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使用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2:42:57
文档

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使用研究

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使用研究作者:曹宇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摘要】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两所中等水平幼儿园的6个班级(每所幼儿园各1个大、中、小班)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了在幼儿园科学区角投放材料的种类、来源、更新情况及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情况,并对教师科学教育能力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科学区角;材料;投放;使用                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可以在科学区角自由选
推荐度:
导读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使用研究作者:曹宇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摘要】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两所中等水平幼儿园的6个班级(每所幼儿园各1个大、中、小班)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了在幼儿园科学区角投放材料的种类、来源、更新情况及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情况,并对教师科学教育能力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科学区角;材料;投放;使用                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可以在科学区角自由选
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使用研究

作者:曹 宇

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摘要】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两所中等水平幼儿园的6个班级(每所幼儿园各1个大、中、小班)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了在幼儿园科学区角投放材料的种类、来源、更新情况及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情况,并对教师科学教育能力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科学区角;材料;投放;使用

        

        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可以在科学区角自由选择、操作和探索材料,从中获得科学经验。教师在科学区角中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将会直接影响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能否为幼儿选择适宜的材料并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也体现了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高低。本研究拟以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的投放和使用为切入点,调查分析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和使用的基本情况,以帮助教师提高科学教育能力。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根据北京市幼儿园的分类资料,从中等水平的幼儿园中随机抽取10所幼儿园进行电话调查,从中选取两所小、中、大三个年龄班均设有科学区角的幼儿园,在这两所幼儿园中各选取小、中、大班各1个,所选班级均为该园处于中等水平的班级。6个班级的班主任均为女性,大专学历,有5年以上教龄。研究者分别观察6个班级的科学区角活动,并作记录。每班每次观察1小时,每班累计观察30次。

        按照施燕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一书中对材料的分类制作表格,观察记录6个班级科学区角的材料投放及使用现状。依照施燕的观点.将科学区角中的材料分为观察阅读类(主要通过眼睛观察、不宜用手摆弄的材料,如壁画、悬挂物、模型、标本、图书)、科学玩具类(可利用科学原理进行游戏操作的玩具成品)、科学实验类(可进行科学小实验的材料)、制作创造类(可进行科学创造活动的材料)四类,记录投放材料的名称和所属种类,每次区角活动时幼儿对各种科学材料的使用频次、自发创造活动的频次以及教师对幼儿操作的指导情况。研究者在表格的备注栏中要尽量详细地描述幼儿对科学材料的兴趣、使用过程和积极性等情况,作为数据分析时的补充材料。

        研究者就班级科学区角的情况对6位班主任教师进行录音访谈,访谈内容包括班级科学区角材料的来源、材料的更换频率、材料的选择依据、材料涉及的科学教育内容、组织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方式、对幼儿指导的侧重点以及存在哪些困惑等。

        

        二、研究结果

        

        (一)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情况

        研究发现,无论小、中、大班,参与研究的6个班级均依照各自的年龄特点在科学区角投放材料,投放的材料由简单到复杂,由以培养科学兴趣为主到以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为主,逐渐过渡,呈现递进性。

        

        1.投放材料的种类

        (1)观察阅读类:小班只投放了壁画和悬挂物两种观察阅读类材料,没有科学类图书。中、大班的观察阅读类材料比较丰富,包括壁画、悬挂物、模型、标本、图书等。中班投放的科学类图书非常多,占班级图书总量的30%。

        (2)科学玩具类:幼儿园的科学玩具类材料大多涉及平衡、磁力原理。小班投放的材料有与平衡概念相关的月亮船、天平、积木,中班有与平衡概念相关的立体拼图、积木以及磁力玩具,大班有积木、磁力棒、磁力宝塔、磁力积木和陀螺。

        (3)科学实验类:在被观察的班级中,小班、中班均没有投放科学实验类材料,大班投放了电路盒、静电实验盒、三棱镜和放大镜。

        (4)制作创造类:小、中、大班均投放泥工材料、纸工材料、废旧物品、各种豆子、碎布、吸管。

        材料来源有三种,68%的科学区角材料由教师购买而来,24%由幼儿家长提供,由教师手工制作的材料占8%。

        

        2.投放材料的来源

        材料来源有三种,68%的科学区角材料由教师购买而来,24%由幼儿家长提供,由教师手工制作的材料占8%。

        

        3.投放材料的更新频率

        小班每学期更换一次科学区角材料。中、大班更新的频率相同,平均每学期更新三次,主要根据教育内容的变更更新材料。

        

