台和地方各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选取新闻性知识性、教育性兼具的内容。编辑人员还运用丰富的新闻资料编制成综合报道,系列小专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 

(3)节目风格特点: 

a、小时段大容量,日均播出新闻12条,少儿视角荟萃新闻精华; 

b、找准"切入点"编出新意:与成人新闻相比,《小小看新闻》的导语和结束语的编写在整个编辑业务中显得更为重要,成年人熟悉的新闻背景,孩子们往往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这就需要在片前增补必须的背景资料,包括地图、图标、字幕,有的做成抠像配上相关导语,以此为基础,将小观众"导入"新闻事件,还邀请了上海的儿童心 

理学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担任兼职编辑,针对少儿的关注点、兴趣点设置报道内容,选准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使节目饶有兴趣; 

c、编播有童趣视听少儿化: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注意贴近少年儿童,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有趣,这档节目在新闻诸要素完整保留的前提下,语言更为浅显易懂,亦庄亦谐,活泼有趣,很少教化味,为适应小观众的"消化能力"这档节目的播音语速适当放慢,一般掌握在每分钟200字左右; 2)《少儿新闻》(电视台) 开办时间:1996年 

开办单位:电视台 

播出时段:每天晚上8点首播,次日9:00--15:00分重播两次节目长度:5分钟 

栏目结构设置:每次报道5到7条新闻,其中包括两三条口播新闻。每周六为少儿新闻专题节目 

新闻来源:cctv、教育部、共青团、cet、地方电视台、新华社、全国妇联、少年报等其他新闻单位,图像素材以cctv为主。 

主持方式:主持人造型为年轻的时事课老师。主持风格介于少儿娱乐性节目和成人新闻节目主持人之间,强调大气和亲切 

节目定位: 

(1)节目受众定位:8--14岁的少年儿童,即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 

(2)节目表现对象定位:少儿新闻应当了解国内外重要新闻,包括政、 经济 、社会、科、教育、文化、 体育 等各个方面;与少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时事新闻;关于少儿生活新闻的深度报道,少儿新闻的选题以新闻事件的重要程度为主要依据,兼顾时效性和信息量。选题范围可 参考 两个方面的资料,一是《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等综合性时事类少儿报刊,二是中小学每周时事教育的教材; 

(3)节目风格特点: 

a、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 

b、强调少儿观众的积极参与, 

c、注意新闻的解释和背景分析, 

d、适应少儿观众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注重少儿观众的心理特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少儿新闻》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考虑到儿童电视新闻栏目要更具儿童的色彩,更名为《信息树》,并重新进行了设计: 

《信息树》: 

主持方式:主持人、小飞龙和一到两名儿童串联 

节目风格特点: 

a、注重信息性与指导性的结合; 

b、大事件与小事情结合,把介绍孩子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国内外大事结合起来,把孩子们关心的事件作为节目的重要内容,激励孩子关系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积极思考; 

c、节目制作可以通过发动学生提供新闻信息,增加节目的参与性; 

d、栏目形式可采取信息报道、花絮、专题快讯、新闻摄影大赛和新闻外的知识。

文档

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电视是我国近四亿儿童最常接触、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形态,制作优质的少儿新闻节目,满足他们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渴望是电视媒介的责任和义务,但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起步晚、发展迟缓、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本文试通过分析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找出少儿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未来发展的对策。本文首先阐述了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和作用,以概括出少儿新闻节目的独特性,并分析了在当前国内外媒介环境下,我国加快发展少儿新闻节目必要性。文章主体部分对我国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少儿新闻节目进行了抽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