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查报告指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40:21
文档

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查报告指南

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碳排放核算和报告的原则、核算边界、碳排放源、活动水平数据、核算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数据质量管理和报告内容等要求。本指南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工业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和报告。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万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工作的
推荐度:
导读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碳排放核算和报告的原则、核算边界、碳排放源、活动水平数据、核算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数据质量管理和报告内容等要求。本指南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工业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和报告。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万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工作的
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碳排放核算和报告的原则、核算边界、碳排放源、活动水平数据、核算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数据质量管理和报告内容等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工业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和报告。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万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工作的通知

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工业企业 industry enterprise

依法成立的,从事工业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经济上实行核算,自负盈亏,法律上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温室气体 greenhouse gas(GHG)

大气体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本指南的温室气体是指《京都议定书》附件A所规定的六种主要温室气体,分别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

3.1 二氧化碳当量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在辐射强度上与某种温室气体质量相当的二氧化碳的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当量等于给定气体的质量乘以它的全球变暖潜势值。

3.2 全球变暖潜势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全球变暖潜势是指某一给定物质在一定时间积分范围内与二氧化碳相比而得到的相对辐射影响值,用于评价各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对能力。

注: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值参见附录A。

3.3 碳排放carbon emission

企业在特定时段内直接或间接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

3.4 碳排放量 carbon emission amount

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碳排放数量,计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3.5 碳排放源carbon emission source

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物理单元和过程。

3.6 直接排放 direct emission

企业持有或控制的碳排放源直接产生的碳排放。

3.7 间接排放indirect emission

企业活动导致的,但出现在其他企业持有或控制的碳排放源产生的碳排放。

3.8 碳排放核算carbon emission measuring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计算方法对碳排放进行量化的活动,简称核算。

3.9 碳排放报告carbon emission report

用来向目标用户提供企业碳排放信息的专门文件。

注:目标用户包括但不限于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核查机构及其它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

3.10 核查 verifying

根据核查工作规范对企业碳排放报告进行系统的、的评价,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3.11 活动水平数据 carbon emission activity data

企业碳排放活动的测量值,包括能源的消耗量、物质的使用量和产生量等。

3.12 排放因子 emission factor

联系活动水平数据与碳排放量的计算因子。

3.13 不确定性 uncertainty

表征碳排放量计算结果偏差的参数。因数据缺乏完整性、代表性以及核算、核查过程中产生系统误差、测量误差、人为误差等造成。

4 原则

4.1 相关性

根据企业实际,选择适宜的核算边界、核算方法和数据,确保真实反映企业碳排放情况,服务于企业内部和外部采用者的决策需要。

4.2 完整性

应对企业所有碳排放源和活动进行核算和报告。

4.3 一致性

采用统一的核算和报告方法,能够对不同时间段企业碳排放量进行有意义的比较。

4.4 准确性

对企业碳排放量进行准确的计算,尽可能地减少偏差和不确定性。

4.5 透明性

具有明确的数据收集方法和计算过程,并对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给予充分说明。

4.6 可操作性

确保核算及报告的各环节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可行性。

5 核算边界

5.1 企业边界

5.1.1 包括企业生产系统、直接为生产服务的辅助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不包括污染治理设施)。与上述系统直接相关,但活动水平数据不能量化的活动或设施,全部纳入企业边界。

5.1.2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万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工作的通知》对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计算方法边界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

5.2 排放边界

5.2.1 直接排放

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前者包括企业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产生的碳排放;后者包括生产中生物过程或物理化学工艺造成的碳排放,如水泥、钢铁的生产,啤酒的发酵等。

5.2.2 间接排放

包括企业消耗外购电力、热力(蒸汽)产生的碳排放。例如,企业生产照明、温湿度调节、动力传输等消耗的外购电力,企业使用热力设备消耗的外购蒸汽等。

5.2.3 特殊排放

除上述两种碳排放类型,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排放情况,包括:

——企业生产并外输能源产生的碳排放,包括输出燃料、电力和蒸汽等产生的碳排放;

