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2-2023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物理及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35:12
文档

2022-2023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物理及答案解析

2022北京市一零一中初二(上)期中物理2022.10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下列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A.sB.mC.kgD.K2.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3.宇航服在地面上质量为120kg,飞船升空后宇航员感觉宇航服越来越轻,到达太空后宇航服的质量将()A.大于120kgB.等于120kgC
推荐度:
导读2022北京市一零一中初二(上)期中物理2022.10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下列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A.sB.mC.kgD.K2.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3.宇航服在地面上质量为120kg,飞船升空后宇航员感觉宇航服越来越轻,到达太空后宇航服的质量将()A.大于120kgB.等于120kgC
2022北京市一零一中初二(上)期中

物理

2022.10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在下列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

A.s

B.m

C.kg

D.K

2.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

3.宇航服在地面上质量为120kg,飞船升空后宇航员感觉宇航服越来越轻,到达太空后宇航服的质量将()

A.大于120kg

B.等于120kg

C.小于120kg

D.没有质量了

4.标准气压下海波的凝固点是48℃,在标准气压下48℃时海波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5.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春天里冰雪消融

A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B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C

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

D

6.隆冬,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升华

7.古诗《蒹葭》中有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于诗中所说的“露”和“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此过程要放热

B.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此过程要吸热

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此过程要吸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此过程要放热8.在室温为25℃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如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9.常温常压下,对密度公式ρ=m

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同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D.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10.比邻星位于半人马座,距离地球4.2光年,是已知离太阳最近的恒星。2022年2月,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行星绕着比邻星运行的证据。这颗行星是该系统中检测到的第三颗行星,被称为比邻星d,其质量只有地

球的1

4,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轻的系外行星之一。这里所说的“光年”是()

A.时间单位

B.长度单位

C.质量单位

D.温度单位

11.图是根据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实验数据绘制成的m-V图像。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都是变大的

B.甲物质的密度小于乙物质的密度

C.甲物质的密度等于乙物质的密度

D.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12.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13.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A.质量不断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断减小,密度也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14.三个相同的足够高的柱形容器中装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

块、铝块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容器中使其浸没,液面恰好相平,已知ρ铜>ρ铁>ρ铝,则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15.某同学为了测量碎玻璃和沙石的密度,用一只质量为1kg 的空桶装满水,测得桶和水的质量为11kg ,再将lkg 的碎玻璃放入盛满水的水桶中,水溢出后测得剩余质量为11.6kg 。另取一只完全相同的空桶,在桶里装满沙石,测得桶和沙石的质量为29kg 。已知ρ水=1.0×103kg/m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沙石的密度比水的大

B.桶的容积是0.01m 3

C.碎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 3

D.沙石的密度小于2.8×103kg/m 3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5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在火箭刚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底部,底部的钢铁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工作人员在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如图,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其形成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包括(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17.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考体育测试所用篮球的质量约为600g

B.一支普通新铅笔的总长度约为28cm

C.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D.一位初中生跑1000m 所用的时间约为50s 18.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放在水盆中的水慢慢变少了,这是水的汽化现象

B.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有小液滴,是可乐瓶周围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夏天吃雪糕时,会看到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雪糕中的水蒸气液化的结果19.关于质量和密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B.4kg 铁比4kg 木块质量大

C.一桶水比一杯水含的物质多,质量也大

D.密度的大小等于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在常温常压下在1.0×105Pa大气压下

物质熔点/℃物质熔点/℃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钨3410锡232铁7.9×103水银 1.36×103

铁1515海波48铝 2.7×103纯水 1.0×103

铝660固态水银-38.8冰0.9×103酒精0.8×103 A.铝锅可以用来熔化锡块

B.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小了1 9

C.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D.电灯泡的灯丝用钨丝制成是因为其不易熔化

三、实验解答题(共44分,21、22、23、25、26、28、31题每空2分;24、27、29、30每空1分)

21.(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

(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C

2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小明选取某种物质加热,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同时观察物质的状态,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观察图像,应用相关知识分析可知在第12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该物质是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小红选用质量为m1的该固体完成实验,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丙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该固体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丙中的_________(填“b”或“c”或“d”)。

23.如图所示实验。向外拉动活塞,拉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几乎全部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了乙醚蒸气;再向里推动活塞,可以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了,这说明:用_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24.同学们在实验室做“水的沸腾”实验。

