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2:25:50
文档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班级:姓名:第一单元  一、基础知识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种子的大小,再把种子画下来,用适当的词汇描述种子.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推荐度:
导读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班级:姓名:第一单元  一、基础知识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种子的大小,再把种子画下来,用适当的词汇描述种子.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班级:          姓名:          

第一单元  

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 和 适当的空气.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 光 、 温度 、水   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 放大镜 观察绿豆种子,测量种子的大小,再把种子画下来,用适当的词汇描述种子.

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  、潮湿  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   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     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的.

8、食物     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食物链    通常从绿色植物   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    终止.

10、减少水    和添加动物  、植物   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   ,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12、沙尘暴   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

13、猎隼      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3、食物链的举例

答:①草   →   兔子 →     鹰

②蔷薇  →    蚜虫 →    瓢虫 →   小鸟

③落叶   →   蚯蚓    →  小鸟

④水稻   →   稻螟虫   →   青蛙 →     蛇   →  老鹰

⑤水稻   →   田鼠    →  黄鼠狼 →    老鹰         

4、自然保护区知多少?

答:①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③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保护我国现存最大一片红树林

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 我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

   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重点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四、简答

1、哪些条件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答:绿豆芽的生长受水分、温度、阳光、养分等因素的影响.

2、在食物链“草 →   兔子  →   鹰”中,如果:

①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

②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

③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

3、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和草的减少?

答:人类对老鹰、兔子的猎杀;为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的生长困难;等等.

4、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希的动植物.

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五、制作生态瓶.

答:①找一个透明的大塑料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②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得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

③在桶里种上几颗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④植物存活后,再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或泥鳅、螺等小动物.

六、实验分析.

1、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我发现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出现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2、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水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较多.这是因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较多.

3、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动物多时和动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动物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

4、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植物多时和植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在植物多时,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这是因为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但是,生态瓶里的植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5、经过实验,你认为要想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①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②必须有足够的氧气.

第二单元

一、基础知识.

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    、挡光物体  、屏  .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  随着太阳方向  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相反  .

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长短  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  位置  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 高 时影子最短   ,太阳位置最  低  时影子最  长  .

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  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来测定时间.

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 日影观测仪  计时,如  日晷 (读作:guǐ)).

6、光是以  直线  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是 每秒30万  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7、反射光也是沿  直线  传播的.

8、许多光源在发  光  的时候也在发  热  .太阳在给我们带来  光明  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  温暖  .

9、  光强  温度就  高  ,  光弱  温度就  低  .

10、人们发现 凹面镜 和 凸透镜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 强光 和 高温 .

11、 太阳 是地球最大的 光源 和 热源 .

12、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 二十亿分之一 .

13、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 6千度 ,内部温度约摄氏 2千万度 .

1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 深色 物体比 浅色 物体吸热 快 .

15、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 快 .

16、 太阳能热水器  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 节能装置 .

1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 光热转换器 ,具有 节能 、 环保 、 安全 的优点.

18、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 材料 、 结构 , 运用的原理 有关.

20、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 集热器 、 保温箱 、 连接管道 、 支架  和 控制系统 .

二、解释概念.

1、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3、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三、举例.

1、你所知道的光源.

答: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

2、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大街上的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工业生产和设计中采用的投影制图……

3、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运用.

答:①汽车反光镜 ②医生带的额镜 ③照明灯上的灯罩 ④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

⑤利用激光反射器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⑥潜望镜 ⑦万花筒 ⑧观景箱……

4、凹面镜和凸透镜原理的应用.

答:①放大镜 ②望远镜 ③古代人用凹面的铜镜取火

④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 ⑤奥运会圣火火种是利用凹面镜取得的……

5、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花、太阳灶、太阳能温室……

四、简答.

1、影子有什么特点?

答:①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②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

③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即早晨太阳在东偏北,影子在西偏南;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偏北,影子就在东偏南.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3、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

4、光有哪些特性?

答: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能反射.

5、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

答:这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因为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6、教师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

答: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

7、光的强弱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答: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8、人们为什么夏天穿浅颜色的衣服,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

答:夏天温度高,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吸收的热较少,所以穿起来较凉爽.而冬天温度低,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反光少,所以穿起来较暖和.

9、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

答: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这是因为银色可以减少辐射,可以保护宇航员.

10、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

五、画图并分析.

1、凹面镜汇聚光的原理图.    2、凸透镜汇聚光的原理图.     3、潜望镜光线图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一、填空:

1、地球的地表形态可以分为 高原 、 丘陵 、 平原 和 盆地 ,地处 高原 ,那里有许多有着尖峰的 冰山 ;内蒙古的 大草原 很宽广,一望无边.

2、地球上 海洋 多, 陆地 少.海洋在地形图上用蓝色表示,用绿颜色表示 平原 .中国的西部多 高山 ,东部多平原 .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 内部运动 引起的,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改变的是 火山 和 地震 .

