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在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41:41
文档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在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在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第一部分综述《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于2007年11月28日发布,实施时间从2008年2月1日起。其作用和目的在于《标准》统一了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明确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数据的采集和计算方法,为客观评定公路技术状况提供了依据,对加快推进我国公路养护科学化、规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公路损坏的类型公路技术状况包含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评价内容,其中路面包括沥青路面
推荐度:
导读《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在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第一部分综述《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于2007年11月28日发布,实施时间从2008年2月1日起。其作用和目的在于《标准》统一了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明确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数据的采集和计算方法,为客观评定公路技术状况提供了依据,对加快推进我国公路养护科学化、规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公路损坏的类型公路技术状况包含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评价内容,其中路面包括沥青路面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在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 综述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于2007年11月28日发布,实施时间从2008年2月1日起。

    其作用和目的在于《标准》统一了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明确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数据的采集和计算方法,为客观评定公路技术状况提供了依据,对加快推进我国公路养护科学化、规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 公路损坏的类型

公路技术状况包含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评价内容,其中路面包括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砂石路面。

一.路面损坏类型

(一)沥青路面

①龟裂:小型的、缝距较大的网状裂缝,分为轻、中、重三种程度。

②块状裂缝:大块的、缝距较小的裂缝,分为轻、重两种程度。

③纵向裂缝:与行车方向基本平行的裂缝,分为轻、重两种程度。

④横向裂缝:与行车方向基本垂直的裂缝,分为轻、重两种程度。

⑤坑槽:在行车作用下,路面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坑洼,分为轻、重两种程度。

⑥松散: 由于结合料粘性降低或消失,路面在行车作用下集料从表面脱落的现象,分为轻、重两种程度。

⑦沉陷: 大于10mm的路面局部下沉,分为轻、重两种程度。

⑧车辙:轮迹处深度大于10mm的纵向带状凹槽(辙槽),分为轻、重两种程度。

⑨波浪拥包:沥青混合料在高温和荷载长时间作用下,产生粘性流动,导致路面出现推挤凸起的病害类型,分为轻、重两种程度。

⑩泛油:路面沥青被挤出或表面被沥青膜覆盖形成发亮的薄油层。

⑪修补:龟裂、坑槽、松散、车辙等的修补面积或修补影响面积。

(二)砂石路面

①路拱不适:路拱过大或过小。

②沉陷:路面表面的局部凹陷。

③波浪搓板:峰谷高差大于30mm的搓板状连续起伏。

④车辙:轮迹处深度大于30mm的纵向带状凹槽(辙槽)。

⑤坑槽:路面上深度大于30mm、直径大于0.1m的坑洞。

⑥露骨:黏结料和细集料散失,主骨料外露。

二.路基损坏类型

①路肩边沟不洁:路肩(包括土路肩、硬路肩和紧急停车带)和边沟(包含边坡)有杂物、油渍、垃圾及堆积物。

②路肩损坏:路肩上出现的各种损坏,分为轻、重两种程度。

③边坡坍塌:挖方路段边坡坍塌,分为轻、重两种程度。

④水毁冲沟:填方路段边坡由于雨水冲刷形成的冲沟,分为轻、中、重三种程度。

⑤路基构造物损坏:包括挡墙等圬工体断裂、沉陷、倾斜、局部坍塌、松动和较大面积勾缝脱落,分为轻、重两种程度。

⑥路缘石缺损:路缘石丢失或损坏。

⑦路基沉降:深度大于30mm的沉降,分为轻、中、重三种程度。

⑧排水系统淤塞: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系统淤积、阻塞,分为轻、重两种程度。

三.桥隧构造物

桥隧构造物包括桥梁、隧道和涵洞三类。

① 桥梁技术等级:桥梁技术等级采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规定的等级评定方法,分为一至五类。

② 隧道技术等级:  隧道技术等级采用《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规定的等级评定方法,分为S、B和A三类。

