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 ▲)(2分)
A.慰藉.(jiè)坍圮.(qǐ)灼.热(zhuó)扶弱济.困(jì)
B.蝉蜕.(tuì) 模.样(mó)搭讪.(shàn)妄自菲.薄(fěi)
C.掺.酒(chán) 譬.如(pì) 编辑.(jí) 按捺.不住(nài)
D.窗槛.(jiàn) 唠.叨(láo) 砖砌.(qì) 自艾.自怜(y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2分)
A.看.管/看.门颤.抖/寒颤.丧.事/丧.心病狂
B.熨.帖/熨.斗街巷./巷.道押解./解.甲归田
C.空.落/空.隙文隽./隽.秀悄.然/悄.无声息
D.倔强./勉强.蒙.难/蒙.混呼吁./气喘吁.吁
3、下列词语中,有两个
...的一组是( ▲)(2分)
...错别字
A.荒芜弥漫猝然玉砌雕阑
B.安祥恍惚唠叨声名狼籍
C.暴躁焦灼羞涩一愁莫展
D.车辙缘份仓皇莫名其妙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 ▲)(2分)
A.在那种凄风苦雨
....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
B.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然
....,讽刺咆哮了一阵子。
C.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
....去闻才能明了。
D.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
....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5. 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 战争,不但造成田园寥落,骨肉分离,还不免导致道德败坏,人性扭曲。
D. 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6.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有
...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暴霜露/当与秦相较B.或师焉,或不焉/冯虚御风
C.山川相缪/自余为僇人D.弃掷逦迤/直栏横槛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
..的一项是( ▲)(2分)
A.而闻者彰.(清楚)而绝.江河(横渡)
B.举酒属.客(致意)酾.酒临江(斟酒)
C.不能独完.(保全)义.不赂秦(道义)
D.直走.咸阳(趋向)尽态极妍.(美丽)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
..的一项是( ▲)(2分)
A.非能水.也/渔樵.于江渚之上B.洎牧以谗诛./函谷举.
C.箕.踞而遨/理.固宜然D.而后人哀.之/泣.孤舟之嫠妇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
..的一项是( ▲)(2分)
A.非兵.不利/斯用兵.之效也B.始.有远略/始.速祸焉
C.廊腰缦.回/缦.立远视D.固.一世之雄也/固.不在战矣
10.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
...其他选项的一句是( ▲)(2分)
A.凌万顷之茫然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苟以天下之大
11.下列事件与贾雨村无关联
...的一项是( ▲)(2分)
A.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B.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C.托内兄如海见西宾
D.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12.下列事件发生在荣国府里的一项是( ▲)(2分)
A.贾宝玉神游太虚镜
B.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C.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D.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13.下列事件与秦可卿的丧事无关联
...的一项是( ▲)(2分)
A.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B.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C.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D.秦鲸卿夭折黄泉路
14.下列对《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叙述有误
....的一项是( ▲)(2分)
A.《红楼梦》第五回有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该判词暗示了《红楼梦》中薛宝钗、林黛玉的命运。
B.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王夫人生下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此玉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最后一块石头,历经日月有了灵性,想下界历练一番,因此幻化为美玉伴随宝玉降于人间。