4、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 地壳 、 地幔 、 地核 三部分.绝大部分  地震 发生在地壳内. 火山活动  与 地幔和 地壳 有关.

5、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 越高 ,压力越来 越大 .

6、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风化.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形地貌.

8、地球内部运动使 地表形态 发生不断变化,地球刚形成时是 汪洋 一片,后来才出现 陆地 的.

7、科学家认为 喜马拉雅山 是两个板块碰撞形成的; 东非大裂谷 是两个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

8、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 地形地貌 ,形成了许多美丽的 景观 ,如 海南第一山 ; 云南的石林 ; 黄山奇石 等.

9、整块的岩石风化形成 碎石 ,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 颗粒 ,这些细小的颗粒经过长时间后又会变成 土壤  .

10、根据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 沙砾(小石子) ,其次是 沙 ,接着是比沙还小的 粉沙 ,最小的土壤微粒是 黏土 .这些统称为岩石的 微粒 .

11、土壤是 沙 、 小石子 、 黏土 、 腐殖质 、 水 和 空气 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为生物提供了 食物 和 生存空间 ,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 材料来源 .

12、雨水降落到地面 便是土壤被 侵蚀 的开始.

13、在自然界,地表的地形常常不是  很平 的,各处植被覆盖的 程度 也不一样,天空中的 降雨量 也有大有小.土地坡度的大小 、 有无植物覆盖 、 降雨量的大小 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14、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

15、 流水 、 风 、 冰川 、 波浪 和 重力 等都会 侵蚀 土地, 侵蚀 使某些地方的土壤 流失 ,改变了 地形地貌 ,同时对人类的 生产生活 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 侵蚀 .

16、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 人类自身 都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

17、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特点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18、岩石变化的原因有 冷和热的作用 、 流水的作用 、 植物的作用 、 动物的活动 等.

19、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 沙砾(小石子) ,中间是 沙和粉沙 ,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 黏土 ,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 植物残体 .

20、在 坡度大 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 侵蚀 ;在 坡度小 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 沉积 .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21、房屋应该建在 坡度比较平缓 的地方,在 坡度较大 的地方应该 植树和种草 ,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2、 保护森林 、 退耕还 )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二、名词解释:

1、风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2、腐殖质: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肢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腐殖质.

3、侵蚀: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4、冰川:地质学家把在地表缓慢移动的大冰体称为冰川.

三、问答题: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

答: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形成的,它能引起地裂、水灾、火灾等.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①冷和热的作用②水流的作用③植物的作用④动物活动的作用.

3、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答: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的.

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

答: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黄土,没有树,没有草,下大雨时,雨水秀容易把黄土冲下山坡,流入黄河,黄河里的泥沙多起来,水就变黄了.

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

答: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

答: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容易形成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因为大江大河的下游,水流流速减慢,起到了沉积作用.

7、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答: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二是来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如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也会改变地形地貌.

8、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答:人类自身的活动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都加剧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应该适度开采矿产,妥善保护植被.

9、侵蚀有什么危害?

答:侵蚀会让土地支离破碎,形成的山洪冲毁房屋,冲毁道路,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10、生物会对岩石造成什么影响?

答:植物的种子落进岩石缝隙中,生根发芽后,植物根系的膨胀作用会使岩石破碎产生风化作用.

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一、填空:

1、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 拉力  ;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 压力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  重力  .

2、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最终要落回到地上,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水往低处流……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  重力  的作用.物体的重力是向下的.

3、像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 外力作用    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态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  弹力  .

4、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如  衣裤松紧带  、 票夹 、  弓箭  、  拉力器  和  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  弹力  .

5、 被压短或拉长的弹簧 ; 拉开的弓 ; 捏扁的海绵 等都会产生弹力.

6、橡皮筋绕的圈数 多 ,小车行驶速度 快 ,距离 远 ;橡皮筋绕的圈数 少 ,小车行驶速度 慢 ,距离 近 .

7、橡皮筋的长度  短 ,小车行驶速度 快 ,距离 远 ;橡皮筋的长度 长 ,小车行驶速度 慢 ,距离 近 .

8、弹簧受到的力越 大 ,长度改变越 大 ,产生的弹力越 大 .

9、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 反冲力 . 喷气式飞机 、 火箭 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 反冲力 运动的.

10、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 用更大的力 .

11、依靠 反冲原理 运动的有 喷气式飞机 、 火箭 、 直升飞机 、 炮弹 等.

12、  弹簧测力计  就是测量 力大小 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 弹簧秤 .

13、人们生活中习惯用 “克” 、 “千克” 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则统一定用 “牛顿” 作为  力  的单位,简称 “牛” ,用 “N” 表示.1牛约等于 100克 的力.