——企业产生的温室气体,但经封存和转移作为纯物质、产品的碳排放。

6 碳排放源

在所确定的企业边界和排放边界内,基于设施对各类碳排放源进行识别,见表1。

表1 企业碳排放源识别表

序号排放

边界

排放源类型设施举例温室气体种类
CO2

CH4

N2O

HFCsPFCsSF6

1直接

排放

固定/移动燃烧源

电站锅炉、发电内燃机、工业熔炉、工业窑炉、叉车等

 *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源水泥回转炉、水泥立窑、合成氨造气炉、炼钢转炉、啤酒发酵罐等* *****
2间接

排放

外购电力和蒸汽消耗源

电加热炉窑、电动机系统、交流电焊机、泵系统、再生器(炼油业)等电力和蒸汽使用终端(各种用热设备)

3特殊

排放

输出能源输出燃料  
输出电力和蒸汽

封存和转移封存温室气体*****
转移温室气体*****
注1:√表示该类碳排放源主要排放的温室气体;*表示可能排放的温室气体。

注2:在实际中,并非所有识别的排放源都需要核算,个别排放源由于活动水平数据的不确定性大,缺少核算方法或实质贡献率小等因素可在报告中予以排除。

注3:特殊排放中的“排放源类型”和“设施举例”分别为对生产的能源和产生温室气体的特殊处理类型和方式。

7 活动水平数据

7.1 活动水平数据种类

企业应在识别碳排放源的基础上按计算方法要求收集活动水平数据,活动水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表2所列的项目。其他工业产品生产过程活动水平数据的确定可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万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工作的通知》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

7.2 活动水平数据来源

活动水平数据可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台账、能源统计台帐、财务账、设备运行记录以及购能、购货原始、产品销售、付款记录等。部分活动水平数据可按照表2列举的来源收集和采信,也可参照能源审计及《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进行活动水平数据的收集并编制活动水平数据收集表。

表2 企业碳排放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

序号碳排放源类型排放活动示例活动水平数据种类

(包括但不限于)

活动水平数据来源

(包括但不限于)

1固定/移动燃烧源

燃料燃烧煤、油、气等燃料消耗量1.设备监测或计量数据;

2.采购部门能源供货单、购货、缴费凭证;

3.财务部门财务成本报表,涉及能源、动力帐等部分;

4.节能(能源)部门的能源消耗台帐。

2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源水泥生产熟料总产量、电石渣生产的熟料产量1.设备监测或计量数据;

2.采购部门原料供货单、购货、台帐;

3.财务部门财务成本报表,涉及原材料等部分;

4.生产部门原料消耗、产品产量的统计台帐和报表;

5.仓储部门进厂物资过磅单、仓库物资实物帐、盘存表及有关产成品入库帐等。

生石灰生产生石灰产量
钢铁生产石灰石、白云石、炼钢的生铁、废钢、废铁使用量,炼钢的钢材、废钢的产量
电石生产生石灰使用量、电石产量

己二酸生产己二酸产量
生产产量
一氯二氟甲烷生产HCFC-22产量

电解铝生产铝产量
白云石煅烧白云石使用量
石灰石煅烧石灰石使用量
氧化铝生产石灰石使用量
镁生产白云石使用量、原镁产量、镁加工产量
电力设备生产SF6使用量

半导体生产CF4、CHF3、C2F6、SF6使用量

氢氟烃生产HFC-32等产量

煤炭开采及矿后活动煤炭产量
3输入外购电力和蒸汽消耗源

外购电力电力消耗量1.设备监测或计量数据;

2.采购部门能源供货单、购货、缴费凭证;

3.财务部门财务成本报表,涉及能源、动力帐等部分;

4.节能(能源)部门能源消耗台帐;

5.各车间、工序及重点耗能设备的运行记录。

外购蒸汽

蒸汽消耗量

4输出

能源

输出燃料焦炭、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其他煤气等燃料输出量1.设备监测或计量数据;

2.销售部门送货单、销售、收费凭证、台帐;