C.元宵佳节时冯渊抱着英莲出去赏灯,将英莲丢失,在甄士隐夫妇为女儿走失悲痛欲绝之时,祸不单行,葫芦庙的和尚炸烘不小心引起大火,祸及甄家,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
D.贾雨村被革职后在林府做黛玉的老师,黛玉的母亲去世,外婆家来接她,林如海给贾雨村写了一封推荐信,贾雨村借着贾府的关系官复原职。
15.下列有关《哈姆雷特》和《飞鸟集》的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哈姆雷特》中,最令哈姆雷特难受的倒还不是母亲乔特鲁德很快就忘记了和老国王的恩爱,而是没能继续照理来说应由他继承的王位。
B.《哈姆雷特》中,美丽、年轻、纯洁的奥菲利娅深爱着哈姆雷特,而哈姆雷特的出走与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击使得脆弱的奥菲利娅精神失常,抑郁成疾而死。
C.《哈姆雷特》中,雷欧提斯善良正直,忠于友情,他是哈姆雷特的朋友,也是哈姆雷特命运的共同背负者。
D.《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包括300余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16、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注音(3分)
猷()剡()宿()
(2)解释(4分)
皎()因()就()造()(3)翻译(9分)
①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3分)
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2分)
③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4分)
(4)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营营:周旋、忙碌,形容奔走钻营,追逐名利。縠纹:比喻水波细纹。
(1)“归来彷佛三更”中的“彷佛”写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态?(2分)
(2)试赏析“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的妙处。(3分)
(3)词的下片,词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加以概括。(3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4分)
18、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等着的轿车
[美]欧·亨利
黄昏来临了,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小公园的那个安静的角落,坐在一张长椅子上开始读书。她的脸看起来很秀气,那件灰色衣服却是普普通通的。前一天也是这个时候来到这里,再前一天也是如此,有个小伙子知道这些情况。
这个小伙子慢慢地靠近她。就在这时,姑娘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小伙子顺势拣起书,有礼貌地递了过去,随便讲了几句关于天气的寒暄话,就静静地站在一旁。
姑娘看了一眼小伙子简朴的衣着,一张并不引人注目的普普通通的脸。
“如果你愿意,就请坐吧。”她用深沉的低音说,“光线太暗了,无法看书,我现在想聊聊天。”
“你知道吗?”他说,“你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漂亮的姑娘,昨天我就见到你了。”
“不论你是谁,”姑娘冷冰冰地说,“你得记住,我是一位小姐。”
“实在冒昧,”小伙子说,“都是我的不是,你也知道——我的意思是公园里有这么多的姑娘,你也知道——当然,你不知道,但是……”
“换个话题谈谈吧。当然,我知道了。讲讲这些来往的游客吧,他们去哪儿?为什么那么匆忙?他们感到幸福吗?”
小伙子一时还没搞清,自己究竟应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到这里来坐的目的,只是因为我能接近这么众多的游客,我跟你讲话,是因为我想找一个天性善良的人,一个没有铜臭、不是惟钱是图的人聊聊,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厌恶钱啊——钱,钱,钱!我讨厌我周围的那些男人。我不喜欢自得其乐,看不上珍珠宝石,也懒得游山玩水。”
“我可总是这么认为,”小伙子说,“钱是个好东西。”
“当你有了成百万块钱,你就可以兜风、看戏、跳舞、赴宴。可我对这一切腻透了!”姑娘回答。
小伙子很有趣地看着姑娘。
他说:“我可很喜欢研究和探听富人们的生活。”
“有时候,”姑娘继续说,“我想,如果我要恋爱的话,就要爱一个普通的小伙子——你的职业是什么?”
“我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我希望我能在这个世界上出人头地。你刚才说的当真是这个意思:你会爱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当然啦!”她回答。
“我在饭店工作。”小伙子说。姑娘心里一惊,问道:“该不会是个跑堂的吧?”
“我就是这个饭店的出纳员,你看见那里耀眼的有‘饭店’两字的霓虹灯招牌了吗?”姑娘看了看手表,站起身问:“你怎么不上班?”
“我上夜班。”小伙子答道,“离上班时间还有一小时呢!我能再见到你吗?”
“不知道,也许可以。我得马上走了。唔,今晚我要去赴宴,还有一个音乐会呢。你进来时可能看到公园门口有一辆白色小轿车吧?”
“是的,我看到了。”小伙子回答。
“我总是坐这辆车来的,司机正在等我呢,再见!”
“现在天已黑了,”小伙子说,“这公园里坏人太多,要不要我送你上轿车?”