        (二)幼儿对科学区角材料的使用情况

        1.观察阅读类

        在中、大班,幼儿每次阅读科学类图书的持续时间平均为3.6分钟。

        

        2.科学玩具类

        75%的幼儿在区角活动时选择操作科学玩具类材料,小班幼儿总是独自操作材料,中、大班幼儿则倾向于合作游戏,言语交流较多。

        

        3.科学实验类

        在进行与电路、磁力、静电相关的教学活动时,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倾向于选择操作电路盒、磁力盒、静电盒这类科学实验材料。相关教学活动结束后,幼儿在区角活动时很少主动接触这类科学实验材料。

        

        4.制作创造类

        科学区角中制作创造类材料的使用频率最高,平均每次区角活动时使用制作创造类材料的幼儿占班级总人数的40%左右。

        

        (三)教师在科学区角活动中的指导情况

        1.选择材料的依据

        教师选择科学区角材料的主要依据是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教学活动的目标以及他人设计的活动和使用的材料。

        

        2.组织活动的方式

        教师组织幼儿操作科学区角材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配合相关科学活动,以小组形式组织幼儿探索与某一主题有关的材料;二是自由游戏,组织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自由探索。

        

        三、分析与讨论

        

        分析影响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和使用的因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学教育能力。

        

        (一)材料的因素

        1.材料种类丰富.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

        幼儿园科学区角中投放的材料种类丰富,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点。小班观察阅读类、科学实验类材料少,科学玩具类、制作创造类材料多;中班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制作创造类材料多:大班各种类型的材料都比较丰富。这种投放方式与各个年龄段的特点和教学重点相契合。小班幼儿认知水平有限,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基本的观察能力,科学玩具类和制作创造类材料新颖有趣,容易引发小班幼儿的兴趣,锻炼小班幼儿的观察能力。中班幼儿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好奇心强,教学重点是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观察阅读类材料可以扩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大班幼儿热衷于科学探究,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对科学方法的学习,科学实验类材料的投放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科学实验能力的发展。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投放相应的材料,有利于实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性的有效结合。

        

        2.购买的材料多,日常收集的材料少

        投放在科学区角中的材料多为幼儿园购买的成套产品,日常收集的材料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成本。目前,幼儿园已经开始倡导由家长和幼儿园合作,共同收集活动材料,这有利于节约教育成本,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

        

        3.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及时更新材料

        小班幼儿巩固某一科学经验需要较长时间,材料更换过于频繁,不利于幼儿充分操作材料,容易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相反,如果材料长时间不更新,幼儿也会失去探索兴趣。中、大班幼儿认知水平有所提高。探索科学现象的周期变短,对已能熟练操作的材料很容易失去兴趣。观察发现,区角中被闲置的材料均为长久没有更新的材料。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在区角中及时投放和更新材料,保持材料的新颖性,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教师的因素

        1.适当选择材料,提升材料的教育价值

        调查发现,教师选择科学区角材料的依据较为单一、笼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科学区角投放的材料不但要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配合同期的集体活动教学目标,还要注重系统性、文化性,提升材料的教育价值。

        小、中、大班科学区角材料的投放应该体现整体的系统性,根据幼儿年龄的增长,投放的材料应该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难度螺旋式上升。比如,教师可以让小班幼儿自由玩水,让中班幼儿探索材料的沉浮,用解决问题的方式为大班幼儿提供更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探索解决“怎样让水凉得快”“怎样把冰从瓶子里取出来”等问题,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区角材料的投放在追求科学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比如,在科学区角中用生动的形式呈现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制作水车、风车、风筝,用指南针原理制作玩具,讲述我国科学家和科学发明的故事等,为幼儿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幼儿萌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2.深入研究材料,提升教师的指导空间

        访谈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自己制作的科学玩具最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因为教师在制作玩具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制作的材料更有趣味性,更符合幼儿的需要。对于成品材料,教师也可以尝试亲自操作,研究材料的结构,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幼儿的活动。例如,有的科学材料有一定的梯度空间,操作难度逐渐增加,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材料,才能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进行有效指导。避免操作难度与幼儿年龄特点不匹配的现象产生。

        

        3.提高科学教育能力,重视科学区角建设

文档

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使用研究

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使用研究作者:曹宇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摘要】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两所中等水平幼儿园的6个班级(每所幼儿园各1个大、中、小班)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了在幼儿园科学区角投放材料的种类、来源、更新情况及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情况,并对教师科学教育能力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科学区角;材料;投放;使用                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可以在科学区角自由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