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二物理练习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35:33
文档

初二物理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练习题一、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别的。2.人站在池边观察水底时,看到水的深度比水的实际深度要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而造成的。3有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三种镜子,现在要制造汽车观后镜需用镜,制作潜望镜应
推荐度:
导读初二物理练习题一、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别的。2.人站在池边观察水底时,看到水的深度比水的实际深度要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而造成的。3有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三种镜子,现在要制造汽车观后镜需用镜,制作潜望镜应
初二物理练习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别的。

2.人站在池边观察水底时,看到水的深度比水的实际深度要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    ___而造成的。

3有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三种镜子,现在要制造汽车观后镜需用

             镜,制作潜望镜应用              镜。

4.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__ ____ __,声音在_____   ___中不能传播. 

5. 如图1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  图1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发现实像都是            的,虚像都是               的。

7.男低音放声歌唱时,女高音轻声伴唱,则                 的音调高,     

              的响度大。

8.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颜色不同。白光照到黄色纸上,反射光的颜色是              ,其他颜色将被               。

9. 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若在底片上已有清晰的像,要想使底片上放大一些的清晰的像,应该使人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              ,再调节暗箱长度,使底片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                 。

10.灾难发生以后,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实际上这是利用了          来测距定位,同时也说明          可以传声。

11. 把小鱼放入圆形鱼缸之后,看起来比原来         ,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

12.人通过门缝观察外面景物,离门缝越近,看到的范围越          ,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注意:第13~22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3. 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    )

A. 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 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

  C. 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D. 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14.要使眼睛看清一个物体,则:                         (   )

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            B. 物体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看到

15.助听器的主要作用                                    (   )

A.传导声音     B. 修补人的耳部结构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 获得声音的立体效果

17.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25. 以下措施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1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光年是天文学中的时间单位    D.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8.集邮爱好者在用放大镜鉴赏邮票时,邮票应位于透镜的       (    )

A.两倍焦距外      B.两倍焦距处      C.一倍焦距外两倍焦距内   D.一倍焦距内

19如图2甲所示,拿球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乙中的哪一个?                            

20.晶状体本身就是一个可变焦距的凸透镜,它的焦距的变化主要是通过什么完成的                                               (    )A.角膜         B.睫状肌          C.瞳孔           D.虹膜 

2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物体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是                                                    (   )A. 8cm         B. 15 cm         C. 18cm        D. 25cm

22.如图3,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注意:第23~25题中,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23.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

A.山在湖中的倒影,实际上是山的影子            B.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3×108m/s

C.太阳光在地球周围大气层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漫反射使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24.图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利用光的反射的是              (    )

A.古代潜望术        B.冰透镜向日取火        C.潜望镜         D.日食的成因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8分)

26.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5中画出入射光线A0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27.图6中,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6(a)、 (b)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28.请在图7中画出近视眼看物体所成像的大致位置,并在像上标出与物体上A点相对应的像点A'′.

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9. 如果太阳光发出的紫外线全部被臭氧层吸收,没有紫外线到达地面,会对人类造成哪些负面影响?如果臭氧层出现“空洞”,又会造成什么危害?

30. 同一音量,把录音机从室内拿到室外,为什么听到的声音会小些?

31.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仍能看到天上一轮红日,但周围的景象是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五、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32.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8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该同学采用                   方法确定像的位置。

图8

33.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              _。 

适当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观察到光屏上出现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像,这时测得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与凸透镜焦距f的大小关系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34.你能用两种最简捷的方法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吗?说出你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35. 设计实验,比较以下材料(报纸、棉布、塑料袋、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要求:写出实验器材、步骤和实验现象。

3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凸起程度有关吗?请你设计实验验证。

初二物理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振动,音色2.浅,光的折射 3.凸,平面4.介质,真空5.响度,频率

6.倒立,正立7.女,男8.黄色,吸收9.近些,远些10. 回声定位原理,海水11.大,凸透镜(放大镜)12.大,直线传播

二、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CBCDADBBADABCACABD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共8分)

26.(3分)法线;反射光线;角度 各1分27.(2分)凸透镜;凹透镜 各1分28.(3分)光路;箭头;像点各1分

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9.答:容易缺钙甚至造成软骨病。(1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使人皮肤粗糙,甚至引起皮肤癌;(1分)会使人眼睛的视网膜受损,导致视力下降(1分)或白内障。(1分)

30. 答:录音机在室内时,发出的声音被门窗、玻璃、墙壁等阻挡反射回来,(2分)原声和回声和在一起,使原声得到加强,听起来很响亮。(1分)把录音机拿到室外,我们听到的几乎是原声而没有回声,所以听到的声音小些。(1分)

31.答:月球附近是真空状态,光不能发生散射,(1分)即周围空气中光线虽然也是沿直线传播,但无法进入人眼,所以,周围一片漆黑。(2分)因也不存在折射现象,所以星星也不闪烁。(1分)

五、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32.(6分)(1)到镜面距离 (2)大小  (3)不能,等效替代法

33.(6分) 光屏能接到蜡烛的像;     u>2f ; 照相机  

34.(6分)方法1:用手触摸透镜的表面,如果表面凸起的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方法2:将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的白屏上能出现亮点的是凸透镜,出现较大圆光斑的为凹透镜。

35.(6分)器材:闹钟 步骤:聆听闹钟走动的“滴答声”,记住声音的响度;分别用报纸、棉布、塑料袋、泡沫塑料将闹钟封住再听,比较声音的大小有何不同。如果声音越小,说明隔音效果越好。(其他做法如果正确也可以。)

35.(6分)有关。找几个直径相同,凸起程度不同的放大镜,分别观察相同距离(保持物体距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内同一物体的放大情况。

文档

初二物理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练习题一、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别的。2.人站在池边观察水底时,看到水的深度比水的实际深度要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而造成的。3有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三种镜子,现在要制造汽车观后镜需用镜,制作潜望镜应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