3.财务部门财务成本报表,涉及产量部分;

4.生产部门原料消耗、产品产量的统计台帐;

5.节能(能源)部门电力、热力、气体燃料能源计量设备记录;

6.仓储部门出厂物资过磅单、仓库物资实物帐、盘存表及有关产成品出库帐等。

输出电力和蒸汽

电力、蒸汽输出量

5封存和转移温室气体封存封存温室气体的种类、压力、体积或质量
温室气体封存和转移

封存和转移温室气体的种类、生产纯物质、产品的产量

8 核算方法

8.1 概述

8.1.1 核算排放边界内的直接排放量和间接排放量,并对特殊排放产生的排放量进行扣除。

8.1.2 碳排放计算采用排放因子法,根据活动水平数据、对应的排放因子和全球变暖潜势计算碳排放量。

8.2 碳排放总量()

企业排放边界内的碳排放总量计算,见公式(1):

…………………………………………(1)

式中:

——碳排放总量(tCO2e);

——直接排放量(tCO2e);

——间接排放量(tCO2e);

——特殊排放量(tCO2e)。

8.3 直接排放量()

企业直接排放量计算,见公式(2):

    …………………………………………(2)

    式中:

——直接排放量(tCO2e);

——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e);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tCO2e)。

根据燃料用于电力生产还是其他工业生产情况不同,燃料燃烧排放量计算方法不同。

8.3.1 电力生产燃料燃烧排放量()

企业用于电力生产的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量计算,见公式(3):

    ……………………………(3)

式中:

i——燃料种类;

——电力生产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e);

——i燃料消耗量(t或kNm3);

——i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因子(tCO2/t或tCO2/kNm3),按照附录B选取;

——i燃料燃烧氧化亚氮排放因子(tN2O/t或tN2O/kNm3),按照附录C选取;

——氧化亚氮全球变暖潜势值,按照附录A选取。

8.3.2 工业生产燃料燃烧排放量()

企业用于其他工业生产的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量计算,见公式(4):

    …………………………………………(4)

式中:

i——燃料种类;

——工业生产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e);

——i燃料消耗量(t或kNm3);

——i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因子(tCO2/t或tCO2/kNm3),按照附录B选取。

8.3.3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根据企业生产工艺、原材料使用量、产品产量等活动水平数据,按照附录D规定的方法计算。

8.4 间接排放量()

企业间接排放量的计算,见公式(5):

    …………………………………………(5)

式中:

——间接排放量(tCO2e);

——外购电力排放量(tCO2e);

——外购蒸汽排放量(tCO2e)。

8.4.1 外购电力排放量()

企业外购电力产生的间接排放量的计算,见公式(6):

式中:

——外购电力排放量(tCO2e);

——外购电力消耗量(MWh);

——外购电力排放因子(tCO2/MWh),0.7244tCO2/MWh。

8.4.2 外购蒸汽排放量()

企业外购蒸汽产生的间接排放量的计算,见公式(7):

    …………………………………………(7)

式中:

i——蒸汽类型;

——蒸汽排放量(tCO2e);

——i类蒸汽消耗量(t);

——i类蒸汽按热值折算标煤的折标准煤系数,见表3;

——标准煤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2.47tCO2/t。

表3 蒸汽折标准煤系数表

蒸汽类型折标准煤系数

备注
10.0 MPa级

0.1314327.0 MPa≤P

5.0 MPa级

0.1285664.5 MPa≤P<7 MPa

3.5 MPa级

0.1256993.0 MPa≤P<4.5 MPa

2.5 MPa级

0.1214342.0 MPa≤P<3.0 MPa

1.5 MPa级

0.1142691.2 MPa≤P<2.0 MPa

1.0 MPa级

0.1085710.8 MPa≤P<1.2 MPa

0.7 MPa级

0.1028390.6 MPa≤P<0.8 MPa

0.3 MPa级

0.0942750.3 MPa≤P<0.6 MPa

小于0.3 MPa级

0.078579P<0.3 MPa

注1:蒸汽折标准煤系数由GB/T50441-2007《石油化工设计能耗设计标准》计算得出。

注2:蒸汽压力P指表压。

8.5 特殊排放量()