(1)在此过程中,小刚观察到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图_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选填“甲”或“乙”)

(2)下表是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此时该地区的大气压

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________;

(4)期间,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

A. B. C. D.

(5)实验过程中小刚不小心碰到了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感觉很烫。为了证明水蒸气液化放热,他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在两个相同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

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

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接下来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________(选填“a”、“b”、“c”、“d”)(烧瓶内水的温度高于100℃)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烧杯中100℃的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25.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______g;

(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3;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74g;

(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26.为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

(1)通过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2)如果选择图A、B进行探究实验,所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27.小刚在实验室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矿石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该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利用图丙、丁所示,测出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cm 3;

(3)计算密度,查表可知此矿石可能是________。物质

密度/(kg/m 3)石灰岩

(2.3~3.0)×103花岗岩

(2.6~3.8)×103黄铜矿

(4.1~4.3)×103黄铁矿(4.9~5.2)×103

28.小英同学用实验探究某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她根据测量的数据描绘了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关系22.5cm 3,则该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 。

29.某同学要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铁丝的长度,已知铁丝的横截面积32510cm S -=⨯,铁的密度37.9g/cm ρ=,他记录的主要测量数据如下,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这卷铁丝的质量m =118.5g 。

(2)计算出这卷铁丝的体积V =_______cm 3。

(3)计算出这卷铁丝的长度l=_______cm 。

30.小明在做碘升华实验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400℃,一个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

31.在实验室中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实验器材:一只有标记线的空烧杯、托盘天平、砝码盒、足量的水、待测矿石颗粒若干。请你帮小萱把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计算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1)取适量的矿石颗粒,用调好的天平测其质量为m1,并记录;

(2)将质量为m1的矿石颗粒装入空烧杯中,向烧杯中加水到烧杯的标记线。用天平测烧杯的总质量为m2,并记录;

(3)将烧杯清空,_______,用天平测量烧杯的总质量为m3,并记录;

___________。

(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这种矿石的密度ρ=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32.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气凝胶

气凝胶是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轻的一类物质,因其内部有很多孔隙,充斥着空气,故而得名。1931年,美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硅制得了最早的气凝胶,外号“凝固的烟”。2011年,美国科学家联合制备了一种镍0.9mg/cm3,创下了当时最轻材料的纪录。如图,把这种材料放在蒲公英花朵上,柔软的绒毛几乎没有变形——这张照片入选了《自然》杂志年度十大图片。近日,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立方厘米0.16毫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一、气凝胶的制备

果冻是由明胶分子形成的3维网格和基于表面张力的原因而被困在其中的液体组成。科学家想知道的是,明胶网格是不是一个整体并的框架,以及如果液体被移除,网格会不会还在?实验的结果显示,液体是连成一体的(而非彼此隔绝的),所以可以替换成其它液体或气体。问题在于,如果用蒸发的方式去除液体,则网格结构就直接坍缩了。原因在于液体蒸发过程中,表面张力所引起的毛细管力会一直拉着网格以维持最小表面积。他们实验的高明之处在于先用酒精去替换水,再把酒精在超临界状态下转换成气体而不让网格觉察到,然后再缓慢把酒精气体释放掉。此时由于没有液体引起的毛细管力作用(或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使得网格得以保持原来的结构。

二、气凝胶的优越性能

气凝胶作为结构可控的纳米多孔材料,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有机溶剂,而“全碳气凝胶”的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同时,气凝胶的纳米网络结构可以有效地了局域热激发的传播,其固态热导率比相应的玻璃态材料低2-3个数量级,使之成为新型高温隔热材料。

相比于传统的气凝胶受到制作方式的往往无法批量生产,浙江大学课题组新创的“低温冻干法”令气凝胶的生产过程更加便捷,也使这种超轻材料的大规模制造和应用成为可能。

(1)文中提到“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立方厘米0.16毫克,也就是_______g/cm3;

(2)人们把气凝胶称作“凝固的烟”,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是指它的______很小(选填“质量”或“密度”);

(3)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__g;

(4)研究表明,“全碳气凝胶”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有机溶剂,则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质量为______g。

五、计算题(共7分,33题3分,34题4分)

33.小明在家里发现一桶花生油,如图所示。他想知道桶内花生油的质量是多少,通过查表得知花生油的密度为0.9×103kg/m3,请你帮小明计算出桶内花生油的质量?

