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落实我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以适应社会和时代要求为基础。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张扬个性为宗旨。以弘扬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以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加快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从而突起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课程内容:以校本教材---快乐成长为载体。开设剪纸。实现我校的剪纸进课堂,民歌进入音乐课。把优秀的乡土民间艺术引进课题,丰富课堂教学,让孩子们从小学习了解本乡土的民间艺术文化,成为必要。
三、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了解、学习、热爱民间艺术,开拓音乐课程资源,弘扬传承、普及发展民族民间音乐为目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让课堂教学更具生机和活力。
2、发挥师生的创造潜能,开展创造性的学习、表演活动。加强学生对本土艺术实践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
四、实施原则:
1、、本课题实验学校小学五年级以上班级学生。
2、主体性原则: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张教学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地发挥潜能。
3、互补性原则:校本课程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三级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4、针对性原则。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提供差别教育。
5、可行性原则:安塞具有丰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学生对民歌、腰鼓、剪纸等这些民间文化,耳濡目染。为了使这些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我们开发了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课程管理与实施:
1.规范常规管理:要求教师有教学计划,有进度安排,有详细的教案,有教学反思。
2.重视评价,学校每学期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予以适当奖励。
3.加强校本档案的建设,对课程开发及实施过程中所有资料进行整理,期末上交领导小组。
2011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