企业特殊排放量的计算,见公式(8):

    …………………………………………(8)

式中:

——企业特殊排放量(tCO2e);

——输出能源排放量(tCO2e);

——封存和转移的排放量(tCO2e)。

8.5.1 输出能源排放量()

企业输出燃料、电力、蒸汽产生的排放量的计算,见公式(9): 

        …………………………………………(9)

式中:

——输出能源排放量(tCO2e);

——输出燃料排放量(tCO2e);

——输出电力排放量(tCO2e);

——输出蒸汽排放量(tCO2e)。

8.5.1.1输出燃料排放量()

企业输出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量的计算,见公式(10):

    …………………………………………(10)

式中:

i——燃料种类;

——输出燃料排放量(tCO2e);

——i燃料输出量(t或kNm3);

——i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因子(tCO2/t或tCO2/kNm3),按照附录B选取。

8.5.1.2输出电力排放量()

企业输出电力产生的排放量计算,见公式(11):

    …………………………………………(11)

式中:

——输出电力排放量(tCO2e);

——电力输出量(MWh);

——输出电力排放因子(tCO2/MWh),0.7244tCO2/MWh。

8.5.1.3输出蒸汽排放量()

企业输出蒸汽产生的排放量计算,见公式(12):

        …………………………………………(12)

式中:

i——蒸汽类型;

——输出蒸汽排放量(tCO2e);

——i类蒸汽输出量(t);

——i类蒸汽按热值折算标煤的折算系数,见表3;

——标准煤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2.47tCO2/t。

8.5.2 封存和转移碳排放量()

企业封存和转移的排放量计算,见公式(13):

…………………………………………(13)

式中:

i——温室气体种类;

——封存和转移的排放量(tCO2e);

——封存的i种温室气体排放量(tCO2e);

——转移的i种温室气体排放量(tCO2e)。

企业排放的温室气体通过封存和转移作为纯物质、产品输出企业,由此减少的碳排放量,由企业提供测量、计算等相关证明。

9 不确定性分析

企业应重点对核算边界的确定、活动水平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数值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并复核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尽可能地减少偏差和不确定性。如存在不确定信息,应给出对可能发生的数值偏离的定量估算,并说明可能引起差异的原因。

10 数据质量管理

企业应建立碳排放质量保证和控制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1)识别信息误差和遗漏;

(2)确定碳排放管理执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3)碳排放情况记录与归档;

(4)确立并保持一个有效的信息收集系统;

(5)维护和校准监测设备;

(6)对准确性进行常规评估;

(7)定期进行技术评审,改进信息管理过程。

11 碳排放报告

经碳排放核算后,企业应编写碳排放报告,用于披露企业碳排放相关信息,便于第三方核查。企业应根据目标用户的需求,来确定碳排放报告的公众可获得性和传播方式,报告内容和格式参见附录E。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值

序号温室气体名称化学分子式全球变暖潜势
1二氧化碳CO2

1
2甲烷CH4

21
3氧化亚氮N2O

310
4氢氟碳化物(HFCS)

HFC-23CHF3

11700
HFC-32CH2F2

650
HFC-125CHF2CF3

2800
HFC-134a

CH2FCF3

1300
HFC-143a

CH3CF3

3800
HFC-152a

CH3CHF2

140
HFC-227eaCF3CHFCF3

2900
HFC-236faCF3CH2CF3

6300
HFC-245faCHF2CH2CF3

1030*

5全氟化碳(PFCS)

PFC-14CF4

6500
PFC-116C2F6

9200
6六氟化硫SF6

23900
注:数据来源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除标注*的数据为IPCC第4次评估报告值外,其余为IPCC第2次评估报告值。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类型单位热值含碳量(吨碳/TJ)

碳氧化率平均低位发热值(kJ/kg)