③涵洞技术等级:涵洞技术等级采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2—2004)规定的等级评定方法,分为好、较好、较差、差和危险五类。

四.沿线设施损坏类型

①防护设施缺损:防护设施(防撞护栏、防撞网、声屏障、分隔带活动护栏和防眩板等)缺少、损坏或损坏修复后部件尺寸和安装质量达不到要求,分为轻、重两种程度。

②隔离栅损坏:隔离栅损坏后修复不及时或修复质量达不到规范的技术要求。

③标志缺损:各种交通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里程碑、轮廓标、百米桩等)残缺、位置不当或尺寸不规范、颜色不鲜明、污染,可变信息板故障等。

④标线缺损:标线(含凸起路标)缺少或损坏,评价时不考虑车道数量的影响。

⑤绿化管护不善:树木、花草枯萎或缺树,虫害未及时防治,绿化带未及时修剪或有杂物路段应绿化而未绿化。

第三部分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指标释义

公路技术状况包含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详见下图。

第四部分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

一、检测与调查内容

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内容。路面检测包括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五项指标。路面结构强度为抽样检测指标。

二、检测与调查单元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以1000m路段为基本检测或调查单元。公路技术状况数据按上行方向(桩号递增方向)和下行方向(桩号递减方向)分别检测。二、三、四级公路可不分上下行。采用快速检测方法检测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所需数据时,每个方向至少检测一个主要行车道。

三、检测与调查方法

①路面损坏状况检测:自动化和人工检测两种方法(采用快速检测设备检测路面时,应纵向连续检测,横向检测宽度不得小于车道宽度的70%。检测设备应能够分辨1mm以上的路面裂缝,检测结果宜采用计算机自动识别,识别准确率应达到90%以上。

②平整度检测:设备检测和人工检测(三米直尺检测)。

③路面车辙检测:根据断面数据计算路面车辙深度(结合路面平整度一起检测)。

④路面抗滑性能检测:宜采用基于横向力系数的路面抗滑性能检测设备或者其他具有可靠数据标定关系的自动化设备。

⑤路面结构强度检测:宜采用具有可靠数据标定关系的自动化设备,检测结果应能换算成我国相关技术规范规定的回弹弯沉值。(常用贝克曼梁检测)

四、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指标的计算

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

    MQI= ωPQIPQI+ωSCISCI+ωBCIBCI+ωTCITCI

式中: ωPQI——PQI在MQI中的权重,取值为0.70;

       ωSCI ——SCI在MQI中的权重,取值为0.08;

       ωBCI ——BCI在MQI中的权重,取值为0.12;

       ωTCI ——TCI在MQI中的权重,取值为0.10。 

五、综合评定:

①路段MQI:对非整公里路段,除PQI外,SCI、BCI和TCI三项指标的实际扣分均应换算成整公里值(扣分×基本评定单元长度/实际路段长度)。桥隧构造物评价结果(BCI)计入桥隧构造物所属路段。存在五类桥梁、危险隧道、危险涵洞段,MQI=0。

②路线MQI:路线技术状况评定时,应采用路线所包含的所有路段MQI算术平均值作为路线的MQI值

③等级评定:按《标准》中的规定确定公路技术等级并并统计MQI及分项指标的优、良、中、次、差的长度及比例。

六、公路技术状况调查及汇总表格

①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

②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调查表;

③砂石路面损坏调查表;

④路基损坏调查表;

⑤桥隧构造物损坏调查表;

⑥沿线设施损坏调查表;

⑦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明细表;

⑧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汇总表

文档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在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在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第一部分综述《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于2007年11月28日发布,实施时间从2008年2月1日起。其作用和目的在于《标准》统一了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明确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数据的采集和计算方法,为客观评定公路技术状况提供了依据,对加快推进我国公路养护科学化、规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公路损坏的类型公路技术状况包含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评价内容,其中路面包括沥青路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