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姓名
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______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3、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
a点滑至b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 ,木块能停在b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
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大小是 N.
4、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与木块M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N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再将N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对小明同学的实验讨论正确的是 ( )
A.两次M所受滑动摩擦力f甲 < f乙 B.小明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乙情况弹簧秤的示数等于f乙 D. 小明实验时控制相同的量是接触面积大小
5、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 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A.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跟斜面的长度有关;D.跟物体的重力有关。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程。
(1)要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除了长木板和木块外,还需要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试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其做__ _ 运动
(2)请你替小刚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小数位参照表中相关数据)。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4)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
(5)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_______________不改变
| 实验次数 | 斜面倾角0 | 斜面粗糙程度 | 物重G/N | 斜面高度h/m | 斜面拉力F/N | 斜面长S/m | 有用功W/J | 总功W/J | 机械效率 % |
| 1 | 30 | 粗糙 | 1 | 0.5 | 0.7 | 1 | 0.5 | 0.7 | |
| 2 | 30 | 稍光滑 | 1 | 0.5 | 0.6 | 1 | 0.5 | 83 | |
| 3 | 45 | 粗糙 | 1 | 0.7 | 0.9 | 1 | 0.9 | 78 |
(7)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_________(只写出一条即可)
6、如图7所示,一个不漏气的薄塑料袋平放在桌面上,一根饮料吸管插在袋口边缘,把袋口折几折后用胶带封住,使塑料袋口不漏气。把两块同种材料的正方形硬纸板相隔一定距离平放在塑料袋上,大、小纸板的厚度相同,大纸板的边长是小纸板的两倍。
(1)用嘴慢慢向吸管吹气,大、小纸板______(填“会”或“不会”)同时被塑料袋“抬”起来。
(2)在大小纸板上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1元硬币,然后用嘴慢慢向吸管吹气,要使这两个硬纸板同时被举高,求这两个硬纸板上硬币的数目之比为 。
(3)去掉硬币,并将两个硬纸板换成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底面积相同的圆柱体,这两种材料的密度之比为3:2,用嘴慢慢向吸管吹气,要使这两个竖直放置的圆柱体同时被举高,求这两个圆柱体的高度之比 。
7、学习关于物体的平衡条件时,小聪同学
提出了下列疑问: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能
保持平衡状态吗?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一定
图a 图b
图c 图d
保持平衡状态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
只受两个力作用吗?为此他做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1) 他将一个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a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落下,如图b所示。
(2) 他又将一小球用两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c所示;剪断其中的一根细线,小球发生摆动,如图d所示。
通过实验他的疑问得到解决。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请帮小聪同学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
(1)由图a和b可知: 。
(2)由图a和c可知: 。
(3)由图a和d可知: 。
8、如下图所示为某辆赛车启动过程的频闪照片,该赛车从赛道的起点处(车头所对的零刻度线位置):
由静止开始出发,同时,照相机开始拍照(如图甲所示),以后赛车沿直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如图乙所示).
仔细观察频闪照片,如果赛车照此规律从起点运动1.0s到达E处.请你认真思考后完成:
(1)填写表格中所缺的三个数据(不需要估读)(3分)
| 位置 | 起点 | A | B | C | D | E |
| 时间/s | 0 | 0.2 | 0.4 | 0.6 | 0.8 | 1.0 |
| 路程/m | 0 | 1 | 4 |
9. 在研究摆钟的摆球摆动情况时,小英和同学们观察摆钟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了摆球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用这个时间除以30,得出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针对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A. 可能与摆球的质量有关;B. 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C. 可能与摆角的大小有关。
| 次数 | 摆线长 L/m | 摆球质量 m/g | 摆角θ | 摆动一次的 时间t/s |
| 1 | 1 | 20 | 3° | 2 |
| 2 | 1.4 | 20 | 3° | 2.4 |
| 3 | 1.4 | 20 | 5° | 2.4 |
| 4 | 1.4 | 30 | 5° | 2.4 |
(1)由1、2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填猜想的字母),结论是
。
(2)从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填猜想的字母),结论是
。
(3)由 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A。
(4)若有质量相等的钢球和木球,实验中为了减少误差,你要选用 来进行实验。
9、小洁在帮爸爸用水喷水洗车时,发现当水朝向角度不同或水喷出速度不同时,水射出的水平距离是不同的。由此,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如图所示),相应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水喷
| 水速度 | 水射出的 水平距离/m |
| 较小 | 0.5 |
| 稍大 | 1 |
| 较大 | 1.5 |
| 更大 | 2 |
| 平线夹角 | 水射出的 水平距离/m |
| : 10° | 0.5 |
| 30° | 1.3 |
| 45° | 1.5 |
| 60° | 1.3 |
| 80° | 0.5 |
对以上探究,分析如下:
(1)离开喷嘴的水仍能在空中继续向前,这是由于 的缘故。
(2)进行探究一得出结论:在 不变时, 。
(3)根据探究一的结论,举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
10、小红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的倾
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 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
的钩码固定在1 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
一端,如图甲所示;② 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
夹角,如图乙所示;③ 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红是通过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的;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1、 打羽毛球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有几个同学对“羽毛球运动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A同学猜想羽毛球运动的距离可能与球拍的弹性有关;B同学猜想羽毛球运
动的距离可能与球的制作材料有关;请你也提出一个猜想: 。
接下来同学们对A同学的猜想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用同一品牌不同磅数(羽弦的松紧用磅数表示)的球拍,用相同的力击打相同的球,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 球拍张力/磅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球运动距离/m | 30 | 29 | 28 | 27 | 26 | 25 |
小明对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球拍的羽弦张得越紧,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它的 ,
越小,产生的 越小,所以球飞行的距离越短的结论,并对中学生购买球拍提出了建议:针对中学生手臂力量不是很强,应购买磅数 (填“较低”或“较高”)的球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