排放因子值排放因子单位
固体燃料电力

行业

无烟煤27.40.95250902.395tCO2/t

烟煤26.10.95229992.091tCO2/t

褐煤280.95146361.427tCO2/t

炼焦煤25.40.95250902.220tCO2/t

型煤33.60.95209082.447tCO2/t

焦炭29.50.95284352.922tCO2/t

煤粉33.60.95209082.447tCO2/t

煤矸石26.570.9583630.774tCO2/t

煤制品33.60.95209082.447tCO2/t

洗精煤25.410.95250902.221tCO2/t

其他洗煤25.410.95104540.925tCO2/t

其它焦化产品29.50.95380993.915tCO2/t

城市固体垃圾250.9579450.692tCO2/t

冶金

行业

无烟煤27.40.9250902.269tCO2/t

烟煤26.10.9229991.981tCO2/t

褐煤280.9146361.352tCO2/t

炼焦煤25.40.9250902.103tCO2/t

型煤33.60.9209082.318tCO2/t

焦炭29.50.9284352.768tCO2/t

煤粉33.60.9209082.318 tCO2/t

煤矸石26.570.983630.733 tCO2/t

煤制品33.60.9209082.318 tCO2/t

洗精煤25.410.9250902.104 tCO2/t

其他洗煤25.410.9104540.877tCO2/t

其它焦化产品29.50.9380993.709tCO2/t

城市固体垃圾250.979450.655tCO2/t

化工

行业

无烟煤27.40.93250902.344tCO2/t

烟煤26.10.93229992.047tCO2/t

褐煤280.93146361.397tCO2/t

炼焦煤25.40.93250902.173tCO2/t

型煤33.60.93209082.396tCO2/t

焦炭29.50.93284352.860tCO2/t

煤粉33.60.93209082.396tCO2/t

煤矸石26.570.9383630.758tCO2/t

煤制品33.60.93209082.396tCO2/t

洗精煤25.410.93250902.174tCO2/t

其他洗煤25.410.93104540.906tCO2/t

固体燃料化工

行业

其它焦化产品29.50.93380993.833tCO2/t

城市固体垃圾250.9379450.677tCO2/t

建材

行业

无烟煤27.40.99250902.496tCO2/t

烟煤26.10.99229992.179tCO2/t

褐煤280.99146361.488tCO2/t

炼焦煤25.40.99250902.313tCO2/t

型煤33.60.99209082.550tCO2/t

焦炭29.50.99284353.045tCO2/t

煤粉33.60.99209082.550 tCO2/t

煤矸石26.570.9983630.807 tCO2/t

煤制品33.60.99209082.550 tCO2/t

洗精煤25.410.99250902.314 tCO2/t

其他洗煤25.410.99104540.9tCO2/t

其它焦化产品29.50.99380994.080tCO2/t

城市固体垃圾250.9979450.721tCO2/t

其他

行业

无烟煤27.40.85250902.143tCO2/t

烟煤26.10.85229991.871tCO2/t

褐煤280.85146361.277tCO2/t

炼焦煤25.40.85250901.986tCO2/t

型煤33.60.85209082.1tCO2/t

焦炭29.50.85284352.614tCO2/t

煤粉33.60.85209082.1 tCO2/t

煤矸石26.570.8583630.693 tCO2/t

煤制品33.60.85209082.1 tCO2/t

洗精煤25.410.85250901.987 tCO2/t

其他洗煤25.410.85104540.828tCO2/t

其它焦化产品29.50.85380993.503tCO2/t

城市固体垃圾250.8579450.619tCO2/t

液体燃料原油20.10.98418163.020tCO2/t

燃料油21.10.98418163.170tCO2/t

汽油18.90.98430702.925tCO2/t

柴油20.20.98426523.096tCO2/t

喷气煤油19.50.98430703.018tCO2/t

一般煤油19.60.98430703.033tCO2/t

液化石油气(LPG)

17.20.98501793.101tCO2/t

液化天然气(LNG)

15.30.98514342.828 tCO2/t

天然气液体(NGL)

