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I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教
案
本
课 程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姓 名 杨 敏
任 课 班 级 园林10
2011 至 2012 学 年 第 1 学 期
教 学 计 划 进 度 表
| " 周 次 | 教 学 内 容 | " 课 时 |
| 1 | 6 | |
| 2 | 6 | |
| 3 | 6 | |
| 4 | 6 | |
| 5 | 6 | |
| 6 | 6 | |
| 7 | 4 | |
| 2 | ||
| 8 | 6 | |
| 9 | 6 | |
| 10 | 6 | |
| 11 | 6 | |
| 12 | 6 | |
| 13 | 6 |
| " 周 次 | 教 学 内 容 | " 课 时 |
| 14 | 6 | |
| 15 | 6 | |
16 | 6 | |
| 17 | 6 | |
| 18 | 6 | |
| 19 | 6 | |
| 20 | 6 | |
| 21 | 6 | |
| 22 | 6 | |
| 23 | 6 | |
| 24 | 6 | |
| 25 | 6 |
第 1周 星 期三 第3-4节 2011年10月12日
| 课 题 | 第一章: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基础 第一节:概述 | 课 时 | 2 | |
| 教学目的 | ||||
| 教学重点 | ||||
| 教学难点 | ||||
| 课题类型 | ||||
| 课前准备 | 熟读教材、查阅资料、准备课件等。 | |||
|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 教学方法 运 用 | ||
| 导入语引入课题。 |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是园林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植物保护学等许多课程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把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 才能学好本课程。本次学习第一节:概述,主要学习园林植物的概念、分类、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简史、发展现状与前景
第一节:概述 一、园林植物的概念 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绿化中栽植应用的植物, 包括各种乔木、灌木、藤本、地被、竹类、草本花卉及草坪植物等。 二、 园林植物的分类 1、按生物特性分类 ( 1 ) 木本植物 ①乔木类: 树体高大( 通常6 m 以上) , 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分枝点高, 如雪松、云杉、樟子松、悬铃木、广玉兰、银杏、白皮松等。 ②灌木类: 树体矮小( 通常6 m 以下) , 主干低矮或者茎干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主干, 如月季、牡丹、玫瑰、腊梅、珍珠梅、大叶黄杨和紫丁香等。 ③藤本类: 以特殊的器官, 如以吸盘、吸附根、卷须或缠绕或攀附其他物体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如爬山虎可借助吸盘; 凌霄可借助于吸附根而向上攀登; 蔓性蔷薇每年可发生多数长枝, 枝上并有钩刺故得上升; 卷须类如葡萄等。 ④丛木类: 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的主干。 ⑤匍匐植物类: 植株的干和枝不能直立, 均匍地生长, 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 如铺地柏。 ( 2 ) 草本植物 ①花卉类: 可分为1 ~2 年生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和蕨类, 详见花卉学。 ②草坪植物类: 是由人工栽培的矮性禾本科或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并加以养护管理, 形成致密似毡的植物群体。 2 、按植物观赏部位分类 ①观花类: 包括木本观花植物与草本观花植物。观花植物以花朵为主要的观赏部位, 形状各式各样、色彩千变万化。单朵的花又常排聚成大小不同、式样各异的花序或以花香取胜。 木本观花植物: 月季、杜鹃、榆叶梅、连翘、桃、玫瑰、合欢、绣线菊、碧桃、紫丁香等。 草本观花植物: 菊花、兰花、大丽花、唐菖蒲、一串红等。 ②观叶类: 园林植物的叶具有极其丰富多彩的形貌。对于观叶类植物或叶的大小、形态引人注目; 或叶的质地不同, 产生不同的质感; 或叶的色彩变化丰富。有些树木的叶会挥发出香气和音响的效果。观叶植物观赏期长, 观赏价值较高。如: 油松、雪松、五角枫、合欢、小檗、黄栌、苏铁、银杏、白蜡、栎树、山麻秆等。 ③观茎类: 茎干因树皮色泽或形状异于其他植物, 可供观赏。常见供观赏红色枝条的有红瑞木、野蔷薇、杏等; 古色枝条的有桃、桦木等; 可于冬季观赏的有青翠碧绿色彩的棣棠; 还有可观赏形和色的白皮松、竹类、悬铃木、梧桐等。 ④观芽类: 植物的芽特别肥大美丽, 如银柳、结香。 ⑤观果类: 果实色泽美丽, 经久不落, 或果形以奇、巨、丰发挥较高的观赏效果, 如佛手、红豆树、柚、石榴、山楂、葡萄等。 ⑥观根类: 树木裸露的根部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但是并非所有树木均有显著的露根美。 一般言之, 树木达老年期以后, 均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露根美。在这方面效果突出的树种有:松、榆、梅、楸、榕、腊梅、山茶、银杏、广玉兰、落叶松等。 ⑦观姿态类: 树势挺拔或枝条扭曲、盘绕, 似游龙, 如伞盖。如雪松、银杏、杨树、龙柏、龙爪槐、龙爪榆等。 3、按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 ①行道树: 为了美化、遮荫和防护等目的, 在道路两旁栽植的树木。如悬铃木、樟树、杨树、垂柳、银杏、广玉兰等。 ②庭荫树: 又称绿荫树, 主要以能形成绿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日光曝晒和装饰用。多孤植或丛植在庭院、广场或草坪内, 供游人在树下休息之用。如樟树、油松、白皮松、合欢、梧桐、杨类、柳类等。 ③花灌木: 凡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花序, 其花形、花色或芳香有观赏价值的乔木、灌木、丛木及藤本植物。如牡丹、月季、紫荆、迎春花、大叶黄杨、玉兰、山茶等。 ④绿篱植物: 在园林中主要起分隔空间、范围、场地、遮蔽视线, 衬托景物, 美化环境以及防护作用等。