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重点(笔者精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42:57
文档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重点(笔者精编)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重点1.什么是缓和曲线?简述缓和曲线的作用。制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标准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概念:汽车从直线过渡到圆曲线,汽车的行驶曲率半径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变化路段即为缓和曲线段作用(1)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满足乘客乘车的舒适与稳定,减小离心力变化;(3)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因素(1)从控制方向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3s(2)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应在一定范围内。2.平面线形的设计一般原则。线型直接、连续并与地形和环
推荐度:
导读道路勘测设计考试重点1.什么是缓和曲线?简述缓和曲线的作用。制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标准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概念:汽车从直线过渡到圆曲线,汽车的行驶曲率半径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变化路段即为缓和曲线段作用(1)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满足乘客乘车的舒适与稳定,减小离心力变化;(3)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因素(1)从控制方向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3s(2)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应在一定范围内。2.平面线形的设计一般原则。线型直接、连续并与地形和环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重点

1.什么是缓和曲线?简述缓和曲线的作用。制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标准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概念:汽车从直线过渡到圆曲线,汽车的行驶曲率半径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变化路段即为缓和曲线段

作用(1)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                (2)满足乘客乘车的舒适与稳定,减小离心力变化; 

(3)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因素(1)从控制方向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 3s    (2)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应在一定范围内。

2. 平面线形的设计一般原则。

线型直接、连续并与地形和环境相协调;满足力学和视觉心理上的要求;保持线形的均衡和连贯;避免连续急弯;平曲线有足够的长度;

3.纸上定线与实地定线相比有何优点?

1)室内进行劳动强度低      (2)视野开阔,不容易漏掉最佳方案

3)进行多次设计质量高      (4)自动化程度高

4. 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全面布局 、 逐段安排 、 具体定线。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建立交通管制,采用渠化交通,创建立体交叉。

5. 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高差和水平距离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

6.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平均纵坡:指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端点的高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

横断面:道路中线任意点的法向剖切面。     展线:采用延长路线的办法,逐渐升坡克服高差。

加宽: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的路面、路基宽度称为曲线加宽(又称弯道加宽)。    横向力系数:横向力与车重的比值,叫横向力系数。

路线纵断面:用一曲面沿公路中线竖直剖切,展开成平面叫路线纵断面。

7. 纵断面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1)准备工作(2)标注控制点(3)试坡(4)调坡(5)核对(6)定坡(7)设计竖曲线(8)高程计算

8. 无中间带的公路,超高过渡的方式有哪些?并说明它们的适用条件。

(1)绕内边缘旋转。用于新建公路。(2)绕中线旋转。用于改建公路。(3)绕外边缘旋转。用于特殊情况。

9. 设计时,高速公路采用何种视距标准?为什么?

应满足停车视距标准。其原因是有中间分隔带,无对向车,因此,不存在会车问题。并且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车道数均在4个车道以上,快慢车用划线分隔行驶,各行其道,也不存在超车问题。

10. 越岭线的展线方式有哪几种?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三种。

自然展线:优点:走向符合路线基本走向,行程与升降统一,路线最短。

缺点:避让艰巨工程或不良地质的自由度不大,只有调整坡度这一途径。

回头展线:优点:便于利用有利地形,避让不良地形、地质和难点工程。缺点:在同一坡面上,上、下线重叠,尤其是靠近回头曲线前后的上、下线相距很近,对行车、施工和养护都不利。

           螺旋展线:优点:比回头展线线形好,避免路线重叠,利用山包盘旋,以旱桥或隧道跨线,在峡谷内,利

用建桥跨沟、跨线.          缺点:因需建桥、打隧道,造价高。

11. 在陡坡路段,坡长过长,对行车有那些危害?

纵坡越陡,坡长越长,对行车影响大。主要表现在:上坡时,使行车速度显著下降,甚至要换较低档克服坡度阻力,易使水箱“开锅”,导致汽车爬坡无力,甚至熄火;下坡时,制动次数频繁,易使制动器发热而失效,甚至造成车祸。

12. 什么是稳定行驶和不稳定行驶?

当汽车采用v2>vk的速度行驶时,若遇到额外的阻力,汽车可以降低行驶速度,以采用较大的D值来克服额外阻力,待额外阻力消失后,汽车可立刻提高到原先的速度行驶。这样的行驶情况,称为稳定行驶;

当汽车采用v2<vk的速度行驶时,苦遇到额外的阻力,汽车降低行驶速度,反使D值减小,这样速度愈来愈小,D值也愈来愈低,直至汽车熄火而迫使停止。这样的行驶情况,称为不稳定行驶。

因此,临界速度vk是汽车稳定运动的极限速度,一般汽车行驶的速度均采用大于同一档位的临介速度。

13. 平、纵线组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①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宜相互对应,且稍长于竖曲线。②合成坡度设计应与线形组合设计相结合。③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应使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妯相配合、协调。④平曲线缓而长,且竖曲线坡差小于1%时,平曲线中可包含多个治疗曲线。⑤竖曲线半径宜大于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

14.山岭、重丘区定线步骤:

  (1)定导向线1)分析地形,找出各种可能的走法2)放坡定坡度线3)确定中间控制点,分段调整纵坡,定导向线.(2)修正导向线1)试定平面和纵断面2)一次修正导向线3)二次修正导向线。(3)定线

15.选线的方法和步骤:

1)路线方案选择(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 

  2)路线带选择(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

3)具体定线(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定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

16. 同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圆曲线中间连以直线所形成的平面线形。

反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反的圆曲线之间以直线或缓和曲线或径相连接而成的平面线形。

超高过渡段:从直线段的双向路拱横坡渐变到圆曲线段具有单向横坡的路段。

超高过渡方式:(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a.绕内边缘线旋转  b.绕中线旋转  c.绕行车道外边缘线旋转 (2)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a.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b.绕分隔带两侧边缘线旋转 c.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①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驾驶员自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

②会车视距:两辆车相向行驶,驾驶员自看到前方车辆时起,至安全会车时止,两辆汽车行驶所需的最短距离。

③错车视距:在没有明确划分车道线的双车道道路上,两对向行驶汽车相遇,自发现后采取减速避让措施至安全错车所需的最短距离。

④超车视距:在双车道道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自开始驶离原车道初起。至可见对向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

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面道路上有阻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所必须的最短距离。

视距曲线:是指驾驶员视点轨迹线每隔一定间隔绘出一系列与视线相切的外边缘线。

横净距: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驾驶员视点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

17. 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掌握哪些要点?

沿河(溪)线:沿着河(溪)岸布设的路线。 关键:应处理好河岸的选择,线位高低和跨河地点三者的关系    要点:a.河岸选择     b.路线高度    c.桥位选择

沿河(溪)线优缺点:优点:1)路线走向明确2)线形好,纵坡一般小于5%。3)材料来源方便4)联系群众多,服务性好。缺点:洪水威胁大,艰巨工程多,桥涵防护工程多,占地多。  

越岭线:翻越山岭布设的路线。越岭线选线主要解决:垭口的选择、过岭标高的选择和垭口两侧路线的展线。

山脊线:大体上沿山脊布设的路线              3S技术: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实地放线:将纸上定线和纸上移线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供详细测量和施工之用的作业过程。

18.为何要设置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1)公路纵坡较大路段上,载重车爬坡需克服较大坡度阻力,使输出功率与车重比值降低,车速下降,大型车与小型车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速差交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必然减小快车的行驶自由度,导致通行能力降低,增设爬坡车道,将载重车从正线车流中分离出去,提高小客车行驶自由度,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路段通行能力(2)供失速车辆驶入,利用制动破床的流动阻力和坡度阻力迫使汽车减速停车,可避免减轻车辆和人员损伤。

19. 什么是合成坡度,为什么要平均纵坡及合成坡度:(1)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拱横坡组成的坡度(2)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及缓和坡段,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该方向滑移,保证行车安全。

20.道路建设的基本程序:指建设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守的先后次序的法则

道路勘测设计阶段

(1)一阶段设计: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地小型建设项目。

(2)二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3)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或隧道等。

21.为什么要直线的最大长度?

(1)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直线难以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路基,破坏自然景观。若长度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

(2)过长的直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和急躁,易超速行驶,对安全行车不利。

22. 横向超高:为了抵消或减小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圆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使圆曲线上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

动力因数:表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23. 设计速度:指确定道路几何设计指标并使其相互协调的设计基准速度

运行速度:指路面平整、潮湿、自由流状态下,行驶速度累计分布曲线上对应于85%分位值的速度

速度:指道路上行驶车辆规定的允许行驶速度的值。

相互关系:公路速度应根据设计速度、运行速度及路侧干扰与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在保障车辆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道路的运输效率。

24.经济运距:填方用土来源,一是路上纵向调运,二是就近路外借土

    平均运距:土方调配的运距,是指从挖方体积的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

25平原区路线特点:a.平原区是地面高度变化微小的地区,有时有轻微的起伏和倾斜;b.平原地区除泥沼、盐渍土、河谷漫滩、草原、戈壁、沙漠等外,一般多为耕地,且分布有各种建筑设施,居民点较密;c.在天然河网湖区,还具有湖泊、水塘、河叉多等特点; d.路线纵坡及曲线半径等几何要素比较容易达到较高的技术标准;e.易受当地自然条件和地物的障碍。

26.基本型曲线:平曲线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顺序的组合形式。

 S形曲线:两个反向曲线用两段反向回旋线连接的组合形式。

 卵形曲线: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

 道路平面线形组合形式:基本型、S形、卵形、凸形、C形、复合型和回头型曲线。

回旋线:曲率随曲线长度成比例变化的曲线。

文档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重点(笔者精编)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重点1.什么是缓和曲线?简述缓和曲线的作用。制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标准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概念:汽车从直线过渡到圆曲线,汽车的行驶曲率半径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变化路段即为缓和曲线段作用(1)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满足乘客乘车的舒适与稳定,减小离心力变化;(3)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因素(1)从控制方向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3s(2)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应在一定范围内。2.平面线形的设计一般原则。线型直接、连续并与地形和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