17.20.98442002.732tCO2/t

炼厂干气18.20.98459983.008tCO2/t

石脑油200.98439073.155tCO2/t

沥青220.983313.078tCO2/t

润滑油200.98413982.975tCO2/t

石油焦27.50.98319473.157tCO2/t

石化原料油200.98409802.945tCO2/t

其它油品200.98409802.945tCO2/t

废溶剂16.150.98515002.9tCO2/t

液体燃料废油20.180.98402002.915tCO2/t

水煤浆33.60.98198542.397tCO2/t

气体燃料天然气15.30.993882.160tCO2/kNm3

高炉煤气70.80.9937690.969tCO2/kNm3

焦炉煤气13.580.99173540.856tCO2/kNm3

其他煤气12.20.99202220.6tCO2/kNm3

电力0.7244tCO2/MWh

注4:表中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数值主要来源于国家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平均低位发热值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注5:部分数据参考了《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0》,《HJ 2519-2012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水泥》。

注6:电力排放因子数据来源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司《关于公布2011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公告》,取OM与BM的平均值。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能源氧化亚氮排放因子

燃料类型排放因子值排放因子单位
无烟煤3.7635×10-5

tN2O/t

烟煤3.4499×10-5

tN2O/t

褐煤2.1954×10-5

tN2O/t

炼焦煤3.7635×10-5

tN2O/t

型煤3.1362×10-5

tN2O/t

焦炭4.2653×10-5

tN2O/t

煤粉3.1362×10-5

tN2O/t

煤矸石1.2545×10-5

tN2O/t

煤制品3.1362×10-5

tN2O/t

洗精煤3.7635×10-5

tN2O/t

其他洗煤1.5681×10-5

tN2O/t

其它焦化产品5.7149×10-5

tN2O/t

城市固体垃圾1.1918×10-5

tN2O/t

天然气3.×10-6 

tN2O/kNm3

高炉煤气0.38×10-6

tN2O/kNm3

焦炉煤气1.74×10-6

tN2O/kNm3

其他煤气2.02×10-6

tN2O/kNm3

注:用于计算排放因子的平均低位发热值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计算方法

生产过程类型计算方法式中含义排放因子数据
水泥生产:水泥熟料总产量;:电石渣生产的水泥熟料产量

:水泥生产过程中平均排放因子。

0.538吨二氧化碳/吨熟料

生石灰生产:企业的生石灰产量;:生石灰平均排放因子。

0.683吨二氧化碳/吨生石灰

钢铁生产:石灰石使用量;:石灰石排放因子;

:白云石使用量;:白云石排放因子;

:生铁使用量;:废铁使用量;:生铁平均含碳量;

:钢材产量;:废钢使用量;:废钢产量;

:钢材平均含碳量。

石灰石排放因子:0.430吨二氧化碳/吨石灰石

白云石排放因子:0.474吨二氧化碳/吨白云石

生铁平均含碳量:4.1%

钢材平均含碳量:0.248%

注:此处认为废铁的含碳量与生铁相同;废钢的含碳量与钢材相同。

电石生产:电石产量;:电石排放因子;

:外购生石灰使用量;:生石灰排放因子。

电石排放因子:1.154吨二氧化碳/吨电石

生石灰排放因子:0.683吨二氧化碳/吨生石灰

已二酸生产:已二酸产量;:已二酸排放因子

0.293吨氧化亚氮/吨已二酸

生产:高压法(没有安装非选择性尾气处理装置)、高压法(安装有非选择性尾气处理装置)、中压法、常压法、双加压、综合法、低压法;

:七种技术的产量;:七种技术氧化亚氮排放因子。

高压法(无尾气装置)、高压法(有尾气装置)、中压法、常压法、双加压、综合法、低压法的排放因子分别是:13.9×10-3、2.0×10-3、11.77×10-3、9.72×10-3、8.0×10-3、7.5×10-3、5.0×10-3吨氧化亚氮/吨