如黄杨、女贞、水蜡、榆、三角花和地肤等。 ⑤地被植物及草坪: 用低矮的木本或草本植物种植在林下或裸地上, 以覆盖地面, 起防尘降温及美化作用。常用的植物有: 酢浆草、枸杞、野牛草、结缕草、匍地柏等。 ⑥垂直绿化植物: 通常做法是栽植攀缘植物, 绿化墙面和藤架。如常春藤、木香、爬山虎等。 ⑦花坛植物: 采用观叶、观花的草本花卉及低矮灌木, 栽植在花坛内组成各种花纹和图案。如石楠、月季、金盏菊、五色苋等。 ⑧室内装饰植物: 将植物种植在室内墙壁和柱上专门设立的栽植槽内。如蕨类、常春藤等。 ⑨片林: 用乔木类带状栽植作为公园外围的隔离带。环抱的林带可组成一封闭空间, 稀疏的片林可供游人休息和游玩。如各种松、柏、杨树林等。 三、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简史、发展现状与前景 1 ) 我国园林植物资源 我国国土辽阔, 地跨寒、温、热三带, , 奇花异草繁多, 园林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各国园林界、植物学界对中国的园林资源评价极高, 视为世界园林植物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历来被西方誉为“ 世界园林之母”。 原产我国的灌木种有8 000 多种, 在世界园林树木中占有很大比例。许多著名的观赏植物及其品种, 都是由我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培育出来的, 并很早就传至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例如, 桃花的栽培历史达3 000 年以上, 培育出百多个品种, 在公元300 年时传至伊朗, 以后又碾转传至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 至15 世纪又传入英国; 梅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也达3 000 余年, 培育出300 多个品种, 在15 世纪时先后传入朝鲜、日本, 至19 世纪时传入欧洲; 号称“ 花王”的牡丹, 其栽培历史达1 400 余年, 远在宋代时品种就高达600 种之多, 连同月季在18 世纪时先后传至英国。 我国还存有一些极为珍贵的植物种, 有许多植物是仅产于中国的特产科、属、种, 例如素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水杉及金钱松、珙桐、喜树等。此外, 我国尚有在长期栽培中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品种及类型, 如黄香梅、龙游梅、红花继木、红花含笑、重瓣杏花等。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种质资源。 2 ) 我国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简史 我国不仅园林植物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 而且在长期引种栽培、选种繁育园林植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 已有关于野生树木形态、生态与应用的记述。秦王赢政在京都长安、骊山一带修建阿房宫、上林苑, 大兴土木, 广种各种花、果、树木, 开始园艺栽培。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全盛时期, 观赏园艺业日益兴盛, 花木种类不断增多, 寺庙园林及对公众开放的游览地、风景区都栽培不少名木。宋代大兴造园、植树栽花之风, 同时, 撰写花木专谱之风盛行。 明清两代在北京、承德、沈阳等地建立了一批皇家园林, 在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出现了一批私家园林。前者要求庄严、肃穆, 多种植松、柏、槐、栾, 缀以玉兰、海棠; 后者则注意四季特色与诗情画意, 如春有垂柳、玉兰、梅花, 夏有月季、紫薇,秋有桂花与红叶树种, 冬有腊梅、竹类等植物。 自明代以后, 园艺商品化生产渐趋兴旺。河南鄢陵当时就以“ 花都”著称, 当地花农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 积累和总结了许多经验, 在人工捏、拿等树冠整形技术上有独到之处, 如用桧柏捏扎而成的狮、象等动物技术流传至今仍受到群众的喜爱。 我国历代园林植物栽培方面的专著亦不少, 如晋代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观赏植物的专著; 宋代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明代张应文的《菊谱》、《兰谱》; 清代陈庚子的《花镜》等, 都详细地记载了多种植物的栽培和养护方面的技术。 3 ) 我国园林植物栽培现状与展望: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园林绿地的保护和建设, 曾提出过“ 中国城乡都要园林化”的目标, 并为此做了很大的努力。它不仅表现在发展城市公园、建设风景区、休养区、疗养区等方面, 同时还表现在对居民小区、工业区、公共建筑和街道、公路、铁路等的绿化上。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开始推行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活动, 在园林绿化的规划和建设上, 苏州、大连等20 多个城市相继进入到国家园林城市行列。同时越来越多的单位也被命名为园林化单位。随着科技的发展, 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也不断应用到园林植物栽培和管护中, 现代化温室的普及及组培技术水平的提高, 使园林植物的保护和栽培事业大大发展, 鲜花生产和苗木的繁殖系数和速度有了极大的提高, 生长激素的推广、保水剂、保水袋的发明, 使缺水地区的苗木及大树栽植的成活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切都大大推进了园林式城市建设的进程。 当前, 我国的园林事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社会对初、中、高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 全国许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都设立了园林专业, 许多城市还设立了园林研究所。这些都将对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 讲授法 多媒体应用 | ||
| 板书 设计 | 按内容、逻辑等进行设计。 | |||
| 课堂 小结 | ||||
| 作业 布置 | ||||
| " 教学 后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