34.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钢的密度为7.9×103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参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答案】C

【解析】

【详解】A.时间的单位是s,故A不符合题意;

B.长度的单位是m,故B不符合题意;

C.质量的单位是kg,还有g,故C符合题意;

D.温度的单位有℃,也有K,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降低温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减小蔬菜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B不符合题意;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减小农田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C不符合题意;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提高温度可以使蒸发变快,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B

【解析】

【详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故宇航服到达太空后,虽然位置变化了,但质量不变,仍为120kg,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D

【解析】

【详解】在标准气压下48℃时,海波刚开始熔化,海波处于固态,到慢慢熔化结束,此时海波处于液态,在熔化过程中,固态和液态都有,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D

【解析】

【详解】A.春天里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初夏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液滴,故B不符合题意;

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C不符合题意;

D.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粒,故D符合题意。

【解析】

【详解】滴水成冰的过程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故选B。

7.【答案】A

【解析】

【详解】A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A正确,B错误;

C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CD错误

故选A。

8.【答案】D

【解析】

【详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下降,然后又上升到25℃。

故选D。

9.【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质确定,密度不变,与质量大小无关,故A选项错误;

B.物质确定,密度不变,与质量大小、体积大小都无关,故B选项错误;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故C选项正确;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体积跟密度成反比说法错误,故D选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

【详解】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所通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而质量与体积比值即为密度,故甲、乙的密度不变,故A错误;

BCD.当体积都为50cm3时,甲的质量为50g,乙的质量为25g,根据

m

V

ρ=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

密度大,故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故D正确;BC错误。

【解析】

【分析】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的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详解】A 、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量时产生的,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故A 错误;

B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 错误;

C 、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 错误;

D 、根据减小误差的方法可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D 正确.

故选D .

13.【答案】A

【解析】

【详解】蜡烛燃烧,质量不断减小,但是密度的大小与质量体积无关,密度不变。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

14.【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由于实心铜块、铁块、铝块质量相等,又ρ铜>ρ铁>ρ铝,根据密度公式可知铝块体积最大,铁块次之,

铜块体积最小,当把它们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容器中使其浸没时液面相平,说明放入铜块的甲液体体积最大,放入铝块的丙液体体积最小,乙液体介于二者之间,由于三种液体质量相等,所以体积最大的甲液体密度最小,体积最小的丙液体密度最大,故三种液体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甲、乙、丙,故A 符合题意。

故选A 。

15.【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桶的容积等于装满水时水的体积,则桶的容积

333

11kg 1kg 110k ==g/m m V V ρ-⨯=水水水在桶里装满沙石,测得桶和沙石的质量为29kg ,则沙石的质量

=29kg 1kg=28kg

m -沙石沙石装满后等于桶的容积,则沙石的密度

33328kg ==0.0 2.81m

10kg/m m V ρ⨯=沙石沙石沙石

所以沙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A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碎玻璃的体积等于其排开水的体积,则碎玻璃的体积为

3-43

3

11g 1g 11.1106g =

=410m

kg/m m V V ρ+=⨯-=

⨯排

排玻璃水

碎玻璃的密度为

-33

43

1kg

=

=410 2.50g/m m

1k m V ρ=

⨯⨯玻璃玻璃玻璃

故C 正确,C 不符合题意;

D .因为沙石之间可能存在间隙,所以沙石的实际体积可能小于瓶子的容积,由m

V

ρ=可知,沙石的实际密度可能会大于2.8×103kg/m 3,而不会小于2.8×103kg/m 3,故D 错误,D 符合题意。故选D 。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5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答案】BC 【解析】

【详解】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液态的水吸收大量的热量,汽化为水蒸气,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色气团,则存在的物态变化有汽化和液化,故BC 符合题意,AD 不符合题意。故选BC 。17.【答案】AC 【解析】

【详解】A .中考体育测试所用篮球的质量约为600g ,约与两本物理书的质量相同,故A 符合题意;B .一支普通新铅笔的总长度约为18cm ,故B 不符合题意;C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6.5℃,故C 符合题意;

D .一位初中生跑1000m 所用的时间约为5min ,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AC 。18.【答案】AC 【解析】

【详解】A .放在盘子里的水慢慢变少,属于汽化中的蒸发,所以A 选项是正确的;