“你还是在长凳上坐十分钟再走吧。”说完,姑娘就朝着公园大门走去。小伙子盯着姑娘漂亮的身影,然后起身跟在她后面。
姑娘走到公园大门口,转过头看了一眼那辆小轿车,就走了过去。她横穿马路,走进那个有耀眼的“饭店”两字的霓虹灯招牌的饭店。店里的出纳柜台上一个红头发姑娘看见她来了,就离开了座位,这位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就接替了红头发姑娘的工作。
小伙子把手插进口袋,在街上慢慢地踱着。然后,他走近那辆轿车,钻了进去,对司机说:“去夜总会,亨利。”(选自《欧·亨利幽默小说选》有删节)
19.指出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丰富含义。(4分)
(1)姑娘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
(2)姑娘冷冰冰地说,“你得记住,我是一位小姐。”
20.分析小说中的“姑娘”的形象。(4分)
21.小说结尾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请你赏析这个结尾。(6分)
22.概括小说的主旨。(6分)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马克•吐温与朋友郝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郝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他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么?”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请以“雨过天会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检测试卷
高一语文参
1、D;
2、B;
3、B;
4、C
5. C(A.句式杂糅,可删去“也参加了学习”;B.并列不当。D. “不是”一词语序不当,分句主语不相同时,关联词语应放到主语前面,应将“不是”移到“质量”前面。)
6、D;
7、C;
8、D;
9、D;10、C;11、A;12、B;13、D;14、C;(冯渊应为霍启)15、D
二、文言文阅读
1、yóu,shàn,xiǔ
2、皎:洁白光明;因:于是;就:前往;造:到、至
3、翻译:
(1)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2)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3)(宫女们)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容貌,极尽姿态,极其娇妍。(她们)久久地伫立着,向远处眺望,希望得到皇帝的临幸。
4、潇洒自适、任性率真。(写出潇洒或率性即可。)
参考译文: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一次夜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2、反衬。(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借家童“鼻息如雷”和谛听江声,衬托出夜之深、夜之静,展现出词人达观的人生态度。
3、孤愤不满——宁静安谧——磊落旷达
四、名句默写
1、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
2、泣孤舟之嫠妇
3、一尊还酹江月
4、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6、廊腰缦回,钩心斗角7、舳舻千里,酾酒临江
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五、文学类文本
19.(1)滑:书的脱手看似无心,实则是姑娘有意为之,她希望得到小伙子的关注,而或有人生的际遇。(2分)
(2)冷冰冰:写姑娘表面冷漠,装作矜持高贵,而内心则热切渴望被有钱人爱慕。(2分) 20.一个长相“秀气”的饭店出纳员。她无心看书,却装扮高雅,故作姿态,捧书于公园,以期富家子的爱慕。(2分)她来自劳动阶层,却爱慕虚荣,虚伪势利,向往上流社会贵族小姐优裕的生活。(2分)
21.小说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2分)作者以幽默的笔触,先有意将姑娘与小伙子的身份“错位”,最后才将他们的真实身份陡然揭晓:姑娘是饭店的出纳员,小伙子是小轿车的主人。(2分)作者在小说中多处设置伏笔,如,描写姑娘衣着普通、无法看书却捧书、听说小伙在饭店工作而心惊等,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合乎情理,而故事的结尾也耐人寻味。(2分)
22.主旨:《等着的轿车》通过描写一对身份悬殊的青年男女在公园的邂逅和对话,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社会虚荣庸俗、尔虞我诈的风气。女主人公不甘心于社会的底层,而艳羡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是一种人性的扭曲。
作文解析与评卷提示(仅供参考)
(1)这是一个具有比喻意味的文题。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和社会热点,如风雪灾害、圣火风波、汶川地震、金融危机、中法关系、台海三通、农民工失业、大学生就业难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以一种“雨过天会晴”的眼光去审视;也可以联系考生自己的学习生活、情感发展、人际交往等,关注自我人生,抒写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乐观自信的人生观。