14、在地上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地面发生 摩擦 .物体 重 ,运动时的摩擦力 大 ;物体 轻 ,运动时的摩擦力 小 .物体间接触面 光滑 ,摩擦力 小 ;物体间接触面 粗糙 ,摩擦力 大 .

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  滑动 和 滚动 两种方式.滚动的摩擦力 小 ,滑动的摩擦力 大 .

1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 摩擦力 伴随着.

17、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 增大摩擦力 ;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 减小摩擦力 .

18、往自行车车轴处滴一些润滑油是为了 减小摩擦力 ;人们在鞋底设计了各种花纹是为了 增大摩擦力 .

19、汽车运动时, 轮胎 要与地面发生摩擦,我们从汽车轮胎受到的  磨损  就可以知道.

20、赛车的设计:轮胎很宽,可以 增大摩擦力 ,避免打滑.设计 流线型 车身,使阻力 减到最低 .车身 重心 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  较宽  ,可以使行驶稳定.

二、名词解释:

1、反冲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

2、弹力:像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态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3、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三、问答题:

1、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运动有什么关系?

答: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

2、橡皮筋的长度和在车轴上绕的方向分别与小车运动有什么关系?

答:橡皮筋的长度短,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长度长,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的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相同.

3、你还知道哪些物体有弹力?人们能用它们做什么?

答:被拉长或压缩的弹簧、被弯曲的锯条或竹片、被压缩的空气等都能产生弹力.

射箭、拉力器、皮球、衣服上的松紧带、自行车的坐垫等都用到了弹力.

4、说说在使用弹簧秤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①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②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③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④测量完毕后,把测力计放回原处.

5、小车的哪些地方会产生摩擦力?这些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还是滚动摩擦?

答:在我们小车上,车轴与车身、车轴与车轮、车轮与地面都存在摩擦力,这些摩擦力属于滚动摩擦.

6、自行车上哪些地方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增加摩擦力的?

答:自行车需要摩擦力的地方主要有: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刹车橡皮等处.增加摩擦力的方法:在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上做花纹,使表面粗糙些,从而增大摩擦力.

7、自行车上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减小摩擦力的?

答:自行车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主要有:前轴、中轴、后轴、脚蹬子轴、大小齿轮与链条等处.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安装滚珠、加润滑油.

8、在生活中,人们怎样根据需要来增加或减小摩擦力?

答:要增大摩擦就应该使两个物体间的接触面粗糙些,并设法加大物体间的正压力,如:汽车轮胎上的花纹、鞋底上的花纹.

要减小摩擦就应该使两个物体间的接触面变得光滑,还可以在物体下面垫上能滚动的物体,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如:往自行车车轴上加润滑油、车轴内安装滚珠.

9、说说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的利和弊?

答: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这时的摩擦力是有利的.机器运转,部件间相互摩擦而磨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

10、我们都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答:节日燃放的烟花、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11、汽车运动和停止都要靠轮子,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情况会怎样?

答:如果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车轮会打滑,汽车无法启动,行驶的车子也很难停下来.

12、赛车的设计特点有哪些?

答:赛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

四、连线题:(9分)

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

          英国科学家牛顿                       紫外线(连 约翰·里特尔)

          英国科学家赫歇耳                     七色光 (连 牛顿)

          德国物理学家约翰·里特尔             红外线 (连 赫歇耳)

五、简答题:(共22分)

1、“ 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这种说法对吗?如果不对,请介绍火山喷发的好处有哪些?

答:这种说法不对.火山喷发除了给人类带来灾难,也会带来好处.

火山喷发的三大好处如下:

第一,它可以给人类创造一些土地资源,这个土地资源的,像夏威夷岛全是火山喷发出来的,那现在就是土地了,就是美国国土.

第二,就是火山能创造很多的自然景观,世界上很有名的一些风景区大部分是火山区,像美国的黄石公园,日本的富士山,我们国家的长白山,五大连池,有火山的地区风景几乎都很漂亮.

第三,它可以带来矿产资源,由火山作用形成的矿产资源是挺多的,包括非金属资源和金属资源.那非金属资源就是火山喷发物,随便哪种火山岩石几乎都可以用,所以火山喷出来的东西几乎都有用.还有就是很多的矿产跟火山喷发有关系,例如有些宝石就是火山喷发出来的.

2、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破坏可能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请列举三条)请同学自己选择三条作为自己的答案.

答: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破坏可能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做下面的措施:

第一,人类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

第二,人类要适度放牧,要有计划一方面保护好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进行生产活动,不能一味向大自然索取,而不注意保护自然环境.

第三,人类要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自然环境.

第四,人类要慎重进行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不能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

      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第五,人类要严禁无计划滥伐森林植被,破坏自然环境.

第六,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

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 

      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所生活的环境一旦破坏,就很 

 难恢复,不仅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还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人们要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2018年9月10日

文档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班级:姓名:第一单元  一、基础知识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种子的大小,再把种子画下来,用适当的词汇描述种子.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