B .夏天用电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流动,促进了汗液的蒸发,因为蒸发是吸热的,所以人感到凉快,但不是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故B 错误;

C .从冰箱中取出的可乐瓶,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到温度较低的瓶子凝结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

D .夏天吃雪糕时,会看到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结果,故D 错误。故选AC 。

19.【答案】ACD 【解析】

【详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A 说法正确;B.4kg 铁与4kg 木块质量一样大,B 说法错误;C.一桶水比一杯水含的物质多,质量也大,C 说法正确;D.密度的大小等于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与质量和体积无关,D 说法正确.20.【答案】AD 【解析】

【详解】A .铝的熔点为660℃,锡的熔点为232℃,由于铝的熔点比锡的高,所以可以用铝锅熔化锡块,故A 正确;

B .冰化成水,质量不变,即ρ水V 水=ρ冰V 冰,所以

9

10

V V V ρρ=

=冰冰水水冰

所以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小了

1

91010

V V V V V V ∆=-=-

=冰冰水冰冰故B 错误;

C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 3,铝的密度为2.7×103kg/m 3,水银的密度就大于固体的密度,故C 错误;

D .从表中可以看到,钨的熔点是3410℃,熔点较高,所以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故D 正确。故选AD 。

三、实验解答题(共44分,21、22、23、25、26、28、31题每空2分;24、27、29、30每空1分)

21.【答案】①.2.95

②.-21

【解析】

【详解】(1)[1]刻度尺上1cm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A 左侧与零刻线对齐,右侧与2.95cm 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95cm 。(2)[2]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C ︒,数值向下变大,说明是零下,则其示数为21C -︒。22.【答案】①.固液共存

②.晶体

③.c

【解析】

【详解】(1)[1][2]物质在第10min 时,刚开始熔化,在第20min 时,熔化结束,故在第12min 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由于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故该物质是晶体。

(2)[3]用质量为m 1的该固体做实验,与质量为m 2的该固体做实验,质量变大,物质的中铝不变,熔点不变,质量变大,加热到沸腾需要吸收的热量增多,时间变长,故该图线可能是c 。23.【答案】

①.汽化

②.压缩体积

【解析】

【详解】[1]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

[2]向里推动活塞,可以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了,压缩气体,让气态变为了液态,说明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24.【答案】①.甲

②.98

③.小于

④.吸收

⑤.B

⑥.d

【解析】

【详解】(1)[1]沸腾时,整杯水的温度是一致的,底部的水蒸气汽化后形成了气泡,慢慢上升,周围的水也慢慢汽化,所以气泡越变越大,故图甲符合题意。

(2)[2][3]如图所示,当加热到第8min 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为沸点,从表格可知,水的沸点为98℃;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此时水的沸点为98℃,说明此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3)[4]酒精灯要持续进行加热,加热停止,沸腾停止,说明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4)[5]CD .如图所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上升,故CD 不符合题意;AB .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先上升,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故A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选B 。

(5)[6]a .图甲中除了水蒸气放出的热量,还存在水蒸气本身的温度对实验有影响,故a 不符合题意;b .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即为水沸腾时的温度,而题意要求的是验证水蒸气放出热量,故b 不符合题意;c .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 比较,此实验操作难度大,不方便,故c 不符合题意;

d .将另一烧杯中100℃的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 比较,即可以排除水蒸气的温度对实验的影响,还可以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故d 符合题意。故选d 。25.【答案】①.122

②.60

③.0.8

【解析】

【详解】(1)[1]如图甲所示,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游码右端在2g 处,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 =100g+20g+2g=122g

(2)[2]如图乙所示,量筒分度值为2mL ,液柱上表面在60mL 处,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V =60mL=60cm 3

(4)[3]由实验步骤(1)(3)可知倒入量筒中的液体质量为

122g 74g 48g

m '=-=则液体的密度

3

3

48g

0.8g/cm 60cm

m V ρ'=

==26.【答案】①.A 、C

②.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是否有关

【解析】

【详解】(1)[1]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关系,需要改变水温,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空气流速不同,

故选择A 、C 两图。

(2)[2]如果选择图A 、B 进行探究实验,表面积不同,水的温度相同,空气流动相同,故探究的是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是否有关。27.【答案】①.左