(2)关键词的理解: “雨过”和“天晴”, 既可以指外在的环境或条件,也可以指主体内在的情绪或体验;“会”既可以表示事物发展的必然,又可以表示事物发展的可能,此处宜偏在前者。
(3)参考立意: 从黑暗到光明, 从萧条到繁荣,从苦难到幸福,从失败到成功,从落后到进步;从痛苦到高兴, 从悲观到乐观,从沮丧到激昂……既可以谈自然现象,也可以谈个人经历(人生际遇、命运前途、心理调整等),还可以谈社会现象(发展的曲折,经济的起伏,社会的公平等)。“雨过天会晴”这一表述为结论性判断,不可以全部否定或部分否定,即不可立意为: 雨过天不会晴或雨过天未必会晴;否则,即视为走题。
(4)对文章是否合题的判定:
一类卷: 表达了“雨过”与“天晴”关系,又以“会”为开掘重点,即为什么“会”,怎样才“会”,即为切合题意。
一类文:1号
雨过天会晴
大雨倾盆的黑夜,曾有无数希望与热情被浇灭。但漆黑中,我们仍能寻见那些坚强的火苗。它们在豆大雨点的砸击下,依旧坚强地不灭,说出马克•吐温的名言:“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在雨中独行,是乐观与信念告诉我们:天一定会放晴。那些灰暗的现实曾烙在历史书页中,十四世纪的黑暗轻易地窒息了无数美好的向往与希望。但是,薄伽丘从未舍下珍贵的羽毛笔与墨水,那一行行清隽的文字依旧在他笔下生辉。罗马教廷腐朽的恶雨,意大利黑死病的肆虐,都未曾绊住他的笔尖。《十日谈》里,他写的一个个悲惨黑暗的故事,却也不懈地塑造过一个个纯净明白的灵魂。他凭的是什么?是心底里那乐观与自信的呐喊,他也许看不到光明,但他乐观人类不会从此堕落,他自信自由与民主之风定会拂走乌云,还晴朗明媚之天空。
在暴雨中跌倒,是不屈服的意志助我们爬起,依旧抬头等待天晴。在那个软弱委靡的王朝,国家与家庭破裂的狂风暴雨一次次掀翻了曾经优雅的李清照。在雨中,她狼狈,她不堪,她奉献了忠心却无人理会!她绝望了吗?她从此一蹶不振了吗?没有!暴雨之洗去了她曾经的稚嫩与温婉的生活,不曾折断她的意志之脊。失去了一切,潦落了半世,她既然用一意志撑起高昂的头,依然坚强地寻觅那片晴空。最终,历史留给了她艳阳与蓝天,她在芳冢中也已微笑闭目。
在延绵不绝的雨中,是真正宽广的胸怀伴我们走出乌云密布,重返明媚生活。十九岁的印度青年,怀着对天文的挚爱与追求,踏上异土,但命运并不垂青于他,钱德勒塞卡,在天文学会上被权威粗暴地否定后,从此面对白眼与冷嘲。年青的心也许有过不甘,也许怨恨诅咒过。但他终于还是把心上的丘壑抚平,终于能平常面对。有这样的胸怀,他继续着他的科学生涯,继续着他的严谨治学,继续着他的风趣优雅,终于在中年成就名家。雨停了,但早在他放下怨恨那一刻停了,是胸怀帮了他。
在人生道途上,总会遇着疾雨,淋湿我们本该平顺的衣衬,阻着我们本该矫健的步伐。但只有真正在行走人生的人,真正希望走出人生的人,才能在寒颤时坚挺,在跌倒时爬起,在愤怒十放开心胸。支撑我们的,正是那些人类最珍贵的乐观、意志与胸怀。雨过天会晴,我们都能做到。
[简评]议论性散文。审题准确,中心明确,三个分论点的设置恰当——从“乐观与信念、不屈服的意志、宽广的胸怀”展开说理。“雨中”、“暴雨”、“绵延不绝的雨”体现了层次美。论据典型充分,选材宽广——中外结合。紧扣段落中心与论据的联系展开论证,正反辩证分析,说理透彻,结构完整,详略恰当。语言流畅有文采。评分:68分
二类文:2号
雨过天会晴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他前进的路上总会遭遇风雨的洗礼。在前行的道路被无情的雨水弄得坑坑洼洼,我们每走一步都肯呢感会失足跌倒,然而跌倒后我们要再爬起来继续前行,因为我们坚信:雨过天会晴!
雨过天会晴,正如真理终究会被世人所接受。罗马的鲜花广场见证了一具灵魂的升华。当中世纪的欧洲还在被神学的乌云笼罩时,布鲁诺却坚信日心说的正确性。面对教廷的威逼利诱,他不改初衷;在炽热的火焰中,他用爽朗的笑声嘲笑教士们的愚昧和无知。他坚信真理终将被接受,神学的暴雨过后就会迎来科学那晴朗的天空。于是他像涅槃的凤凰一般,获得了永生。
雨过天会晴,正如曲解终究会被人们所正视。有人说,繁华舞台上最忘情的演绎。往往是舞台上最寂寞的灵魂。独自一人行走在男扮女装的戏剧道路上,李玉刚——一个帅气倜傥的东北小伙——忍受了无数的羞辱和诟骂。在登台演出的前几年里,李玉刚总是一上台就被啤酒瓶砸了下来,人们总是用老旧的观念来看待他,给他冠以“变态”的头衔。然而,李玉刚并不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他追访名师,苦难成才,终于用自己对另一种形态的探寻和感悟打动了观众的心。正是李玉刚在如暴风雨般袭来的嘲笑和质疑中坦然前行,他才迎来了那晴朗的艺术天空。
雨过天会晴,正如一个迷惘的民族终究会再度觉醒。当大英帝国的炮火轰开国门后,几乎所有西方人都认为,华夏民族从此就将一蹶不振了。然而民族的苦难却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巨人。在无数志士仁人的探索和奋斗中,我们再度扬帆起航。170多年的追赶,世界再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只要我们心中有梦并为之不懈努力。在经历百年风雨的凄凄惨惨戚戚后,我们一定会迎来属于我们的一方晴天。
人生路上怎能不遭风和雨,我们不能决定它们是否会发生,但我们可以决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迎接风雨。带着一份“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坦然前行,正如马克•吐温所说:“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简评]议论性散文。审题准确,三个分论点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雨过天会晴”。论据较充分、较典型。结构完整,详略恰当。语言通畅,有些文采。但第二段、第四段扣“会”不紧,论证乏力。评分: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