一氯二氟甲烷生产:HCFC-22产量;:HCFC-22生产的平均排放因子。

0.0292吨HFC-23/吨HCFC-22

电解铝生产

:分别是采用两种生产技术的产量;:分别是两种生产技术的CF4排放因子;:分别是两种生产技术的C2F6排放因子。

点式下料预焙槽技术

CF4:0.0888×10-3吨CF4/吨铝

C2F6:0.0114×10-3吨C2F6/吨铝

侧插阳极棒自焙槽技术

CF4:0.6×10-3吨CF4/吨铝

C2F6:0.06×10-3吨C2F6/吨铝

白云石煅烧:白云石使用量;:白云石排放因子。

0.474吨二氧化碳/吨白云石

石灰石煅烧:石灰石使用量;:石灰石排放因子。

0.430吨二氧化碳/吨石灰石

氧化铝生产:石灰石使用量;:石灰石排放因子。

0.430吨二氧化碳/吨石灰石

镁生产

:白云石使用量;:白云石排放因子。

:分别是采用SF6为保护剂的原镁产量和镁加工产量;

:分别是采用SF6为保护剂的原镁生产和镁加工的SF6排放因子。

白云石排放因子:0.474吨二氧化碳/吨白云石

原镁生产SF6排放因子:0.490×10-3吨SF6/吨镁

镁加工SF6排放因子:0.114×10-3吨SF6/吨镁

电力设备生产:电力设备生产过程SF6使用量;

:电力设备生产过程SF6排放系数。

SF6排放系数:8.6%

半导体生产

:CF4使用量;:CF4排放系数;

:CHF3使用量;:CHF3排放系数;

:C2F6使用量;:C2F6排放系数;

:SF6使用量;:SF6排放系数

CF4排放系数:43.56%

CHF3排放系数:20.95%

C2F6排放系数:3.76%

SF6排放系数:19.51%

氢氟烃生产:是代表不同种类的氢氟烃,包括HFC-32、HFC-125、HFC-134a、HFC-143a、HFC-152a、HFC-227ea、HFC-236fa、HFC-245fa;:第i类氢氟烃产量;:氢氟烃生产的平均排放系数。

0.5%
煤炭开采及矿后活动

:是代表不同种类的煤矿,包括重点煤矿、地方煤矿、乡镇煤矿、露天煤矿;:是代表不同种类的煤矿,包括高瓦斯矿、低瓦斯矿、露天矿。:第i类煤矿煤的产量;:第i煤矿开采过程CH4排放因子。:第j类煤矿煤的产量;:第j煤矿矿后活动CH4排放因子。

煤炭开采过程CH4排放因子:

重点煤矿:8.37Nm3 CH4/吨煤

地方煤矿:8.35Nm3 CH4/吨煤

乡镇煤矿:6.93Nm3 CH4/吨煤

露天煤矿:2.00Nm3 CH4/吨煤

矿后活动CH4排放因子:

高瓦斯矿:3.00Nm3 CH4/吨煤

低瓦斯矿:0.90Nm3 CH4/吨煤

露天煤矿:0.50Nm3 CH4/吨煤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企业碳排放报告格式

一、报告概况

报告编号报告年度
提交日期联系人姓名
联系人电话电子邮件
二、企业简介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企业注册地
联系地址所属行业
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
产值(万元)
(二)主要产品列表

序号产品名称单位产量设计产能说明
1
2
(三)核算边界

1、企业边界

注:用文字说明
2、排放边界

注:用文字说明
三、排放量量化

(一)直接排放

1.固定/移动燃烧源 

类型种类数量单位碳排放量(tCO2e)

附注
固体燃料无烟煤t
烟煤t
褐煤t
固体燃料炼焦煤t
型煤t
焦炭t
煤粉t
煤矸石t
煤制品t
洗精煤t
其他洗煤t
其它焦化产品t
城市固体垃圾t
液体燃料原油t
燃料油t
汽油t
柴油t
喷气煤油t
一般煤油t
液化石油气(LPG)

t
液化天然气(LNG)

t
天然气液体(NGL)

t
炼厂干气t
石脑油t
沥青t
润滑油t
石油焦t
石化原料油t
其它油品t
废溶剂t
废油t
水煤浆t
气体燃料天然气kNm3

高炉煤气kNm3

焦炉煤气kNm3

其他煤气kNm3

合计
2.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源

类型种类数量单位碳排放量(tCO2e)