②.84

③.20

④.黄铜矿

【解析】

【详解】(1)[1]如图所示,指针右偏,右边重,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2][3]如图乙,矿石的质量为

+=50g+20g+10g+4g=84g

m m m =石游码砝码矿石的体积为

3

0-=80mL-60mL=20mL=20cm V V V =石总(3)[4]矿石的密度为

333

3

84g

==4.2g /cm =4.210kg /m 20cm

m V ρ=

⨯石石石故该矿石可能是334.210kg /m ⨯。28.【答案】18【解析】

【详解】该液体的密度为

3

13

1 4.8g ==0.8g/cm 6cm m V ρ=

该液体的质量是

33=0.8g /cm 22.5cm =18g

m V ρ=⨯总29.【答案】①.15

②.3000

【解析】

【详解】(2)[1]这卷铁丝的体积

3

3118.5g

=

=15cm 7.9g/cm

m

V ρ

=

(3)[2]这卷铁丝的长度

332

m

510c 15cm ==300m 0c V l S -=⨯30.【答案】①.甲

②.凝华

【解析】

【详解】[1]如图所示,甲的方式水浴加热,无法到达碘的熔点,碘不会熔化,还可以观察到碘的升华,而如图乙所示,可能会观察到碘的熔化,故甲加热方式更合理。[2]停止加热后,碘蒸气遇冷凝华,变为了固态的碘。

31.【答案】①.将水倒入烧杯中,直至烧杯的标记线处②.

32-+m m m m ρ1水1

【解析】

【详解】(3)[1]将质量为m 1的矿石颗粒装入空烧杯中,向烧杯中加水到烧杯的标记线。用天平测烧杯的总质量为m 2,则水和烧杯的质量为

2-m m m =1

水将烧杯清空,用天平测量烧杯的总质量为m 3,与第(1)相比,则多加的水的质量所占有的体积即为石头的体积,故石头的体积为

()3232---+==

=

m m m m m m m V V ρρρ∆∆=

1水

1

石水水

水水

(4)[2]这种矿石的密度

3232=

-+-+=

m m V m m m m m m m ρρρ=

石头石头石

1

1水1

1水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32.【答案】①.4

1.610-⨯②.密度

③.-2

1.610⨯④.14.4

【解析】

【详解】(1)[1]“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

3-3343

0.16mg /cm =0.1610g/cm 1.610g /cm ρ-=⨯=⨯(2)[2]气凝胶称作“凝固的烟”,指的是密度小,相同的体积情况下,气凝胶质量最小。(3)[3]该气凝胶的质量为

433-2=1.610g /cm 100cm =1.610g

m V ρ-=⨯⨯⨯(4)[4]100cm 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质量为

-2900=900 1.610g=14.4g

m m =⨯⨯有机溶剂气凝胶五、计算题(共7分,33题3分,34题4分)

33.【答案】4.5kg 【解析】

【详解】解:桶内花生油的质量

33-33=5m =4.5kg

0.910kg/m 10m V ρ⨯⨯⨯=答:桶内花生油的质量为4.5kg 。

34.【答案】(1)3.74×103kg/m 3(2)57.8%【解析】

【分析】(1)已知合金构件的质量与体积,利用ρm

V

求解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根据合金中铝的质量加上钢的质量等于总质量,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结合密度公式列出等式,联立求解铝的质量,然后计算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详解】(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ρ3374100m g

V cm

===3.74g/cm 3=3.74×103kg/m 3;(2)设铝的质量为m 铝

,钢的质量为m 钢,则m 铝+m 钢=374g--------①

由ρm

V

=可得V m ρ=,且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则

m m ρρ+铝钢铝钢100cm 3即

33

2.7/7.9/m m g cm g cm

+铝钢

100cm 3---------②联立①②式,解得m 铝=216g ,则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

216100%57.8%374g

g

⨯≈.【点睛】此题考查密度的计算,难点在第(2)问,关键是根据合金中铝的质量加上钢的质量等于总质量,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结合密度公式列出等式,联立求解铝的质量.

文档

2022-2023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物理及答案解析

2022北京市一零一中初二(上)期中物理2022.10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下列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A.sB.mC.kgD.K2.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3.宇航服在地面上质量为120kg,飞船升空后宇航员感觉宇航服越来越轻,到达太空后宇航服的质量将()A.大于120kgB.等于120kgC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