附注
水泥生产熟料总产量t
电石渣生产的熟料产量t
生石灰生产生石灰产量t
钢铁生产石灰石使用量t
白云石使用量t
钢铁生产生铁的使用量t
钢材产量t
废钢使用量t
废钢产量t
废铁使用量t
电石生产电石产量t
外购生石灰使用量t
己二酸生产己二酸的产量t
生产产量(高压法-无尾气装置)

t
产量(高压法-有尾气装置)

t
产量(中压法)t
产量(常压法)t
产量(双加压法)t
产量(综合法)t
产量(低压法)t
一氯二氟甲烷生产

HCFC-22产量

t
电解铝生产铝产量(点式下料)t
铝产量(侧插阳极棒)

t
石灰石煅烧石灰石使用量t
白云石煅烧白云石使用量t
氧化铝生产石灰石使用量t
镁生产白云石使用量t
原镁产量t
镁加工产量t
电力设备生产SF6使用量

t
半导体生产CF4使用量

t
CHF3使用量

t
C2F6使用量

t
SF6使用量

t
氢氟烃生产HFC-32产量

t
HFC-125产量

t
HFC-134a产量

t
HFC-143a产量

t
HFC-152a产量

t
HFC-227ea产量

t
HFC-236fa产量

t
HFC-245fa产量

t
煤炭开采及矿后活动煤产量(重点煤矿)t
煤产量(地方煤矿)t
煤产量(乡镇煤矿)t
煤产量(露天煤矿)t
煤炭开采及矿后活动煤产量(高瓦斯矿矿后)t
煤产量(低瓦斯矿矿后)t
煤产量(露天煤矿矿后)t
合计
(二)间接排放

类型种类数量单位碳排放量(tCO2e)

附注
电力电力MWh
热力(蒸汽)10.0 MPa级

t
5.0 MPa级

t
3.5 MPa级

t
2.5 MPa级

t
1.5 MPa级

t
1.0 MPa级

t
0.7 MPa级

t
0.3 MPa级

t
小于0.3 MPa级

t
合计
(三)特殊排放

1.输出能源

类型种类数量单位碳排放量(tCO2e)

附注
燃料焦炭t
高炉煤气kNm3

焦炉煤气kNm3

其他煤气kNm3

电力电力MWh
热力(蒸汽)10.0 MPa级

t
5.0 MPa级

t
3.5 MPa级

t
2.5 MPa级

t
1.5 MPa级

t
1.0 MPa级

t
0.7 MPa级

t
0.3 MPa级

t
小于0.3 MPa级

t
合计
2.封存和转移

类型种类数量单位碳排放量(tCO2e)

附注
碳封存CO2

t
CH4

t
N2O

t
CHF3

t
CH2F2

t
CHF2CF3

t
CH2FCF3

t
CH3CF3

t
CH3CHF2

t
CF3CHFCF3

t
CF3CH2CF3

t
CHF2CH2CF3

t
CF4

t
C2F6

t
SF6

t
碳转移CO2

t
CH4

t
N2O

t
CHF3

t
CH2F2

t
CHF2CF3

t
CH2FCF3

t
CH3CF3

t
CH3CHF2

t
CF3CHFCF3

t
CF3CH2CF3

t
CHF2CH2CF3

t
CF4

t
C2F6

t
SF6

t
合计
(四)排放量汇总

序号排放边界排放源类型碳排放量(tCO2e)

1直接排放固定/移动燃烧源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源
2间接排放电力和蒸汽(热力)消耗源
3特殊排放输出能源
封存和转移
4总计(1+2-3)

四、不确定性分析

注:用文字说明

文档

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查报告指南

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碳排放核算和报告的原则、核算边界、碳排放源、活动水平数据、核算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数据质量管理和报告内容等要求。本指南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工业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和报告。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万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工作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